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386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发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规模化,现在茶叶发酵通常为机械发酵,而机械发酵过程通常根据不同茶叶,转动速度不同;然而茶叶在发酵过程中,需要通过转动、停止发酵、再转动、停止发酵,如此循环,这样在发酵过程很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发酵装置,该装置解决了茶叶单个低效率发酵,节约了时间,而且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第一传动装置、卡位装置、第一推料装置、第一发酵筒、第二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第二发酵筒、第二推料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发酵筒相配合,并且将第二发酵筒设于第一发酵筒外侧;所述卡位装置分别设于第一发酵筒上端与下端,并且设于第二发酵筒内平面;所述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内侧为六边形配合;所述第一发酵筒内侧为空腔状,并且上端与下端中间为长方形穿槽;所述第二发酵筒内侧为空腔状,并且分为六空腔;所述第二发酵筒内侧六平面设有长方形穿槽;所述卡位装置分别设于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长方形穿槽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二发酵筒相配合;所述第一推料装置设于上端卡位装置前端,第二推料装置设于下端卡位装置前端;所述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轴承、第一轴套、第一轴杆、第一轴座;

所述第一电机设于装置本体右侧,并且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发酵筒右侧,第一轴座设于第一发酵筒左侧;

所述第一轴杆与第一联轴器相连接,并且第一轴套设于第一轴杆外侧;

所述第一轴杆穿过第一轴承,并且前端与第一轴座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两端为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轴杆、第一内齿轮、第一外齿轮;

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联轴器相连接,并且第二轴杆与第二联轴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内齿轮与第二轴杆相连接,并且第一外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配合;

所述第一外齿轮设于第二发酵筒左侧平面。

优选的,所述卡位装置包括闭合板、弹簧、定位板;

所述闭合板分别与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长方形穿槽相配合;

并且弹簧分别设于闭合板与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长方形穿槽内边侧;

所述定位板与闭合板外平面相配合,并且设于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外边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料装置与第二推料装置控制装置一致;

所述第一推料装置与第二推料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固定板、推杆、推板;

所述气缸固定板设于装置本体上端,并且将其气缸设于气缸固定板上端;

所述推杆设于气缸前端,并且将推板设于推杆前端;

所述第一推料装置上端推板与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上端卡位装置在同一平面;

所述第二推料装置上端推板与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下端卡位装置在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屏、控制键、单片机、继电器;

所述显示屏与控制键设于装置本体外侧,并且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单片机设于装置本体内侧,并且与继电器相连接;

所述继电器与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发酵筒相配合,第二发酵筒设于第一发酵筒外侧;卡位装置设于第一发酵筒上端与下端,并且设于第二发酵筒内平面;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二发酵筒相配合;第一推料装置设于上端卡位装置前端,第二推料装置设于下端卡位装置前端;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上端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像传统茶叶发酵一样,可通过第一发酵筒转动,使其揉捻,并且在转动一段时间后,停止转动进行发酵,发酵过程,可通过第二发酵筒与第一发酵筒进行茶叶更换,将其第一发酵筒内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下端空腔,并且第二发酵筒上端空腔打开,将其需要转动揉捻茶叶流入第一发酵筒,来节约时间,同时通过第二传动装置转动六十度,将其另外移空腔设于第一发酵筒上端,来实现连续不间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501、第一传动装置502、卡位装置503、第一推料装置504、第一发酵筒505、第二传动装置506、控制装置507、第二发酵筒508、第二推料装置509;

第一传动装置502与第一发酵筒505相配合,并且将第二发酵筒508设于第一发酵筒505外侧;

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二发酵筒转动,用于揉捻茶叶;

茶叶发酵需多次转动,停止发酵,在停止转动过程中,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下端卡位装置通过第一推料装置向前推动开启将其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下端空腔,并且下端卡位装置关闭;

第二发酵筒与第一发酵筒上端卡位装置开启,将其第二发酵筒上端茶叶流入第一发酵筒,并且卡位装置关闭;

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一发酵筒转动;

第二传动装置带动第二发酵筒六十度转动,换至下一空腔;

卡位装置503分别设于第一发酵筒505上端与下端,并且设于第二发酵筒 508内平面;

卡位装置用于闭合第一发酵筒上端、下端开口与第二发酵筒内侧六平面;

第一发酵筒505与第二发酵筒508内侧为六边形配合;

第一发酵筒通过转动不停与第二发酵筒六边侧空腔置换茶叶,进行发酵;

第一发酵筒505内侧为空腔状,并且上端与下端中间为长方形穿槽;

第二发酵筒505内侧为空腔状,并且分为六空腔;

第二发酵筒508内侧六平面设有长方形穿槽;

卡位装置503分别设于第一发酵筒505与第二发酵筒508长方形穿槽相配合;

第二传动装置506与第二发酵筒508相配合;

第二传动装置用于将其第二发酵筒内侧空腔依顺序设于第一发酵筒上端;

第一推料装置504设于上端卡位装置503前端,第二推料装置509设于下端卡位装置503前端;

第一推料装置用于开启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上端卡位装置;

第二推料装置用于开启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下端卡位装置;

控制装置507设于装置本体501上端。

优选的,第一传动装置502包括第一电机601、第一联轴器602、第一轴承 603、第一轴套604、第一轴杆605、第一轴座606;

第一电机601设于装置本体501右侧,并且第一联轴器602与第一电机601 相连接;

第一轴承603设于第一发酵筒505右侧,第一轴座606设于第一发酵筒505 左侧;

第一轴杆605与第一联轴器602相连接,并且第一轴套604设于第一轴杆 605外侧;

第一轴杆605穿过第一轴承603,并且前端与第一轴座606相配合;

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轴杆转动,并且第一轴套设于轴杆外侧,第一轴杆带动第一轴套来实现第一发酵筒转动,揉捻茶叶。

优选的,第一发酵筒505与第二发酵筒508两端为滑动配合,方便第一发酵筒转动。

优选的,第二传动装置506包括第二电机701、第二联轴器702、第二轴杆 703、第一内齿轮704、第一外齿轮705;

第二电机701与第二联轴器702相连接,并且第二轴杆703与第二联轴器 702相连接;

第一内齿轮704与第二轴杆703相连接,并且第一外齿轮705与第一内齿轮704相配合;

第一外齿轮705设于第二发酵筒508左侧平面;

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轴杆带动第一内齿轮转动,并且第一内齿轮与第一外齿轮相配合,来带动第二发酵筒。

优选的,卡位装置503包括闭合板801、弹簧802、定位板803;

闭合板801分别与第一发酵筒505、第二发酵筒508长方形穿槽滑槽配合;

并且弹簧802分别设于闭合板801与第一发酵筒505、第二发酵筒508长方形穿槽内边侧;

定位板803与闭合板801外平面相配合,并且设于第一发酵筒505与第二发酵筒508外边侧;

第一推料装置通过同时打开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使其第二发酵筒内茶叶流入第一发酵筒;

第二推料装置通过同时打开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使其第一发酵筒内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

优选的,第一推料装置504与第二推料装置509控制装置一致;

第一推料装置504与第二推料装置509包括气缸901、气缸固定板902、推杆903、推板904;

气缸固定板902设于装置本体501上端,并且将其气缸901设于气缸固定 902上端;

推杆903设于气缸901前端,并且将推板904设于推杆903前端;

第一推料装置504上端推板904与第一发酵筒505、第二发酵筒508上端卡位装置503在同一平面;

气缸通过向前运行,带动推板向前运行,打开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使其第一发酵筒内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

第二推料装置509上端推板904与第一发酵筒505、第二发酵筒508下端卡位装置503在同一平面;

第二推料装置通过同时打开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下端卡位装置,使其第一发酵筒内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

优选的,控制装置507包括显示屏201、控制键202、单片机203、继电器 204;

显示屏201与控制键202设于装置本体501外侧,并且与单片机203相连接;

单片机203设于装置本体501内侧,并且与继电器204相连接;

继电器204与第一传动装置502、第二传动装置506相连接;

继电器分别控制电机运行。

使用时: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一发酵筒转动,并且在停止后发酵;发酵过程,第二推料装置将其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下端卡位装置开启,转动揉捻后茶叶从第一发酵筒流入第二发酵筒,同时第二推料装置合并;第一推料装置将其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上端卡位装置开启,第一发酵筒上端空腔内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内,进行转动,揉捻;第二传动装置将其第二发酵装置六十度转动;第一推料装置与第二推料装置通过气缸控制阀进行控制。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发酵筒相配合,并且将第二发酵筒设于第一发酵筒外侧;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二发酵筒转动,用于揉捻茶叶;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轴承、第一轴套、第一轴杆、第一轴座;第一电机设于装置本体右侧,并且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接;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发酵筒右侧,第一轴座设于第一发酵筒左侧;第一轴杆与第一联轴器相连接,并且第一轴套设于第一轴杆外侧;第一轴杆穿过第一轴承,并且前端与第一轴座相配合;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轴杆转动,并且第一轴套设于轴杆外侧,来实现第一发酵筒转动,揉捻茶叶;茶叶发酵需多次转动,停止发酵,在停止转动过程中,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下端卡位装置通过第一推料装置向前推动开启将其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下端空腔,并且下端卡位装置关闭;第二发酵筒与第一发酵筒上端卡位装置开启,将其第二发酵筒上端茶叶流入第一发酵筒,并且卡位装置关闭;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一发酵筒转动;第二传动装置带动第二发酵筒六十度转动,换至下一空腔;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两端为滑动配合,方便第一发酵筒转动;卡位装置分别设于第一发酵筒上端与下端,并且设于第二发酵筒内平面;卡位装置用于闭合第一发酵筒上端、下端开口与第二发酵筒内侧六平面;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内侧为六边形配合;第一发酵筒通过转动不停与第二发酵筒六边侧空腔置换茶叶,进行发酵;第一发酵筒内侧为空腔状,并且上端与下端中间为长方形穿槽;第二发酵筒内侧为空腔状,并且分为六空腔;第二发酵筒内侧六平面设有长方形穿槽;卡位装置分别设于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长方形穿槽相配合;卡位装置包括闭合板、弹簧、定位板;闭合板分别与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长方形穿槽滑槽配合;并且弹簧分别设于闭合板与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长方形穿槽内边侧;定位板与闭合板外平面相配合,并且设于第一发酵筒与第二发酵筒外边侧;第一推料装置通过同时打开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使其第二发酵筒内茶叶流入第一发酵筒;第二推料装置通过同时打开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使其第一发酵筒内茶叶流入第二发酵筒;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二发酵筒相配合;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轴杆、第一内齿轮、第一外齿轮;第二电机与第二联轴器相连接,并且第二轴杆与第二联轴器相连接;第一内齿轮与第二轴杆相连接,并且第一外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配合;第一外齿轮设于第二发酵筒左侧平面;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轴杆带动第一内齿轮转动,并且第一内齿轮与第一外齿轮相配合,来带动第二发酵筒。第二传动装置用于将其第二发酵筒内侧空腔依顺序设于第一发酵筒上端;第一推料装置设于上端卡位装置前端,第二推料装置设于下端卡位装置前端;第一推料装置用于开启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上端卡位装置;第二推料装置用于开启第一发酵筒、第二发酵筒下端卡位装置;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上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屏、控制键、单片机、继电器;显示屏与控制键设于装置本体外侧,并且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设于装置本体内侧,并且与继电器相连接;继电器与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相连接;继电器分别控制电机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发酵装置,第一发酵筒用于转动搅拌,停止发酵过程将其流入第二发酵筒下端空腔,进行发酵,并且第二发酵槽上端空腔内茶叶流入第一发酵筒,进行搅拌;通过反复运行,效率高,使用方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