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吡菌苯威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79103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湿性粉剂
[0078] 吡菌苯威1 %,菌核净30 %,烷基硫酸盐(湿润剂)3 %,聚羧酸盐(分散剂)3 %, 白碳黑(填料)11%,膨润土补足至1〇〇%。
[0079] 实施例19 :70%吡菌苯威?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0080] 吡菌苯威35%,异菌脲35%,烷基磺酸盐(湿润剂)3%,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3%,白碳黑(填料)11%,陶土补足至100%。
[0081] 实施例20 :70 %吡菌苯威?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0082] 吡菌苯威35 %,腐霉利35 %,烷基磺酸盐(湿润剂)3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3%,白碳黑(填料)11%,陶土补足至100%。
[0083] 实施例21 :70%吡菌苯威?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0084] 吡菌苯威35 %,菌核净35 %,烷基磺酸盐(湿润剂)3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3%,白碳黑(填料)11%,陶土补足至100%。
[0085] 水分散粒剂例
[0086] 按配方比例,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湿润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加水捏 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 得颗粒状产品。
[0087] 实施例22 :15. 5 %吡菌苯威?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0088] 吡菌苯威0. 5%,异菌脲15%,聚羧酸盐(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硫酸铵(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0089] 实施例23 :15. 5 %吡菌苯威?腐霉利水分散粒剂
[0090] 吡菌苯威0.5%,腐霉利15%,聚羧酸盐(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硫酸铵(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0091] 实施例24 :15. 5 %吡菌苯威?菌核净水分散粒剂
[0092] 吡菌苯威0. 5%,菌核净15%,聚羧酸盐(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硫酸铵(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0093] 实施例25 :40%吡菌苯威?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0094] 吡菌苯威20%,异菌脲20%,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尿素(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0095] 实施例26 :40%吡菌苯威?腐霉利水分散粒剂
[0096] 吡菌苯威20%,腐霉利20%,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尿素(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0097] 实施例27 :40%吡菌苯威?菌核净水分散粒剂
[0098] 吡菌苯威20%,菌核净20%,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尿素(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0099] 田间应用实施例1 :吡菌苯威与异菌脲复配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100] 试验于湖南岳阳葡萄基地进行,该葡萄地灰霉病常年发生。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每5株葡萄为一小区,小区面积约20m2,重复4次。采用喷雾法于葡萄开花前6d、初果期、 结果期各施药1次(间隔7-10d),药液量1125L/hm2。第2次施药前,末次施药后IOd调查 总果数和病果数。调查方法和病害分级参照《农药田问药效试验准则(一)》标准,计算防 效。
[0103] 式中:CK。-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果率(病情指数)
[0104]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果率(病情指数)
[0105] PT。-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果率(病情指数)
[0106]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果率(病情指数)
[0107] 结果与分析
[0108] 从表4可以看出:吡菌苯威、异菌脲各单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6. 8%和 72. 2%、,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上均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6. 9%,最高达 到了 93. 7 %。田间试验的结果充分表明,吡菌苯威与异菌脲复配后对葡萄灰霉病具有显著 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有效成分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大幅提高。因此,本发明组合物 具有降低成本、延缓抗性、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残留的有益作用。
[0109] 表4吡菌苯威与异菌脲复配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0112] 田间应用实施例2 :吡菌苯威与腐霉利复配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113] 试验于浙江金华葡萄基地进行,该葡萄地灰霉病常年发生。试验方法和调查方法 同田间应用实施例1。
[0114] 从表5可以看出:吡菌苯威、腐霉利各单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5. 1 %和 71. 2%,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上均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7. 3%,最高达到 了 92. 5%。田间试验的结果充分表明,吡菌苯威与腐霉利复配后对葡萄灰霉病具有显著的 协同增效作用,在有效成分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大幅提高。因此,本发明组合物具 有降低成本、延缓抗性、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残留的有益作用。
[0115] 表5吡菌苯威与腐霉利复配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0116]
[0117] 田间应用实施例3 :吡菌苯威与菌核净复配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118] 试验于广西桂林葡萄基地进行,该葡萄地灰霉病常年发生。试验方法和调查方法 同田间应用实施例1。
[0119] 从表6可以看出:吡菌苯威、菌核净各单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4. 3%和 69. 7%,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上均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7. 4%,最高达到 了 91.9%。田间试验的结果充分表明,吡菌苯威与菌核净复配后对葡萄灰霉病具有显著的 协同增效作用,在有效成分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大幅提高。因此,本发明组合物具 有降低成本、延缓抗性、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残留的有益作用。
[0120] 表6吡菌苯威与菌核净复配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主权项】
1.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A和B,A为吡菌苯威,B为异菌脲、腐霉 利、菌核净中的任意一种,A与B的质量比为100 : 1~1 : 1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为 30 : 1 ~1 : 30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累积质量百分 含量为5%~80%。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可以配制任 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5. 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灰霉病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吡菌苯威(A)和异菌脲、腐霉利、菌核净中的任意一种(B),A与B的质量比为100∶1~1∶100,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5%~80%。该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施用场所为农田、果园等,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上的灰霉病。
【IPC分类】A01P3/00, A01N47/12, A01N47/38, A01N37/32
【公开号】CN104996450
【申请号】CN201510304846
【发明人】张承来, 王开放, 王幸, 曹明章, 刘磊邦, 戴兰芳
【申请人】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