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气扫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59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气扫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雷装置,尤其是一种压气扫雷装置。背景技术
据报道,世界上现埋设1. 10亿颗地雷,雷区面积达20万km2,每月因地雷爆炸死伤 人数在2000人左右,每年死伤人数达2. 6万人,地雷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联合 国有关组织估计,扫除一颗地雷的费用为300 1000美元,世界性的扫雷需850亿美元。在 当今的世界上,局部战争从未停止,连绵不断,一些战区仍在不断地埋设地雷,雷区面积有 增大趋势。现有扫雷力量,每年只能扫除雷区总面积的1%。我国金门地区有雷区154处, 面积283. 4万m2,埋雷7万颗,近年已起获地雷,废弹3. 05万颗,清除面积136万m2,占总量 的44. 6%,完全清除还要数年,尚需费用新台币24亿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现有的扫 雷方法很多,多为人工用探雷器探测扫雷,人工排除容易造成扫雷人员伤亡;对于地雷较集 中的地区,也有用机械扫雷、爆破排雷、火焰喷射器喷射利用火焰燃烧高温引爆地雷的,但 该方法所需费用较高。为了促进人类和平建设,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研究、开发出安全 快捷,经济适用的扫雷设备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扫雷成本低、效率 高,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车体,车体前端固 连有导杆,导杆后部设有压气分配器,压气分配器后端经第一软管、压气输送管道、第二软 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在压气分配器的前端横向均勻设有若干个伸向车体下部的扫雷吹 管,所述压气输送管道由若干根通过活络接头首尾相连的刚性塑料管组成。
所述压气分配器与导杆活动固连,设在压气分配器与车体之间的弹簧装置一端与 压气分配器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车体活动连接。
所述扫雷吹管为橡胶管,其上设有出气开关,下端固连一拉瓦尔喷管。
在车体上还设有配重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软管经进气管还与设置在导杆前端的 倒置的风马达的进气口相连,风马达的出气口与伸向车体下部的排气管相连,在风马达向 下的输出轴端部固连有障碍清除装置。
所述障碍清除装置为在风马达向下的输出轴端部等距挂设的若干根端部带配重 块的钢丝绳。
所述障碍清除装置亦可为在风马达向下的输出轴端部固连的圆锯片。
所述排气管为橡胶管,其下端固连一拉瓦尔喷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扫雷时,先给车体上的配重箱装上适量砂土,使 车体平衡,再以人力徐徐推动刚性塑料管,使车体进入雷区,开动空气压缩机,车体前端的扫雷吹管向地面喷吹压气,此时再以人力适速前进时,排雷吹管会在地面上吹出数道浅沟, 引爆绊雷和部分踏压雷、诡雷,利用该装置扫雷,人雷分离,大大提高了扫雷的安全性,同时 降低了扫雷的成本,提高了扫雷的效率;设置在导杆前端的风马达在空气压缩机送出的压 缩气体的作用下高速转动,带动其输出轴端的障碍清除装置高速转动,可清除前进路上的 草类、乔木、灌木等植被,以利于后面的车体前进,方便扫雷吹管扫雷;压气分配器与导杆活 动固连,设在压气分配器与车体之间的弹簧装置一端与压气分配器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车 体活动连接,当遇到障碍物时,压气分配器可扭动一定角度,使压气分配器及扫雷吹管避开 障碍,通障后可以复位继续扫雷,保证了扫雷的正常进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体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体部分的局部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导杆;3、压气分配器;4、第一软管;5、第二软管;6、空气压缩机; 7、扫雷吹管;8、塑料管;9、弹簧装置;10、出气开关;11、拉瓦尔喷管;12、配重箱;13、进气 管;14、风马达;15、排气管;16、钢丝绳;17、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车体1前端固连有导杆2,导杆2后部设 有压气分配器3,压气分配器3后端经第一软管4、压气输送管道、第二软管5与空气压缩机 6相连,在压气分配器3的前端横向均勻设有若干个伸向车体1下部的扫雷吹管7,所述压 气输送管道由若干根通过活络接头首尾相连的刚性塑料管8组成,第一次连接的压气输送 管道的长度至少为25m,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延长。所述车体1中的车架可用聚氯乙烯塑料一 次模压刚性成型,车轮用吹塑形成中空并与压制轮网组装。第一软管4和第二软管5均为 橡胶管,第二软管5的长度为38 40m。
所述压气分配器3与导杆2活动固连,设在压气分配器3与车体1之间的弹簧装 置9 一端与压气分配器3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车体1活动连接。
所述扫雷吹管7为橡胶管,其上设有出气开关10,下端固连一拉瓦尔喷管11,用于 压气增压、增速。
在车体1上还设有配重箱12,用于平衡车体1。
所述第一软管4经进气管13还与设置在导杆2前端的倒置的风马达14的进气口 相连,风马达14的出气口与伸向车体1下部的排气管15相连,在风马达14向下的输出轴 端部固连有障碍清除装置。
所述障碍清除装置为在风马达14向下的输出轴端部等距挂设的若干根端部带 配重块17的钢丝绳16。
所述障碍清除装置亦可为在风马达14向下的输出轴端部固连的圆锯片。
所述排气管15为橡胶管,其下端固连一拉瓦尔喷管11,用于压气增压、增速。[0026]扫雷时,先给车体1上的配重箱12装上适量砂土,使车体1平衡,打开扫雷吹管前 端的出气开关10,再以人力徐徐推动刚性塑料管8,使车体1进入雷区,开动空气压缩机6, 车体1前端的扫雷吹管7向地面喷吹压气,此时再以人力适速推进时,排雷吹管7会在地面 上吹出数道浅沟,引爆绊雷和部分踏压雷、诡雷,利用该装置扫雷,人雷分离,大大提高了扫 雷的安全性和扫雷的效率,同时因为车体1及车体1上设置的各部件大多为塑料制成,其扫 雷成本大大降低。当刚性塑料管8推至末端时,关停空气压缩机6,拆离刚性塑料管8与第 二软管5,再续接上若干根刚性塑料管8,然后接上第二软管5,再开动空气压缩机6送气,然 后推动刚性塑料管8使车体1继续前进扫雷。本装置适于在平地、土 20°的平整山坡,草 类、乔木、灌木较为稀少的条件下作业,当草类、乔木、灌木等植被较多时,设置在导杆2前 端的风马达14在空气压缩机6送出的压缩气体的作用下高速转动,带动其输出轴端的障碍 清除装置高速转动,可清除植被。若清除草类,可在风马达14向下的输出轴端部等距挂设 两根端部带配重块17的钢丝绳16,若清除乔木或灌木等植被,可在风马达14向下的输出轴 端部固连圆锯片,以清除草类、乔木、灌木等植被,以利于后面的车体1前进,方便扫雷吹管 扫雷。雷区没有高、密植被影响扫雷时,可取下前端的风马达14。当车体1前进遇到障碍物 时,设在压气分配器3与车体1之间的弹簧装置9可使压气分配器3扭动一定角度,使压气 分配器3及扫雷吹管7避开障碍,通障后复位继续扫雷,保证了扫雷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体前端固连有导杆,导杆后部设有压气分配器,压气分配器后端经第一软管、压气输送管道、第二软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在压气分配器的前端横向均匀设有若干个伸向车体下部的扫雷吹管,所述压气输送管道由若干根通过活络接头首尾相连的刚性塑料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分配器与导杆活 动固连,设在压气分配器与车体之间的弹簧装置一端与压气分配器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车 体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雷吹管为橡胶管,其 上设有出气开关,下端固连一拉瓦尔喷管。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上还设有配重箱。
5.根据权利要求
1、2、3或4所述的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经 进气管还与设置在导杆前端的倒置的风马达的进气口相连,风马达的出气口与伸向车体下 部的排气管相连,在风马达向下的输出轴端部固连有障碍清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清除装置为在风 马达向下的输出轴端部等距挂设的若干根端部带配重块的钢丝绳。
7.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清除装置为在风 马达向下的输出轴端部固连的圆锯片。
8.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为橡胶管,其下 端固连一拉瓦尔喷管。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雷装置,尤其是一种压气扫雷装置。它包括车体,车体前端固连有导杆,导杆后部设有压气分配器,压气分配器后端经第一软管、压气输送管道、第二软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在压气分配器的前端横向均匀设有若干个伸向车体下部的扫雷吹管,所述压气输送管道由若干根通过活络接头首尾相连的刚性塑料管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扫雷成本低、效率高,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41H11/12GKCN201653285SQ20102001518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发明者唐立冬, 李强, 李艳, 王庆河, 韩宗欣 申请人:李艳;唐立冬;李强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