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0439发布日期:2019-08-27 19:3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服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汗面料。



背景技术:

当前,在很多夏季衣服面料制备方面,衣服面料的吸汗性能相对较弱,致使人们在夏季出汗之后,汗水很快将衣服打湿,造成人体衣服穿戴感到不适。

因此,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汗面料,通过吸汗面料的整体结构设计,使面料具备较好的吸汗功能,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汗面料,通过吸汗面料的整体结构设计,使面料具备较好的吸汗功能,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汗面料,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空有间隙,内层与外层之间的间隙中阵列设置有棉头;所述棉头的外端通过固定线固定缝制连接所述外层的内侧面;所述棉头的内端通过连接线固定缝制有圆柱形结构的棉柱;所述内层与棉柱对应的位置阵列开设有与棉柱相匹配的圆形内孔,所述棉柱穿过所述内孔进行安装;所述棉柱的外端通过连接线固定缝制有半圆球结构的吸汗头;所述吸汗头位于所述内层的外表面;所述内层为竹纤维与香蕉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的纺织布;所述外层为聚氨酯纤维与腈纶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的纺织布;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通过丝线进行固定缝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层与内层的厚度均为0.8mm-1mm,所述外层与内层间隙之间的棉头外形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棉头的两端均为圆球状结构,所述棉头的长度为2mm-3mm,所述棉头的直径为4mm-5mm。内层的经线和纬线均按照竹纤维-香蕉纤维-竹纤维-香蕉纤维......的方式进行排布,并按照这种纤维混纺方式进行纺织形成混纺布;所述外层的经线及纬线,均按照聚氨酯纤维-腈纶纤维-涤纶纤维......聚氨酯纤维-腈纶纤维-涤纶纤维......的方式进行排布和编织。

优选的,所述棉柱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层的厚度,所述棉柱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孔的孔径;所述内孔的孔径大小为2mm-3mm。

优选的,所述吸汗头的半圆球直径等于所述棉头的直径;所述棉柱与吸汗头的半圆球底部平面固定连接;所述棉头、棉柱以及吸汗头的材质均为棉花材质。

优选的,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固定丝线、固定线、连接线均为涤纶纤维线;用于固定外层和内层的丝线相互交叉缝制,相互交叉的丝线之间形成方格,所述棉头位于该方格内部的空间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面料的结构进行合理改进,通过棉头以及棉柱、吸汗头的设置,使人体出汗的时候,其汗液能够通过吸汗头进行吸收,并通过毛细现象将吸收的汗液缓慢吸附到外层以及内层之间的棉头内,如此可以避免夏天人们出汗时,汗水得不到及时吸附而引起穿戴不舒服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竹纤维以及香蕉纤维进行混纺,也具备较好的吸汗效果,并充分发挥了香蕉纤维的优点。香蕉纤维是利用香蕉茎杆为原料,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化学脱胶后的纤维可用于棉纺。采用生物酶和化学氧化联合处理工艺处理,经过干燥、精练、解纤而制成的纤维,其具有质量轻、光泽好、吸水性高、抗菌性强、易降解且环保等功能。竹纤维,则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因此,本申请通过结构以及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使衣服面料做成夏季穿戴的衣服之后,具备较好的吸汗性能以及较好的抗菌效果,利于夏季穿戴,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料外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棉头、棉柱以及吸汗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2、内层;3、棉头;4、棉柱;5、吸汗头;6、内孔;7、固定线;8、连接线;9、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

一种吸汗面料,包括外层1和内层2;所述外层1与内层2之间空有间隙,内层2与外层1之间的间隙中阵列设置有棉头3;所述棉头3的外端通过固定线7固定缝制连接所述外层1的内侧面;所述棉头3的内端通过连接线8固定缝制有圆柱形结构的棉柱4;所述内层2与棉柱4对应的位置阵列开设有与棉柱4相匹配的圆形内孔6,所述棉柱4穿过所述内孔6进行安装;所述棉柱4的外端通过连接线8固定缝制有半圆球结构的吸汗头5;所述吸汗头5位于所述内层2的外表面;所述内层2为竹纤维与香蕉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的纺织布;所述外层1为聚氨酯纤维与腈纶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的纺织布;所述外层1与内层2之间,通过丝线9进行固定缝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层1与内层2的厚度均为0.8mm-1mm,所述外层1与内层2间隙之间的棉头3外形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棉头3的两端均为圆球状结构,所述棉头3的长度为2mm-3mm,所述棉头3的直径为4mm-5mm。内层2的经线和纬线均按照竹纤维-香蕉纤维-竹纤维-香蕉纤维......的方式进行排布,并按照这种纤维混纺方式进行纺织形成混纺布;所述外层1的经线及纬线,均按照聚氨酯纤维-腈纶纤维-涤纶纤维......聚氨酯纤维-腈纶纤维-涤纶纤维......的方式进行排布和编织。

优选的,所述棉柱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层2的厚度,所述棉柱4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孔6的孔径;所述内孔6的孔径大小为2mm-3mm。

优选的,所述吸汗头5的半圆球直径等于所述棉头3的直径;所述棉柱4与吸汗头5的半圆球底部平面固定连接;所述棉头3、棉柱4以及吸汗头5的材质均为棉花材质。

优选的,所述外层1与内层2之间的固定丝线9、固定线7、连接线8均为涤纶纤维线;用于固定外层1和内层2的丝线9相互交叉缝制,相互交叉的丝线9之间形成方格,所述棉头3位于该方格内部的空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