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75681发布日期:2020-12-29 13: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汽车的车身、前门、后门、后背门、前保险杠、后保险杠、门槛板镶条等汽车的内外装构件使用了钢板,但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的观点考虑,一部分使用聚丙烯树脂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情况增加。

这样在汽车的内外装构件使用树脂的情况下,通常,进行对树脂构件的粘接面涂布底漆组合物后涂布粘接剂而贴合的操作。

此外,以提供即使不使用底漆也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作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依次具有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粘接层和第2构件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表面处理工序,以满足特定条件的方式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的表面进行干式处理;粘接剂施与工序,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上述干式处理的表面,不经由底漆组合物而施与粘接剂,而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上述干式处理的表面形成粘接剂层;以及贴合工序,在上述粘接剂层上贴合第2构件(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280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来,对汽车安全性、燃耗等的要求水平正在提高,对叠层构件的粘接性(粘接了的构件彼此的粘接性)也进一步要求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人等以专利文献1作为参考,不使用底漆,使用干式处理和粘接剂制造叠层构件,结果明确了其粘接性未必能够令人满意。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以提供即使不使用底漆也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作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满足特定条件的方式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构件进行干式处理,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以下构成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依次具有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粘接层和第2构件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

表面处理工序,以满足下述条件a的方式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的表面进行干式处理;

粘接剂施与工序,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上述干式处理的表面,不经由底漆组合物而施与粘接剂,而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上述干式处理的表面形成粘接剂层;以及

贴合工序,在上述粘接剂层上贴合第2构件。

(条件a)上述第1构件的上述干式处理为火焰处理,在上述火焰处理中将火焰的还原焰与上述第1构件的表面接触。

[2]根据[1]所述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上述第2构件为被涂装了的构件。

[3]根据[1]或[2]所述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上述第1构件为包含作为上述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和无机物的复合原材料。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上述粘接剂为选自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环氧系粘接剂、改性有机硅系粘接剂、和丙烯酸系粘接剂中的至少1种。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上述第2构件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

在上述贴合工序之前,进一步具有下述表面处理工序:以满足下述条件a2的方式对上述第2构件的表面进行干式处理,

在上述贴合工序中,在上述粘接剂层上贴合上述第2构件的进行了上述表面处理侧的表面。

(条件a2)上述第2构件的上述干式处理为火焰处理,在上述火焰处理中将火焰的还原焰与上述第2构件的表面接触。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下所示那样,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不使用底漆也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按工序顺序显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

本发明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简称为“本发明的方法”)是制造依次具有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粘接层、和第2构件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3个工序。

(1)工序1:表面处理工序

以满足后述条件a的方式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的表面进行干式处理的工序

(2)工序2:粘接剂施与工序

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上述干式处理的表面,不经由底漆组合物而施与粘接剂,而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上述干式处理的表面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

(3)工序3:贴合工序

在上述粘接剂层上贴合第2构件的工序

推测由于本发明的方法采用这样的构成,因此所得的叠层体显示优异的密合性。其理由不清楚,但推测大约如下所述。

在本发明中,可以认为由于以满足后述条件a(以下,将条件a也称为“特定条件”)的方式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构件的表面进行干式处理,因此与在上述干式处理中将火焰的氧化焰(外焰)与上述表面接触的情况相比,条件是温和的,可以抑制由干式处理引起的过剩处理,构件的最表面的结晶性不崩溃,构件的表面被亲水化。因此,可以认为粘接剂与被亲水化了的构件的表面溶合而形成与表面整体充分密合了的粘接剂层,并且由粘接剂层形成的粘接层是构件的最表面的晶体结构成为锚而被牢固地固定于构件的粘接层。作为结果,可以认为可获得即使不使用底漆组合物也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叠层构件。

首先,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为按工序顺序显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a)表示在表面处理工序中使用的第1构件10。

首先,在表面处理工序中,以满足特定条件的方式对第1构件10的表面10a进行干式处理。这样操作而可获得干式处理后的第1构件12(图1(b))。

接下来,在粘接剂施与工序中,在干式处理后的第1构件12的进行了干式处理的表面12a,不经由底漆组合物而施与粘接剂,而在表面12a形成粘接剂层30(图1(c))。

进一步,在贴合工序中,在粘接剂层30上贴合第2构件20。这样地操作,可获得依次具有第1构件12、粘接层32(粘接剂层30固化而成的层)、和第2构件20的叠层构件100(图1(d))。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详述。

[工序1:表面处理工序]

表面处理工序为以满足后述条件a的方式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的表面进行干式处理的工序。

<第1构件>

表面处理工序中使用的第1构件只要是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构件(优选为基材),就没有特别限制。另外,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而制造的叠层构件作为汽车的后背门等汽车用外装构件使用的情况下,第1构件优选作为内侧的构件(内构件)使用。

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只要是结晶性的热塑性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abs、as等聚苯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1,4-环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t)等聚酯系树脂;选自聚己内酰胺(尼龙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尼龙612)、聚十二内酰胺(尼龙12)、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尼龙6t)、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尼龙6i)、聚己内酰胺/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尼龙6/6t)、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尼龙66/6t)、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尼龙66/6i)等尼龙树脂和尼龙共聚物树脂中的聚酰胺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改性聚苯醚(ppe)树脂;聚醚酰亚胺(pei)树脂;聚砜(psf)树脂;聚醚砜(pes)树脂;聚酮树脂;聚醚腈(pen)树脂;聚醚酮(pek)树脂;聚醚醚酮(peek)树脂;聚醚酮酮(pekk)树脂;聚酰亚胺(pi)树脂;聚酰胺酰亚胺(pai)树脂;氟树脂;使这些树脂改性而得的改性树脂或这些树脂的混合物等。其中,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进一步优选为聚丙烯。第1构件可以含有2种以上结晶性热塑性树脂。

第1构件中的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10~100质量%,更优选为60~100质量%。

第1构件优选为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和无机物的复合构件。作为无机物,可举出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锑、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碳酸钙、滑石、粘土、云母、玻璃纤维、炭黑、石墨、碳纤维等。第1构件可以含有2种以上无机物。

在第1构件为基材(平板状)的情况下,其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μm~100mm。

<干式处理>

干式处理只要是满足后述条件a(特定条件)的干式处理,就没有特别限制。干式处理可以对第1构件的表面的整体进行,也可以对第1构件的表面的一部分进行。在第1构件为基材的情况下,优选对基材的一个表面进行。

(条件a)上述第1构件的上述干式处理为火焰处理,在上述火焰处理中将火焰的还原焰与上述第1构件的表面接触。

干式处理可以由1次干式处理(1次道次)(例如,1次扫掠)构成,也可以由多次单元干式处理(多次道次)(例如,多次扫掠)构成。在干式处理由多次单元干式处理构成的情况下,可以不空出间隔而进行下个单元干式处理(连续处理),也可以在单元干式处理后进行构件的放冷后进行下个单元干式处理(间歇处理)。

<<火焰处理>>

火焰处理为通过火焰(也称为焰或火焰。)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

火焰处理可以使用例如使用燃烧器那样的燃烧装置的方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

<火焰>

在本发明中,火焰处理中的火焰是指从上述燃烧器等燃烧装置的前端喷出的焰整体。

火焰通常具有氧化焰(外焰)和还原焰(内焰)。

(氧化焰)

上述氧化焰是指火焰的外侧的部分(氧供给充分,燃料气体完全燃烧的区域)。氧化焰在火焰整体中为最高温。

(还原焰)

上述还原焰是指在火焰中与上述氧化焰相比为内侧的部分(氧供给不充分,燃料气体不完全燃烧的区域)。还原焰与氧化焰相比为低温。

(火焰的长度)

从作业性优异这样的观点考虑,在表面处理工序中(例如实验或工业上)能够使用的火焰整体的长度(从燃烧装置的前端到火焰的前端的长度)优选为20~300mm,更优选为50mm以上。

(还原焰的长度)

在表面处理工序中(例如实验或工业上)能够使用的还原焰的长度(从燃烧装置的前端到还原焰(内焰)的前端的长度)例如可以为3~150mm,从作业性优异这样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mm以上。

(基材的表面与还原焰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对基材的表面与还原焰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基材的表面与还原焰接触即可。基材的位置可以为从燃烧装置(例如燃烧器)的前端到还原焰的前端之间的位置。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考虑了上述干式处理作业时的焰(火焰)的颤动(摇摆)范围的作业性优异这样的观点考虑,基材的位置优选为还原焰中的、从燃烧装置的前端到还原焰的前端之间的中央部。

(燃烧装置的前端与基材的距离)

燃烧装置的前端与基材的距离(以下有时将其简称为“距离”)例如可以为3~150mm,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考虑了上述干式处理作业时的焰的颤动(摇摆)范围的作业性优异这样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75mm。

(燃料气体)

作为火焰处理所使用的燃料气体,可举出例如,可燃性气体(例如,丙烷气体、丁烷气体、都市燃气、天然气等)、混合气体或包含气雾剂的燃烧气体。

(气体压力)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这样的观点考虑,火焰处理中的气体压力优选为0.005~10mpa,更优选为0.01~1.5mpa。

(火焰处理的速度)

火焰处理的速度优选为100~2,000mm/秒,更优选为200~1,000mm/秒。

(火焰处理的道次次数)

火焰处理的道次次数优选为1~5次,更优选为1~2次。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上述表面的亲水化和/或抑制对上述表面的过剩处理这样的观点考虑,上述道次次数优选为1~2次。

(燃烧装置的前端的形状)

燃烧装置(燃烧器等)的前端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圆形、椭圆形、扁平形、长方形、正方形。另外上述形状的内部为空洞。

在燃烧装置的前端为圆形的情况下,其内径优选为5~30mm。

在燃烧装置的前端为除圆形以外的情况下,其横宽例如优选为5~500mm。此外,可以使其纵宽例如为3~300mm。

(火焰的形状)

从燃烧装置的前端喷出的火焰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棒状、扇状、帘状。

(润湿指数)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上述表面的亲水化充分和/或抑制对上述表面的由上述干式处理引起的过剩处理这样的观点考虑,在上述表面处理工序中获得的第1构件的进行了上述干式处理的表面的润湿指数优选为34~60dyn/cm,更优选为38~58dyn/cm,更优选为40~50dyn/cm。

在本发明中,润湿指数使用润湿试剂(和光纯药社制)测定。

[工序2:粘接剂施与工序]

粘接剂施与工序是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干式处理的表面,不经由底漆组合物而施与粘接剂,而在上述第1构件的进行了干式处理的表面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

<粘接剂>

粘接剂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丙烯酸系粘接剂、橡胶系粘接剂、有机硅系粘接剂、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α-烯烃系粘接剂、醚系粘接剂、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系粘接剂、环氧树脂系粘接剂、氯乙烯树脂系粘接剂、氯丁橡胶系粘接剂、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系粘接剂、丁苯橡胶系粘接剂、腈橡胶系粘接剂、硝酸纤维素系粘接剂、反应性热熔系粘接剂、酚树脂系粘接剂、改性有机硅系粘接剂、聚酰胺树脂系粘接剂、聚酰亚胺系粘接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系粘接剂、聚烯烃树脂系粘接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系粘接剂、聚苯乙烯树脂溶剂系粘接剂、聚乙烯醇系粘接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系粘接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系粘接剂、聚苯并咪唑系粘接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系粘接剂、三聚氰胺树脂系粘接剂、脲树脂系粘接剂、间苯二酚系粘接剂等,优选为选自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环氧系粘接剂、改性有机硅系粘接剂、和丙烯酸系粘接剂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

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和环氧系粘接剂优选为单组分型或双组分型。

作为单组分型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可举出例如包含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湿气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双组分型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可举出例如,含有包含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主剂、和包含多元醇的固化剂的粘接剂。

作为单组分型环氧系粘接剂,可举出例如包含酮亚胺、唑烷、醛亚胺系化合物等潜在性固化剂和液状环氧树脂的常温固化或加热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双组分型的环氧树脂系粘接剂,可举出例如,含有选自液状环氧树脂中的主剂(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或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等)、和固化剂(例如,链状脂肪族胺、环状脂肪族胺或芳香族胺等、咪唑化合物等含氮芳香族等胺系固化剂、酰胺胺固化剂、酮亚胺等)的粘接剂。

<施与方法>

在第1构件的进行了干式处理的表面施与粘接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浸渍涂布法、采用双辊涂布机、狭缝涂布机、气刀涂布机、线棒涂布机、滑斗、喷射涂布、刮刀涂布机、刀片涂布机、挤压涂布机、逆转辊涂布机、转送辊涂布机、挤出涂布机、帘涂布机、浸渍涂布机、模涂机、凹版辊的涂覆法、丝网印刷法、浸渍涂布法、喷涂法、旋转涂布法、喷墨法等。

所形成的粘接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20mm。

[工序3:贴合工序]

贴合工序为在上述粘接剂层上贴合第2构件的工序。

这样操作而可获得依次具有第1构件、粘接层(粘接剂层固化而成的层)和第2构件的叠层构件。

<第2构件>

第2构件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树脂、玻璃、金属等。作为树脂,可举出例如,上述结晶性热塑性树脂。

另外,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而制造的叠层构件作为汽车的后背门等汽车用外装构件使用的情况下,第2构件优选为作为外侧的构件(外构件)而使用。

从使第2构件与粘接层的粘接性更加提高的观点考虑,在贴合第2构件前,可以对第2构件的表面进行涂装、上述干式处理。

<贴合方法>

在粘接剂层上贴合第2构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进行压接的方法等。另外,为了使粘接剂固化,也可以在贴合第2构件后,进行加热处理等。

在第2构件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也优选在上述贴合工序之前,进一步具有下述表面处理工序:以满足下述条件a2的方式对第2构件的表面进行干式处理。另外,在贴合工序中,在上述粘接层上贴合第2构件的进行了表面处理侧的表面。

(条件a2)上述第2构件的上述干式处理为火焰处理,在上述火焰处理中将火焰的还原焰与上述第2构件的表面接触。

表面处理工序的具体例和适合的方案与上述工序1相同。

[用途]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而制造的叠层构件由于粘接性优异,因此对汽车的车身、前门、后门、后背门、前保险杠、后保险杠、门槛板镶条等汽车的内外装构件是特别有用的。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粘接剂的调制>

将下述表1的各成分以该表所示的组成(质量份)使用搅拌机进行混合,调制出该表上段所示的主剂和该表下段所示的固化剂。

接着,将调制的主剂100g与固化剂10g混合,获得了粘接剂1~2。

上述粘接剂1为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上述粘接剂2为环氧系粘接剂。

[表1]

表1中的各成分的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主剂)

·聚合物1:下述合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平均分子量2000)700g、聚氧化丙烯三醇(平均分子量3000)300g、和4,4’-二异氰酸酯苯基甲烷(分子量250)499g进行混合(此时nco/oh=2.0),进一步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500g,在氮气气流中,在80℃下进行12小时搅拌,使其反应,合成出含有异氰酸酯基2.10%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聚合物1)。

·聚合物2:カネカmsポリマーs203(カネカ社制)

·环氧树脂1:アデカレジンep-4100(アデカ社制)

·环氧树脂2:アデカレジンep-4006(アデカ社制)

·化合物1:1,6-己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tolonatehdt,パーストープ社制)

·化合物2:ダイマロン(ヤスハラケミカル社制)

·炭黑:#200mp(新日化カーボン社制)

·碳酸钙1:スーパーs(丸尾カルシウム社制)

·碳酸钙2:カルファイン200(丸尾カルシウム社制)

·增塑剂1: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ジェイプラス社制)

·增塑剂2:シェルゾールtm(ジャパンケムテック社制)

·催化剂1:二吗啉代二乙基醚(サンアプロ社制)

(固化剂)

·化合物3:3官能聚丙烯多元醇(エクセノール1030,旭硝子社制)

·化合物4:聚丁二烯二醇(polybdr-45ht,出光兴产社制,羟值:0.8mol/kg)

·化合物5:松油醇(ヤスハラケミカル社制)

·化合物6: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サイラエースs-510(チッソ社制)

·化合物7: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kbm1003(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化合物8:酮亚胺型潜在性固化剂エピキュアh-30(三菱化学社制)

·碳酸钙2:カルファイン200(丸尾カルシウム社制)

·催化剂1:二吗啉代二乙基醚(サンアプロ社制)

·催化剂2:锡系催化剂ネオスタンu-303(日东化成社制)

<叠层构件的制造>

(表面处理工序)

在表2所记载的处理条件下对由聚丙烯复合材料(r-200g,プライムポリマー社制)形成的基材(第1构件)(聚丙烯的含量:80质量%,无机物(玻璃填料)的含量:20质量%)(宽度:25mm,长度:120mm,厚度:3mm)的一个表面进行了干式处理。表2的“处理方法”中,“火焰”表示火焰处理。“氧化焰”表示在火焰处理中将氧化焰与上述基材的表面接触。“还原焰”表示在火焰处理中将还原焰与上述基材的表面接触。各火焰处理的详细内容后述。另外,在比较例1中不进行干式处理。

(粘接剂施与工序)

接下来,在第1构件的进行了干式处理的表面,直接施与表2所记载的粘接剂,而形成了粘接剂层(厚度:3mm)。在粘接剂施与工序中不使用底漆组合物。

(贴合工序)

进一步,在粘接剂层上贴合进行了涂装的其它基材(材料:聚丙烯)(宽度:25mm,长度:120mm,厚度:3mm)(第2构件),进行压接,在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放置3天。这样操作而获得了具有第1构件、粘接层(粘接剂层固化而成的层)和第2构件的叠层构件。

<粘接性的评价>

·耐水试验等

对如上所述获得的叠层构件进行了耐水试验(在50℃的水中浸渍2周)、耐热试验(在大气中、90℃的条件下放置2周)或耐湿热试验(在50℃、相对湿度95%rh的条件下放置2周)。

·剥离试验

在上述耐水试验等后进行了对所得的叠层构件的粘接层用刀刻入切口,用手剥离第1构件和第2构件的剥离试验。进而,通过目视对剥离面进行确认,调查了剥离面之中,内聚破坏(cf)的面积的比例、和界面剥离(af)的面积的比例。将结果示于表2中(初始)。

··评价基准

这里,“cf数值”表示内聚破坏的面积的比例(%),“af数值”表示界面剥离的面积的比例(%)。例如,“cf90af10”表示内聚破坏的面积的比例为90%且界面剥离的面积的比例为10%。

另外,内聚破坏的面积的比例越多则表示粘接性越优异。在实用上,内聚破坏的面积的比例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

[表2]

<处理条件>

(火焰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火焰处理的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气体压力为0.04mpa的火焰处理(实施例1~8、13、比较例2~9)

在实施例1~8、13、比较例2~9的火焰处理(气体压力0.04mpa)中使用前端为扇型,其弧的宽度为25mm,中心角为135°的燃烧器,在表2所记载的条件(速度、火焰整体的长度、还原焰的长度、距离、道次次数。以下同样)下进行了火焰处理。具体而言,通过相对于固定了的基材移动燃烧器,从而将燃烧器(火焰)对基材进行了扫掠。

·气体压力2.0mpa的火焰处理(实施例9~12)

在实施例9~12的火焰处理(气体压力2.0mpa)中使用前端为圆形,其内径为6mm的燃烧器,在表2所记载的条件下进行了火焰处理。具体而言,通过相对于固定了的基材移动燃烧器,从而将燃烧器(火焰)对基材进行了扫掠。

·火焰处理的燃料气体

作为火焰处理的燃料气体,使用了lpg(丙烷、丁烷混合)气体。

这里,表2中的所谓速度,是火焰处理的速度,具体而言,是相对于固定了的基材移动燃烧器的速度[mm/秒]。此外,所谓火焰整体的长度,是从燃烧器的前端到火焰(包含氧化焰和还原焰)的前端的长度[mm]。所谓还原焰的长度,是从燃烧器的前端到还原焰(内焰)的前端的长度[mm]。所谓距离,是燃烧器的前端与基材之间的距离[mm]。此外,所谓道次次数,是将燃烧器(火焰)进行了扫掠的次数。例如,道次次数记载为“1”的是将燃烧器从基材的一端到另一端进行了1次扫掠,道次次数记载为“2”的是将燃烧器从基材的一端到另一端进行了1次扫掠后再1次从另一端到一端将燃烧器进行了扫掠。关于道次次数为2次以上的情况,记载为“连续”的是不空出间隔而进行了下次扫掠(连续处理)。所谓气体压力,是火焰处理所使用的燃料气体的压力。

(润湿指数)

表2中,“润湿指数”表示第1构件的进行了干式处理的表面的润湿指数[dyn/cm]。润湿指数使用润湿试剂(和光纯药社制)而测定。

·评价基准

在本发明中,在润湿指数小于34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构件的表面的亲水化不足。

在润湿指数为34~50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显示出可以非常抑制由干式处理引起的过剩处理,构件的表面被非常适当地亲水化,它们达到了平衡。

在润湿指数超过50且为64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显示出可以稍微抑制由干式处理引起的过剩处理,或构件的表面被稍微适当地亲水化。

在润湿指数超过64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显示出不能抑制由干式处理引起的过剩处理。

由表2可知,由以满足特定条件的方式进行了干式处理的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叠层构件即使不使用底漆也显示出优异的粘接性。

在道次次数为2次以下的情况下,粘接性非常优异(实施例1、2、5、6、9、10、13)。

在本发明中,在润湿指数为34~64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优异的粘接性。

另一方面,由未进行火焰处理的比较例1或进行了不满足特定条件的干式处理的比较例2~9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叠层构件的粘接性不充分。

符号的说明

10、12第1构件

10a、12a第1构件的表面

20第2构件

30粘接剂层

32粘接层

100叠层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