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916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餐饮多样化的需求,在其中也推动了海洋渔业发展,然后引发了大势捕捞,甚至于连小鱼及鱼苗也一网打尽,由此造成对海洋生态环境平衡的严重影响。然而也涌现出一批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通过放流活动来完成生态修复长江鱼苗等海洋生物的平衡。通常在放流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在沿海浅滩处进行,或通过在船只上实施倾倒,这样很容易伤及被倾倒的小鱼及鱼苗,严重时还会引起鱼苗的死亡。与此同时,在放流活动中,因紧靠船舷而还存在对人身安全保障缺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它不但能有效地实现鱼类的放流,而且还能切实保障人身安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包括一放流装置,所述放流装置由船舷支撑架、前箱体座、箱体、后箱体座及升降装置所构成,所述船舷支撑架由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部之间的呈弧形状的滑板及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下端部之间的支撑板所构成,所述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端部处还分别向外延伸有左、右弯钩,所述前箱体座呈倒“Π”形状,所述呈倒“Π”形状的前箱体座上端部的左、右壁上分别设有左、右装配孔,下端部的左、右端端部的下端面处分别设有左、右凹槽,所述呈倒“Π”形状的前箱体座下端部的左、右端端部的下端面处分别所设的左、右凹槽与所述船舷支撑架的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端部处还分别向外所延伸的左、右弯钩处形成嵌接联接,所述呈倒“Π”形状的前箱体座下端部的下端面处还与一相配的下封板形成连接固定,所述箱体为呈长方形状的且上端及前端为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端部处设有一为呈弧形状的放流口管且与箱体相通,所述箱体前端端部的左、右壁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左、右安装孔,所述箱体的左壁的内壁上设有一竖向凹槽,右壁上设有一竖向缺口,所述箱体的左壁的内壁上所设的竖向凹槽与右壁上所设的竖向缺口相对,所述箱体的左壁的内壁上所设的竖向凹槽与右壁上所设的竖向缺口之间安置有一闸门,所述闸门左端端部的两侧处分别设有左、右档块,所述闸门右端端部处设有一拉手柄,所述闸门与所述箱体的右壁上所设的竖向缺口处形成滑动联接,所述闸门左端端部处与所述箱体的左壁的内壁处所设的竖向的凹槽形成配合联接,所述箱体的左壁上端面上分布有左缺口,所述箱体的右壁上端面上分布有右缺口,所述箱体的左壁上端面上所分布的左缺口均呈弧形状,所述箱体的右壁上端面上所分布的右缺口均呈弧形状,所述后箱体座由上盖盘、下盖盘及上盖盘与下盖盘之间均布的弹簧所构成,所述上盖盘呈“U”形状,所述上盖盘下端面的中部处设有一呈“Π”形状的连接件,所述呈“Π”形状的连接件下端部的左、右壁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左、右连接孔,所述下盖盘的内底面上中部处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处设有一横向的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处所设的横向的孔处嵌装在所述上盖盘下端面的中部处所设的呈“Π”形状的连接件下端部的左、右壁上分别所设相对的左、右连接孔之间并由螺栓及螺母形成联接固定,所述升降装置由为带手柄的蜗轮丝杆升降机及升降机座所构成,所述升降装置的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上端端部处与所述后箱体座的下盖盘的下端面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箱体前端端部的左、右壁上分别所设的相对的左、右安装孔与所述呈倒“Π”形状的前箱体座上端部的左、右壁上分别所设的左、右装配孔一一相对,并分别通过左、右短轴形成转动联接,所述箱体的后端端部处与所述后箱体座的呈“U”形状的上盖盘形成连接固定。
[00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主要由船舷支撑架、前箱体座、箱体、后箱体座及升降装置所构成。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使用时,先将甲板式放流装置的船舷支撑架的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端部处分别向外延伸的左、右弯钩勾住放流船的船舷,再使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升降装置的升降机座固定在放流船的甲板上。当整个甲板式放流装置安装在船只的船舷处后,使箱体放置在水平位置,放流参与者可以从箱体的左、右壁处进行鱼苗的投放,在箱体装入适当的鱼苗时,手动摇动手柄,使箱体成一定的角度,让鱼苗更顺利地通过箱体的前端端部处为呈弧形状的放流口管,并流入呈“L”形状的前、后支撑杆上端部之间的呈弧形状的滑板上,然后再从呈弧形状的滑板流入海中,最后通过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箱体调回水平的位置,把闸门关上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放流活动。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08]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端部处分别向外延伸弯钩,设计成挂钩式的可以使滑板与船舷之间通过弯钩直接连接,便于安装。
[0009]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箱体的左、右壁上端面上所分布呈弧形状的左、右缺口是为了防止水桶与箱体边缘处打滑所设置,同时也使操作更加方便及安全。
[0010]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箱体前端端部处为呈弧形状的放流口管,可使鱼苗经过前端端部处为呈弧形状的放流口管的时候方向转为向下,通过滑板顺流而下,再直接流入海面,降低了水流速度过快时对鱼苗的冲击力,由此降低了鱼苗的死亡率。
[001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根据人机工程学表明,人手在水平运动时比竖直方向更加的方便,于是箱体上的闸门则设计成水平抽动式。
[0012]箱体与闸门通过滑槽连接,把闸门从箱体上部安装到滑槽上,在闸门前端端部处设有档块,为防止闸门在拉出的时候掉下来。
[0013]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升降装置在箱体装入适当的鱼苗时,手动摇动手柄,用于调节箱体后端端部的高度,使箱体成一定的角度,以减少箱体中鱼苗的残由ο
[0014]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安装简单方便,并且箱体可安设在甲板上远离船舷位置,使参与放流活动更加的安全,同时可以完成生态修复长江鱼苗等海洋生物的流放及修复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另外,通过放流活动,进一步增加了社会大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宣传了保护资源、修复生态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适宜于在生态修复长江鱼苗等海洋生物的放流活动中应用。
【附图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船舷支撑架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前箱体座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船舷支撑架与前箱体座结合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箱体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闸门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后箱体座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的后箱体座与升降装置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6]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该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式放流装置包含一放流装置,所述放流装置由船舷支撑架1、前箱体座2、箱体3、后箱体座4及升降装置5所构成。
[0027]所述船舷支撑架I由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11、12、呈“L”形状的左、右支撑杆
11、12上端部之间的呈弧形状的滑板13及呈“L”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