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非埋栖性贝类中间培育的开放式笼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3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非埋栖性贝类中间培育的开放式笼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陆基可控水体中间培育笼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非埋栖 性贝类陆基可控水体中间培育的开放式笼具。
背景技术
非埋栖性贝类幼苗一般要先在室内水泥池中培育,待到贝类幼苗生长为2mm 左右时,就将其移出水池,并挪到海区进行中间培育,而在海区培育一般要使用 到培育笼具,在现有技术中,培育用的笼具大都是方形笼、圆台笼、圆锥笼等封 闭式笼具,这些笼具存在的共同缺点是大都做成封闭式的,这是因为海区内大 型敌害生物较多,它们会捕食贝类幼苗,但是封闭式笼具上封闭的筛网网眼在海 区里极易被生物附着和被泥沙堵塞,这样,不仅影响到水体交换和饵料生物的供 应,使得幼苗生长不好,甚至会导致幼苗的死亡,而且清理堵塞的筛网网眼会耗 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交换充分、幼苗能够获得充足饵料且能防 止幼苗逃逸的用于非埋栖性贝类中间培育的开放式笼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璋施来实现: 一种用于非埋栖性贝类中间培 育的开放式笼具,其包括底部框架、上框架、至少三个用于连接底部框架和上框 架的连接柱、上端具有开口的缩口式套网、至少三根吊绳,其中,底部框架与上 框架之间连接有连接柱,并由网布包裹形成具有笼底及笼壁的凹形笼腔,在笼腔 开口处的上框架连接套网下端,吊绳分别连接处于笼腔内部的上框架上,并从套 网上端的开口伸出汇系于套网上方。所述上框架的直径比底部框架的直径大2—3cm;所述套网的开口处设有锁紧绳;所述上框架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用于连接吊绳的环扣; 所述网布是胶丝材质,且其网目为40 — 60目;所述由网布包裹底部框架、上框架及其连接柱所形成的凹形笼腔深度为7_10cm;所述连接于上框架的套网上端与上框架的距离为15—20cm; 所述底部框架、上框架及连接柱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外部包有塑料、橡胶的普 通刚性材料;所述底部框架、上框架为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所述底部框架、上框架及连接柱所用管材直径为0.6-0.8mm; 所述底部框架直径为60-100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是具有开口的縮口式套网,其下 部是凹形笼腔,采用此结构后,使得本实用新型成为开放式的笼具,非埋栖性贝 类幼苗培育在凹形笼腔底部,縮口式套网使得这些贝类幼苗难以逃逸;且套网的 开口使得笼内与外界水体交换充分,同时贝类幼苗也可以得到充足的饵料,促使 幼苗正常生长。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框架1、上框架2、三个用于连接底 部框架1和上框架2的连接柱3、上端具有开口8的縮口式套网4、三根吊绳5, 锁紧绳7,环扣6,其中,底部框架l、上框架2呈圆环状,且上框架2直径比底 部框架1直径大2cm,在一般情况下,上框架2的直径比底部框架1的直径要大2 一3cm,这是因为这种"上大下小"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无需工作状态时,即 空笼状态下,易于重叠,便于收放;连接柱3按底部框架1和上框架2的圆周均 匀分布且焊接于底部框架1与上框架2上,使之成为一盆状框架结构,并由网布 包裹,形成具有笼底及笼壁的凹形笼腔,在笼腔开口处的上框架2上缝住套网4 下端,上框架2与连接柱3的焊接点处且于套网4内侧还焊接有三个环扣6,三根 吊绳5分别系于环扣6上,并从套网4内侧自其开口8伸出,撑开套网4开口8, 汇系成一束露出海区面,由人工进行控制培育,另外,在套网4开口 8处还缝入 一锁紧绳7,该锁紧绳7两绳端外露,并汇系在一起,通过锁紧绳7来控制套网4 开口 8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网布是胶丝材质,且其网目为40—60目,此范围的网目 较密,贝类幼苗不会从网布网隙中逃逸;由网布包裹底部框架、上框架及其连接柱所形成的凹形笼腔深度Di为7—10cm,连接于上框架的套网上端与上框架的距 离D2为15—20cm,选择较适宜的笼具深度,有利于贝类幼苗在笼腔内的正常培 育,不会使得贝类幼苗很容易的从套网开口 8逃逸,再者,套网4的縮口式开口8 设置,会增加贝类幼苗逃出的难度,并且在开口8处缝有的锁紧绳7,可以控制套 网4开口8的大小,使得幼苗难以爬出。另外,套网的开口 8使得本实用新型成为开放式的笼具,通过套网开口 8进行 笼内水体与外界水体的充分交换,改善贝类幼苗培育的水环境,同时,幼苗也能 够从套网开口8获得比较充足的饵料,促使幼苗的正常生长。本实用新型中的底部框架1、上框架2及连接柱3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外部包 有塑料、橡胶的普通刚性材料,这样的材质抗腐蚀的性能较强,适于长期在海水 内工作;上述所用管材直径为0.6-0.8mm,且上述底部框架1直径为60-100cm, 上框架2比底部框架l大2—3cm, 一方面,具有此范围框架直径及管材直径的笼 具会有较大的培育贝类幼苗的空间,另一方面,此种笼具不致于过重、过大而增 加人工操作的难度。另外,上述的底部框架、上框架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非埋栖性贝类中间培育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上框架、至少三个用于连接底部框架和上框架的连接柱、上端具有开口的缩口式套网、至少三根吊绳,其中,底部框架与上框架之间连接有连接柱,并由网布包裹形成具有笼底及笼壁的凹形笼腔,在笼腔开口处的上框架连接套网下端,吊绳分别连接处于笼腔内部的上框架上,并从套网上端的开口伸出汇系于套网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的直径比底部框架的直径大2—3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网的开口处设有锁紧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用于连接吊绳的环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是胶丝材质,且其网目为40—60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由网布包裹底部框架、上框架及其连接柱所形成的凹形笼腔深度为7—10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于上框架的套 网上端与上框架的距离为15—20cm。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框架 及连接柱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外部包有塑料、橡胶的普通刚性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框架为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框架及连接柱所用管材直径为0.6-0.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非埋栖性贝类陆基可控水体中间培育的开放式笼具,其包括底部框架、上框架、至少三个用于连接底部框架和上框架的连接柱、上端具有开口的缩口式套网、至少三根吊绳,其中,底部框架与上框架之间连接有连接柱,并由网布包裹形成具有笼底及笼壁的凹形笼腔,在笼腔开口处的上框架连接套网下端,吊绳分别连接处于笼腔内部的上框架上,并从套网上端的开口伸出汇系于套网上方;所述套网的开口处设有锁紧绳。本实用新型利用套网上端的开口进行笼内与外界水体的交换,同时贝类幼苗也可以从开口获得充足的饵料,促使幼苗的正常生长,另外,上端具有开口的缩口式套网与其开口处设有的锁紧绳,使得幼苗难以逃逸。
文档编号A01K69/00GK201091154SQ200720057679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建业, 喻达辉, 谷龙春, 黄桂菊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