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楼人工种植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228阅读:40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种植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楼人工种植遮阳棚。



背景技术: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重楼,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2500px,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

滇重楼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应在播种或移栽前搭建好遮荫棚。时下的重楼种植还是采用传统的遮阳棚搭建方法,通常按4×4m打穴栽桩,可用木桩或水泥桩,桩的长度为2.2m,直径为10-300px,桩栽入土中的深度为1000px,桩与桩的顶部用铁丝固定,边缘的桩子都要用铁丝拴牢,并将铁丝的另一端拴在小木桩上斜拉打入土中固定。在拉好铁丝的桩子上,铺盖遮荫度为70%的遮阳网,在固定遮阳网时应考虑以后易收拢和展开。在冬季风大和下雪的地区种植滇重楼,待植株倒苗后(10月中旬),应及时将遮阳网收拢,第二年4月份出苗前,再把遮阳网展开盖好。传统的重楼遮阳棚,其循环利用性差、可调性差,装卸费时、费力,也不美观、工业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牢靠、可调性好、拆装方便、可循环利用的重楼人工种植遮阳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楼人工种植遮阳棚,包括若干个固定立柱组件、拉绳、遮阳网,固定立柱组件成矩形设置固定于地面之上,相邻固定立柱组件的顶端通过拉绳连接,遮阳网铺设于固定立柱组件、拉绳构成的棚框之上;

所述固定立柱组件包括立柱、底盘、竖梁,所述立柱、竖梁为圆柱状空心管体,立柱底端设有尖刺,便于插入泥土;尖刺上部的立柱外壁设有螺纹段,立柱上端的空心管孔竖直插入竖梁;立柱上端孔口口径大于竖梁外径;

优选的,为便于调节遮阳棚高度,其还包括插销,所述立柱上端、竖梁下端在垂直方向上分别成间隔的设有若干个插销孔;竖梁插入立柱后通过水平插入的插销连接固定。

所述底盘为倒扣的碗状圆盘,中心设有通孔,通孔设有内螺纹;底盘内部设有锥形空腔;所述底盘与立柱螺纹连接固定,底盘底部贴合于地面。

优选的,便于拉绳串联固定立柱组件构成棚框,所述竖梁顶端的外壁上均布设有四个吊耳,拉绳穿过吊耳系结即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尖刺、底盘设置使得其能稳定牢靠的固定于地面;立柱、竖梁的插接连接、插销孔的设计,使得遮阳棚高度调节方便;立柱、竖梁的插接连接、吊耳、尖刺设计,使得遮阳棚安装拆卸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立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重楼人工种植遮阳棚,包括若干个固定立柱组件1、拉绳、遮阳网,若干个固定立柱组件1成矩形设置固定于地面之上,相邻固定立柱组件1的顶端通过拉绳连接,遮阳网铺设于固定立柱组件1、拉绳构成的棚框之上;

所述固定立柱组件1包括立柱11、底盘12、竖梁13,所述立柱11、竖梁13为圆柱状空心管体,立柱11底端设有尖刺111,便于插入泥土;尖刺111上部的立柱11外壁设有螺纹段,立柱11上端的空心管孔竖直插入竖梁13;立柱11上端孔口口径大于竖梁13外径;

优选的,为便于调节遮阳棚高度,其还包括插销14,所述立柱11上端、竖梁13下端在垂直方向上分别成间隔的设有若干个插销孔15;竖梁13插入立柱11后通过水平插入的插销14连接固定。

所述底盘12为倒扣的碗状圆盘,中心设有通孔,通孔设有内螺纹;底盘12内部设有锥形空腔;所述底盘12与立柱11螺纹连接固定,底盘12底部贴合于地面。

优选的,便于拉绳串联固定立柱组件1构成棚框,所述竖梁13顶端的外壁上均布设有四个吊耳131,拉绳穿过吊耳131系结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