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制品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4735阅读:4214来源:国知局
腊制品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肉类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腊肉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肉制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加工历史。它是将原料肉用食盐、硝酸盐、糖以及香料腌制后,再经烘烤、烟熏、晾晒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腊肉具有色泽美观、香味浓郁、耐储藏等特点,由于其加工制作多在腊月间,因此称为腊肉。我国腊肉生产历史悠久,种类较多,产品的品种和风味各具特色。我国腊肉的主要产地是广东、湖南、四川以及黄河流域。我国南方冬季气温较低,肉制品不易腐败,是生产腊肉的好季节。而我国东北地区,入秋之后气温凉爽、空气干燥,对生产腊肉十分有利。

现有的腊肉加工方法通常包括原料处理——分切——腌制——上架熏烤——冷却清理几个步骤,这种加工方法的缺点在于:1、上架熏烤时,熏烟中含有大量燃烧产生的烟尘,附着在肉类表面,一方面造成食用卫生问题,另一方面影响熏烟中风味分子进入肉类中,影响最后的烟熏风味;2、整个分切、腌制、上架熏烤,都是采用不同的设备分步骤进行,整个加工过程非常冗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减少烟尘附着量、且加工效率较高的腊制品加工方法

本发明方案一种腊制品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准备:准备成熟猪肉,去掉骨和毛发后,进行初步切割,将猪肉划为猪肩颈肉、颈肉、前腿肉、前肘、里脊、五花肉、奶腾肉、臂尖肉、后腿肉、后肘;

b)腌料准备,准备好食盐、白糖、黄酒、酱油、甘草粉、沙姜粉、亚硝酸钠;

c)设备准备:准备腌制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和锥形的熏筒,熏筒的筒身上开有进料口和进风口,进料口处滑动连接有腌制槽,腌制槽的槽壁上开有若干吊挂缺口,进风口处沿熏筒切线方向连接有熏料燃烧箱,熏料燃料箱上设置有鼓风机;熏筒上端为敞口,该敞口转动连接有筒盖,筒盖上贯穿连接有若干的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第一输出轴连接有吊钩、第二输出轴连接有切刀,切刀位于熏筒内且其刀刃与腌制槽槽口垂直;筒盖转动时,吊钩的转动路径经过吊挂缺口;

d)腌制:在腌制设备的腌制槽内投入步骤b)中准备的腌料、步骤a)准备的猪肉,再按照亚硝酸钠:水为1:10000的比例加入冷开水进行稀释,反复揉搓猪肉使腌料均匀渗入,腌制6小时,每两小时翻动一次;

e)切料上架:将腌制槽沿进料口推入熏筒中,正向启动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第二输出轴伸出,带动切刀将猪肉切段;然后筒盖旋转,第一输出轴旋转至熏筒内,反向启动双向气缸,第一输出轴伸出带动吊钩伸长,吊钩随着筒盖旋转时经过吊挂缺口将猪肉勾住,再次正向启动双向气缸,第一输出轴伸出回缩,吊钩带动猪肉移动并远离腌制槽;

f)熏烤:将腌制槽从熏筒内拉出至进料口处,使得腌制槽与进料口之间留有出风缝隙;将熏料投入熏料燃烧箱中点燃,开启鼓风机,鼓风机将熏烟沿切线吹入熏筒内,熏烟中的烟尘沿熏筒内壁滑向熏筒底部;去除了烟尘后的熏烟上升对猪肉进行熏烤,当猪肉呈红褐色时,即可停止熏烤。

有益效果:本发明步骤c)中准备的腌制设备,可以一次性完成猪肉切段、吊挂、熏烤,相比与传统的方法,可大幅度的提升加工效率,节约时间;步骤d)中完成猪肉的腌制后,步骤e)将腌制槽推入熏箱内,利用双向气缸的伸缩,使得切刀沿竖向切割腌制槽内的猪肉,然后翻转筒盖,使得吊钩旋转进入熏筒内,再次利用双向气缸的伸缩,使得吊钩伸长至足以钩挂到猪肉,吊钩继续旋转经过吊挂缺口将腌制槽内的猪肉勾住,最后双向气缸再次动作,吊钩回缩将猪肉挂起;步骤f)中熏烟沿切线方向吹入熏筒内,熏烟中的烟尘等固体颗粒因离心力作用被摔在熏筒内壁上,最后沉积在熏筒底部,这样熏烟经过“除杂”后再与吊挂的猪肉接触,有效地减少了烟尘在猪肉上的附着量。

进一步地,步骤d)中猪肉与各腌料的投加量为:每猪肉1000g投加食盐30g、白糖60g、黄酒10ml、酱油15ml、甘草粉10g、沙姜粉10g、亚硝酸钠0.1g,这些腌料可使得猪肉细胞脱水,更加入味。

进一步地,步骤c)中筒盖盖缘上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与熏筒敞口连接;所述转轴的轴端键连接有从动齿轮,机架上设置有主动齿条,主动齿条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主动齿条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筒盖转动,用于切换切刀和吊钩,从而完成猪肉切段和吊挂。

进一步地,步骤f)中的熏料选用柏香树枝、柑橘枝、丁香、桂皮、香茅草、菱角叶、五味子、八仙草,最终制成的腊猪肉的香味较为浓郁。

进一步地,步骤c)中熏筒的底部安装有收集槽,该收集槽内盛有茶水,一方面熏烤时熏烟中的烟草等颗粒物进入收集槽,被茶水吸收,另一方面,熏烟温度较高,加热茶水,将茶水中的清香分子蒸发附着在猪肉上,提升腊猪肉的风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腊制品加工方法使用的腌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熏筒1、支架2、腌制槽3、吊挂缺口4、熏料燃烧箱5、鼓风机6、收集槽7、筒盖8、主动齿条9、从动齿轮10、双向气缸11、切刀12、吊钩13、搭扣14、转轴15。

一种腊制品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准备:选择统一饲养且经过检疫、检验合格的成熟猪肉,猪肉去除骨渣、血筋、猪毛等污物后,对肉品进行分割整理,化分为猪肩颈肉、颈肉、前腿肉、前肘、里脊、五花肉、奶腾肉、臂尖肉、后腿肉、后肘。修整时一定要细心谨慎,工作认真仔细,防止污染物进入。

2、腌料准备:每1000g猪肉准备食盐30g、白糖60g、黄酒10ml、酱油15ml、甘草粉10g、沙姜粉10g、亚硝酸钠0.1g,依次类推,准备相应量的腌料备用;

3、设备准备:准备如图1、图2所示的腌制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和锥形的熏筒1,熏筒1的筒身上开有进料口和进风口。熏筒1的左侧设有支架2,支架2上端滑动连接有条形的腌制槽3,该腌制槽3的截面形状、大小与进料口相同,推动腌制槽3右移可插入进料口中,腌制槽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上开有若干吊挂缺口4。熏筒1的右侧设有熏料燃烧箱5,该熏料燃烧箱5的出风嘴与熏筒1连通,该出风嘴位于熏筒1的切线方向上,熏料燃烧箱5上还安装有鼓风机6,该鼓风机6的出风面与出风嘴相对。

熏筒1上端为敞口,该敞口端面上对称安装有转动轴承。筒盖8的形状、大小与敞口相同,筒盖8上带有可将其固定在熏筒1上的搭扣14。筒盖8的两侧盖缘上焊接有转轴15,每侧转筒与其同侧的转动轴承配合,其中左侧转轴15的轴端键连接有从动齿轮10,机架上布置有往复直线驱动电机和主动齿条9,往复直线驱动电机与主动齿条9连接,该主动齿条9的齿面与从动齿轮10啮合。如图1所示,筒盖8上贯穿连接有若干呈直线等距分布的双向气缸11,双向气缸11位于筒盖8上侧面、下侧面的输出轴分别为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螺纹连接有吊钩13,第二输出轴焊接有切刀12。双向气缸11的分布直线与腌制槽3长度方向重合。熏筒1的底部安装有收集槽7,该收集槽7内盛有茶水。

4、腌制:在腌制设备的腌制槽3内投入步骤2中准备的腌料、步骤1准备的猪肉,再按照1g亚硝酸钠加1000g的水的比例加入冷开水进行稀释。工人轻轻反复揉搓猪肉,使腌料均匀渗入猪肉。腌制6小时,每两小时翻动一次。

5、切料上架:将腌制槽3沿进料口推入熏筒1中,正向启动双向气缸11,双向气缸11的第二输出轴伸出,第一输出轴回缩,第二输出轴伸出将带动切刀12下移,切刀12将腌制槽3内的猪肉切成肉段。打开搭扣14,启动往复直线驱动电机,主动齿条9移动带动从动齿轮10旋转,直至第一输出轴旋转至熏筒1内后,反向启动气缸,使得第一输出轴伸出,吊钩伸长,当吊钩13随筒盖旋转时,吊钩13会穿过吊挂缺口4会将猪肉勾住,再次正向启动双向气缸11,第一输出轴伸出回缩,吊钩13带动猪肉上升并远离腌制槽3。然后关闭往复直线驱动电机,按下搭扣14,使得筒盖8再次扣合在熏筒1上。

6、熏烤:将腌制槽3从熏筒1内拉出至进料口处,使得腌制槽3与进料口之间留有出风缝隙。将熏料(选用柏香树枝、柑橘枝、丁香、桂皮、香茅草、菱角叶、五味子、八仙草)投入熏料燃烧箱5中,点燃熏料,开启鼓风机6。鼓风机6将熏烟吹入熏筒1内,由于熏烟形成的气流是沿切线方向进入熏筒1内的,熏烟中的烟尘等固体颗粒因离心力作用被甩在熏筒1内壁上,沿熏筒1内壁滑向熏筒1底部,最终进入收集槽7内的茶水中。去除了烟尘后的熏烟上升对挂钩上的猪肉进行熏烤,熏烤120小时左右后,温度控制在45℃~60℃之间,当猪肉呈红褐色时,腊香味浓郁扑鼻,即可停止熏烤。待其冷却后,再次翻转筒盖8,取出熏肉。

本实施例中还可将进料口设计成与腌制槽3完全匹配的形状,步骤6中不留出风缝隙,取而代之的在腌制槽3的底部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出风通道,在出风通道内由于有空气过滤层,这样熏烟会从腌制槽3的出风通道内冒出,被空气过滤层过滤掉,这样避免污染空气。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