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柿子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3410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柿子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柿子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大乌泡属蔷薇科,具有清热、利湿、止血之效,其来源广,全年可采,处理简单,味道 鲜美,据《贵州草药》记载,大乌泡有治痢疾、感冒、骨折的药用价值。
[0003] 芡实属睡莲科,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防癌防老之效,据科学测定,每100g芡 实含蛋白质8. 3g、膳食纤维0. 9g,其中,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尼克酸、核黄素、硫胺素,其 中,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调节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的重要物质;膳食纤 维作为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物质,可清洁消化壁,进而增强消化功能,同时可稀释和加速致 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B族维生素可抑制胆碱脂酶活性,促进细胞再生,有增强皮肤健 康的功效;所以,芡实具有良好的药食两用的价值。
[0004] 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不断被改进、创造,所以,关于茶的研 究还需有关人员进一步研究。
[0005] 据了解,柿子叶煎服时,具有促新陈代谢的作用,并且,柿子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 远高于常见的水果、蔬菜,故它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目前,柿子叶茶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 普通茶的维生素C含量十几或几十倍,但柿子叶茶的研究仍旧不成熟,还需有关人员进行 研究。
[0006] 专利号为CN201410625027.X的《一种柿子叶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向 柿子叶中加入单宁酶进行酶解,利用发酵技术获得柿子叶茶粉的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耗 时短,但其原料单一且要求高,处理复杂,不利于柿子叶茶的发展和生产。
[0007] 专利号为CN201210559016. 7的《一种柿子叶、甜茶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 种利用真空微波低温快速烘烤的制茶方法,其规避了口感单一、原料单一的问题,但其设备 要求高、经济成本大,不利于柿子叶茶的推广。
[0008] 本发明人多年从事茶制作领域的研究工作,结合中医理论,为复合柿子叶茶加工 技术提供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0009]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芡实、大乌泡入茶, 制备一种尚品质和尚营养物质的复合柿子叶茶。
[0010]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柿子叶茶的制备方法。
[0011]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2] 一种复合柿子叶茶,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配比为38-400份柿子叶、26-220份 桑叶、4-50份大乌泡、30-200份成型茶叶、重量份小于大乌泡重量份八分之一的芡实。
[0013] 所述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52-320份柿子叶、30-198份桑叶、5-39份大乌泡、 45-150份成型茶叶、重量份小于大乌泡重量份十二分之一的突实。
[0014] 所述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203份柿子叶、110份桑叶、17份大乌泡、98份成型茶叶、 重量份为大乌泡重量份二十一分之一的芡实。
[0015] 所述的大乌泡为大乌泡根、大乌泡果实、大乌泡全株的任一种。
[0016] -种复合柿子叶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柿子叶、桑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 进行称取、洗净、晒青后,将柿子叶、桑叶、芡实转入压榨机,进行压榨10_30min,加入上述重 量份的大乌泡混合后,进行发酵处理l-4h,将其进行上述的压榨、发酵处理3-10次,获得发 酵茶叶;将发酵茶叶、成型茶叶混合后进行炒焙,获得复合柿子叶茶。
[0017] 所述的成型茶叶为毛尖、铁观音、普洱中的一种。
[0018] 所述的晒青是将柿子叶、桑叶分别放置于自然光照下进行晒青处理至水分含量为 < 20%〇
[0019] 所述的晒青处理中每lOmin进行一次翻拌。
[0020] 所述的炒焙是将发酵茶叶和成型茶叶的混合茶叶炒焙至水分含量为0. 1-4%。
[0021] 所述的炒焙是控制温度为20-100°C,优选控制温度为35-75°C。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通过采用柿子叶、桑叶、成型茶叶、大乌泡、芡实为原料制备一种复合柿子 叶茶,使得各组料之间发生了协同反应,并且严格控制大乌泡与芡实的配比,更提高了复合 柿子叶茶的营养成分结构,进而增强了复合柿子叶茶的保健功效,尤其使得柿子叶茶中维 生素C、B族维生素的含量大幅提高,其中,茶的维生素C含量高出柿子叶的维生素C含量一 个数量级,所以柿子叶茶的营养价值高。
[0024] 柿子叶茶丰富的营养成分充分地发挥着它们的功效,结合对本发明的复合柿子叶 茶、毛尖、铁观音、普洱进行抗癌防癌对比试验,可推出,本发明的复合柿子叶茶具有良好的 抗癌防癌效果,所以柿子叶茶具有高药食价值。
[0025] 本发明的复合柿子叶茶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使其茶多酚类物质低于一般柿子叶 茶含量的15%左右,茶多酚类物质是茶汤涩味的主要原因,多酚含量降低,茶汤的涩味随之 减少,进而提升茶汤口感,所以柿子叶茶的口感较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 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27] 实施例1
[0028] -种复合柿子叶茶,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配比为384份柿子叶、30份桑叶、47 份大乌泡、65份成型茶叶、重量份为大乌泡重量份的1倍的芡实。
[0029] 所述的大乌泡为大乌泡果实。
[0030] -种复合柿子叶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柿子叶、桑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 进行称取、洗净、晒青后,将柿子叶、桑叶、芡实转入压榨机,进行压榨28min,加入大乌泡混 合后,进行发酵处理3h,将其进行上述的压榨、发酵处理5次,获得发酵茶叶;将发酵茶叶、 成型茶叶混合后进行炒焙,获得复合柿子叶茶。
[0031] 所述的成型茶叶为毛尖。
[0032] 所述的晒青是将柿子叶、桑叶分别放置于自然光照下进行晒青处理至水分含量为 18%〇
[0033] 所述的晒青处理中每lOmin进行一次翻拌。
[0034] 所述的炒焙是将发酵茶叶和成型茶叶的混合茶叶炒焙至水分含量为2%。
[0035] 所述的炒焙是控制温度为84°C。
[0036] 实施例2
[0037] -种复合柿子叶茶,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配比为40份柿子叶、215份桑叶、26 份大乌泡、40份成型茶叶、重量份为大乌泡重量份的三分之一的芡实。
[0038] 所述的大乌泡为大乌泡根。
[0039] -种复合柿子叶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柿子叶、桑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 进行称取、洗净、晒青后,将柿子叶、桑叶、芡实转入压榨机,进行压榨13min,加入大乌泡混 合后,进行发酵处理1. 5h,将其进行上述的压榨、发酵处理8次,获得发酵茶叶;将发酵茶 叶、成型茶叶混合后进行炒焙,获得复合柿子叶茶。
[0040] 所述的成型茶叶为普洱。
[0041] 所述的晒青是将柿子叶、桑叶分别放置于自然光照下进行晒青处理至水分含量为 14%〇
[0042] 所述的晒青处理中每lOmin进行一次翻拌。
[0043] 所述的炒焙是将发酵茶叶和成型茶叶的混合茶叶炒焙至水分含量为0. 3%。
[0044] 所述的炒焙是控制温度为27°C。
[0045] 实施例3
[0046] 一种复合柿子叶茶,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配比为155份柿子叶、78份桑叶、46 份大乌泡、110份成型茶叶、重量份为大乌泡重量份的九分之一的芡实。
[0047] 所述的大乌泡为大乌泡根。
[0048] -种复合柿子叶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柿子叶、桑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 进行称取、洗净、晒青后,将柿子叶、桑叶、芡实转入压榨机,进行压榨19min,加入大乌泡混 合后,进行发酵处理2. 5h,将其进行上述的压榨、发酵处理6次,获得发酵茶叶;将发酵茶 叶、成型茶叶混合后进行炒焙,获得复合柿子叶茶。
[0049] 所述的成型茶叶为毛尖。
[0050] 所述的晒青是将柿子叶、桑叶分别放置于自然光照下进行晒青处理至水分含量为 11%〇
[0051] 所述的晒青处理中每lOmin进行一次翻拌。
[0052] 所述的炒焙是将发酵茶叶和成型茶叶的混合茶叶炒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