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280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蜂蜡的提取方法常常使锅、盆、瓢、碗等器皿沾满蜂蜡,很难清洗,而且蜂蜡的提取也不彻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榨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榨蜡装置,包括:一过滤桶体,所述过滤桶体的外壁和/或底部设有网眼,其上部设有开口、内部为用于容置待处理蜂蜡的腔体;一施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桶体上,用于向过滤桶体内的待处理蜂蜡施加压力;一压板,设置于所述施力装置的输出端,在所述施力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压板能沿过滤桶体的内壁上下移动;一外壳体,其上端和下端均具有开口、且其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外壳体设置于所述过滤桶体外侧;当所述施力装置驱动压板向下移动时,将待处理蜂蜡从过滤桶体的网眼中挤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施力装置通过梁柱与过滤桶体固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施力装置为液压千斤顶、双向液压装置、驱动电机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网眼呈圆形、三角形、矩形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桶体的底部外侧设有支撑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可以为拆卸式支撑腿、伸缩式支撑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榨蜡装置还包括一储蜡装置,所述储蜡装置包括:一支座;一收纳腔体,其上端具有一敞口、下端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且所述敞口设有若干定位槽;以及一盖体,设置于所述收纳腔体上,用于封闭所述敞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座设有支腿或万向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榨蜡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一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过滤桶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板的位置信号,并将所述位置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施力装置的输出端上下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榨蜡装置还包括:一提醒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提醒装置为蜂鸣器、喇叭、振动器、警笛、报警灯中的一种或几种。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通过施力装置将待处理蜂蜡从网眼中挤出,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省时省力。另外,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使用完毕后,将过滤桶体的支撑腿收纳至其底部腔体内,并将所述过滤桶体放入收纳腔体中,将外壳体放入收纳腔体中,且处于收纳腔体与过滤桶体的间隙中,并用盖体封闭敞口,易于运输,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的外壳体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的储蜡装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运输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榨蜡装置、11-过滤桶体、111-网眼、112-支撑腿、12-施力装置、121-梁柱、13-压板、2-外壳体、21-凹槽、3-储蜡装置、31-支座、311-支腿、32-收纳腔体、321-敞口、322-定位槽、33-盖体、33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榨蜡装置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1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1的外壳体2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1的储蜡装置3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1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1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运输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榨蜡装置1包括一过滤桶体11、一施力装置12和一压板13,还包括一外壳体2及一储蜡装置3。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桶体11的外壁和/或底部设有网眼111,其上部设有开口、内部为用于容置待处理蜂蜡的腔体。所述网眼111可以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过滤桶体11呈圆柱状,可采用塑料、金属材料制造。其中网眼111为圆形状。如图1所示,所述施力装置12设置于所述过滤桶体11上,用于向过滤桶体11内的待处理蜂蜡施加压力。其中施力装置12通过梁柱121与过滤桶体11固连。其中所述施力装置12为液压千斤顶、双向液压装置、驱动电机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施力装置12为液压千斤顶。如图1所示,所述压板13设置于施力装置12的输出端,在所述施力装置12的驱动下,所述压板13能沿过滤桶体11的内壁上下移动。当所述施力装置12驱动压板13向下移动时,将待处理蜂蜡从过滤桶体11的网眼111中挤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桶体11的底部外侧设有支撑腿1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112可以为拆卸式支撑腿、伸缩式支撑腿。当然,可以在所述过滤桶体11的底部设置用于容置支撑腿112的腔体(图中未示)。当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腿112收纳至该腔体内。如图2所示,所述外壳体2上端和下端均具有开口、且其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凹槽21,所述外壳体2设置于所述过滤桶体11外侧。其中,所述凹槽21的位置与上述支撑腿112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在过滤桶体11的外侧设置外壳体2,能防止施力装置12蜂蜡液从网眼111中四处喷射。设置外壳体2后,被挤压出的蜂蜡液从网眼111喷出,并沿着外壳体2的内壁向下汇聚。如图3所示,所述储蜡装置3包括一支座31、一收纳腔体32和一盖体33。其中收纳腔体32上端具有一敞口321、下端设置于所述支座31上,且所述敞口321设有三个定位槽322。所述盖体33设置于收纳腔体32上,其用于封闭所述敞口321。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31设有支腿311。如图4所示,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榨蜡装置1在榨蜡时,需要预先将待处理蜂蜡放入过滤桶体11中以及将施力装置12安装于过滤桶体11上,通过施力装置12施加外力将待处理蜂蜡挤压,蜂蜡由网眼111中挤出。当然在挤压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1放入热环境中,有利于蜂蜡融化。由网眼111喷出的蜂蜡在外壳体2的作用下汇聚至所述储蜡装置3的收纳腔体32中,最终在收纳腔体32形成提纯后的蜂蜡。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滤桶体11、外壳体2及储蜡装置3在安装时,先将过滤桶体11的支撑腿112放置于储蜡装置3的定位槽322中,然后将外壳体2套设于过滤桶体11外侧,同时需要将过滤桶体11的凹槽21与支撑腿112卡合,提高了稳定性。当然也可以将外壳体2套设于过滤桶体11上,最后将过滤桶体11及外壳体2同时放置于收纳腔体32上。当然前提是,收纳腔体32的直径大于外壳体2的直径,而外壳体2的直径大于过滤桶体11的直径。如图5所示,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运输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完成榨蜡后,将蜂蜡从收纳腔体32中倒出。经过清理后,将过滤桶体11的支撑腿112收纳至其底部腔体内,并将所述过滤桶体11放入收纳腔体32中,将外壳体2放入收纳腔体32中,且处于收纳腔体32与过滤桶体11的间隙中,并用盖体33封闭敞口321,易于运输,占用空间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滤桶体11和施力装置12的高度之和小于收纳腔体32的高度,同样所述外壳体2的高度也小于收纳腔体32的高度。榨蜡装置实施方式二本实用新型榨蜡装置提供实施方式二,本实用新型所述榨蜡装置1包括一过滤桶体11、一施力装置12和一压板13,还包括一外壳体2及一储蜡装置3,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器、一位置传感器和一提醒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施力装置采用驱动电机。所述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设置于过滤桶体11内部、并与所述控制器(图中未示)电性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板13的位置信号,并将所述位置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施力装置12动作。本实施例以位置传感器设置于过滤桶体11内部底端为例来说明所述榨蜡装置1的工作过程。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压板13与过滤桶体11的底端接触时,将压板13的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向所述施力装置12发出在过滤桶体11底端持续停留5s的信号,有利于将过滤桶体11内的蜂蜡水彻底挤出。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提醒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提醒装置为蜂鸣器、喇叭、振动器、警笛、报警灯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压板13与过滤桶体11的底端接触时,所述提醒装置用于提醒操作人员本次榨蜡即将完成。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文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文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