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348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瓜果摘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



背景技术:

采摘瓜果是一项季节性较强的劳动作业,瓜果成熟后,需在一定的时限内采摘并保存,目前,较常用到的采摘方法是人工手动采摘和使用电动摘果器采摘。

人工手动采摘是手持瓜果剪将瓜果一个一个摘下,在较高处的瓜果,通常需要爬上树或通过爬上梯子采摘,某处瓜果采摘完之后,需移动梯子到别处采摘,针对较大的瓜果,诸如冬瓜、椰子、南瓜等,爬上树或通过爬上梯子采摘往往比较费力,而且危险系数较高。

使用电动摘果器采摘瓜果是通过一较长的控制杆控制摘果刀采摘瓜果,将摘果刀和电极设置于控制杆一端,手持控制杆另一端,在控制杆上手持部设置开关,通过开关控制摘果刀采摘瓜果,而且,通过使用者高举控制杆即可采摘高处的瓜果。使用电动摘果器采摘瓜果解决了人工手动采摘瓜果需爬到高出或借助梯子到高出采摘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电动摘果器需用手将摘果刀举到要采摘的瓜果处来采摘瓜果,比较费力,劳动强度大,同样针对较大的瓜果,基本难以实现将摘果刀举到要采摘的瓜果处来采摘瓜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以克服现有摘瓜装置不能适用于较大瓜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包括切割框架、支撑装置、推杆、第一弹性袋以及第二弹性袋,所述切割框架为方形空心框架,切割框架的内壁设有朝切割框架中心开口的水平方形切割通道,切割框架内设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上连有切割框架外部的活动杆;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平行于活动杆的固定支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延伸至支撑装置底部,推杆的顶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活动杆上,推杆与固定支杆之间转动连接,固定支杆将推杆分为上短下长的两部分,推杆通过推动活动杆驱动切割装置沿切割通道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袋固定在切割框架下方,第一弹性袋呈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第二弹性袋固定在第一弹性袋下方,第二弹性袋延伸至支撑装置底部;摘取果实时,将摘果装置置于合适位置,使得大型果实刚好位于切割框架下方的第一弹性袋中,果实的茎部位于切割框架中,推动推杆,使得推杆绕推杆与固定支杆之间的连接点转动,从而使得与推杆顶端相连的活动杆远离切割框架,进而驱动切割装置沿切割通道做水平切割运动,直至果实的茎部被切断,果实落入经第一弹性袋、第二弹性袋缓慢落下;固定支杆将推杆分为上短下长两部分的设置,利用杠杆原理,达到了省力的目的;对较大瓜果能比较好的进行定位,故而操作起来较为容易,其次,无需人们再进行爬上爬下,安全系数高,也克服了现有摘瓜装置不能适用于较大瓜果的问题;第二弹性袋的自然直径小于果实的当量直径,果实受重力向下落,撑开第二弹性袋,使得第二弹性袋对果实具有一定的弹力摩擦,从而达到对果实的下降力道起到控制的目的,避免果实被摔坏。

更优的,所述切割通道的内侧设有两条平行的滑轨;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刀架,所述刀架沿轴向设有水平设置的刀片,刀架的两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有拉杆,拉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杆相固定,结构设置合理,制造成本低,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更优的,所述刀片与刀架之间活动连接,方便根据果实茎部的直径更换不同宽度的刀片,适应性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杆将推杆分为上短下长两部分的设置,利用杠杆原理,达到了省力的目的;对较大瓜果能比较好的进行定位,故而操作起来较为容易,其次,无需人们再进行爬上爬下,安全系数高,也克服了现有摘瓜装置不能适用于较大瓜果的问题;第二弹性袋的自然直径小于果实的当量直径,果实受重力向下落,撑开第二弹性袋,使得第二弹性袋对果实具有一定的弹力摩擦,从而达到对果实的下降力道起到控制的目的,避免果实被摔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切割框架;11、切割通道;12、滑轨;2、支撑装置;21、固定支杆;3、切割装置;31、刀架;32、刀片;33、滑块;34、拉杆;35、活动杆;4、推杆;5、第一弹性袋;6、第二弹性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包括切割框架1、支撑装置2、推杆4、第一弹性袋5以及第二弹性袋6,所述切割框架1为方形空心框架,切割框架1的内壁设有朝切割框架1中心开口的水平方形切割通道11,切割框架1内设有切割装置3,所述切割装置3上连有切割框架1外部的活动杆35;所述支撑装置2上设有平行于活动杆35的固定支杆21;所述推杆4的底端延伸至支撑装置2底部,推杆4的顶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活动杆35上,推杆4与固定支杆21之间转动连接,固定支杆21将推杆4分为上短下长的两部分,推杆4通过推动活动杆35驱动切割装置3沿切割通道11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袋5固定在切割框架1下方,第一弹性袋5呈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第二弹性袋6固定在第一弹性袋5下方,第二弹性袋6延伸至支撑装置2底部。

本实施例的操作为:将摘果装置置于合适位置,使得大型果实刚好位于切割框架1下方的第一弹性袋5中,果实的茎部位于切割框架1中,推动推杆4,使得推杆4绕推杆4与固定支杆21之间的连接点转动,从而使得与推杆4顶端相连的活动杆35远离切割框架1,进而驱动切割装置3沿切割通道做水平切割运动,直至果实的茎部被切断,果实落入经第一弹性袋5、第二弹性袋6缓慢落下。

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杆21将推杆4分为上短下长两部分的设置,利用了杠杆原理,达到了省力的目的;对较大瓜果能比较好的进行定位,故而操作起来较为容易,其次,无需人们再进行爬上爬下,安全系数高,也克服了现有摘瓜装置不能适用于较大瓜果的问题;第二弹性袋6的自然直径小于果实的当量直径,果实受重力向下落,撑开第二弹性袋6,使得第二弹性袋6对果实具有一定的弹力摩擦,从而达到对果实的下降力道起到控制的目的,避免果实被摔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切割通道11的内侧设有两条平行的滑轨12;所述切割装置3包括刀架31,所述刀架31沿轴向设有水平设置的刀片32,刀架31的两端设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上连有拉杆34,拉杆34的另一端与活动杆35相固定,本实施例结构设置合理,制造成本低,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推动式摘果装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刀片32与刀架31之间活动连接,本实施例的设置方便根据果实茎部的直径更换不同宽度的刀片32,适应性强。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