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49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线防护罩,特别是用于显像管发出射线的防护罩。
目前防电视机、计算机等显像管射线有两类产品,一类是用能反射200~300纳米光波之间的高分子材料板来反射显像管的射线和少量的电子射线。反射紫外线率在15%左右;能吸收200~300纳米的射线,吸收率在5%左右,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对电子辐射线、电荷射线、涡流射线、放射性射线、电离射线等不起作用。第二类是利用金属网来滤除其中所含的带电荷射线,滤除率在15~20%,而对其它射线不起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滤除显像管发出的各种射线的防护罩。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罩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份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0.05~0.07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0~40份甲基丙烯酸 2~10份丙烯酸 1~10份硬脂酸 1~6份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0.5~1.5份二甲基苯胺 0.5~1.5份对甲苯亚磺酸 0.5~1.5份硅氧烷 5~15份
0.01~0.02μm铁粉0.1~0.8份0.01~0.02μm铜粉0.2份0.01~0.02μm锌粉0.01~0.2份0.01~0.02μm铬粉0~0.4份0.01~0.02μm钴粉0~0.4份0.01~0.02μm锰粉0~0.4份该防护罩的制备方法如下①予聚合在反应容器内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硬脂酸,在搅拌条件下加热使温度在92~95℃,当反应物粘度约2000厘泊时开始冷却,当温度降到40℃时加入硅氧烷和予先配制好的有色液体继续搅拌,冷却至40℃备用,上述有色液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各种纳米级金属粉共同加热到100℃溶解后,所得产物,②制模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周边按要求厚度设有压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③后聚合向制备好的粘液料中加入二甲基苯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醋、对甲苯亚磺酸,搅拌5分钟将其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加热使温度在48~58℃,维持30分钟左右,再升高温度使之在115~125℃维持30分钟后自然冷却,如果脱模在40℃时进行。最好制备有色液体时还加有0.06~0.1份GC、0.06~0.1份WRT、0.2份10C。一种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罩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100份安息香醚 0.08~0.15份二苯甲酮 0.2~0.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0~40份甲基丙烯酸1~10份丙烯酸1~10份硅氧烷 5~15份硬脂酸 1~6份0.01~0.02μm铁粉0.6~0.8份0.01~0.02μm铜粉0.2份0.01~0.02μm锌粉0.2~0.4份0.01~0.02μm铬粉0~0.4份0.01~0.02μm钴粉0~0.4份0.01~0.02μm锰粉0~0.4份该防护罩的制备方法如下①予聚合向反应容器内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各种纳米级金属粉,在搅拌条件下将它们加热到100℃溶解,在继续搅拌下冷却到35℃时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安息香醚、二苯甲酮及硬脂酸,②制模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周边按要求厚度设有压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③后聚合将上述制好的粘液料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在日光或水银灯下照射60~180分钟,如果脱模则在硬化后加热至50℃时进行。最好予聚合时还加有0~0.1份GC、0~0.1份WRT和0~0.1份10C。
本发明是将超微粒金属铁、钴、锰、铜、铬、锌与高分子材料一起进行聚合所得到的产物。
本发明是一种膜片,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附在玻璃上。本发明的产品可以通过热聚合和光聚合两种方法制得。
一、热聚合方法本发明热聚合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丁酯、二甲基苯胺、对甲苯亚磺酸、硅氧烷、纳米级金属粉如铁、铜、锌、铬、钴、锰、以及GC、WRT、10C和硬脂酸。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在配方中以其100份作为基准。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为热聚合引发剂,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0.05~0.07份。在具体使用时采用它们之一即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热聚合反应的交联剂,它可增加膜的弹性,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30~40份。甲基丙烯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中间体,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2~10份。丙烯酸可提高膜表面光亮度或提高与玻璃的粘结力,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10份。硬脂酸为脱模剂,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6份。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二甲基苯胺、对甲苯亚磺酸它们为后聚合引发剂,它们可增加后聚合的速度。它们在配方中的加入量均为0.5~1.5份。硅氧烷为交联剂,它可提高膜与玻璃间的粘结力,它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5~15份。规格为0.01~0.02μm纳米级金属粉有铁、铜、锌以及铬、钴、锰。其中前面三种主要是反射和吸收各种有害射线,后面三种虽然也有反射射线的作用,但主要是调整膜的颜色和增加其亮度。前三种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依次为0.1~0.8份、0.2份、0.01~0.2份,后三种在配方中的加入量均为0~0.4份。最好在配方中加有商品名为GC的产品(分子式为C6H7Cl2N绿色无水物)、商品名为WRT的产品(分子式为C7H9ClN2绿色无水物)和商品名为10C的产品(分子式为C12H10ClN3兰色无水物)它们可增加膜片的鲜艳度。它们在与配方中的加入量依次为0.06~1.0份、0.06~1.0份、0.2份。
热聚合的工艺方法如下①予聚合在反应容器内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如果要得到独立的膜片还要加入硬脂酸,在搅拌条件下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92~95℃。用粘度计测量反应物粘度在2000厘泊左右(聚合转化率为10%)时开始冷却,当温度降到40℃时加入硅氧烷和予先配制好的有色液体继续搅拌,冷却到40℃移入贮槽备用。此时的中间物料为粘液料。
上述有色液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各种纳米级金属粉、最好再加有GC、WRT、10C共同加热到100℃溶解后,滤除大于0.1微米以上的金属颗粒所得的产物。
②制膜取两块洗净(用玻璃去霉洗涤液洗去玻璃表面层的非金属物和钠离子)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之间的四周边部按要求厚度(一般为0.38~1.5mm)设有包覆玻璃纸的有一定弹性的压条如橡胶条或聚乙烯缩丁醛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以供灌料用。
③后聚合向制备好的粘液料中加入活性较大的引发剂,如二甲基苯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对甲苯亚磺酸,搅拌5分钟,将其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加热使温度在48~58℃,维持30分钟左右,再升高温度使之在115~125℃维持30分钟后自然冷却,可得到两片玻璃中间夹有透明色膜的成品,如果要得到单独的透明膜片则在温度降至40℃时脱模。
二、光聚合方法光聚合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安息香醚、二苯甲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硅氧烷、硬脂酸、纳米级金属粉如铁、铜、锌、铬、钴、锰、以及GC、WRT、10C和硬脂酸。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仍为聚合基体,在配方中以其100份为基准。安息香醚和二苯甲酮一起作为光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依次为0.08~0.15份、0.2~0.3份。其余各组分的作用在前面已有叙述,只是用量有所不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30~40份。甲基丙烯酸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10份。丙烯酸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10份。硅氧烷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5~15份。硬脂酸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6份。规格为0.01~0.02μm的铁粉、铜粉、锌粉、铬粉、钴粉、锰粉、它们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依次为0.6~0.8份、0.2份、0.2~0.4份、0~0.4份、0~0.4份、0~0.4份。最好在配方中还加有GC、WRT和10C,它们在配方中的加入量均为0.1份。
光聚合的工艺方法如下①予聚合向反应容器内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各种纳米级金属粉,最好再加有GC、WRT、10C,将它们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到100℃溶解后滤除大于0.1微米以上的金属颗粒。在继续搅拌下冷却到35℃时,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安息香醚、二苯甲酮,如果要得到单独的膜片还要加入硬脂酸,搅拌5分钟后放入贮槽备用。
②制模与热聚合相同。
③后聚合将上述制好的粘液料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在日光或水银灯下照射60~180分钟,待硬化后即可得到两片玻璃间夹有透明色膜的成品。如果要得到单独膜片,则在硬化后加热至50℃脱模。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产品能100%反射吸收180~800纳米的光波,根据试验表明,对光源发射出的扫描电荷射线、光子辐射线、空间电子射线、Ar+离子射线、电离射线、放射性射线、电子涡流射线等都有很强的吸收和反射功能,吸收线度宽、范围大、速度快、精度高。
2、本发明产品的透光率为80%。
3、本发明产品能增加电视机图象的亮度。
4、制备工艺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
例1在反应釜内加入0.05公斤偶氮二异丁腈、100公斤甲基丙烯酸甲酯、30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公斤硬脂酸在搅拌条件下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92~95℃。用粘度计测量反应物粘度在2000厘泊左右时开始冷却,当温度在40℃时加入5公斤硅氧烷和有色液体继续搅拌冷却到40℃放入贮槽备用。该有色液体是由1公斤丙烯酸、2公斤甲基丙烯酸、0.8公斤0.01~0.02μm铁粉、0.2公斤0.01~0.02μm铜粉、0.4公斤0.01~0.02μm铬粉、0.01公斤0.01~0.02μm锌粉、0.1公斤GC、0.06WRT、0.2公斤10C共同加热到100℃溶解后滤去大于0.1微米以上金属颗粒所得的产物。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平板玻璃,在它们之间四周边垫有1.5mm厚度并包有玻璃纸的橡胶条,另留有排气孔和加料孔,之后用夹子固定。向上述制好的粘液料中加入0.5公斤二甲基苯胺、0.5公斤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1公斤对甲苯亚磺酸搅拌5分钟,将其灌注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加热使温度在48~58℃,在该温度维持30分钟再升高温度在115~120℃之间,维持30分钟后自然冷却,在40℃时脱模,得到咖啡色透明膜片成品。
例2重复例1的操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100公斤、过氧化二苯甲酰0.05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公斤、甲基丙烯酸6公斤、丙烯酸5公斤、硬脂酸3公斤、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1.0公斤、二甲基苯胺1.0公斤、对甲基苯亚磺酸0.5公斤、硅氧烷10公斤、0.01~0.02μm铁粉0.4公斤、0.01~0.02μm铜粉0.2公斤、0.01~0.02μm铁粉0.4公斤、0.01~0.02μm铜粉0.2公斤、0.01~0.02μm钴粉0.4公斤、0.01~0.02μm锌粉0.2公斤、GC0.08公斤、WRT0.08公斤、10C0.2公斤,聚乙烯缩丁醛条厚度0.38mm,上述物料聚合后自然冷却得到两玻璃间夹有浅红色透明膜的成品。
例3重复例1的操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100公斤、偶氮二异丁腈0.07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公斤、甲基丙烯酸2公斤、丙烯酸1公斤、硬脂酸1公斤、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0.8公斤、二甲基苯胺0.5公斤、对甲苯亚磺酸1.5公斤、硅氧烷15公斤、0.01~0.02μm铁粉0.6公斤、0.01~0.02μm铜粉0.2公斤、0.01~0.02μm锰粉0.4公斤、0.01~0.02μm锌粉0.2公斤、GC0.06公斤、WRT0.1公斤、10C0.2公斤,聚乙烯缩丁醛条厚度0.76mm,上述物料聚合后自然冷却得到两玻璃间夹有红绿色透明膜的成品。
例4重复例1的操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100公斤、过氧化二苯甲酰0.07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8公斤、甲基丙烯酸10公斤、丙烯酸10公斤、硬脂酸2公斤、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1.5公斤、二甲基苯胺1.5公斤、对甲苯亚磺酸1.5公斤、硅氧烷10公斤、0.01~0.02μm铁粉0.7公斤、0.01~0.02μm铜粉0.2公斤、0.01~0.02μm锰粉0.2公斤、0.01~0.02μm锌粉0.1公斤,玻璃纸包覆的橡胶条厚1mm,上述物料聚合后自然冷却,得到两玻璃间夹有红绿色透明膜的成品。
例5在反应釜内加入1公斤丙烯酸、1公斤甲基丙烯酸、0.8公斤0.01~0.02μm铁粉、0.2公斤0.01~0.02μm铜粉、0.4公斤0.0.1~0.02μm铬粉、0.2公斤0.01~0.02μm锌粉、0.1公斤GC,将它们加热到100℃,在搅拌条件下使之溶解成有色液体,滤去大于0.1微米以上的金属颗粒,在继续搅拌条件下冷却至35℃时再加入100公斤甲基丙烯酸甲酯、30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08公斤安息香醚、0.2公斤二苯甲酮、5公斤硅氧烷、6公斤硬脂酸、搅拌五分钟后放入贮槽备用。将上述配制好的液料灌注到用例1中制模方法制好的模内即两片玻璃中间,在阳光下照射60分钟,待硬化后加热至50℃脱模,可得到咖啡色透明膜片的成品。
例6重复例5的操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100公斤、安息香醚0.1公斤、二苯甲酮0.25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公斤、甲基丙烯酸5公斤、丙烯酸1公斤、硅氧烷10公斤、硬脂酸1公斤、0.01~0.02μm铁粉0.7公斤、0.01~0.02μm铜粉0.2公斤、0.01~0.02μm钴粉0.4公斤、0.01~0.02μm锌粉0.3公斤、WRT0.1公斤,在水银灯下照射180分钟得到两玻璃间夹有浅红色透明膜的成品。
例7重复例5的操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100公斤、安息香醚0.15公斤、二苯甲酮0.3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公斤、甲基丙烯酸10公斤、丙烯酸10公斤、硅氧烷15公斤、硬脂酸3公斤、0.01~0.02μm铁粉0.6公斤、0.01~0.02μm铜粉0.2公斤、0.01~0.02μm锰粉0.4公斤、0.01~0.02μm锌粉0.4公斤、10C0.1公斤,在日光下照射100分钟后得到两玻璃间夹有红绿色透明膜的成品。
例8重复例5的操作,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100公斤、安息香醚0.12公斤、二苯甲酮0.25公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2公斤、甲基丙烯酸6公斤、丙烯酸5公斤、硅氧烷8公斤、硬脂酸2公斤、0.01~0.02μm铁粉0.8公斤、0.01~0.02μm铜粉0.2公斤、0.01~0.02μm锰粉0.2公斤、0.01~0.02μm锌粉0.4公斤,在日光下照射120分钟后得到两玻璃间夹有浅红色透明膜的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罩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份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0.05~0.07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40份甲基丙烯酸 2~10份丙烯酸 1~10份硬脂酸 1~6份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0.5~1.5份二甲基苯胺 0.5~1.5份对甲苯亚磺酸0.5~1.5份硅氧烷 5~15份0.01~0.02μm铁粉 0.1~0.8份0.01~0.02μm铜粉 0.2份0.01~0.02μm锌粉 0.01~0.2份0.01~0.02μm铬粉 0~0.4份0.01~0.02μm钴粉 0~0.4份0.01~0.02μm锰粉 0~0.4份该防护罩的制备方法如下①予聚合在反应容器内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硬脂酸,在搅拌条件下加热使温度在92~95℃,当反应物粘度约2000厘泊时开始冷却,当温度降到40℃时加入硅氧烷和予先配制好的有色液体继续搅拌,冷却至40℃备用,上述有色液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各种纳米级金属粉共同加热到100℃溶解后,所得产物,②制模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周边按要求厚度设有压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③后聚合向制备好的粘液料中加入二甲基苯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醋、对甲苯亚磺酸,搅拌5分钟将其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加热使温度在48~58℃,维持30分钟左右,再升高温度使之在115~125℃维持30分钟后自然冷却,如果脱模在40℃时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制备有色液体时还加有0.06~0.1份GC、0.06~0.1份WRT、0.2份10C。
3.一种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罩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份安息香醚 0.08~0.15份二苯甲酮 0.2~0.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0~40份甲基丙烯酸 1~10份丙烯酸 1~10份硅氧烷 5~15份硬脂酸 1~6份0.01~0.02μm铁粉0.6~0.8份0.01~0.02μm铜粉0.2份0.01~0.02μm锌粉0.2~0.4份0.01~0.02μm铬粉0~0.4份0.01~0.02μm钴粉0~0.4份0.01~0.02μm锰粉0~0.4份该防护罩的制备方法如下①予聚合向反应容器内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各种纳米级金属粉,在搅拌条件下将它们加热到100℃溶解,在继续搅拌下冷却到35℃时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安息香醚、二苯甲酮及硬脂酸,②制模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周边按要求厚度设有压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③后聚合将上述制好的粘液料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在日光或水银灯下照射60~180分钟,如果脱模则在硬化后加热至50℃时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其特征在于予聚合时还加有0~0.1份GC、0~0.1份WRT和0~0.1份10C。
全文摘要
一种显像管有害射线的超微粒防护罩,它是将超微粒金属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一起进行聚合所得到的产物。其制备方法有热聚合和光聚合。热聚合采用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将制得的粘液料灌注到玻璃模内加热至48~58℃持续半小时后,再加热至115~125℃持续半小时。光聚合采用安息香醚和二苯甲酮作为引发剂,将制好的粘液料灌注到玻璃模内,在日光或水银灯下照射60~180分钟。本发明能滤除显像管发出的各种有害射线。
文档编号G02B5/22GK1181510SQ9611953
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日
发明者张金久 申请人:张金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