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65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农用地膜的原料包括植物纤维、淀粉、纤维素、增强剂、防水剂和助滤剂,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植物纤维 60~75

淀粉 5~15

纤维素 3~10

增强剂 0.5~5

防水剂 0.5~15

助滤剂 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稻草植物纤维、棉杆植物纤维或木材残料植物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草植物纤维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除尘:通过高压泵喷洗、揉搓将原料稻草,去除包括尘土、沙石、泥土在内的杂质,并利用高磁铁去除铁杂质,得到清洁干净的稻草原料;

2)膨化:向稻草原料中添加酸碱,利用酸碱综合处理工艺处理稻草原料,将原料置于膨化机中,2.8-3.6个大气压下,旋转28-30分钟排出,静置2-3小时自行反应,得到孰料待用;

3)搓丝:把待用的熟料,用双螺杆搓丝分离,纤维送到前面,渣料排出,并把纤维料加温到130℃,按2%-6%的比例添加双氧水,得到搓丝合格的料;

4)反应仓:将搓丝合格的料慢慢降温达到丝状白度稳定后,直接送入热磨机,经过热磨机处理,纤维达到扣解度36,白度达到80度以上,得到片状纤维;

5)揉搓分离:把片状纤维揉搓成分散状,并把包括尘埃在内的杂质排出,得到纤维初产品;

6)压滤:将纤维初产品送至压滤机,首次压滤将所含水分挤压到含水60%-70%,二次压滤后含水40%~50%,三次压滤后含水量达到14%-20%,即得到所述的植物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酸碱综合处理工艺中所使用的酸碱分别为双氧水和烧碱,两者的添加量均为稻草原料的4%~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造纸用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剂为油、胶以及松香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助滤剂。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三喷三压制膜工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植物纤维疏解后,加入淀粉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筛选机筛选后入一号池料作为底料;纤维素和增强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入二号料池作为中料;助滤剂、防水剂混合搅拌后入三号料池作为面料;三个池有三个喷料泵,按照克重调整计量泵喷料数量,三种原材老按底料、中料和面料的顺序依次将三种料喷到长网上,经挤压机、烘干机、传送机、复卷机、分切机,即得到所述的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综合农用地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