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35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颗粒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续供给规定量的颗粒的颗粒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贮留于贮留部的颗粒按规定量陆续送出进行供给的颗粒供给装置。在贮留部的下方配置有表面形成有多个用于保持规定量的颗粒的槽的送出辊,并且,在送出辊的上方配置有对满溢出槽的颗粒进行阻隔的刷子。该刷子朝向送出辊的旋转轴心沿大致垂直方向进行配置。

在送出辊的侧方配置有将保持在槽内的颗粒引导至供给路径的引导体。引导体的上部可转动地被支承,通过转动引导体能连通贮留部和排出路径。此时,刷子以不阻碍从贮留部向排出路径的通路的方式移动至上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1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64526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现有的刷子而言,当送出辊的槽经过刷子时,刷头与满溢出槽的颗粒接触从而弯曲,使得刷子与送出辊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导致穿过刷子的颗粒增多。此外,由于超过槽的容量的颗粒的穿过,颗粒被刷子挤压使得颗粒间的压力增大,有可能导致颗粒受损。进而,由于刷子与满溢出槽的颗粒或槽反复接触,会缩短刷子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颗粒供给装置,具备:贮留部,贮留颗粒;以及送出部,位于该贮留部的下方,从贮留部陆续送出颗粒,所述送出部具备:送出辊,表面形成有多个保持所述颗粒的槽;以及引导构件,抵接于该送出辊的表面,将处于保持在所述槽的状态下的颗粒从所述贮留部侧引导至下方侧,所述颗粒供给装置一边将规定量的颗粒保持在所述槽,一边使该送出辊旋转,从而将所述颗粒供给至下方,其特征在于,设有刷构件,其配置在所述贮留部与送出部之间,对处于所述送出部的送出辊的槽的上方的颗粒进行阻隔,并且,使所述刷构件位于所述送出辊的正上方,并且,使该刷构件的刷头向所述送出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倾斜。

当槽的上方的颗粒被刷构件阻隔时,通过将刷构件的刷头向上游侧倾斜,从而使刷头以迎向颗粒的方式进行接触,并且,刷构件的刷头在弯曲时以相对于送出辊的表面成大致直角的方式进行弯曲。由此,能可靠地阻隔露出至槽的上方的颗粒,将定量的颗粒放入槽内,并且,能减少满溢出槽的颗粒。因此,能降低颗粒的损伤,能延长刷构件的寿命。

所述送出辊的槽的所述送出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斜面以如下方式形成:比下游侧的斜面平缓,并且所述上游侧的斜面的表面侧的边角的曲率设定得较大。

从槽飞出一半以上的颗粒穿过刷构件的几率减少,夹在槽的斜面的边角与刷构件之间的颗粒不易受到损伤。

所述刷构件以上端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所述引导构件以下端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将所述颗粒从所述贮留部排出时,将所述刷构件向上方转动,将所述引导构件向下方转动,沿着该引导构件排出所述颗粒。

通过将引导构件作为颗粒的排出引导部来进行利用,从而能防止颗粒向下方洒落,将颗粒可靠地排出进行回收。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减少颗粒的损伤,能延长分粒刷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颗粒供给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以及安装有播种装置的行驶机体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播种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排出颗粒时的分粒刷以及引导构件的转动的图。

图4是表示分粒刷的弯曲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送出辊的槽的形状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对作为颗粒供给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施肥装置的施肥量进行控制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控制施肥装置的施肥量的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控制施肥装置的施肥量的流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9是表示控制施肥装置的施肥量的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播种装置(颗粒供给装置);30:料斗(贮留部);31:辊箱;32:送出辊;33:槽;34:分粒刷(刷构件);35:引导构件;36:颗粒不足传感器;40:供给路径;41:排出路径;50:施肥装置(颗粒供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将作为颗粒供给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1安装在后部的行驶机体2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播种装置1随着行驶机体2行驶而播种规定量的种子。(本发明中的“颗粒”是例如具有1mm至10mm左右长度的稻谷。此外,作为“颗粒”除了上述的稻谷之外还广泛地包括长度10cm左右的农作物、具有比10cm更大的长度和粒径的农作物。)

行驶机体2具备:发动机3;变速器4,对来自发动机3的动力进行变速;机体框架5,支承发动机3以及变速器4;以及前轮6和后轮7等,通过从发动机3以及变速器4传递来的动力驱动。

来自发动机3以及变速器4的动力分别传递给前桥箱8、后桥箱9。前桥箱8由机体框架5的前部支承并且在其左右两端部支承有前轮6。同样,后桥箱9由机体框架5的后部支承并且在其左右两端部支承有后轮7。

机体框架5的上部由踏板10所覆盖,操作人员能在踏板10上移动。

在行驶机体2的前后中途部配置有驾驶座11,在其前方设有方向盘12、操作踏板13、以及仪表盘14等。在仪表盘14除了方向盘12还配置有进行各种操作用的操作工具、显示装置。

在行驶机体2的后部,经由升降连杆机构20连结有播种装置1。升降连杆机构20具备:左右一对上连杆21以及下连杆22、升降缸23、旋转臂24等。升降缸23连接于固定在下连杆22之间的旋转臂24。通过使升降缸23伸缩从而使旋转臂25移动,由此使下连杆22、上连杆21转动,使播种装置1升降。

播种装置1附设有由播种框架支承的多个浮板25以及划行器26。浮板25以使播种装置1不会沉入泥中的方式支承播种装置11。划行器26触地旋转在农田表面上划出进行下一行播种时的印记。通过一边使设在行驶机体2的前部的中央划行器27对准该印记一边行驶,从而能准确地保持行距进行播种。

(播种装置)

参照图2至图5,对播种装置1进行说明。播种装置1是经由升降连杆机构20连结于行驶机体2的后方,用于在行驶机体2进行行驶的同时将作为颗粒的种子以规定量播种至规定位置的播种机。

播种装置1具备:料斗30,贮留种子;以及辊箱31,收容用于将贮留于料斗30内的种子以规定量陆续送出的各构件。送出部在辊箱31内设有:送出辊32,以可旋转的方式构成;槽33,在送出辊32的表面沿着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分粒刷34,配置在送出辊32的正上方;以及引导构件35,将保持在送出辊32的槽33内的种子引导至送出辊32的下部侧。

料斗30是配置在播种装置1的上部的容器,在内部填充有种子。料斗30具有上部宽且下部窄的收缩形状。料斗30下端开口,通过该开口与辊箱31的内部连通。

辊箱31配置在料斗30的下方,在其内部收容作为用于陆续送出贮留于料斗30的种子的送出部的送出辊32、分粒刷34、引导构件35。辊箱31与料斗30连接的上方开口,并且下方开放。也就是说,辊箱31以下端面向地面的方式设置。在辊箱31的送出辊32的下方侧形成有供给路径40,由送出部以规定量陆续送出的种子通过供给路径40被播种至地面。

送出辊32是圆柱状的构件,在外圆周表面形成多个沿着其轴向设置的槽33。送出辊32具有连接于适当的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轴,以该旋转轴为中心朝固定方向被旋转驱动。

槽33是构成为其容积可变的空间,其容积根据陆续送出的种子的量适当调整。槽33沿着送出辊32的轴向形成。沿着送出辊3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有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为4个)槽33。通过使送出辊32在槽33内存有种子的状态下旋转,规定量的种子被连续地陆续送出。

分粒刷34配置在送出辊32的正上方(旋转轴心的上方)。分粒刷34的刷头以与送出辊32的表面空出规定间隙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位于比送出辊32的槽33更靠近上方的位置,阻止露出槽33的种子通过。分粒刷34以其刷头朝向送出辊3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倾斜的姿势进行配置。例如,分粒刷34以朝向偏离送出辊32的旋转轴心10°左右进行倾斜的状态进行配置。换而言之,分粒刷34以整体从送出辊32的轴心观察向旋转方向下游侧倾斜的方式进行配置。

引导构件35设于分粒刷34的下游侧,从外方侧挤压经过分粒刷34的槽33内的种子,对其进行保持。引导构件35以抵接于与送出辊32的表面的方式进行配置。引导构件35延伸设置至送出辊32的旋转轴心的水平方向高度的下侧。这样,引导构件35一边在其表面与送出辊32的槽33之间保持种子,一边将经过分粒刷34的种子引导至送出辊32的下方侧。

如图2所示,在辊箱31的上部且在送出辊32的上方,设置有颗粒不足传感器36。通过将颗粒不足传感器36设于比料斗30的截面积小的辊箱31内,从而能在料斗30和辊箱31的连接部出现架桥现象时,检测到辊箱31内的种子量减少。由此,能防止自料斗30而始的连接部发生种子堆积的情况下的颗粒不足。

颗粒不足传感器36的检测结果例如能显示在驾驶座11的仪表盘14或通过发出警告音通知给操作人员。

分粒刷34的上端可转动地支承于辊箱31。而且,分粒刷34能在作业位置和排出位置间切换,其中,作业位置是指以相对于送出辊32的表面设置规定的间隙的状态被固定的位置,排出位置是指从该作业位置向上方转动的位置。

引导构件35的下端可转动地支承于辊箱31。而且,引导构件35能在作业位置和排出位置间切换,其中,作业位置是指以抵接于送出辊32的表面的状态被固定的位置,排出位置是指从该作业位置向下方转动的位置。

引导构件35的下端构成为以在切换作业位置和排出位置时不会离开辊箱31的表面的方式进行转动。例如,构成为在转动时不改变引导构件35的转动支点和其下端的距离,或者,能通过在引导构件35的下端安装弹性构件并以使该弹性构件在送出辊32的表面上划过的方式进行转动等来实现。

如图3所示,在排出残留于料斗30内以及辊箱31内的种子时,使分粒刷34旋转至上方,并使引导构件35旋转至下方切换至排出位置,由此形成与设于辊箱31的下部的排出口连通的排出路径41。此时,引导构件35以其端部不离开送出辊32的表面的方式转动,由此能使从料斗30通过辊箱31的内部直至排出口的路径形成连续的通路。

这样,将引导构件35作为种子的排出引导部进行利用,从而防止种子向下方(供给路径40)洒落,能可靠地排出种子进行回收。

如图4所示,分粒刷34的刷头因满溢出槽33的种子而弯曲。具体地说,保持于槽33内的种子(被挤压至槽3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斜面的种子)挤压相邻的种子,挤压力传递至与刷头抵接的种子,使得分粒刷34的刷头弯曲。

此处,分粒刷34以从送出辊32的旋转轴心倾斜,并且其刷头在旋转方向上游侧向远离送出辊32的表面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进行设置。也就是说,以使分粒刷34的刷头的顶端位于比根部更靠近送出辊3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式进行设置。

由此,分粒刷34的刷头因受到来自种子的压力而弯曲向大致铅直方向弯曲,容易挡住满溢出槽33的种子。换而言之,以在分粒刷34的刷头以面的形式迎向被陆续送出的种子的方式使种子和分粒刷34接触,由此能可靠地挡住满溢至槽33的上方的种子。然后,当使分粒刷34向送出辊32的正上方配置时,不会因贮留的种子的自重而导致刷头弯曲,还能稳定弯曲量。

如上所述,一边将分粒刷34配置于送出辊32的正上方,一边以将其刷头配置成向送出辊3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倾斜的姿势,由此在分隔开种子时该刷头以相对于送出辊32的表面成大致直角的角度的方式弯曲。由此,满溢出槽33的种子很难进入分粒刷34与送出辊32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实现对应送出辊32的槽33的容积的固定量的陆续送出,并且能防止在陆续送出超过槽33的容量的种子时种子由于分粒刷34的压力的而损伤。此外,由于分粒刷34的弯曲量变少,因此能延长分粒刷34的寿命。

如图5所示,槽33的后端侧(在旋转方向上游侧且在后通过分粒刷34的一侧)的斜面形成为与前端侧(在旋转方向下游侧且在先通过分粒刷34的一侧)的斜面相比更平缓地倾斜。与此同时,槽33的后端侧的斜面的表面侧的边角的曲率形成为变大。

通过使槽33的斜面平缓,从斜面施加给种子的反作用力往将种子挤压向送出辊32的外侧的方向作用。因此,在具有固定容积的槽33内超过该容积的种子很难进入,特别是从槽33冒出的一半以上的种子穿过分粒刷34的几率变低。进而,由于压力难以施加至保持在槽33内的种子,因此降低了槽33内的种子的损伤。

而且,通过增大槽33的斜面的半径R,从槽33冒出的种子容易以平缓的角度被挤压至槽33之外。此外,能降低夹在槽33的斜面的角与分粒刷34之间的种子的损伤。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6以及图7,对作为颗粒供给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施肥装置50进行说明。施肥装置50配置于行驶机体2的后上部,随着行驶机体2的行驶施播规定量的肥料(颗粒)。

施肥装置50与播种装置1同样,具备:贮留部,贮留颗粒状的肥料;以及送出部,以规定量陆续送出贮留部内的肥料,进而,还具备将由送出部陆续送出的肥料引导至施播位置的引导路径等。

在施肥装置50的送出辊51的旋转驱动轴连接有电机52。电机52连接于合适的电源装置,并且由控制装置53控制其驱动。也就是说,施肥装置50的送出部由电机驱动进行控制,通过将可进行电控制的电机52直接连接于送出辊51的驱动轴,从而能进行高精度的控制。

施肥装置50的施肥量的设定通过配置于仪表盘14的比重刻度盘54和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来进行。

控制装置53根据由比重刻度盘54和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设定的值,作为实际的肥料送出量(实际施肥量),控制送出辊51的电机52的驱动。具体地说,控制装置53基于送出辊51的每次旋转的送出量控制电机52的驱动,将施肥量控制为设定的值。

此时,电机52的驱动控制通过只有在作为行驶机体2的行驶操作工具的主变速杆位于空挡的位置的情况之下才能输入,还能防止造成作业中的误操作。

在比重刻度盘54输入实际施播的肥料的比重(kg/cc),在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输入实际想要施播的期望施肥量(kg)。控制装置53以使由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设定的值(kg)与送出辊51每次旋转的送出量(cc)和由比重刻度盘54设定的比重(kg/cc)的合计值相等的方式控制电机52的旋转。

在此,实际施播的肥料的比重为能用量杯等预先测量出来的值。而且,作为期望的送出量,通过直接设定施肥量,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用条目表进行设定。

控制装置53具有在电机52的旋转次数达到规定次数时时停止送出辊51的旋转的功能。例如,基于形成于送出辊51的槽的容积,将陆续送出了一行分量的送出容积即1000(cc)的肥料时的送出辊51的旋转次数设定为规定次数。并且,通过测量陆续送出的肥料的重量(kg),能轻易地获得基于实机的比重(kg/cc)。

一般而言,使用量杯等容积较大的量具进行肥料的比重的测定。由于形成于施肥装置50的送出辊51的表面的槽的容积与量杯相比较小,因此在采用粒径大的肥料、椭圆形的肥料的情况下,会有空隙率变大,未供给期望量的肥料的情况发生。

在那样的情况下,通过本实施方式,能由实机陆续送出实际使用的肥料,并基于测定的值求出单次施肥量,并设定施播量,能根据由量杯测定的比重值得到接近于目标施肥量的实际施肥量。

需要说明的是,施肥装置50的施播量的设定方法不仅适用于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送出辊51陆续送出规定量的肥料的装置,也能适用于例如使用筛板陆续送出规定量的肥料的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7示出了在输入比重之后输入目标施肥量的实施方式,但通过比重刻度盘54的操作进行的比重的输入操作和通过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的操作进行的目标施肥量的输入操作无论先进行哪一个都可以。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使用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输入施播于农场的目标施肥量之后,使用比重刻度盘54输入施播的肥料的比重。

此外,虽然在以上的说明中示出了将比重刻度盘54以及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配置于仪表盘14的实施方式,但是也可以将比重刻度盘54以及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设于施肥装置50。此外,除了这些刻度盘之外,还可以将一体配置了控制装置53的控制单元60安装在施肥装置50。通过将这些刻度盘设置在施肥装置50,能在进行了将肥料填充到施肥装置50等作业之后,立即在施肥装置50的附近设定这些刻度盘,能防止例如更换了肥料时的误调整。

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设置内装有控制装置53的控制单元60。在控制单元60的操作盘配置有比重刻度盘54和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还配置有对这些刻度盘的误调整进行警报的灯61;用于控制施肥装置50的动作的开关62、63。开关62、63能以例如切换停止条施(row stopping)等施肥装置50的动作的有无为目的进行使用,或者以切换此外的肥料的种类、施肥装置50的作业速度、施肥装置50的动作为目的进行使用,其设定是任意的。

灯61根据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的操作位置和比重刻度盘54的操作位置亮灯,从而将误调整警报给操作人员。例如,在目标施肥量非常大并且使用的肥料的比重非常小的情况下,虽然施肥量会变得非常大,但由于施肥量因发动机52的旋转速度等而存在极限,因此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设定。在像这样以超出机械的性能范围的方式进行了设定情况下,通过由灯61进行警报来使操作人员把握到这一情况并促其进行再调整。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通过灯61进行的视觉上的警报中加入鸣响蜂鸣器的听觉上的警报,也可以采用视觉上的警报或听觉上的警报中的任意一方。

作为抑制刻度盘的误调整的方法,除了如上所述采用警报之外,可以考虑以下所示的方法。在操作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输入目标施肥量之后,通过控制单元60设定最佳的比重范围,对比重刻度盘54的操作范围进行限制(换而言之,对适用的肥料的种类进行限定),由此能预防误调整。在先设定比重刻度盘54的情况下,控制单元60也能根据设定的比重来设定最佳的目标施肥量范围,限制目标施肥量刻度盘55的操作范围。也就是说,通过根据刻度盘54、55中的一方的设定值限制另一方的可设定范围,从而抑制误调整,实现最佳的肥料选择以及施肥量选择。

作为使操作人员掌握刻度盘54、55的可设定范围的方法,例如能采用以下的方法等:在控制单元60的操作盘设置指示器,根据一方的设定值视觉性地显示另一方的可设定范围,或者,使刻度盘54、55的转动操作联动,与先设定的刻度盘的操作联动并使后设定的刻度盘转动一定程度,在超过转动限制范围的情况下使先设定的刻度盘转动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