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丰富胡萝卜素与烟酸食品深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713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括副筒体42、定位盘44,副筒体42套接于副轴70的外部并且副筒体与副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副筒体42—端与连接壳体30通过铆钉固定,副筒体42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定位盘44相固定,副筒体42与定位盘44的中心轴线重合,定位盘44套接于副轴70的外部,定位盘44上设置有台阶46,台阶46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部相匹配的定位凹陷部。
[0070]第一种驱动方式,主轴转动,副轴不转动。
[0071]在弹簧74弹力的作用下将设置于副轴70上的环形凸起部顶起,并带动副轴沿轴线运动,使得设置于环形凸起部上的定位凸起部与设置于定位盘44上的定位凹陷部相匹配,从而将副轴位置固定并且使得副轴齿轮34不能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轴齿轮不能发生转动。
[0072]动力箱10提供动力驱动主轴80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主轴齿轮上设置有与布置于输出轴62上的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凸起块,从而使得通过丝母与主轴80连接的输出轴62只能沿着轴线运动,不能绕自身轴线转动。
[0073]第二种驱动方式,副轴转动、主轴不转动。
[0074]首先挤压副轴70,使得弹片收缩并使得定位凸起部与定位凹陷部分离,通过动力装置提供动能并转动副轴70,副轴70的转动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副轴齿轮34转动,副轴齿轮34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主轴齿轮32转动,主轴齿轮32的转动带动输出轴62的转动,由于主轴不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输出轴62在转动的同时实现轴向的进给运动。
[0075]如图1、2、3所示,主筒体20上还设置有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控制输出轴62的两端极限位置,避免输出轴62与机构发生碰撞,造成装置的损坏。
[0076]联动盘体13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轴并且该连接轴与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动能输出端相连接,设置于联动盘体130上的连接轴上设置有与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动能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盘体134。
[007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发明的清洗内筒体需采用竖直放置,避免玉米颗粒的相互碰撞造成破裂,影响玉米颗粒的质量。
[0078]在清洗过程中,混杂与玉米颗粒内的杂物从清洗滤孔内排出,为便于杂物从清洗滤孔中脱离,设置于清洗内筒体壁部的清洗滤孔直径应当在2mm-5mm,优选地,清洗滤孔直径为4mm。
[0079]清洗装置对玉米颗粒的清洗方法。
[0080]联动盘体转动清洗。
[0081 ]在清洗外筒体内装入清洁水,将玉米颗粒倒入套接于清洗外筒体内的清洗内筒体的清洗腔室中。
[0082]按压副轴,使设置于副轴上的环形凸起部径向运动,设置于环形凸起部上的定位凸起部与套接于副轴上的定位凹陷部分离,并且设置于环形凸起部与连接壳体之间的弹簧收缩。
[0083]转动副轴,使设置于连接壳体内并且套接于副轴外部的副轴齿轮发生转动,设置于连接壳体内并且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随之转动,由于主轴齿轮套接于输出轴外部,并且主轴齿轮上设置有与布置于输出轴上的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凸起块,并且主轴上设置有外螺纹,输出轴通过丝母与主轴相连接,在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实现输出轴的转动以及轴向进给运动。
[0084]与输出轴的动能输出端相连接的联动盘体随着输出轴的运动而运动,联动盘体在清洗内筒体中转动并且在清洗内筒体中沿径向运动,清洗内筒体上布置有沿其径向设置的清洗筒导向槽,联动盘体套接于清洗内筒体内并且联动盘体上设置有与清洗筒导向槽相匹配的联动凸起块,联动盘体的转动带动清洗内筒体的转动,从而使得混杂于玉米颗粒内的杂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清洗内筒体壁部的清洗滤孔进入清洗外筒中,从而达到旋转清洗效果。
[0085]联动盘体径向扰动清洗。
[0086]套接于副轴上的弹簧推动设置于环形凸起部的定位凸起部与定位凹陷部相匹配,副轴位置固定,设置于连接壳体内的主轴齿轮与副轴齿轮位置固定,不发生转动;
驱动主轴转动,由于输出轴上设置的轴向导向凹槽与设置于主轴齿轮上的凸起块相匹配,套接于主轴外部并且通过丝母与主轴相连接的输出轴实现轴向的进给运动。
[0087]输出轴的径向运动带动与之相连接的联动盘体在清洗内筒体内径向运动,联动盘体在径向运动过程中,实现清洗内筒体的排水与吸水功能,从而达到扰流效果,使得玉米颗粒在清洗内筒体中快速翻滚,从而达到扰动清洗效果。
[0088]按照上述联动盘体转动清洗、联动盘体径向扰动清洗对玉米颗粒进行清洗并且不断的切换,直至玉米颗粒完全清洗。
[0089]如图11-16所示,脱粒装置200,其包括脱粒机架210、活动安装于脱粒机架并且相向转动的一对脱粒滚筒220、安装于两脱粒滚筒220之间并且沿脱粒滚筒轴线方向运动的脱粒容置装置240,脱粒容置装置240包括脱粒容器242、伸缩机构244,所述的脱粒容器242的底部端面与两脱粒滚筒之间的圆周面相匹配,脱粒容器242的驱动端面连接伸缩机构244,该伸缩机构244可以为气缸的推杆,通过气缸推杆施加牵引力,推动或者拉动脱粒容器242沿着脱粒滚筒轴线方向运动;脱粒滚筒220的起始工作端与脱粒机架210的内壁之间留有排渣间隙。
[0090]首先,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带动两个脱粒滚筒相向运动,脱粒容器复位至初始位置,初始位置为:脱粒容器位于脱粒滚筒的起始工作端,并且不与排渣间隙连通;在脱粒容器内放置待脱粒玉米,通过气缸推动脱粒容器沿着脱粒滚筒轴线方向运动,在脱粒过程中,玉米颗粒从玉米棒芯上剥离并从两个脱粒容器之间的间隙中掉落,当脱粒容器运动至脱粒滚筒工作末端时,气缸牵引脱粒容器返回,直至脱粒容器与排渣间隙连通,放置于脱粒容器内的玉米脱粒后只剩下玉米棒芯,玉米棒芯从排渣间隙自动卸料;然后脱粒容器再次复位,进行下一次的脱粒工作;很显然,在本装置中,通过气缸推动脱粒容器在脱粒滚筒上往复脱粒,相对于单程脱粒方式,其有效的脱粒距离长,并且本装置采用自动卸料方式,无需人工参与,大大节约人工。
[0091]由于玉米棒呈锥形并且其表面凹凸不均匀,如果采用普通的脱粒磨头对玉米进行脱粒,肯定是不彻底的,为解决该问题,本装置中采用的脱粒磨头如图16所示,脱粒滚筒220上分别均匀分布有脱粒摩擦机构230,脱粒摩擦机构230包括滑动连接脱粒滚筒的脱粒凸起234,脱粒凸起234的底部与脱粒滚筒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232,脱粒凸起234的顶端安装有球形脱粒磨头236;脱粒滚筒转动时,脱粒磨头根据玉米颗粒表面形状发生伸缩,从而使得脱粒磨头不破坏玉米颗粒肉质部,并且脱粒范围更广。
[0092]为便于控制进料以及避免操作工作近距离接触脱粒滚筒,提高生产安全性,脱粒机架210上还设置有与脱粒容器初始位置相对应的脱粒进料漏斗212。
[0093]当玉米在脱粒滚筒之间被脱粒时,会不停的翻滚甚至跳动,为避免玉米颗粒从脱粒容器242内跳出,脱粒容器242的侧壁高度不低于7cm。
[0094]玉米的脱粒方法。
[0095]脱粒容器在伸缩机构的驱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初始位置为:脱粒容器位于脱粒滚筒的起始工作端,并且不与脱粒滚筒起始工作端与脱粒机架之间的排渣间隙连通;
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两个脱粒滚筒相向转动,将待脱粒玉米倒入安装于两脱粒滚筒之间的脱粒容器内,通过伸缩机构带动脱粒容器沿着脱粒滚筒的轴线方向并朝向脱粒滚筒的工作末端运动,从而使得放置于脱粒容器内的玉米在脱粒滚筒的作用下实现初步脱粒;当脱粒容器移动至脱粒滚筒的工作末端时,伸缩机构收缩并牵引脱粒容器返回,放置于脱粒容器内的玉米再次被脱粒,伸缩机架持续收缩,直至脱粒容器与排渣间隙连通,将脱粒容器内的玉米棒芯全部排出,即完成一次脱粒。
[0096]如图17-22所示,蒸汽蒸煮装置400,包括上加热筒体410、下蓄水筒体440、安装于上加热筒体410与下蓄水筒体440之间的蒸汽连通开关430,上加热筒体410的顶部安装有可开合的上盖体420,上盖体420上安装有进气管422、压力表424、排气管426,上加热筒体410内安装有加热托盘412,上加热筒体410的底壁设置有上蒸汽进口 418,下蓄水筒体440的壁部安装有进水管442,下蓄水筒体440的底壁分别安装有排水管444、迂回形加热棒446;蒸汽连通开关430包括位置固定的定位底盘432、与定位底盘432活动连接的外环盘体431、与定位底盘432铰接的五个相同规格的扇形叶片436,五个扇形叶片合并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圆盘,扇形叶片的侧面弧长为封闭圆盘的圆周长度的五分之一,扇形叶片436与定位底盘432的铰接位置处位于扇形叶片436的一侧弧形圆周面,扇形叶片的另一侧弧形圆周面通过弧形连杆435与外环盘体431活动连接,定位底盘432上设置有滑动凸起块434,外环盘体431上设置有与滑动凸起块434相匹配的弧形导向槽433,弧形导向槽433与外环盘体同心布置;定位底盘432上的圆形位置设置有与上蒸汽进口、下蓄水筒体相连通的蒸汽连通口437。
[0097]外环盘体431上还可以设置部分齿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外环盘体的往复运动,使得外环盘体绕自身轴线方向往复偏转,外环盘体的偏转过程中牵引弧形连杆并带动扇形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