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混悬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86646阅读:1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混悬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生素药物及制备方法,特别是干混悬剂及制备方法。 现有技术
干混悬剂是在混悬剂(Suspension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细微粒新剂型,以固体形式 储存,而以混悬液形式供口服。干混悬剂颗粒分布均匀,稳定性好,吸收好,起效快,生 物利用度高。干混悬剂加水冲服时,形成了类似糖浆剂那样的混悬溶液,口感好,病人乐 意接受,不仅适合于成年人,而且特别适合于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和吞咽困难的病人服 用。因此,干混悬剂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值得研发的一种剂型。
目前我国上市的克拉霉素、头孢克肟等干混悬剂颗粒大多在0.5ran,不能达到细度的 要求,颗粒容易沉降而剂量不够;由于颗粒的表面光洁度不好,包衣不完全,因此异味遮 盖效果欠佳,药物还是有苦味,适口性差。
国内的制粒技术和设备还不太先进,到目前为止,国内细颗粒制备还没有一种好工艺 能制得粒度均匀、外形圆整、无粘连的干混悬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粒度均匀、外形圆整,无粘连,悬
浮性好,遮味效果佳,适口性好的干混悬剂,以及这种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干混悬剂含有以下重量比的物料药
物活性成分0.6% 20%,母核40% 90%,粘合剂2% 8%,隔离层3% 5%,薄膜
衣5% 10%,助悬剂1% 26%。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是克拉霉素、头孢克肟中任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母核是蔗糖小丸、微晶纤维素小丸、淀粉小丸中任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为聚维酮、乙基纤维素,糖,黄原胶的任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隔离层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3% 5%的任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薄膜衣为聚丙烯酸树脂,卡波姆,甲壳素5%~10%的任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助悬剂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阿拉伯胶中的任一种。 一种如上所述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O. 1 0. 212mm空白小丸,做为母核;② 、将粘合剂2% 8%和适量水搅拌均匀,加入药物活性成分0.6% 20%,得到药物混
悬液;
③ 、按重量比将母核空白小丸40% 90%置于流化床内,喷雾药物混悬液在其上,上药完
毕,烘干;
、制得的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材料上一层隔离层,烘干; ⑤、烘干后,近圆形颗粒仍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包衣材料上一层薄膜包衣层,再喷助悬剂 1% 26%,烘干,即制得干混悬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干混悬剂是将药物活性成分先制成药物混悬液,再喷到母 核0.1 0.212mm空白小丸上,烘干后用高分子包衣材料上一层隔离层,烘干后再上一层 薄膜包衣层,再喷助悬剂1% 26%,烘干,即得到近圆形的干混悬剂。
本发明使用先进设备,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干混悬剂中使用O. 1 0.212mm空白小 丸为母核,釆用流化床进行上药、包衣、烘干,所制得的干混悬剂粒度均匀、外形圆整, 无粘连;近圆形颗粒表面上了隔离层和包衣层,遮味效果好,口感效果较好;同时将助悬 剂喷在包衣层的外面,助悬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干混悬剂由以下重量比的物料组成药物活性成分0.6% 20%,母核 40% 90%,粘合剂2% 8%,隔离层3% 5%,薄膜衣5% 10%,助悬剂1% 26%。
其中,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是克拉霉素、头孢克肟中任一种;母核可以是蔗糖小丸、 微晶纤维素小丸、淀粉小丸中任一种;粘合剂为聚维酮、乙基纤维素,糖,黄原胶中的任 一种;隔离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3% 5%;薄膜衣为聚丙烯酸树脂,卡波姆, 甲壳素5% 10%;助悬剂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阿拉伯胶中的任一种。
药物活性成分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e —内酰胺类抗生素。
母核为药物活性成分的载体,起支撑作用。
助悬剂,是水溶性的,能使分散介质黏度增加,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且能被吸 附在微粒周围,形成保护性薄膜,防止微粒间互相吸收和絮凝,从而使混悬微粒维持均匀 分散的药物。
本发明干混悬剂的辅料中,母核为0.1 0.212mm空白小丸,起母粒核心作用;为提 高病人的顺应性,在含药颗粒外包上隔离层和薄膜衣;为提高悬浮效果,将助悬剂喷在薄 膜衣外层。因此,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干混悬剂粒度均匀、外形圆整,无粘连,悬浮性好,质量稳定,口感较好,服用方便等。
本发明的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 、制备0.1 0.212mm空白小丸,做为母核;
② 、将粘合剂2% 8%和适量水搅拌均匀,加入药物活性成分0.6% 20%,得到药物混
悬液;
③ 、按重量比将母核空白小丸40% 90%置于流化床内,喷雾药物混悬液在其上,上药完
毕,烘干;
、制得的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材料上一层隔离层,烘干; ⑤、烘干后,近圆形颗粒仍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包衣材料上一层薄膜包衣层,再喷助悬剂 1% 26%,烘干,即制得干混悬剂。 实施例一制备克拉霉素干混悬剂 组分克拉霉素8%,蔗糖小丸60%, PVP 8%, HPMC 5%,聚丙烯酸树脂9%,海藻酸
钠腦。 制备工艺.-
1、 准备0.1 0.212ram蔗糖小丸,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
2、 将PVP置于适量水中,搅拌至均匀,加入克拉霉素,继续搅拌至均匀;
3、 将蔗糖小丸母核置于流化床内,药物混悬液喷雾上药,干燥;
4、 制得的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HPMC上一层隔离层,用流化床继续烘干;
5、 烘干后,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聚丙烯酸树脂上一层薄膜包衣层,再喷海藻酸 钠,烘干,即制得干混悬剂。
流化床Glat制备参数
1、加热将O. 1 0.212mm蔗糖小丸作为母核放入流化床。
风量 66mVh
进风温度 82°C
干燥至物料温度 50°C 2、上药等物料温度为50。C时,开始喷药。
风量 60mVh
进风温度 80°C
雾化压力 2. Obar
上药转速 25 35rpm上药过程调整转速使物料温度控制在约44 50°C,直至上药结束。
3、 干燥
风量 60ra3/h 进风温度 80°C 干燥3 7min,至物料温度50。C。
4、 冷却
风量 72m3/h 进风温度 io'c 冷却至物料温度接近室温25°C
实施例二制备头孢克肟干混悬剂
组分头孢克肟7%,微晶纤维素小丸52%, PVP 7%, HPMC 5%,聚丙烯酸树脂9%,
阿拉伯胶20%。 制备工艺
1、 准备O. 1 0.212ram微晶纤维素小丸,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
2、 将PVP置于适量水中,搅拌至均匀,加入头孢克肟,继续搅拌至均匀;
3、 将微晶纤维素小丸母核置于流化床内,药物混悬液喷雾上药,干燥;
4、 制得的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HPMC上一层隔离层,用流化床继续干燥;
5、 烘干后,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聚丙烯酸树脂上一层薄膜包衣层,再喷阿拉伯 胶,烘干,即制得干混悬剂。
流化床Glat制备参数
1、加热将O. 1 0.212mm微晶纤维素小丸作为母核放入流化床。
风量 94m3/h
进风温度 82 °C
干燥至物料温度 50°C 2、上药等物料温度为5(TC时,开始喷药。
风量 90m3/h
进风温度 80°C
雾化压力 2. Obar
上药转速 10 15rpm上药过程调整转速使物料温度控制在约44 50°C,直至上药结束。
3、 干燥
风量 60m7h 进风温度 80°C 干燥3 7min,至物料温度50°C 。
4、 冷却
风量 72m3/h
进风温度 10°C
冷却至物料温度接近室温25°C 本发明使用先进设备,技术先进,质量稳定。本发明干混悬剂的辅料中,母核为0. 1 0. 212mm空白小丸,起母粒核心作用;为提高病人的顺应性,在含药颗粒外包上隔离层和 薄膜衣;为提高悬浮效果,将助悬剂喷在薄膜衣外层。因此,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干 混悬剂粒度均匀、外形圆整,无粘连,悬浮性好,质量稳定,口感较好,服用方便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该干混悬剂含有以下重量比的物料药物活性成分0.6%~20%,母核40%~90%,粘合剂2%~8%,隔离层材料3%~5%,薄膜衣5%~10%,助悬剂1%~26%。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是克拉霉素、头孢克肟中任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核是蔗糖小丸、微晶纤维素小丸、淀粉小丸中任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为聚维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任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3% 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衣为聚丙烯酸树脂5% 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悬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阿拉伯胶中的任一种。
8、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 、制备O. 1 0.212mm空白小丸,做为母核;② 、将粘合剂2% 8%和适量水搅拌均匀,加入药物活性成分0.6% 20%,得到药物混悬液;③ 、按重量比将母核空白小丸40% 90%置于流化床内,喷雾药物混悬液在其上,上药完毕,烘干;④ 、制得的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材料上一层隔离层,烘干;⑤ 、烘干后,近圆形颗粒仍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包衣材料上一层薄膜包衣层,再喷助悬剂1% 26%,烘干,即制得干混悬剂。
全文摘要
一种干混悬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干混悬剂含有以下重量比的物料药物活性成分0.6%~20%,母核40%~90%,粘合剂2%~8%,隔离层材料3%~5%,薄膜衣5%~10%,助悬剂1%~26%;所述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0.1~0.212mm空白小丸,做为母核;②将粘合剂2%~8%和适量水搅拌均匀,加入药物活性成分0.6%~20%,得到药物混悬液;③按重量比将母核空白小丸40%~90%置于流化床内,喷雾药物混悬液在其上,上药完毕,烘干;④制得的近圆形颗粒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材料上一层隔离层,烘干;⑤烘干后,近圆形颗粒仍在流化床中用高分子包衣材料上一层薄膜包衣层,再喷助悬剂1%~26%,烘干,即制得干混悬剂;它使用先进设备,质量稳定,所制得的干混悬剂粒度均匀、外形圆整,无粘连;悬浮性好,遮味效果好,口感效果较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K9/14GK101455643SQ20091009535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8日
发明者冯利萍 申请人: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