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6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特别是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印atitis,DVH)是6周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播迅速和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主要以肝炎为特征。该病自1950年首次报道在美国的长岛发生以来,先后在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印度、法国等地发生,截至现在,该病几乎遍布世界大多数养鸭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如云南嵩明县、福建温州、河北石家庄、浙江余姚县等地也发现了该病。因此,我国学者就DHA.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中药防治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HA的诊断、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防治措施是疫苗接种、皮下注射康复鸭血清或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或高免疫卵黄抗体0.51.0毫升,都可起到降低死亡率,制止流行和预防发病的作用。鸭病毒性肝炎也可采用中药防治。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兼备营养和药物两种功能,具有经过实践检验、简便价廉、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等优点。饲养试验也证明中草药对鸭病毒性肝炎在清热利湿解毒、益气健脾、活血化淤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中药简便价廉,中草药源于大自然,除少数人工种植外,大多数为野生,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中草药本身就是天然有机物,其各种成分结构和生物活性较为稳定,因而储运方便,不易变质;多功能性按现代"构效关系"理论,中草药结构复杂,成分多样,这是中草药具备多功能性的内在因素,而这种多功能性符合动物机体脏腑功能相互协调和整体规律;它兼备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的作用,功能全面。中药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目前鸭生产中所用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均有此弊端,中草药以其独特的抗微生物和抗寄生虫的作用机理,不产生抗药性。中草药的作用在于,调理机体的气血,疏肝理脾,调整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又具有抗病毒作用,故机体恢复快,愈后不复发;而抗体有抑制或杀灭病毒的作用,但没有调节机体代谢和防御免疫功能,又因机体内抗原被全部清除,机体抵抗力下降,故病愈后多有重复感染;再若抗体毒型与流行毒型不同时,则抗体没有或极少有杀灭病毒的作用;又因幼鸭个体小,对抗体的吸收缓慢,故作用不甚理想。由于有的养鸭户不重视免疫接种,且用疫苗免疫有一定的失败率,因此,本病的发生率仍然很高。雏鸭发生DVH后,虽然用优质的抗血清或卵黄抗体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生产优质的抗血清和卵黄抗体比较困难,成本较高,贮存和使用不便,所以还需寻求一些效果稳定、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新药来治疗DVH,以减少该病给养鸭业带来的损失。用中草药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是近几年来许多兽医工作者悉心研究的课题。吴小林等用中药"鸭肝散"治疗DVH,效果优于高免卵黄抗体,且克服了使用高免卵黄抗体后易复发的缺陷。陈洪涛等用中药茵陈、板蓝根、大青叶、甘草、黄芪、五味子、钩藤、六曲等组成的汤剂治疗DVH,治愈率在90%以上。这些研究成果都证实了中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是可行、有效的。因此,需要开发可代替血清、卵黄抗体,并克服传统中药散剂、汤剂等使用不便的缺点的中药散剂。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其可克服传统中药散剂、汤剂等使用不便的缺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该药物是由主药物辅以药物辅料配成的口服溶液,以主药物的总重量计,主药物由板蓝根2426%、大青叶2931%、拳参1921%、连翘1416%及柴胡911%组成。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配方中,大青叶与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炎、促进免疫功效;拳参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止血。归肺、肝、大肠经,可以清利大肠湿热,加强处方利湿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保肝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性善舒泄,可引诸药入肝,助诸药清泄肝中热毒。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免疫。本方重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的要药板蓝根和大青叶作为主药,并辅以同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连翘、拳参,加强处方中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拳参除了可可增强主药的作用以外,因其归大肠经,还可清利大肠湿热,给本方增加了利湿的功效。方中所用柴胡,性善疏泄,可引诸药清泄肝中热毒。所以,诸药合用,使本方具备了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所需的功效。本方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按照本实施例的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以下称复方板蓝根合剂),以药物总重量计,其主药的配方为板蓝根25g、大青叶30g、拳参20g、连翘15g及柴胡10g。复方板蓝根合剂按如下方法制得口服溶液将以上五味药材饮片1000g,加810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l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浓縮至950ml,加入苯甲酸钠5g;另将淀粉15g加入50ml水中,调成淀粉浆,加入药液中,一起加热至沸,冷却。质量检验合格后分装即为复方板蓝根合剂的口服溶液,简称板蓝根口服溶液,为棕褐色胶状液体以下是板蓝根口服溶液的性能测试检测方法的方法学研究工作1、在本品的稳定性研究工作中,按照农业部文件《兽药稳定性试验技术规范(试行)》中"原料药及制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表"进行了稳定性研究及质量研究工作,进行了性状、鉴别、pH、微生物限度检查等质量研究工作,结果证明本品各项指标符合拟定的质量标准,做到了质量可控。2、稳定性试验我们进行了光照试验、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考察试验,经检验,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三批样品光照试验10天、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室温留样考察12个月,性状、鉴别、Kl值、微生物限度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本品稳定性较好,现将实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考核方法按《复方板蓝根合剂质量标准(草案)》检验。产品批号1#、2#、3#光照试验在室温条件下,本品去除外包装将样品倒入平皿内,在4500士5001x光强度下放置十天,5、10天后取样,测定结果见表1。加速试验模拟市售包装在40士2t:、相对湿度(RH)为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每一个月取样一次,考察其性状、鉴别、ra值、微生物限度表2。长期实验将本品模拟市售包装,在25士2t:、相对湿度(RH)为60±5%的条件下,考察36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12个月以后,仍需进行考察,于18、24、36个月进行取样,考察其性状、鉴别、ra值、微生物限度。测定结果见表3。3、结论复方板蓝根合剂的三批样品经光照(4500士500Lx)敞口放置5、10天,经检验各项考察指标无明显变化。复方板蓝根合剂的三批样品经加速试验(40±2°C、RH75±5%)上市包装放置6个月,检验各项考察指标,结果均符合规定。说明本品是较稳定的。复方板蓝根合剂的三批样品长期试验(25±2°CRH60±5%)上市包装留样考查18个月,在前6次检测过程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第7次检测有两批样品检测的霉菌数超标,其他各项考察指标均符合规定。表1光照试验结果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表2.1#加速试验结果(40±2°CRH75±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表3.1#长期实验考察结果(25±2°CRH60±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排稀粪,神昏,死前痉挛抽搐,死后尸体呈角弓反张状;群体发病绿高,传播迅速;剖检主要见肝脏肿大,土黄色或暗紫色,表面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按中兽医理论辨证,本病属温疫,诸证均由疫毒所致。疫毒充斥三焦,使雏鸭发热、精神萎顿;疫毒郁积大肠,致使传导失常,引起病雏腹泻;一度侵入肝脏,邪热内盛,热极生风,热迫血燔,致使病雏神昏,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肝肿大、出血。所以,治疗本病应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疏肝、去湿为辅。本发明本方重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的要药板蓝根和大青叶作为主药,并辅以同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连翘、拳参,加强处方中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拳参除了可可增强主药的作用以外,因其归大肠经,还可清利大肠湿热,给本方增加了利湿的功效。方中所用柴胡,性善疏泄,可引诸药清泄肝中热毒。所以,诸药合用,使本方具备了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所需的功效,且本发明药物为口服溶液,给药方便c权利要求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主药物辅以药物辅料配成的口服溶液,以主药物的总重量计,主药物由板蓝根24~26%、大青叶29~31%、拳参19~21%、连翘14~16%及柴胡9~11%组成。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该药物是由主药物辅以药物辅料配成的口服溶液,以主药物的总重量计,主药物由板蓝根24~26%、大青叶29~31%、拳参19~21%、连翘14~16%及柴胡9~11%组成。本发明克服传统中药散剂、汤剂等使用不便的缺点,可期代替血清、卵黄抗体。文档编号A61K36/704GK101757132SQ20081019546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发明者李永祥申请人:苏州科牧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