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选育高粱新品种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694638阅读:来源:国知局
、17}1。根据高梁 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成苗率W直观统计为主。不同基因型采用3次重复试验, 数据分析在Excel中运行。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X 100%;成苗率=(一周后正常 生长的苗数/供试种子数)X 100%;发芽势=(3天内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数)X 100%。
[0019] 在确定高梁恢复系SKS半致死浓度后,仍WSKS为试材,采用0.35%的DES浓 度,开展了不同诱变处理时间对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尽管DES 浓度相同,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高梁的发芽率和成苗率会逐步降低。从图1-2中还可W 看出,在浓度为0.35%的情况下,在当处理时间为10 h到14 h,它的成苗率接近对照的一半。 说明高梁恢复系合适的DES诱变处理浓度和时间分别为0.3%~0.35%和10~14 h。
[0020] 实验例3:相同DES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不同品种试验:选用立尺立、畑MC、晋梁五 号、R111、10941496、129198、SR30、390和409等九个高梁恢复系为试材,在DES浓度为0.35〇/〇 的溶液中浸泡10 h。每个处理设一对照。观察其发芽率、成苗率、发芽势等性状。
[0021]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品种间的差异,采用DES浓度为0.35%和处理时间为lOh,选用晋 梁五号等9个高梁恢复系,进行了不同基因型品种间的DES处理效应比较试验,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发芽率、成苗率和发芽势是有明显差异的。表明不同基因型对DES 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不同品种间发芽时间、幼苗高度、幼苗健壮程度都有明显的差异,且 还会有崎形苗出现。
[0022] 表2相同DES浓度对不同品种的处理结果%
经过多品种反复试验,明确了当处理时间为10~14 h时,高梁种子DES的致死浓度为 0.5%,虽然不同基因型对DES的敏感程度不同,但是绝大多数材料半致死浓度为0.3%~ 0.35%,半致死浓度可W认为是适宜的诱变处理浓度,过高的浓度会导致大多数甚至全部种 子失去活力而不发芽,无法建立合适的诱变处理后代群体,但是浓度过低,虽然可获得大量 或全部种子发芽,但会降低诱变效果。所W说不同高梁材料适宜的DES处理浓度范围也就是 0.3%~0.35%。至于不同品种的最佳处理浓度,则需要从个体材料的具体比较试验中作进一 步的了解。
[0023] DES处理对高梁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对高梁发芽率和成 苗率有显著影响外,还观察到经DES处理后,其种子萌发时间延迟,幼苗纤细弱小,有的品种 会出现茎部或者叶片发白现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还观察到一些崎形苗现象。充分说明 DES对高梁种子的诱变效果非常明显。
[0024] 实验例4 :田间诱变后代材料的筛选:选用Ξ尺Ξ、R Η Μ C、晋梁五号、R111、 10941496、384、388、395等二十个高梁品种为试验材料,各选100粒种子,采065处理半致死 浓度0.3%和0.35%和处理时间10小时进行处理。处理后将种子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惊干,第 二日田间进行单粒点播,点播是为了更好的统计它的出苗率和不确定性的变异株的选择。 [002引1. R0代筛选:经DES处理后的R0代,大田成活植株抽穗后套袋自交,收获时分株收 获,不进行选择淘汰。R0代变异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株高、穗长、育性、结实率、崎形株等方面。 从表3表4中可W看出高梁材料在D E S半致死处理浓度0.3%和0.35%的处理中R0代的生育 期、出苗率、结实率、株高、穗长和照比都是有差异的。在D E S半致死浓度为0.3%时,R0代 的生育期和对照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它的出苗率、结实率和株高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 低。结果见表3、表4。
[0026] 表3不同R0代主要性状(D E S浓度0.3%)
2. R1代筛选:R0代单株下一季种植形成了R1代株系,R0单株收获种子全部种植,按3或 6行区种植,行长3-4 m,种植时要设置对照,W便比较。
[0027] R1代选择时,先淘汰掉和对照完全一致无变田异性株系,对出现变异株系按两种 情况分别对待。如属无分离变异株系,变异性状有利或符合选定的育种目标,可选3-5个单 株分别收获,下一季分别种植形成R2姊妹系,W便下一季观察性状稳定性。如属有分离变异 株系,则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变异单株。
[0028] 田间对几十份R1代材料进行了筛选,从中筛选到了一些变异株系。由于在R0代 的结实率和出苗率受D E S的影响较大,种子量很少,有的只有几粒,在R1代出理大量分 离现象,出苗率也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缺苗或只有几株苗,无法很好的统计各项指标系数, 只能在R2代时再进行筛选。在筛选到的变异株系中W株高变异最为明显,结果见表5、表6。
[0029] 表5 394R1代变异株系的主要性状
' 3. R 2代及W后世代的筛选鉴定:R1代所选单株下一季种植后形成R2代株系,田间种植' 时设对照亲本,在R2代观察各株系的稳定性,有的株系已趋于稳定,可混收混脱,但对仍有 分离的株系,则要继续进行单株选择,在下一代即R3代继续进行鉴定。
[0030] 结果见表7,处理的高梁材料Ξ尺Ξ和394的R2代在株高和生育期的变异表现优为 明显。如Ξ尺SDR2 473-3和Ξ尺SDR2 474-1的株高分别比对照要降低33cm和65cm,S尺 SDR2 472-1的生育期比对照要提前6天。在Ξ尺SR2代中还有好多持绿株出现,它们的巧 粒明显比对照大。在394R2代中446-1的生育期要比对照提前10天左右,且有的后代材料巧 粒为白粒或粉白粒。
[0031] 表 7

' 4.R3代筛选:R2代所选的变异单株进行种植形成不同的R3代株系,在R3代中对表现稳' 定不再分离的株系采取混收混脱,R3代株系和对照比,变异性状和对照比没变化或变化不 大的株系选择淘汰。结果见表8、表9。在R3代中表现最明显的性状是株高,其中394DR3 378-2和Ξ尺SDR3 365-1株高超矮,只有55cm左右。
[0032] 表8:394 R3代主要性状_^^^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选育高粱新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室内硫酸二乙酯处理高粱种子:在通风厨中用PH=7的酸缓冲液配制浓度为0.3%~ 0.35%的硫酸二乙酯溶液;高粱种子用0.1%的升汞表面消毒15min,无菌水清洗2-3次,然后 用配制好的硫酸二乙酯溶液浸泡1Oh-14h,然后用无菌水清洗4-5次后备用; (2) 处理后的高粱种子筛选突变体:培养皿中放入滤纸,高压灭菌,将处理好的高粱种 子放入灭菌好的培养皿中的滤纸上,加水浸湿滤纸,然后置于温度为25°C的人工气候箱中 发芽,并计算发芽率、成苗率、发芽势,根据所计算获得的发芽率、成苗率和发芽势,获得所 需求的突变体,从而得到满足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3) 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后,进行田间栽培筛选诱变后代材料:采用步骤(1)所述方法 处理过的高粱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处理后的种子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晾干,第二日田间进行 单粒点播,经硫酸二乙酯溶液处理后的R0代,大田成活植株抽穗后套袋自交,收获时分株收 获,不进行选择淘汰;R0单株收获的种子全部在下一季种植形成R1代株系,种植时选择正常 未进行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R1代株系生长后淘汰和对照完全一致无变异性状的株系,筛 选出株高变异株系,将所筛选出来的变异株系单株收获,下一季将其种植后形成R2代株系, R2代株系田间种植时设对照亲本,在R2代株系中观察其性状的稳定性,已趋于稳定的进行 混收混脱,对性状仍有分离的株系,继续进行单株种植收获,在下一代即R3代继续进行鉴定 选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选育高粱新品种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硫酸二乙酯溶液浓度为0.3%或0.35%,硫酸二乙酯溶液浸泡高粱种 子 10h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选育高粱新品种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高粱发芽数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成苗率以直观统计说明, 采用3次重复试验,数据分析在Excel中运行,计算公式为: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 数)X100%;成苗率=(一周后正常生长的苗数/供试种子数)X100%;发芽势=(3天内发芽的 种子数/供试种子数)X10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选育高粱新品种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3)中R2代所选的稳定性状的变异单株进行种植形成不同的R3代株系,在R3代 中对表现稳定不再分离的株系采取混收混脱,R3代株系和对照比,变异性状和对照比没变 化或变化不大的株系选择淘汰。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选育高粱新品种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3)中田间种植按3或6行区、行长3-4m种植。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高粱品种资源创新不足,育种新技术应用于高粱育种材料较少,难以获得新的高粱品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选育高粱新品种的方法。室内硫酸二乙酯处理高粱种子,处理后的高粱种子筛选突变体,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后,进行田间栽培筛选诱变后代材料。本发明建立了高粱硫酸二乙酯诱变育种技术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有毒化学物质DES的安全使用方法。明确了DES处理高粱种子有明显的诱变作用,完善了有毒化学诱变剂DES的处理高粱种子的操作方法,解决了可能给人带来的不必要的危害问题。
【IPC分类】A01H1/06
【公开号】CN105454041
【申请号】CN201510995034
【发明人】刘勇, 郝艳芳, 张微, 王良群, 张晓娟, 杨伟, 白鸿雁, 武擘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