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17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微乳包括:茶叶提取物,0.1~8%;油相,30~70%;增效剂,0.05~0.5%;乳化剂,10~50%;助乳化剂,0~20%;水,1~5%;其中,所述的增效剂为抗坏血酸或/和枸橼酸;所述的茶叶提取物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或/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乳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均一透明、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制备方法简单可控。
【专利说明】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乳化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EGCG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TFDG (茶黄素_3,3’ -双没食子酸酯)是茶叶中特征性单体成分,因其化学结构中具有较多邻位酚羟基0 3),因而具有很强的提供质子的能力,显示出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此外,研究证实,EGCG和TFDG还具有显著的抗癌防癌、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突变、调节神经、抗衰老及改善肝功能等药理作用。但EGCG和TFDG极性较大,水溶性较强,难溶于油,且易受光、热、氧及pH影响,稳定性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含油类产品中的应用和发挥更好的生理药理活性。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2863478A公开了 “由水溶性茶多酚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方法”,其方法是采用酰化法对茶多酚进行化学改性,由于这些酰化产物尚未经过NMR,IR的验证,因此实际结构及每种组分的比例无法确定,产品实际为混合物,且制备中由于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将不可避免的带来溶剂残留问题,安全性亟待验证,同时,由于产品色泽、透明度、澄清度等问题,应用面较窄,尚不能在食用油中进行使用。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1554192A和CN102580112A分别公开了 “一种茶叶提取物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EGCG磷脂复合物的方法”,两种制备方法皆利用磷脂的两亲性(兼具亲水性和亲油性)特点,在一定反应体系中制备成茶叶提取物(或EGCG)磷脂复合物,以改善茶叶提取物(或EGCG)脂溶性,但是,由于茶叶提取物(或EGCG)和磷脂在光、热、氧或不同酸碱环境中皆不稳定,另外磷脂极易吸潮水解,将直接影响茶叶提取物(或EGCG)磷脂复合物的贮藏、运输及应用。
[0005]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高抗氧化性和生物利用度、性质稳定、均一透明、安全性好的油溶性茶叶提取物制备技术及产品。
[0006]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的一种透明、低粘度、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与乳液相比,微乳液的分散相质点半径更小,在介质中的分散性能更好,且稳定性能更好。将EGCG、TFDG制成微乳,能够较好的解决其油溶性、不稳定的问题,扩大其应用领域。在微乳的制备中,不同的原料选择、原料配比是影响微乳液制备是否成功以及微乳液质量的关键因素,另外,基于EGCG和TFDG易氧化的特点,如何保证微乳中EGCG和TFDG的稳定性也是制备茶叶提取物微乳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均一透明、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0008]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009]
茶叶提取物0.1~8%
油相30-70%
增效剂0.05~0.5%
乳化剂10-50%
助乳化剂0-20%
水I~5%;
[0010]其中,所述的增效剂为抗坏血酸或/和枸橼酸;
[0011]所述的茶叶提取物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或/和茶黄素-3,3’ -双没食子酸酯。
[0012]本发明中,各原料按照上述配比能够制备得到透明均一的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液。其中,在原料中,本发明利用抗坏血酸和枸橼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增效剂,能够保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或/和茶黄素_3,3’ -双没食子酸酯(TFDG),提高EGCG、TFDG的稳定性。特别的,抗坏血酸和枸橼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减少、降低EGCG、TFDG的氧化。
[0013]微乳中增效剂的含量也会影响茶叶提取物的稳定性,增效剂含量过低、过高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且若增效剂含量过高会导致微乳体系的酸度偏高,影响茶叶提取物的稳定性及其后续应用,优选的,微乳中,增效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3~0.4%。
[0014]采用抗坏血酸和枸橼酸的混合物作为增效剂时,所述抗坏血酸和枸橼酸的质量比为I~3:1。该范围内,微乳液的pH基本为4~6,在该pH范围内,抗坏血酸和枸橼酸能够较好的发挥对EGCG、TFDG的保护作用,茶叶提取物在该酸性范围内更为稳定,优选的,所述抗坏血酸和枸橼酸的质量比为I~2:1,更优选为1:1。
[0015]进一步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包括:
[0016]
茶叶提取物0.8~8%
油+I40 ~70%
增效剂0.25-0.5%
乳化剂20~45%
助乳化剂CM 5%
水1~5%.
[0017]在微乳的原料组成中,所述的油相为玉米油、葵花籽油、椰子油、棕榈油、三辛酸甘油酯、聚甘油蓖麻醇酯、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油酸乙酯、辛,葵酸甘油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优选的,所述的油相为油酸乙酯和辛,葵酸甘油脂的混合物,或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辛,葵酸甘油脂的混合物。油相的极性影响微乳界面膜的稳定性,极性大的油会趋向界面膜移动,扰乱界面膜的排列,使得界面膜变得松散,导致体系不稳定。优选的两种油相(长链油和中链油)配比极性较为适中,因此能形成较大的微乳区域面积。[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酸乙酯和辛,葵酸甘油脂的质量比为0.3?0.7:1,所述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辛,葵酸甘油脂的质量比为0.3?0.7:1。
[0020]乳化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所述的乳化剂为Span40、Span60、Span80、吐温60、吐温80、大豆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大豆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的乳化剂为大豆磷脂。
[0021]助乳化剂能够改变乳化剂界面膜的自发曲率和弹性,从而改善活性组分在微乳液中的稳定性和增溶量。所述的助乳化剂可以为丙二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无水乙醇、丙二醇单月桂酸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无水乙醇。
[0022]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乳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3](I)将茶叶提取物与水混合,溶解后加入增效剂;
[0024](2)将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混合,溶解后得复合乳化剂;
[0025](3)向所述的复合乳化剂中以2?lOOml/min的速度加入茶叶提取物水溶液,30?60°C搅拌,得乳化混合液;
[0026](4)向油相中加入所述的乳化混合液,40?70°C搅拌至溶液透明均一。
[0027]步骤(3)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一般为0.5?3h,搅拌的速度一般为50?300r/min。
[0028]步骤⑷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一般为500?1200r/min。
[0029]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微乳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或防腐剂应用于食用油、肉制品、烘焙食品或其他含油食品的制备中,亦可作为主要原料直接灌装成软胶囊开发成保健食品,其中食用油可以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等植物油。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1](I)本发明在食品体系范围内广泛筛选微乳剂处方,并采用合适的原料配比,能够制备得到透明均一的含茶叶提取物(EGCG、IFDG)的微乳液,有效解决了 EGCG、TFDG的脂溶性、稳定性差的问题,增强生物利用度,扩大茶叶提取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
[0032](2)本发明在微乳剂处方中添加特定的增效剂,能够为EGCG、TFDG提供保护作用,从而保证其抗氧化性。
[0033](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方法简单,可控性强,保证茶提取物微乳安全、有效、可控。
[0034](4)本发明制备的微乳的载药量较高,可达8%,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微乳的用量,以避免引入其他过多的助剂,影响产品的品质。
[0035](5)本发明的微乳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用油或含油食品,取代现有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如BHA、BHT和TBHQ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EGCG的化学结构式。
[0037]图2为TFDG的化学结构式。
[0038]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微乳中EGCG含量检测的HPLC图谱。
[0039]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微乳的粒径分布图。
[0040]图5为实施例1、3、4制备的微乳的外观图。[0041]图6为增效剂对微乳中EGCG含量的影响图。
[0042]图7为实施例3制备的微乳中TFDG含量检测的HPLC图谱。
[0043]图8为实施例3制备的微乳的粒径分布图。
[0044]图9为实施例4制备的微乳中EGCG和TFDG含量检测的HPLC图谱。
[0045]图10为实施例4制备的微乳的粒径分布图。
[0046]图4、图8、图10中,纵坐标为强度(intensity, % ),横坐标为粒径(nm)。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作出的某些改变和调整也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48]下述各实施例处方组成中的配比均指质量百分比。
[0049]辛,葵酸甘油脂(或称辛葵酸甘油脂):浙江物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SN0.65381-09-1 ο
[0050]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FIL M1944CS):法国GATTEF0SSE (佳法赛)公司货号141846)
[0051]实施例1
[0052]1、处方组成
[0053]

FnCG
抗坏 酸0.2%
[0054]枸橼酸0.2%
大AA磷脂30%:Al水乙醇9.6%
油酸乙15%.f:.’葵酸汴油脂 35%
水5%0
[0055]2、制备方法
[0056](I)精确称取处方量EGCG,与水混合、溶解,加入抗坏血酸和枸橼酸调节溶液pH至
4.2 ;
[0057](2)称取处方量的大豆磷脂和无水乙醇作为复合乳化剂,搅拌溶解;
[0058](3)向复合乳化剂中以10mL/min的速度加入步骤(1)的EGCG水溶液,60°C搅拌45min,搅拌速度100转/分,得乳化混合液;
[0059](4)将油酸乙酯和辛,葵酸甘油脂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得油相;
[0060](5)将乳化混合液加入配方量的油相中,于40°C,500转/分继续搅拌至均一透明溶液,即得。
[0061]对水一油一表面活性剂分散体系,如果它是外观透明或近乎透明的,流动性很好的均相体系,并且在100倍重力加速度下分离5min而不发生相分离,即可认为是微乳液。
[0062]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ImL制备的产品,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0000r/min, 5min),观察,微乳液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浑浊,沉淀等现象(图5中EGCG ME),证明已形成微乳。
[0063]3、微乳中EGCG含量测定
[0064]精密称取微乳0.5g于5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超声破乳,再用无水乙醇定容。精密量取ImL上述溶液于IOmL量瓶中,加水定容,进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
[0065]色谱条件色谱条件:Waters Hypersil C18 (5 μ m, 4.6mmX 1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25: 75) (V: V),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为278nm,进样量为20 μ L0
[0066]样品分析图见图3,经测定,采用实施例1制备方法制备的EGCG微乳中EGCG含量为 48.9mg/mL。
[0067]4、微乳的表征
[0068]取微乳按1:200(v/v)加超纯水分散,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得粒径为
7.419±3.698nm(图 4),PDI (多分散指数)为 0.414±0.021,Zeta 电位为-62.9± 1.2mV。
[0069]实施例2
[0070]1、增效剂对微乳中EGCG稳定性的影响
[0071]制备含不同增效剂(枸橼酸、抗坏血酸)的微乳,考察抗坏血酸和枸橼酸对EGCG微乳体系中EGCG稳定性的影响,微乳配方参见表2,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0072]将空气恒定通入各微乳中,于120°C条件下加速EGCG氧化,每隔2小时测定不同微乳中EGCG的含量,比较抗坏血酸、枸橼酸的添加对微乳中EGCG含量稳定性的影响。
[0073]表2
【权利要求】
1.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为抗坏血酸和枸橼酸时,抗坏血酸和枸橼酸的质量比为I~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相为玉米油、葵花籽油、椰子油、棕榈油、油酸乙酯、三辛酸甘油酯、聚甘油蓖麻醇酯、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辛,葵酸甘油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相为油酸乙酯和辛,葵酸甘油脂的混合物,或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辛,葵酸甘油脂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Span40、Span60、Span80、吐温60、吐温80、大豆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大豆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乳化剂为丙二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无水乙醇、丙二醇单月桂酸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8.—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茶叶提取物与水混合,溶解后加入增效剂; (2)将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混合,溶解后得复合乳化剂; (3)向所述的复合乳化剂中以2~lOOml/min的速度加入茶叶提取物水溶液,30~60°C搅拌,得乳化混合液; (4)向油相中加入所述的乳化混合液,40~70°C搅拌至溶液透明均一。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10.如权 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为食用油。
【文档编号】A23L1/29GK104012959SQ20141021876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李大伟, 张士康, 汪辉, 汪圣华, 朱跃进, 林梁鹏 申请人:杭州远圣茶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