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幼苗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27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鳅幼苗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泥鳅属底栖鱼类,喜钻泥,捕抓难度系数本身就比较大,且泥鳅苗种个头较小,更易对其造成损伤,捕抓操作难、苗种损耗大使得泥鳅繁殖出的产成品率更低。且在捕捞的过程中会产生使泥鳅感知的刺激,从而捕捞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鳅幼苗收集装置,以克服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泥鳅幼苗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孵化池和至少一个集苗池,所述孵化池内设有站管,该站管与排水管道连通,该排水管道与集苗池连通,所述孵化池底部朝站管处呈15~30度倾斜,该集苗池并排设置通过上部管道串联,且集苗池上均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网箱,网箱侧面设有两个相对的网口,该网口与上部管道配合连接。

所述集苗池的一侧上部均设有控水口,一侧下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控水口和排水口设置在同侧或相对侧。

所述孵化池共用一个排水管道。

所述孵化池规格为5m*20m*0.8m,所述集苗池的规格为2m*1.5m*1.5m,网箱的规格为2m*1m*1.5m,网箱上的筛网为60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方便实用,可同时进行同批次多个孵化池泥鳅苗种的收集,泥鳅苗种随同池水通过预设管道统一汇集于幼苗收集池;2、捕捞彻底;3、苗种损耗小,全程带水操作,减少苗种应激反应,提高成活率,便于养殖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孵化池,2-集苗池,3-排水管道,4-站管,5-上部管道,6-控水口,7-排水口,8-支架,9-网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个孵化池1和至少一个集苗池2,所述孵化池1内设有站管4,该站管4与排水管道3连通,所述孵化池1共用一个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3与集苗池2连通,所述孵化池1底部朝站管处呈15~30度倾斜,该集苗池2并排设置通过上部管道5串联,上部管道5配套有盖子,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所需串联的集苗池2的个数。

集苗池2上均设有支架8,支架8上固定有网箱9,网箱9侧面设有两个相对的网口,该网口与上部管道5配合。苗种随池水通过排水管道3汇集于集苗池2,所述孵化池1规格为5m*20m*0.8m,所述集苗池2的规格为2m*1.5m*1.5m,可方便支架的安装及网箱安装或搬运移动等操作。网箱9的规格为2m*1m*1.5m,网箱9上的筛网为60目。安装网箱9时,需要将网口对准集苗池2两侧的上部管道5,与上部管道5外壁配合,尽量保持无空隙货较小空隙,防止少量泥鳅溜走。网箱9用铁架可拆卸式固定在集苗池2上,通过多级过滤原则,即多个集苗池2通过上部管道5串联,苗种随集苗池2上部清澈池水逐级汇集;每个集苗池2均设置控水阀门与外池相连,既便于调控集苗池2池水深度,又可当苗种汇集至一定密度即可捕捞。捕捞时可用捞网于网箱内捞取苗种,也可取走网箱,既方便又捕捞彻底。

所述集苗池2的一侧上部均设有控水口6,一侧下部设有排水口7,所述控水口6和排水口7设置在同侧或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方便实用,可同时进行同批次多个孵化池泥鳅苗种的收集,泥鳅苗种随同池水通过预设管道统一汇集于幼苗收集池;2、捕捞彻底;3、苗种损耗小,全程带水操作,减少苗种应激反应,提高成活率,便于养殖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