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料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691阅读:55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茶具有生津解渴、提神益思、杀菌消炎、减肥瘦身,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防辐射、抗三高等多种保健功效。近年来,中国调味茶饮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占据着茶饮料市场的主流。而天然、茶味浓郁的原味茶饮料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具有突出的营养和保健功效,益于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茶饮料的制作工艺,步骤包括:

1)按重量份将绿茶30~40份、红茶10~12份、绞股蓝茶8~10份均匀混合;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茶叶装入多个发酵袋中,平均每个发酵袋的重量份数为6~8份;

3)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5~8h,温度为50~60℃,湿度为85~90%;

4)将发酵袋取出,室温摊凉;

5)将配置的浓度为20~25%的维生素C溶液喷洒到发酵袋上;

6)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7h,温度为40~50℃,湿度为85~90%;

7)将发酵袋取出,室温摊凉;

8)将含有脱氢出酸钠3~4份、双乙酸铵2~3份、山梨酸钾4~6份、乙醇1~3份和醋酸菌5~8份,浓度为5~7%的混合溶液喷洒到发酵袋上;

9)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0~12h,温度为25~00℃,湿度为85~90%;

10)将第三次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温度为85~90℃,湿度为60~65%;

11)经过揉捻后,将茶叶放入篮子里,盖上浸过40~50℃水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为5~6小时;

12)将步骤11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温度为55~60℃,湿度为5~6%;

13)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粉碎,制得茶叶粉;

14)将1:20~25的茶水比例在60~65℃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浸泡10~12min;

15)过滤步骤14制得的浸泡液,将过滤液与滤渣分离;

16)将步骤15制得的滤渣与水1:50~60的比例进行第二次浸泡20~25min;

17)过滤步骤16制得的浸泡液,将过滤液与滤渣分离;

18)将步骤15和步骤17制得的过滤液混合,制得茶饮料。

优选方案是:使用五层纱布进行过滤。

优选方案是:步骤18制得的茶饮料中加入0.05%-0.12%(w/v)抗坏血酸钠溶液2~3份。

本发明提供的茶饮料制作工艺,使得制得的茶饮料清澈红亮,口感醇厚浓重,清香带回甘,且久泡味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茶饮料的制作工艺,步骤包括:

1)按重量份将绿茶30份、红茶10份、绞股蓝茶8份均匀混合;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茶叶装入多个发酵袋中,平均每个发酵袋的重量份数为6份;

3)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5h,温度为50℃,湿度为85%;

4)将发酵袋取出,室温摊凉;

5)将配置的浓度为20%的维生素C溶液喷洒到发酵袋上;

6)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h,温度为40℃,湿度为85%;

7)将发酵袋取出,室温摊凉;

8)将含有脱氢出酸钠3份、双乙酸铵2份、山梨酸钾4份、乙醇1份和醋酸菌5份,浓度为5%的混合溶液喷洒到发酵袋上;

9)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0h,温度为25℃,湿度为85%;

10)将第三次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温度为85℃,湿度为60%;

11)经过揉捻后,将茶叶放入篮子里,盖上浸过40℃水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为5小时;

12)将步骤11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温度为55℃,湿度为5%;

13)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粉碎,制得茶叶粉;

14)将1:20的茶水比例在60℃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浸泡10min;

15)过滤步骤14制得的浸泡液,将过滤液与滤渣分离;

16)将步骤15制得的滤渣与水1:50的比例进行第二次浸泡20min;

17)过滤步骤16制得的浸泡液,将过滤液与滤渣分离;

18)将步骤15和步骤17制得的过滤液混合,制得茶饮料。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茶饮料的制作工艺,步骤包括:

1)按重量份将绿茶30份、红茶10份、绞股蓝茶8份均匀混合;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茶叶装入多个发酵袋中,平均每个发酵袋的重量份数为6份;

3)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8h,温度为60℃,湿度为90%;

4)将发酵袋取出,室温摊凉;

5)将配置的浓度为25%的维生素C溶液喷洒到发酵袋上;

6)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h,温度为40℃,湿度为85%;

7)将发酵袋取出,室温摊凉;

8)将含有脱氢出酸钠4份、双乙酸铵3份、山梨酸钾6份、乙醇3份和醋酸菌8份,浓度为7%的混合溶液喷洒到发酵袋上;

9)将发酵袋放入发酵仓中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2h,温度为30℃,湿度为90%;

10)将第三次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温度为90℃,湿度为65%;

11)经过揉捻后,将茶叶放入篮子里,盖上浸过50℃水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为6小时;

12)将步骤11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温度为60℃,湿度为6%;

13)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粉碎,制得茶叶粉;

14)将1:25的茶水比例在65℃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浸泡12min;

15)过滤步骤14制得的浸泡液,将过滤液与滤渣分离;

16)将步骤15制得的滤渣与水1:60的比例进行第二次浸泡25min;

17)过滤步骤16制得的浸泡液,将过滤液与滤渣分离;

18)将步骤15和步骤17制得的过滤液混合,制得茶饮料。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