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23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丙硫菌唑和乙嘧酚磺酸酯,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的质量份数比为30:1~1:30。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混配后对小麦白粉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使用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延长了药剂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杀菌组合物,是以丙硫菌唑和乙嘧酚磺酸酯为有效成分,适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
【背景技术】
[0002]丙硫菌唑,英文通用名称prothioconazole,丙硫菌唑为三唑类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儿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菌核病和锈病等。
[0003]乙嘧酚磺酸酯为乙嘧酚的酯类化合物,同属杂环类杀菌剂,对白粉病有特效。
[0004]本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在30:1~1:30比例范围内对小麦白粉病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0005]目前未见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有效成分为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0007]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丙硫菌唑和乙嘧酚磺酸酯,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的质量份数比为30:1~1:30,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质量分数百分含量为3%~90%。
[0009]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
[0010]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还含有农药制剂的常用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充剂、填料、介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均为已知物质,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
[001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植物病害,尤其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
[001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在应用时应在病害发生前期或病害发生初期使用。
[0013]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0014]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由各种麦类病害有很好的防效,尤其是麦类白粉病,并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持效期长,减少了用药量和使用次数,节约成本,使用方便,省时省工,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丙硫菌唑与乙嘧酚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协同作用实测及理论等效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17]实施例一:丙硫菌唑和乙嘧酚混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0018]表1、丙硫菌唑.乙嘧酚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丙硫菌唑和乙嘧酚磺酸酯,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的质量份数比为30:1~1:30,丙硫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质量分数百分含量为3%~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尤其适用于 防治小麦白粉病。
【文档编号】A01N43/653GK103749469SQ20131073901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礼文, 张志伟, 朱刚, 陈佛祥, 吴泽伟 申请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