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加水的大豆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86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加水的大豆清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加水的大豆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豆制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作为原料的大豆进行清洗,以去除大豆中的砂石、铁屑等杂质。现有技术中在清洗大豆时,一般都采用人工进行上料,费时费力,影响工作和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不能自动加水,所以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加水的大豆清洗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加水的大豆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吸料装置、清洗装置和加水装置;所述吸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上方;所述吸料装置包括吸料仓和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吸料仓上;所述吸料仓的侧面上设置有吸料管道;所述吸料仓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位于所述清洗装置的上方;所述加水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控制器和电动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清洗装置的底面上;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清洗装置内;所述压力传感器、水位感应器、电动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上罐体与所述下罐体相连通;所述上罐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上罐体相连通;所述下罐体呈锥形;所述下罐体上设置有压缩空气管道;所述下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豆管道。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加水的大豆清洗装置,应用该技术方案,具有自动上料和自动加水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上罐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水装置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加水的大豆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吸料装2置、清洗装置3和加水装置4;吸料装置2设置在清洗装置3的上方;吸料装置2包括吸料仓21和气动控制装置22;气动控制装置22设置在吸料仓21上;吸料仓21的侧面上设置有吸料管道211;吸料仓21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料管道212;出料管道212位于清洗装置3的上方;加水装置4包括压力传感器41、水位传感器42、控制器43和电动阀门44;压力传感器41设置在清洗装置3的底面上;水位传感器42设置在清洗装置3内;压力传感器41、水位感应器42、电动阀门44分别与控制器43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42将感应到的压力信号传送给控制器43,控制器43通过分析处理后向电动阀门44发出“开启”指令,开始加水工作,水位传感器42将感受到的水位信号传送到控制器43,控制器43内的计算机将实测的水位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根据偏差的性质,向给电动阀门44发出"关闭"的指令,则停止加水。

实施例2:

如图2、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清洗装置3包括上罐体31和下罐体32;上罐体31内设置有过滤网5;上罐体31与下罐体32相连通;上罐体31上设置有进水管311;进水管311与上罐体31相连通;下罐体32呈锥形;下罐体32上设置有压缩空气管道6;下罐体32的底部设置有出豆管道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