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820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其中,茶叶制作一般包括如下步骤:萎凋,其使叶质柔软,可塑性大,便于造形;作青,其摇青与堆置交替进行,由摇青与晾青两个过程所组成,作青室温25℃左右为宜,相对湿度80%左右,摇青将萎凋的茶叶放在竹筛内,来回筛动,使叶片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经摊置失水,叶中多酚类在霉的作用下,渐渐氧化,形成茶叶特有的品质,摇青先轻后重,以免梗叶折断造成死青;另外,茶叶一般会有烘干工序,茶叶的焙干又称制茶(炒茶) 即用温火烘茶,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这是古人采用寓贮于焙、既贮又培的科学制茶方法。焙茶是蒸青绿茶经烘焙而成,口感独特,火香浓郁,而且具有去油腻的效果;茶叶的压缩是指将茶叶焙干后压缩成扁平状以便更好的装袋,而现在茶叶焙干的技术主要是停留在用暖炉慢慢焙干,工作流程复杂,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工将茶叶依次放入暖炉中,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将茶叶通过加热炉焙干和通过压茶轴进行压缩。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右侧设置有一进茶口;所述进茶口底部安装有一电机;所述底座左侧安装有一出茶口;所述出茶口中间安装有两压茶轴;所述压茶轴两端设置有四调节轮;所述底座前端安装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安装有一控制箱;所述底座后端安装有一加热炉;所述加热炉顶部设置有散热口;所述加热炉表面安装有温度表;所述加热炉右侧安装有一导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焙干机构和传送机构;所焙干机构与导热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压茶轴和底座内部的传送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启动按钮、停止按钮、调速旋钮、调温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轮可以调节压茶轴的高低。

进一步地,所述出茶口可以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工作高效。使用时,将茶叶倒入进茶口后按下启动按钮,通过加热炉发出的热量对茶叶进行焙干,之后通过传送机构将茶叶送到出茶口,并通过出茶口中的滚动的压茶轴对茶叶进行压缩,本产品使茶叶的焙干和压缩加工处理变得更高效和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右侧设置有一进茶口4;所述进茶口4底部安装有一电机3;所述底座1左侧安装有一出茶口12;所述出茶口12中间安装有两压茶轴10;所述压茶轴10两端设置有四调节轮11;所述底座1前端安装有一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顶部安装有一控制箱5;所述底座1后端安装有一加热炉9;所述加热炉9顶部设置有散热口7;所述加热炉9表面安装有温度表8;所述加热炉9右侧安装有一导热管6。

所述底座1内部安装有焙干机构和传送机构;所焙干机构与导热管6相连;所述传送机构与压茶轴14相连。

所述电机3通过皮带2与压茶轴10和底座内部的传送机构相连。

所述控制箱5上设置有启动按钮、停止按钮、调速旋钮、调温旋钮。

所述调节轮11可以调节压茶轴10的高低。

所述出茶口12可以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工作高效。工作时先将茶叶倒入进茶口,然后按下控制箱上的启动按钮,电机开始运转,并通过皮带带动传送机构和压茶轴,传送机构的运作将茶叶送到焙干机构,加热炉加热并将热量通过导热管输送给基座内部的焙干机构对茶叶进行焙干;焙干后的茶又经传送机构送到出茶口;通过压茶轴时滚动的压茶轴对茶叶进行压缩,压缩成扁平状;最后在出茶口设置一个箩筐就能将焙干和压缩后的茶叶接住;在工作时如发现温度不够或者速度不够时可以调节控制箱上的调温旋钮和调温旋钮即可;当压茶轴高度不够时可以调节压茶轴两端的调节轮;加热炉上方的散热口的设计保障了加热炉内部电路及时散热,要停止加工时只需按下控制箱上的停止按钮就可实现对机器的工作的停止,当遇到温度过高的现象时控制箱内部电路也会及时切断电源保障机器和使用者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茶叶焙干压缩机通过加热炉提供焙干机构热量给茶叶进行焙干加工;并通过压茶轴对茶叶进行压缩加工;此设备解决了现在茶叶焙干技术工作流程的复杂和需要大量人工等问题,符合了工业化加工的要求顺应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