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发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66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吹发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发器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吹发器装置是由如下部件构成的手柄;送风筒,其^L布 置成基本上与手柄垂直;电动机,其被容纳在送风筒内;以及进气风 扇,其与电动机进行工作连接,以便于将空气从外界吸入,并将空气 从位于送风筒前部的出风口配送出去,其中,空气可能是在流经电阻 器之后被送出的。
通过对理发师使用普通吹发器一例如上述这种吹发器时其手臂的 姿态和运动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当将头发弄直时,理发师被迫抬起 手臂,并扭转手腕以使气流从上向下流动。
在拉直头发的过程中,为了使头发有光泽,上述的操作变成必要 的了,原因在于通过使热气流从头的上方流向头发的末梢,头发上 的鳞盆将闭合起来,这就使得头发富有光泽。
在现有技术的状况中,为了执行这种类型的千发操作,必须要在 吹发器的端部上增设附件(空气集中器)。在使用舒适性方面,该元件 具有许多缺点
一方面,该元件并没有解决人机工程学问题,这是因为抓握动 作以及手臂和手腕的运动仍然是不自然的(抬起手臂并扭转手腕),而 且,由于吹发器的长度延长了,这就预示着手臂必须要举得更高,因 而甚至更容易引起疲劳;
在另一方面,由于吸收了从吹发器端部吹出的空气的热量,空 气集中器会过热,这就带来了如下的风险当必须把持着集中器以将 其拆卸下来、然后再将其移用到不同的操作中时,其会烫伤操作者的 手指。 首先考虑的是上述缺点以及其它的因素会持续存在于长达约八 个小时的工作日内,这会导致不必要的疲劳,这一问题长时间下去可 能会造成严重的、临时性机能丧失的病状一例如腱炎。
事实上,手腕长时间和/或反复地挠曲-伸展会造成腕管内压力的 升高。
此外,在腕管后方延伸的神经和肌腱的反复伸长可能会造成炎症, 这会缩小腕管的尺寸,导致正中神经受到压迫。
受到上述问题的启发,会很显然地认识到目前需要设计一种吹 发器装置一例如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那种吹发器装置,本发明通过提 供了 一种装置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那些问题,该装置能根据干 发操作的类型以及个人希望达到的头发光泽度来改变配送出气流的类 型和方向。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上文提到的缺陷,特别是,本发明目 的在于制造出这样的吹发器装置其使得对头发进行处理的操作过程 (拉直、顺发、头发擦亮等)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一使得手腕保持 在可能最为自然的位置上,即在这样的位置上,肌肉通常是放松的(在 微重力条件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发器装置,其消除了如下的可 能性在空气集中器冷却下来之前,由于拆卸空气集中器而将手指烫 伤。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发器装置,其能被放置在不带 有辅助支撑元件的支撑底座上,因而能竖立地放置。
最后,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发器装置,其结构特 别简单,且其工作成本相对较低。
利用权利要求l中限定的吹发器装置,实现了根据本发明的这些 目的以及其它目的。
该吹发器装置的其它特征作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从下文参照附图对非限定性实例所作的描述,可根据清楚地理解
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的特征以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剖面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正视剖面
图2a是对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的叶片形开口所作的示意性 仰视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剖面
图4中的示意性侧视剖面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的另 一种实施方式,该吹发器装置上配备有特殊的气流选择装置;以及
图5和图5a中的两个正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的其 它实施方式,该吹发器装置上配备有特殊的气流选择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附图,图中表示了一种吹发器装置,其在总体上由标号10 指代。
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手柄2;至少一个送风筒3,其被布置成 基本上垂直于手柄2;电动机4;以及至少一个进气风扇5、 5',其与 电动机4进行功能地连接,以便于将空气从外界吸入,并将其从出风 口排出。
为了进行工作,吹发器装置IO具有通向动力源的连接件,例如如 公知的那样,具有与电网连接的连线(图中未示出)。
如公知的那样,装置10还具有至少一个电阻器8,其被布置在电 动机4的下游,以便于在需要时对受到配送的气流进行加热,装置还 具有至少一个过滤器9,其被布置在进气风扇5、 5'的上游。
有利地是,根据本发明,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 12,其被布置在送风筒3的前部;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13,其被布置 在送风筒3的侧部,用于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出风口 12的方向对气流
执行配送;以及选择装置14,用于根据人员希望进行的干发操作类型, 使气流的配送在第一出风口 12与第二出风口 13之间替换。
第二出风口 13被布置在送风筒3的侧部,其由叶片形的开口 11 构成,换言之,其尺寸显著大于另一出风口的尺寸一如图2a所示。
特别是,主体方向是与送风筒3的对称轴线平行的方向。开口 11 特殊的叶片形构造实现了如下效果在执行干发操作的过程中,能使 头发的鳞岔更容易闭合,且能在更大程度上执行操作,从而使得直发 特别闪亮。
第二出风口 13还具有突出部分15,如图2所示,该突出部分的 截面基本上沿远离送风筒3的径向方向上进行会聚。
叶片形开口 11被布置在突出部分15的顶部上。
在突出部分15的倾斜侧壁上,设置了一些孔洞17,这些孔洞也 请倾斜的,在装置10的工作过程中,这些孔洞利用文丘里效应(Venturi effect)从外界吸入冷空气,由此可对从第二出风口 O配送出的气流 进行压缩。
因而,来自于外界的冷空气与从送风筒3送来的热空气混合起来, 这对被配送出去的气流进行了压缩,从而导致了头发上的鳞岔在更大 程度上闭合,这使得头发更有光泽。
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引导经孔洞17进入的气流,可设置导流 翅片32,其被设置成与开口 11垂直。
如上文提到的那样,气流在两个配送流路上替换地发生,这归功 于由控制器16驱动的合适的选择装置14或选择器。
按照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选择装置14是由帘幕元件20构 成的,该元件可在制于送风筒3内部的两个引导件21中滑动,以开启 或闭合前方的第一出风口 12。
利用控制装置16使帘幕20实现滑动,在此情况下,控制装置16 是由机械连接构件22以及至少一个滑动器23构成的,滑动器被布置 在手柄2上,并能被从外部人工地进行致动。
通过使滑动器23在某一个方向上滑动,帘幕20将在引导件21 中滑动,以关闭前部的出风口 12,反之,通过使滑动器23在相反的 方向上滑动,帘幕20将向后滑动,以开启前部的出风口 12。
尽管在当前的描述中,是针对两个滑动件21进行描述,但还可以 包括设置一个或多于两个引导件,这不会悖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选择装置14是由布置在第一出风口 12处 的膜板31构成的。
膜板31的一端铰接到送风筒3上,并能在闭合位置与开启位置之 间移动,以开启或闭合第一出风口 12。
为此目的,膜板的形状和尺寸被设计成在处于闭合位置时能完全 封堵住第一出风口 12。
根据该实施方式,膜板31可被合适的弹性装置33保持在开启位 置上,并可被合适的锁止装置保持在闭合位置(图中未示出)上,其 中,该锁止装置适于将所述膜板锁定在出风口 12上,并克服所述弹性 装置33的作用。
在锁止装置被解锁的情况下,膜板31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转动, 从而将第一出风口 12敞开,以将气流从前方配送出。
作为备选方案,膜板31的相对两端都可被铰接到送风筒3上,从 而限定了转动的轴线,该轴线或者基本上是垂直的,换言之,该轴线 大体上平行于手柄2,或者,该轴线是水平的,换言之,其与手柄2 垂直。
因而,该膜板31可在闭合位置与开启位置(例如由图4中的虚线 所示)之间转动,在闭合位置上,其被布置成与气流方向垂直,并封 住了第一出风口 12 (图4),在开启位置上,膜板被布置成与气流的方 向平行,从而允许气流被从出风口 12配送出去。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气流的选择装置14表现为 至少一个蝶形阀,该蝶形阀是由两个半圓形的部分构成的,两半圆形 部分在直边侧铰接到一起。
归功于设置在吹发器本体上的机械连接构件以及从外部进行操作 的人工^爪握元件,可以4吏两半圆形部分开启或闭合。
按照另一种实施方式,空气的选择装置表现为两个板片式的空气 导流件,它们适于相互叠压起来或者并合到一起,从而关闭或开启了
气流经第一出风口 12流出的出口。
具体而言,当导流件被布置成相互之间成90°时,空气可流过, 反之,如果板片靠拢到一起,则就阻止空气通过。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空气的选择装置14表现为多个板片式空气 导流件44,这些导流件都被铰接到送风筒3上,以便于能在第一位置 与开启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的第一位置上,这些板片被布置成与气 流方向垂直,从而形成了阻封了第一出风口 12的单个挡板31(见图5), 而在开启位置,这些板片都被布置成与气流平行,并相互平行,从而 允许气流从出风口 12排出(见图5a)。
作为备选方案,还可以通过将送风筒3的一部分设计成可转动套 筒的形状来实现两种气流的互换。
具体来讲,上述的套筒被布置在送风筒3的端部上,其可以转动, 以开启或关闭开口 11。
在任何情况下,一旦前帘幕或可开启第一出风口 12的备选选择装 置14被打开,不必对设置在送风筒3侧部的第二出风口 13进行关闭。 事实上,流向前出风口的气流的力量不会再形成从下方第二出风口 13 排出的气流。情况反而是这样的由于文丘里效应,流向前出风口或 主出风口 12的主气流将使得冷空气从下文的出风口 13进入,从而促 使两种气流合适地进行混合,其中一种气流是来自于电阻器8的热气 流,另一种气流是从出风口 13进入的冷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方面,电动机4是带有电子控制器的单相 电才几或三相电才几。
该特定的电动机4是尺寸特别小的电机,从而允许将装置10设计 成特别修长的管状结构。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10包括直径 减小的新型电动机,该电动机可由电路板进行控制,该电路板可根据 需要对气流的配送速度进行调控。
换言之,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气流不再是按照预定的速度
进行配送,而是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连续地变化配送速度。
新型电动机的小尺寸特点使得其可被布置在手柄内部,这就使得 装置的质心从送风筒本体(如同普通吹发器的情况)移到了把手或手 柄区域。
此条件下,质心就与手柄的对称轴线基本上对齐了,质心的移位 使得产品可落座在手柄底座上,并在平面上直立地保持稳定,从而使 得该产品在被使用时能被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地把持着。
作为备选方案,也可以采用普通的电动机4,但其必须要被设置 在手柄中,这使得质心从送风筒本体(如同普通吹发器的情况)移动 到把手或手柄区域。
在一种改型形式(图中未示出)中,根据本发明的吹发器装置采 用了这样的设计第一出风口 12和第二出风口 13都位于能在送风筒 3上转动360。的套筒上。按照这种方式,从出风口 13配送出的气流可 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处于可变的偏斜度上。
在另一种改型(图中未示出)中,吹发器装置还可设置空气的第 三出风口,其被布置在送风筒3的顶部上。
在第三出风口 12设置了第二集成附件,其将被用于对巻曲头发进 行处理。该集成附件表现为一种扩散器,其上设置有多个具有硅橡胶 端部的尖形体,这些尖形体适于执行按摩,还适于对头发的根部进行 巻曲。在吹发器装置的特别结构中集成该第二附件能消除如下的风险 在吹发器被冷却下来之前,只要碰触到空气喷嘴和/或扩散器,就会烫 伤手或手指。
从上文所作的描述,可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本发明主题的吹发器装 置的特征,该装置的相对优点也变得清楚了,这些优点包括
-具有如下的可能性执行头发处理过程(拉直、顺发、头发擦 亮等)时允许手腕保持在可能最为自然的位置一即在该位置上,肌肉 通常是放松的;
-无需求助于外部的支撑装置就可将装置直立地保持在平面上的 可能性;
-结构简化并具备功能; -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
最后,很清楚的是这样构思的吹发器装置能进行多种改型和变 化,所有这些改型和变化形式都在本发明的覆盖范围内。例如,尽管 在本文的描述中出风口 12、 13与送风筒3是一体的,然而,也可以将 它们制在不同的部分上,这些部分可利用合适的可拆卸装置固定到送 风筒3,从而在功能方面能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所有的细节特征 都可被技术上等效的元件替换。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制 造一种吹发器附件,这样的吹发器包括至少一个送风筒3,利用连接 装置在该送风筒上固定了该吹发器附件。该附件包括位于所述送风筒 3前部的第一出风口 12、以及位于所述送风筒3侧部的至少一个第二 出风口 13,第二出风口用于配送出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风口 12的 气流。另外,还可以考虑为空气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出风口,其被设置 在该送风筒3的顶部上。另外,位于送风筒与附件之间的连接装置允 许附件相对于该送风筒进行转动。
在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尺寸都可以按照技术需要任意 选择。
权利要求
1. 一种吹发器装置(10),这种类型的吹发器装置配备有如下部件:至少一个手柄(2);至少一个送风筒(3);至少一台电动机(4);以及至少一个进气风扇(5),该进气风扇与所述电动机(4)功能地连接,以便于将空气从外界吸入,并将其从至少一个出风口排出,其特征在于:该吹发器装置包括:第一出风口(12),其被布置在所述送风筒(3)的前部;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13),其被布置在所述送风筒(3)的侧部,以配送出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的气流;以及选择装置(14),用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使气流的配送在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13)之间替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出风口 (13)具有突出部分(15),该突出部分的截面相对于所述 送风筒(3)在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上会聚,并在所述突出部分(15) 相对于所述送风筒(3)的远端上设置了基本为叶片形的开口 (11)。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出风口 (13)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孔洞(17),以便于利用文丘里 效应从外部吸入空气,第二出风口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流翅片(32), 该导流翅片被布置成与所述叶片形开口 (ll)垂直,以对经所述进气 孔洞(17)进入的气流进行引导。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 吹发器装置包括控制装置(16 ),用于触发气流的所述选择装置(14 )。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气流 的所述选择装置(14)包括至少一个帘幕元件(20),该帘幕元件能 在制在所述送风筒(3)中的至少一个引导件(21)中滑动,以开启或 闭合所述第一出风口 ( 12)。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 控制装置(16)包括机械连接构件(22),该机械连接构件作用在设 置于所述手柄(2)上的滑动器(23)上,以使所述帘幕(20)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用于 选择气流的所述装置(14)包括至少一个膜板(31),该膜板位于第 一出风口 (12)处,适于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转动,以开启或 关闭第一出风口 (1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 控制装置(16)包括用于将所述膜板(31)保持在开启位置的弹性装 置(33)、以及适于克服所述弹性装置(33)的作用将所述膜板(31) 锁定在出风口 (12)上的锁止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膜板 (31)的两相对端铰接到所述送风筒(3)上,从而限定转动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气 流的所述选择装置(14)包括至少一个蝶形阀,该蝶形阀包括两个半 圆形部分,蝶形阀铰接到所述送风筒(3)上,适于开启或闭合,以开 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12)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装置包括布置在吹发器本体上的机械连接构件、以及可从外部 进行操作的抓握元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气 流的所述选择装置(14)包括两个叶片形的空气导流件,该两个叶片 形的空气导流件适于相互叠压起来或者并合到 一起,以关闭或开启经 所述第一出风口 (12)流出的气流的出口。
13.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气 流的所述选择装置(14)包括多个叶片形的空气导流件(44),这些 导流件被铰接到送风筒(3)上,以便于能在第一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 转动,在所述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空气导流件(44)被布置成与气流 方向垂直,由此形成了阻封所述第一出风口 (12)的单个挡板(31), 在开启位置上,这些导流件都被布置成与气流平行,并相互平行,从 而允许气流从所述出风口 (12)排出。
1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气 流的所述选择装置(14)包括可转动的套筒,该套筒设置在所述送风 筒(3)的端部,以便于在开启所述开口 (11)的位置与关闭所述开口 (11)的位置之间转动。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动才几(4)是电子电动才几。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子电动机(4)是单相电子电动机。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子电动机(4)是三相电子电动才几。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 述吹发器装置包括适于对所述电子电动机进行控制、以连续改变气流 配送速度的电子装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4)位于所迷手柄(2)中。
2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吹发器装置(10),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出风口 (12)和第二出风口 (13)位于所迷送风筒(S)上的可转动套筒上。
21. —种用于吹发器的附件,所述吹发器包括至少一个送风筒 (3),该吹发器附件利用连接装置固定在该送风筒上,其特征在于该附件包括位于所述送风筒(3)前部的第一出风口 (12)、以及位于 所述送风筒(3)侧部的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13),第二出风口用于 配送出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风口 (12)的气流。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该附件包括至少 一个第三出风口,其被设置在送风筒(3)的上方。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送风筒与该 附件之间的连接装置允许附件相对于所述送风筒进行转动。
全文摘要
一种吹发器装置(10),这种吹发器装置配备有至少一个手柄(2)、至少一个送风筒(3)、至少一台电动机(4)、以及至少一个进气风扇(5),进气风扇与电动机(4)进行工作连接,以便于将空气从外界吸入,并将其从出风口排出。该装置还具有第一出风口(12),其被布置在送风筒(3)的前部;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13),其被布置在送风筒(3)的侧部,以配送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出风口(12)的气流;以及选择装置(14),用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气流的配送进行变换,使其在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替换。
文档编号A45D20/12GK101384189SQ200680053232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4日
发明者拉法埃拉·曼贾罗蒂, 莱奥波尔多·马泰奥·巴齐卡卢波 申请人:莱奥波尔多·马泰奥·巴齐卡卢波;拉法埃拉·曼贾罗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