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文档序号:51458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专利摘要】一类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①将可储存、纯洁但尚含水份小于6%~0.5%五谷杂粮资源,分装于软包装容具内;②抽出大于90%空气即密封口部;③将包装物体放入“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水箱内,(新型实用专利号:201120195288.4)按75℃内水温实施灭菌处理;④灭菌后将物体置立体货架库房储存,在免鼠虫害侵扰前题下,可依据其容具质量档次求资源本身1~5年安全保质期;⑤本发明可杜绝化学防腐剂解入前题下,维护原生态质地和纯天然营养成份。
【专利说明】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类五谷杂粮资源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尤其涉及稻米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面市的五谷杂粮,一般采用传统全日光脱水法求其资源保质占多数,也已有采用烘脱水机械求资源保质。以上二种脱水方法都不可能100%均匀脱水而使粮食含些水份,在储存中也不可能100%杜绝受潮,由此引发变质。为了防止霉变引发不安全,凡面市的稻米中,大都解入化学防腐剂求资源有一定日期保质期。另依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统计,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储藏不当,中国每年粮食损失量达500亿斤。
[0003]对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实施原生态无菌保质是一道要求极高的工艺流程,灭菌的目的是要杀灭容具内物体中已有各种 微生物,以达到资源保质目的。而目前面市全水浸泡灭菌设施,它的缺点是静态传热,当水与物体层叠一起后,其传热速度不一导致灭菌效果不能统一,而且耗能比较大,其次是杀菌水温控制在100°c以上高温线,导致被灭菌物体纯天然营养成份因温度过高而被破坏流失。
[0004]也有采用平卧式自动流水线灭菌装置的,它虽依据巴氏灭菌原理而设计,但为了降低设施成本,以缩短流水线长途而同样采用±90°C微高温灭菌手段求±100克小包装方便食品无菌保质期,对食品纯天然营养成份损伤及退化虽比高温灭菌要轻些,但对中大包装物体的灭菌效果就无能为力了。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攻克技术难题是针对上述现状而提供一种既能确保资源食品的原生态色香味质地不变,又能让其纯天然营养成份不流失的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难题是提供一种灭菌工艺流程简单促造价低、利于专业规范化普及的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难题是所得的资源无菌保质期,可依据各承所需,征对不同的含水量,采用不同质量档次的容具,求I~5年不同保质期的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难题是能适应小中大或特大包软装容具灭菌的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0009]本发明攻克上述技术难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类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①将含水份≥6%~0.5%五谷杂粮资源,计量分装于大中小软硬包装容具内;
[0011]②抽出≤90%以上空气即密封口部;
[0012]③将以上包装物体放入“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水箱内,(新型实用专利号:201120195288.4)按75°C内水温实施恒温灭菌处理;
[0013]作为优选,步骤①中所述的物体含水量越少越佳;
[0014]作为优选,步骤②中所述的物体含空气量不大于10% (含量越低越佳);
[0015]作为优选,步骤③中所述的灭菌处理时间40~80分钟;
[0016]作为优选,步骤③中所述的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包括水箱,端口内壁有喷淋孔;
[0017]喷淋管设于前述水箱的外壁并具有与前述喷淋孔紧贴且相通的出水孔;
[0018]循环管第一端位于前述水箱的内侧底壁并具有进水孔,第二端与前述的喷淋管进水口相通;
[0019]水泵设于前述循环管上,用于提供水循环动力。
[0020]作为优选,所述水箱的外壁具有一外框,该外框将所述的喷淋管盖住并与水箱外壁之间存在间隙而形成保暖夹层。
[0021]作为优选,所述喷淋管通过多个连接皮设置于水箱外壁上。
[0022]进一步所述水箱的端口呈方形,而所述的喷淋管为两根,每根喷淋管呈L形并相对布置,对应地,所述的循环管也为两个并对应各自的喷淋管连接设置。
[0023]与现面市技术相比,应用恒温65°C~75°C中温水循环浸泡灭菌,既符合巴氏灭菌原理,也不存在被灭菌物体原生态质地退化和纯天然营养成分被损;
[0024]与现面市技术相比,设施造价最低、节能环保、灭菌成本远低于灭菌效果,设施占地面积小而容量大,十分适宜将其安置于0.75吨以下厢式小货车中在大江南北专业化流动为一线农户和城镇消费群体实施上门灭菌服务;
[0025]与现面市技术相比,该发明技术若能得到原产地政府财政支撑和统一监理原则下,专业社会服务实业团队就能发挥流动服务之十足正能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中去除外框后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1]如图1~图4所示,本实例中的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①将含水份≥6%~0.5%五谷杂粮资源,计量分装于大中小软硬包装容具内;
[0033]②抽出≤90 %空气即密封口部;
[0034]③将以上包装物体放入“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水箱内,(新型实用专利号:201120195288.4)按75°C内水温实施恒温灭菌处理;
[0035]作为优选,步骤①中所述的物体含水量越少越佳;
[0036]作为优选,步骤②中所述的物体含空气量不大于10% ;[0037]作为优选,步骤③中所述的灭菌处理时间40?80分钟;
[0038]步聚③中的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之【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包括水箱1、外框6、喷淋管2、循环管3、排水管7、水泵4及备用阀管道9。
[0039]水箱I端口呈方形,端口内壁具有喷淋孔11,水箱I上设有温度计8。喷淋管2由多个连接皮固定21设于水箱I的外壁并具有与喷淋孔11紧贴且相通的出水孔,具体地,喷淋管2为两根,每根喷淋管2呈L形并相对布置。
[0040]对应每个喷淋管2均设有一循环管3,循环管3第一端位于水箱I的内侧底壁并具有进水孔31,第二端与喷淋管2进水口相通;循环管3的第二端还连接有一分支管5,可以用于排水。该分支管5上设有第二控制阀51,分支管5可以用于排水。水泵4设于各自的循环管3上,用于提供水循环动力。
[0041]外框6设于水箱I的外壁,外框6将喷淋管2盖住并与水箱I外壁之间存在间隙而形成空气夹层61。空气夹层61用于保温。
[0042]蒸气换热管7设于水箱I的内侧底壁,蒸气换热管7具有出气孔72及进水端口,控制阀71设于该蒸气换热管7的进水端口。(当需要锅炉蒸气来加温热水时,采用该蒸气换热管灭菌,当需要代烘脱水箱时,可采用该管经临时水泵工作,把热水送进水管道2入上脱水箱,经另一端出水管道4经软管连接注入代脱水箱而循环工作)
[0043]将包装好的食品放入水箱I内,关闭第一控制阀71和第二控制阀51,灌入水,在水箱I底部加热,(或者通过与锅炉连接采用蒸气供热管来加热)使水温升高到规定的温度。然后启动水泵4,使水流在循环管3和喷淋管2内进行循环喷淋,完成灭菌。水温可以通过9目测温度或临时测检人工控制,也可以通过安装温控器来电子控制。
[0044]喷淋管、循环管及专用热水泵协同作用,完成恒温水循环能将水箱内的包装好的资源完成灭菌。操作结构简单易懂,无菌保质成本投入较少,并且,运行后灭菌效果能满足国家食品安全规范标准。
[0045]经中试考证、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认可、45°C以上室温的破坏性储存及市民品评认可,孵生于201120195288.4的该涉农惠民知识产权,只要能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撑为主,经发明人短期实施传帮授义务,由新创建专业规范化社会公益服务实业团队实施,在食品法从严监理下,为各地域主动上门流动为产粮农户服务,就必能发挥十足正能量,中国每年有500亿斤粮食损失必将成为历史。
【权利要求】
1.一类五谷杂粮资源食品原生态无菌减损增供方法 ①将含水份>6%五谷杂粮资源,计量分装于大中小软包装容具内; ②抽出<90%空气即密封口部; ③将以上包装物体放入“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水箱内,(新型实用专利号:201120195288.4)按75°C内水温实施恒温灭菌处理; ④灭菌后将中大包装经热缩或装箱置专用立体货架的库房储存,在免鼠虫害侵扰前题下,可依据其容具质量档次、物体含水份高低求资源本身I?5年安全保质期。本发明优点在于:可杜绝化学防腐剂解入原则下,维护其原生态质地和纯天然营养成份。⑤由专业规范化社会公益服务团队流动上门服务,对资源实施无菌保质求资源减损增供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应遵循①?⑤技术规范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大中小包装容具质量应符合食品级安全规范和容具自身保质档次,封口后不得有漏气状况出现,包装容具以杜绝透明为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的物体,空气含量要>6%为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所述的恒温灭菌时间为40?8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所述恒温水循环浸泡灭菌装置包括水箱,端口内壁具有喷淋孔: 喷淋管,设于前述水箱的外壁并具有与前述喷淋孔紧贴且相通的出水孔; 循环管,第一端位于前述水箱的内侧底壁并具有进水孔,第二端与前述的喷淋管进水口相通; 以及水泵,设于前述循环管上,用于提供水循环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所述水箱外壁具有一外框,该外框将所述的喷淋管盖住并与水箱外壁之间存在间隙而形成保暖夹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所述喷淋管通过多个连接皮设置于水箱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水箱端口呈方形或多形体,而所述的喷淋管为两根,每根喷淋管呈L形并相对布置,对应地,所述的循环管也为两个并对应各自的喷淋管连接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的储存库房,既要采用专用固定立体货架,又要依据储量大小而设定货架及储房高度,更要杜绝鼠虫害侵扰,储房的空气湿度要求不高,若包装容具及封口牢固,临时遇水浸泡也不会促资源变质。
【文档编号】A23B9/28GK103609685SQ201310312573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叶丰, 宋敏, 陆胜加, 姜国定, 连勇 申请人:叶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