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复配除草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637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用化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解决水稻田一年生杂草防除问题的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五氟磺草胺(penoxulam)属于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作用机理为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可经茎叶、幼芽及根系吸收,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至分生组织,抑制植株生长,使植株坏死、死亡。适用于水稻的旱直播田、水直播田、秧田以及抛秧田、插秧栽培田。施药方式可采用喷雾或拌土处理。五氟磺草胺为稻田广谱除草剂,可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以及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并对众多阔叶杂草有效。

异噁草松(Clomazone)属于杂环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根和幼苗吸收,能抑制敏感植物叶绿素的生成以及质体色素积累受阻碍,产生白化现象,抑制杂草光合中的希尔反应,使杂草叶片尖端及边缘褪绿,最后杂草整株干枯死亡。可以用于水稻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稗草、牛筋草、马唐、金色狗尾草、马齿苋、鸭舌草等杂草均有防效,且对多年生的刺儿菜、大蓟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属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作用机理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对水稻高度安全,对千金子高效,对低龄稗草有一定的防效,但对氰氟草酯抗性生物型禾本科效果不理想。

噁唑酰草胺(metamifop)属于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合成,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对水稻安全,对禾本科杂草如稗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均具有良好的活性。

双草醚(bispyribac-sodium)属于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适用于水稻田苗后除草,对稗草、马唐、鸭舌草、异性莎草、碎米莎草等杂草均有一定的防除效果。

嘧啶肟草醚(pyribenzoxim)属于嘧啶苯甲酸酯类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敏感杂草吸收药剂后,幼芽和根停止生长,心叶发黄,随后整株枯死。该化合物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稗草、马唐、狗尾草、猪殃殃、马齿苋、莎草等杂草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

嘧草醚(pyriminobac-methyl)属于嘧啶苯甲酸酯类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通过阻止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主要通过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传导,杂草即停止生长,而后枯死。对水稻安全性高,在水稻任何时期均可以使用。该化合物对各种生物型稗草均有效。

丙草胺(pretilachlor)属于氯乙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的生长。药剂可以通过植物下胚轴、中胚轴和胚芽鞘吸收,根部略有吸收,受害症状为初生叶不出土或从芽鞘侧面伸出,扭曲不能正常伸展,生长发育停止,直至死亡。对田间稗草、马唐、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封闭作用,兼除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化学名称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抑制剂。在杂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芽、幼茎、幼根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最终幼芽和次生根被抑制,最终导致死亡。

含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品种在杂草防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连续使用后杂草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草谱变窄,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除草剂合理复配是提高防除效果、扩大杀草谱、拓宽使用时间,延缓杂草群落演替的速度,降低农药单一使用所带来的抗性风险,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使用成本及减轻除草剂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作物安全性较高、毒性低、残留少、杀草谱广、能有效延缓杂草抗药性的稻田复配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田复配除草组合物,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效成分有效成分10~60%,农药制剂辅助成分40~90%,第一种有效成分为五氟磺草胺,第二种有效成分为异噁草松,第三种有效成分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嘧草醚、丙草胺、二甲戊灵中的任意一种,第一种有效成分、第二种有效成分以及第三种有效成分的重量比为1:(1~10):(1~50)。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颗粒剂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剂型辅助成分为载体、表面活性剂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稻田除草组合物中的载体为水、凹凸棒土、高岭土、大豆油、油酸甲酯、甲基萘高级脂肪烃油、芳烃S-150号溶剂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稻田除草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木质素磺酸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稻田除草组合物可以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

本发明所述的稻田除草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第一种有效成分为五氟磺草胺,第二种有效成分为异噁草松,第三种有效成分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嘧草醚、丙草胺、二甲戊灵中的任意一种,第一种有效成分、第二种有效成分以及第三种有效成分复配后共同施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克服了含单一活性组分除草性能不足,同时可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扩大杀草谱,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等诸多优点,是一种新型水稻田除草剂。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所用表面活性剂和载体等农药辅助成分均属环保类型,低毒、低残留,对水稻安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作物、鱼虾和水体产生毒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16%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5:10)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1%,异噁草松有效成分5%,氰氟草酯有效成分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有机膨润土3%,油酸甲酯余量。将上述所有成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经卧式砂磨机研磨使所得物料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即可制得16%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5:10)。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实施例1对水稻田中稗草的共毒系数以及联合作用类型,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按有效成分计算)

根据孙云沛法评价交互作用原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实施例1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氰氟草酯三种药剂复配使用对稗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草效果显著提高。

田间生物测定,评价实施例1用于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

表2 16%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5:1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6%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5:10)用于水稻直播田于水稻3叶期进行处理,用药21天后,对稗草、千金子、异性莎草、鸭舌草等杂草防除效果优异,除草效果明显优于除草组合物各单剂的除草效果。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氰氟草酯复配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并扩大杀草谱。

实施例2 12%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噁唑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6)

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1%,异噁草松有效成分5%,噁唑酰草胺有效成分6%,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有机膨润土3%,油酸甲酯余量。将上述所有成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经卧式砂磨机研磨使所得物料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即可制得12%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噁唑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6)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实施例2对水稻田中马唐的共毒系数以及联合作用类型,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按有效成分计算)

根据孙云沛法评价交互作用原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实施例2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噁唑酰草胺三种药剂复配使用对马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草效果显著提高。

田间生物测定,评价实施例2用于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

表2 12%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噁唑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6)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2%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噁唑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6)用于水稻直播田于水稻3叶期进行处理,用药21天后,对稗草、千金子、马唐、空心莲子草等杂草防除效果优异,除草效果明显优于除草组合物各单剂的除草效果。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噁唑酰草胺复配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并扩大杀草谱。

实施例3 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双草醚水乳剂(2:5:3)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2%,异噁草松有效成分5%,双草醚有效成分3%,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4%,溶剂油S150 30%,环己酮8%,有机硅消泡剂0.2%,乙二醇5%,水余量。将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双草醚溶解至溶剂S150和环己酮中,溶解过程可加热至50-60℃,待完全溶解,加入乳化剂三苯乙烯基苯酚聚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再次搅拌均匀,即得油相。将水、乙二醇、消泡剂搅拌均匀,即得水相;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边加边剪切,待完全加入继续剪切30分钟,即可制得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双草醚水乳剂(2:5:3)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实施例3对水稻田中扁秆藨草的共毒系数以及联合作用类型,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按有效成分计算)

根据孙云沛法评价交互作用原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实施例3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三种药剂复配使用对扁秆藨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草效果显著提高。

田间生物测定,评价实施例3用于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

表6 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双草醚水乳剂(2:5: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双草醚水乳剂(2:5:3)用于水稻直播田于籼稻4叶期进行处理,用药21天后,对稗草、千金子、眼子菜、扁秆藨草草等杂草防除效果优异,除草效果明显优于除草组合物各单剂的除草效果。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复配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并扩大杀草谱。

实施例4 13%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啶肟草醚悬乳剂(2.5:8:2.5)

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2.5%,异噁草松有效成分8%,嘧啶肟草醚有效成分2.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8%,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硅酸镁铝1%,水余量。将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消泡剂、适量水,按比例混合均匀,经过砂磨机研磨,使物料平均粒径小于5μm,即得悬浮剂相;将异噁草松、蓖麻油聚氧乙烯醚、适量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得水乳剂相;将上述两相混合均匀,并加入适量黄原胶母液、防腐剂卡松,即可制得13%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啶肟草醚悬乳剂(2.5:8:2.5)。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实施例4对水稻田中金色狗尾草的共毒系数以及联合作用类型,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按有效成分计算)

根据孙云沛法评价交互作用原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实施例4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嘧啶肟草醚三种药剂复配使用对金色狗尾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草效果显著提高。

田间生物测定,评价实施例4用于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

表8 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啶肟草醚悬乳剂(2.5:8:2.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3%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啶肟草醚水乳剂(2.5:8:2.5)用于水稻直播田于籼稻4叶期进行处理,用药21天后,对稗草、千金子、狗尾草、阔叶杂草等杂草防除效果优异,除草效果明显优于除草组合物各单剂的除草效果。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嘧啶肟草醚复配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并扩大杀草谱。

实施例5 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草醚水乳剂(2:5:3)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2%,异噁草松有效成分5%,嘧草醚有效成分3%,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4%,溶剂油S150 30%,环己酮8%,有机硅消泡剂0.2%,乙二醇5%,水余量。将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草醚溶解至溶剂S150和环己酮中,溶解过程可加热至50-60℃,待完全溶解,加入乳化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再次搅拌均匀,即得油相。将水、乙二醇、消泡剂搅拌均匀,即得水相;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边加边剪切,待完全加入继续剪切30分钟,即可制得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草醚水乳剂(2:5:3)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实施例5对水稻田中稗草的共毒系数以及联合作用类型,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表9(按有效成分计算)

根据孙云沛法评价交互作用原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实施例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嘧草醚三种药剂复配使用对稗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草效果显著提高。

田间生物测定,评价实施例5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

表6 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草醚水乳剂(2:5: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0%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嘧草醚水乳剂(2:5:3)用于水稻移栽田7-10天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用药21天后,对稗草、千金子、莎草、水竹叶等杂草防除效果优异,除草效果明显优于除草组合物各单剂的除草效果。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嘧草醚复配后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并扩大杀草谱。

实施例6 7.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丙草胺颗粒剂(0.5:2:5)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0.5%,异噁草松有效成分2%,丙草胺有效成分5%,十二烷基硫酸钠0.2%,木质素磺酸钠2%,羧甲基纤维素钠1%,硫酸钠5%,高岭土余量。将丙草胺与白炭黑以1.5:1比例混合均匀,得丙草胺母粉。将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丙草胺母粉、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钠、高岭土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过气流粉碎,使物料平均粒径小于5μm。将粉碎后的物料转移至捏合机中,加水捏合,然后转入制粒机中造粒,将颗粒烘干,即可制得7.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丙草胺颗粒剂(0.5:2:5)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实施例6对水稻田中稗草封闭的共毒系数以及联合作用类型,试验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按有效成分计算)

根据孙云沛法评价交互作用原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实施例6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丙草胺三种药剂复配使用对稗草的封闭效果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草效果显著提高。

田间生物测定,评价实施例6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水稻移栽后10天颗粒撒施防除一年生杂草。

表12 7.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丙草胺颗粒剂(0.5:2: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表明,7.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丙草胺颗粒剂(0.5:2:5)用药21天后,对封闭田间稗草、千金子、异性莎草、扁秆藨草草等杂草均取得了优异的效果,除草效果明显优于除草组合物各单剂的除草效果。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丙草胺复配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并扩大杀草谱。

实施例7 13.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二甲戊灵颗粒剂(0.5:3:10)

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0.5%,异噁草松有效成分3%,二甲戊灵有效成分10%,二丁基萘磺酸钠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葡萄糖5%,预糊化淀粉3%,凹凸棒土余量。将上述所有成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经过气流粉碎,使所得物料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将粉碎后的物料加水捏合,将捏合后的物料转移至制粒机中造粒,将造粒后的物料烘干,即可制得13.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二甲戊灵颗粒剂(0.5:3:10)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实施例7对水稻田中稗草封闭的共毒系数以及联合作用类型,试验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按有效成分计算)

根据孙云沛法评价交互作用原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实施例7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二甲戊灵三种药剂复配使用对稗草的封闭效果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草效果显著提高。

田间生物测定,评价实施例7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水稻移栽后10天颗粒撒施防除一年生杂草。

表14 13.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二甲戊灵颗粒剂(0.5:3:1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3.5%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二甲戊灵颗粒剂(0.5:3:10)用药21天后,对封闭田间稗草、千金子、异性莎草、扁秆藨草等杂草均取得了优异的效果,除草效果明显优于除草组合物各单剂的除草效果。五氟磺草胺、异噁草松和二甲戊灵复配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并扩大杀草谱。

综上制剂实施例、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以及大田生物测定试验证实,本发明稻田除草组合物第一种有效成分为五氟磺草胺,第二种有效成分为异噁草松,第三种有效成分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嘧草醚、丙草胺、二甲戊灵等中的任意一种,三种有效成分复配后对田间禾本科、莎草科以及阔叶杂草均取得了很好的防除效果,而且对水稻安全。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具有作用机理独特,使用剂量低,杀草谱广,除草效果优秀等特点。所以,本发明的稻田除草组合物的研发和推广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虽然为了清楚了解本发明,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在阅读了本申请说明书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这些修改和改变均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内容所包括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