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876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属于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烘干机主箱体和上料及输送系统,烘干机主箱体中设置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导热油泵、电磁加热装置、油-空气交换室和风扇机箱室,油-空气交换室中设有油-空气交换器,风扇机箱室中设有与油-空气交换器相对的轴流风扇和驱动轴流风扇的运转装置,导热油泵通过设置的进油管路连接油-空气交换器,油-空气交换器通过设置的出油管路连接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与导热油泵连接。本发明所加工茶叶色泽绿翆、清香显、滋味鲜爽,审评得分明显优于传统烘干机型,是目前生产上性能较佳的茶叶烘干设备。
【专利说明】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拱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干燥方式主要包括烘干、炒干、晒干等,相应配套设备包括烘 干机(手拉百叶式烘干机、网带式烘干机、链板式烘干机等)、炒干机(锅式炒干机、瓶式炒干 机、筒式炒干机等)及晒干辅助设备等,其中晒干作业应用历史最久,但因存在环境制约明 显、产品风味品质差等缺点而逐渐被淘汰,如今仅用于制作黑毛茶等低档茶类。烘干、炒干 作业目前在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所加工产品的风味品质各有特色。据尹军峰等的研究,炒 干工艺有助于获得高锐的香气品质,烘干则利于香气清纯。就烘干设备而言,根据供热源的 不同可以分为燃柴、燃煤、燃气、电热式等不同类型。
[0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企业对烘干设备的性能、功效、运行成本等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燃柴、燃煤式烘干设备因环境污染严重而逐渐被其他方式所取代,燃气式烘 干设备存在初期投资较高,温控稳定性差等缺点,电热式烘干设备虽具有干净、清洁、操作 方便等优势,但传统加热式烘干设备采用电热管式加热,热效率低,运行成本较高,普通中 小型茶叶生产企业难以承受,业界正积极寻找一种具有控温精准、热效率高、操作简便、生 产量大等特点的新式电热烘干设备;此外,燃油式烘干机是近些年研制成功,且在产业应用 反响较佳的一种新设备,但部分区域采集燃油方便性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热管式加热烘干机存在 的热效率低、温控不准等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设备,该设备采用电磁 加热方式结合油-空气热能交换装置形成热风,通过热风对在制品进行干燥作业;同时借 助对烘干机机箱结构、测温控温系统、进风模式等的优化设计,实现干燥工序的节能、简便、 高效、优质化作业。
[0005]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箱体、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 中的上料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体中设置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所 述的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导热油泵、电磁加热装置、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顶部的 油-空气交换室和设置在油-空气交换室一侧的风扇机箱室,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室中设 有油-空气交换器,所述的风扇机箱室中设有与油-空气交换器相对的轴流风扇和驱动 轴流风扇的运转装置,所述的导热油泵通过设置的进油管路连接油-空气交换器,所述的 油-空气交换器通过设置的出油管路连接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与导热油泵 连接。
[0006]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路上管路连接油 箱,所述的油箱出油口上设有球阀。
[0007]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体中位于所 述的油-空气交换室右下方处固定设置一组风向导流条。
[0008]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路上设有进油温 度传感器,所述的出油管路上设有出油温度传感器。
[0009]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器包括一 组油-空气交换管。
[0010]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及输送系统包括上 料输送带、冲孔链板输送层和出料输送带,所述的冲孔链板输送层由上下排列的冲孔链板 构成,所述的上料输送带上设有匀叶装置,所述的冲孔链板输送层中最上层的冲孔链板下 方设有一组红外传感器。
[0011]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体前后两侧 各设有一组保温门板。
[0012]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最低端设有 余料存储口,所述的出料输送带上端设有出料口。
[0013] 本发明通过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获得热风及特定的环境温度,随后需要干燥的 在制品从上料及输送系统均匀进入烘干机主箱体,在热风作用下蒸发水分、提升香气、改善 滋味,作业完成后随出料输送带运行至烘干机外部,完成烘干作业。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 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首先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再通过油-空气热能交换装置加热空气获得 热风;由于采用了电磁加热和导热油传输热能的组合方式,一方面利于提高热能利用率,另 一方面利于温度的稳定调控。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红外温度测量反馈系统,速度快、精 度高,有助于提高对设备温度的精准调控,降低温度波动带来的能耗损失。
[0014] 本发明优化烘干机主箱体结构,缩短热风进入烘干机箱体的路线,提高箱体内部 透气性,采用分层进风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减少能耗损失。采用特有的上进风模式,保证箱 体的第一层风量充足。本发明融入电磁加热方式,并结合油-空气交换管式加热,以获得较 高的热效率,并能迅速完成设备升温。同时借助更完善的设备结构、优质的保温材料和先进 的温度测量反馈系统实现烘干温度的精准调控和节能化加工,缩小温度波动,提高干燥叶 品质。所加工茶叶色泽绿翠、清香显、滋味鲜爽,审评得分明显优于传统烘干机型,是目前生 产上性能较佳的茶叶烘干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_运转装置;2-风扇机箱室;3-轴流风扇;4-电磁加热装置;5-油-空气 交换器;6-油箱;7-键轮运转装置;8-风向导流条;9-观察门;10-蓬片支撑;11-出料输 送带;12-出料口;13-进油温度传感器;14-余料存储口;15-上料输送带;17-保温门板; 18-导热油泵;19-出油温度传感器;20-限流阀;21-排气阀;22-进油管路;23-出油管路; 24-球阀;25-电磁加热控制器;26-上料及输送运转装置;27-冲孔链板输送层;28-红外传 感器;29-电控柜;30-烘干机主箱体;31-主体前支撑;32-主体后支撑;33-机脚;34-前侧 门;35-后侧门;36-油-空气交换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8]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支撑架构、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 统、上料及输送系统、电器及温度控制系统。
[0019] 烘干机支撑架构主要包括烘干机主箱体30、主体前支撑31、主体后支撑32、机脚 33、保温门板17、观察门9、前侧门34和后侧门35。主体前支撑31和主体后支撑32固定设 置在烘干机主箱体30底部。机脚33固定设置在主体前支撑31和主体后支撑32底部。保 温门板17固定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30的前后两侧。观察门9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30的 右侧。前侧门34和后侧门35固定设置在保温门板17的两侧。
[0020] 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导热油泵18、电磁加热装置4、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 30顶部的油-空气交换室36和设置在油-空气交换室36 -侧的风扇机箱室2,油-空气 交换室36中设有油-空气交换器5,油-空气交换器5由一组油-空气交换管组成,风扇机 箱室2中设有与油-空气交换器5相对的轴流风扇3和驱动轴流风扇3的运转装置1。导 热油泵18通过设置的进油管路22连接油-空气交换器5,油-空气交换器5通过设置的 出油管路23连接电磁加热装置4,电磁加热装置4与导热油泵18连接。进油管路22上管 路连接油箱6提供导热油。油箱6出油口上设有球阀24,便于控制导热油的量。进油管路 22上还设置限流阀20,用于导热油的流速。烘干机主箱体30中位于所述的油-空气交换 室36右下方处固定设置一组风向导流条8,风向导流条8的作用是将轴流风扇3吹过来的 热风导向烘干机主箱体30内。为了使得导热油顺利流动,在油箱6和进油管路22上设置 排气阀21。
[0021] 上料及输送系统包括上料输送带15、冲孔链板输送层27和出料输送带11,上料输 送带15和出料输送带11由上料及输送运转装置26驱动。上料输送带15最低端设有余料 存储口 14,用于将余料存储。上料输送带15上还匀叶装置16,将上料的茶叶进行均匀分散。 匀叶装置16采用现有的均匀板等等。冲孔链板输送层27由上下排列的冲孔链板构成,冲 孔链板可由设置在键轮运转装置7驱动,使得每层的冲孔链板进行运转。冲孔链板输送层 27最底层的下方配合设置出料口 12,出料口 12下方设置出料输送带11。冲孔链板的设置 利于热风能够层层穿透。烘干机主箱体30内壁中还设有蓬片支撑10,用于支撑每层的冲孔 链板。
[0022] 作业时,制品由上料输送带15输送进入烘干机主箱体30,掉落到冲孔链板输送层 27的最上层冲孔链板上面,随后随着冲孔链板在烘干机主箱体30内边运行边烘干,直至落 到下层的出料输送带11上,并随出料输送带11运行至烘干机外面,完成烘干作业。
[0023] 电器及温度控制系统由出油温度传感器19、进油温度传感器13、红外温度传感器 28、电磁加热控制器25和电控柜29组成。其中出油温度传感器19设置在出油管路23上, 进油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进油管路22上,红外温度传感器28设置在冲孔链板输送层27中 最上层的冲孔链板的下方,电磁加热控制器25和电控柜29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30上。红 外温度传感器28为红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温红外线光束照射在输送带输送的茶叶 上面后进行温度检测。操作时,通过电控柜29和电磁加热控制器25设定烘干机主箱体30 内环境温度,由红外温度传感器28对此温度进行监测,并反馈于电控柜29和电磁加热控制 器25,实现对烘干机主箱体30内部温度的精准调控;同时,通过出油温度传感器13和进油 温度传感器19检测导热油的温度。
[0024] 实施例2 先将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电控柜29的总电源和电磁加热控制器25的总电源开 关打开,设置好烘干作业所需要的温度,再先后启动电磁加热运行电源和上料及输送系统 运行电源,电磁加热装置4随即开始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作业,通过油-空气交换器5加热空 气,并由轴流风扇3鼓至烘干机主箱体30内。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将在制品倒入上料及 输送系统,通过主控柜29上的调速开关调整好上料速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在制品通过 上料输送带15的均叶装置16均匀地送入烘干机主箱体30内,先运行至冲孔链板输送层27 的第一层冲孔链板上进行干燥作业,当在制品走到第一层冲孔链板末端时落到下面运动方 向相反的第二层冲孔链板上进行第二次干燥,再经第二层冲孔链板落到最下层运动方向和 第二层输送带相反的冷却冲孔链板上,如此反复直至最后一层并经冷却后送出主箱体,完 成整个烘干作业过程。此外,作业时整个主箱体的温度在由红外温度传感器28、进油温度传 感器13、出油温度传感器19以及电控柜29、电磁加热控制器25组成的电器及温度控制系 统以及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的综合作用下,可以基本保持稳定不变。同时,可以根据茶叶 的具体情况再细调多层在制品输送系统的速度,以达到最佳的烘干效果。
[0025] 实施例3 采用新型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进行干燥作业时,通过控制装置设置烘干温度 115°C,并调节链板转速700rpm,风速为10m/s。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从上料处投入含水率 为13%的卷曲形绿茶在制品,在制品在箱体内随冲孔链板前进,逐渐由上层落入下层,并最 终从输送带输出,在此过程中通过热风蒸发水分,以达到足干的目的。
[0026] 表1不同干燥处理茶样感官审评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箱体(30)、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30) 中的上料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体(30)中设置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 统,所述的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导热油泵(18)、电磁加热装置(4)、设置在烘干机主 箱体(30)顶部的油-空气交换室(36)和设置在油-空气交换室(36) -侧的风扇机箱室 (2 ),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室(36 )中设有油-空气交换器(5 ),所述的风扇机箱室(2 )中设 有与油-空气交换器(5)相对的轴流风扇(3)和驱动轴流风扇(3)的运转装置(1),所述的 导热油泵(18)通过设置的进油管路(22)连接油-空气交换器(5),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器 (5)通过设置的出油管路(23)连接电磁加热装置(4),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4)与导热油泵 (18)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路 (22 )上管路连接油箱(6 ),所述的油箱(6 )出油口上设有球阀(24)。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 体(30)中位于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室(36)右下方处固定设置一组风向导流条(8)。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路 (22)上设有进油温度传感器(13),所述的出油管路(23)上设有出油温度传感器(19)。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空气交 换器(5)包括一组油-空气交换管。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及输送 系统包括上料输送带(15)、冲孔链板输送层(27)和出料输送带(11),所述的冲孔链板输送 层(27)由上下排列的冲孔链板构成,所述的上料输送带(15)上设有匀叶装置(16),所述的 冲孔链板输送层(27 )中最上层的冲孔链板下方设有一组红外传感器(28 )。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 体(30)前后两侧各设有一组保温门板(17)。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 (15 )最低端设有余料存储口( 14 ),所述的出料输送带(11)上端设有出料口( 12 )。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431001SQ20141080139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2日
【发明者】王岳梁, 尹军峰, 郝国双, 袁海波, 崔娟娟, 邓余良, 滑金杰 申请人: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