保温复合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178发布日期:2019-01-02 22:0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保温复合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复合材结构,特别是断面结构呈一体化双层叠层断面结构的保温复合材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长距离运送石油或石油产品的输油管道,一般是由钢管焊接而成。为了防止土壤中的腐蚀性化学成份对输油管道造成侵蚀,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号M480015公开一种复合保温组件,由一岩棉层与一气胶体层共同组合而成,经包覆在输油管道的外部,使得输油管道达成兼顾防水抗蚀及保温的效果。

但,所述复合保温组件的岩棉层与气胶体层,是各自分开制作的独立对象,当两者组合一起而成为所述复合保温组件时,由于两者不是构成一体化的结构,两者之间仍存在着的间隙,从而造成所述复合保温组件的防水抗蚀及保温效果,受到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复合材结构,其断面结构呈一体化结构的双层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断面结构的其中一层叠层结构,以具备防水、防腐蚀及隔热性能且厚度介于5-15mm的气凝胶防蚀层构成,其断面结构的另一层叠层结构,以具备保温及防水性能且厚度介于20-100mm的岩棉保温层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复合材结构的断面结构,呈中空圆管状断面结构,且具有一切口对接线。

作为优选,所述气凝胶防蚀层的厚度,介于8-12mm。

作为优选,所述气凝胶防蚀层的厚度,介于10-11mm。

作为优选,所述岩棉保温层的厚度,介于20-75mm。

作为优选,所述岩棉保温层的厚度,介于30-60mm。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材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保温复合材结构的断面结构呈一体化结构的双层叠层结构,所述气凝胶防蚀层与所述的岩棉保温层之间没有间隙存在,不但能够促进紧密包覆住输油管道的外径,并且提升输油管道获得更佳的保温及防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材结构示意图,以及说明其断面结构呈一体化结构的双层叠层结构的说明图。

图2为图1的保温复合材应用于包覆输油管道且使得输油管道达到保温及防蚀效果的断面说明图。

附图标记

20 保温复合材

21 气凝胶防蚀层

22 岩棉保温层

25 切口面

26 切口对接线

30 输油管道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材20,其断面结构,是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双层叠层结构;其中,断面结构的其中一层叠层结构,是由一层气凝胶防蚀层21构成,断面结构的另一层叠层结构,是由一层岩棉保温层22构成。

所述保温复合材20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由叠置在上层的气凝胶防蚀层21及叠置在下层的岩棉保温层22共同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双层叠层结构。

所述气凝胶防蚀层21是使用气凝胶粉末制成的毯状气凝胶毯构成;所述岩棉保温层22是使用玄武岩天然素材加工制成的岩棉纤维编织而成的毯状岩棉毯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材20,是将所述气凝胶防蚀层21及所述岩棉保温层22两者上下叠置成双层结构再经过热压成型加工而制成,具有一体化结构的双层叠层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气凝胶防蚀层21的厚度或叠层厚度,介于5-15mm,优选为介于8-12mm,更优选为10-11mm。所述气凝胶防蚀层21的物理性质,具备与水互相排斥的疏水性(hydrophobic effect)及拨水性(Water repellency),也就是,具有防水及防腐蚀性能,尤其是,其热导率仅为0.023~0.025W/(m·K),能阻滞热流传递,除了具有绝佳的隔热效果外,也具备阻燃的效果,适用于温度为-40℃至650℃隔热环境。

如图1所示,所述岩棉保温层22的厚度或叠层厚度,介于20-100mm,优选为介于20-75mm,更优选为30-60mm。所述岩棉保温层22的物理性质,除了具备能阻滞热流传递的绝热性能及防火性能,也具备拨水性,也就是,具有保温及防水性能。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材20的用途,适用于包覆输油管道30。使用时,依据现场施工的输油管道30的外部口径,计算及裁切适当尺寸(即适当长度及宽度)的保温复合材20,且以裁切的保温复合材20的气凝胶防蚀层21为内层,包覆所述输油管道30的外径后,再将对接后能够紧密包覆所述输油管道30外径的保温复合材20的两侧的切口面25对接黏合;此时,所述保温复合材20的断面结构,呈中空圆管状断面结构,且仅具有一条切口对接线26,不但能够促进紧密包覆住所述输油管道30的外径,并且使得输油管道30因此获得更佳的保温及防蚀效果。

以上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