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蛋白质电离方法

文档序号:44160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米蛋白质电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米中提取淀粉、蛋白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淀粉,现有技术尚无高效率从米中分离得到蛋白质和淀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从米浆中分离得到蛋白质、淀粉的米蛋白质电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预处理将浓度为17~18Be′的米浆水在PH8.9~9.0条件下,用3~8‰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温度40~45℃,酶解时间3~6小时;(2)将经预处理的浆水,进入电离装置进行电离处理,电离处理时浆水浓度调节在7~8Be′,PH为8.9~9.0,温度为25~30℃,电离时间30~60分钟,浆水从电离装置流出时,将电离得到的淀粉带出,电离时的过程水逆向从电离装置流出,并将电离得到的蛋白质带出。
电离采用三级电离,三级电离装置依次串联,浆水从一级电离装置进入,经二级电离装置,从三级电离装置流出,过程水从三级电离装置进入,经二级电离装置,从一级电离装置流出。预处理后的米浆水,在进入电离装置前,现经换热器加热处理。浆水从三级电离装置流出后,经浓度测定仪和控制阀流出。过程水从一级电离装置流出后,经浓度测定仪和控制阀流出。
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可方便高效地从米浆中分离得到蛋白质、淀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电离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预处理将浓度为17~18Be′的米浆水在PH8.9~9.0条件下,用3~8‰(例3‰、5‰、8‰)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温度40~45℃,酶解时间3~6小时;(2)将经预处理的浆水,用泵1以10m3/小时流量、4kg/fcm2压力,经板式换热器2加热处理后进入电离装置进行电离处理,电离处理时浆水浓度调节在7~8Be′,PH为8.9~9.0,温度为25~30℃,电离时间30~60分钟,电离采用三级电离,三级电离装置依次串联,浆水从一级电离装置3进入,经二级电离装置4,从三级电离装置5流出,浆水从三级电离装置流出后,经浓度测定仪6和控制阀(由比例阀7、旁通阀8并联组成)流出,将电离得到的淀粉带出,淀粉中蛋白质含量小于0.5%;过程水以5m3/小时流量、4kg/fcm2压力经泵12从三级电离装置5进入,经二级电离装置4,从一级电离装置3流出,过程水从一级电离装置3流出后,经浓度测定仪9和控制阀(由比例阀10、旁通阀11并联组成)流出,并将电离得到的蛋白质带出,蛋白质含量大于90%。比例阀的作用是根据浓度设定值,控制流量。
电离装置有支架19、壳体13,壳体13上装固定螺杆16,电极(阴极14、阳极15)固装在衬板和固定螺杆16上,阴极、阳极之间设置渗透膜17,壳体中装PH测量仪18,壳体上装过程水进口20、过程水出口21、浆水进口22、浆水出口23。
权利要求
1.一种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预处理将浓度为17~18Be′的米浆水在PH8.9~9.0条件下,用3~8‰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温度40~45℃,酶解时间3~6小时;(2)将经预处理的浆水,进入电离装置进行电离处理,电离处理时浆水浓度调节在7~8Be′,PH为8.9~9.0,温度为25~30℃,电离时间30~60分钟,浆水从电离装置流出时,将电离得到的淀粉带出,电离时的过程水逆向从电离装置流出,并将电离得到的蛋白质带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其特征是电离采用三级电离,三级电离装置依次串联,浆水从一级电离装置进入,经二级电离装置,从三级电离装置流出,过程水从三级电离装置进入,经二级电离装置,从一级电离装置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其特征是预处理后的米浆水,在进入电离装置前,现经换热器加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其特征是浆水从三级电离装置流出后,经浓度测定仪和控制阀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其特征是过程水从一级电离装置流出后,经浓度测定仪和控制阀流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蛋白质电离方法,包括预处理、电离处理等步骤。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可方便高效地从米浆中分离得到蛋白质、淀粉。
文档编号A23J3/34GK1836538SQ20061003985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曹镜明 申请人:曹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