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69299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损伤后的病理性伤口愈合过程,其最显著特征是成纤维细胞持续活化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CM)成份,尤其是胶原的过度沉积,导致真皮纤维化。 皮肤损伤可继发于痤疮、毛囊炎、耳部打孔、烧伤或手术等。与增生性瘢痕局限于原伤口区域内不同,瘢痕疙瘩病变明显超出原损伤范围,边缘常呈蟹足状,向周围组织侵入性生长, 且一般不会发生退化和挛缩,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皮肤的良性肿瘤。全身皮肤都可以发生瘢痕疙瘩,但三角肌、前胸、上背部、耳垂等部位尤好发生。瘢痕疙瘩是一种人类特发性疾病, 发病存在种族差异,有色人种如黑人或黄色人种发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为3.4%,是白种人的5-15倍,好发于青年,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瘢痕疙瘩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详,该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其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比如临床主要采用瘢痕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手术切除、 冷冻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以及硅胶、压力等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疗效有限,并可引起各种并发症,而且容易复发,是整形外科的棘手难题。中药对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有着久远的历史,对其机制也有独特的认识,认为它主要由气血壅滞、经络痹阻、痰湿搏结或三者相辅相成所致,治疗上主要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研究发现丹参、川芎嗪、积雪草甙、汉防己甲素以及雷公藤提取物等可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胶原合成,抑制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使细胞周期停滞;展示了中医药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临床上有学者将丹参注射液外敷或注入瘢痕疙瘩组织内,治疗瘢痕疙瘩取得了一定疗效;黄芪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药,在临床及实验性研究中有明显的抗肝、肾纤维化作用,最近有研究报道黄芪注射液对兔增生性瘢痕有明显治疗作用。瘢痕疙瘩也是一种皮肤的纤维化疾病, 其病理特征与肝、肾纤维化类似,都是ECM成分的合成及降解失衡,导致胶原等ECM成分过度沉积。该病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因而,阐明瘢痕疙瘩的分子发病机理,针对其发病的特异性环节研究和开发治疗瘢痕疙瘩的新药已成为迫切需要。瘢痕疙瘩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参考文献黄芪对家兔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 1表达及其Smad 3信号途径的影响.张艳,邱林,李明勇.中华烧伤杂志,第沈卷第5期.2010黄芪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张艳,邱林,吴清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第35卷第6期.2010丹参活性成分的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进展.柳丽,张洪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第22 卷第6期.2003
丹参对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形成的影响.王芊,曹德君.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第11卷第1期.2002丹参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40例.杨卫.中医杂志,第43卷第6期.2002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付辛芳,刘晓红.中国药业,第15卷第1 期·2006Gauglitz GG, Korting HC, Pavicic T et al., Hypertrophic scarring and keloids :pathomechanisms and current and emerg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Mol Med, 2011. 17(1-2) :113-25.布文博,王焱,方方.瘢痕疙瘩的治疗[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第37卷第1 期·2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取黄芪和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并优选合适的比例关系,从而制备得到能够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的特点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比为0.5-5 10-50 1-8 ;所述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中黄芪总皂苷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 ;所述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中丹参总酚酸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 ;所述总丹参酮有效部位中总丹参酮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本发明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的特点也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比为1-4 15-40 2-7。本发明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的特点也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比为1 20 2.5。本发明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的制备、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的制备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的制备是将黄芪粉碎后用80% (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溶液的添加量为黄芪质量的8倍,每次回流提取3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水至浓缩液溶解,然后上DlOl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依次用水、30% (体积百分浓度)乙醇溶液和70% (体积百分浓度)乙醇溶液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洗脱液经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再于 133Pa、60°C减压干燥8小时,得到黄芪总皂苷浸膏即为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所述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的制备是将丹参粉碎后置渗漉器中,以水为溶剂,采用渗漉法提取总酚酸,渗漉液过滤后用DlOl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经80% (体积百分浓度)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洗脱液经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将浓缩液于133Pa、60°C 减压干燥8小时,得到丹参总酚酸浸膏即为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渗漉法提取总酚酸后的丹参药渣收集备用;所述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制备是将收集的丹参药渣用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溶液的添加量为丹参药渣质量的7倍,每次提取1. 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 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浓缩液2倍体积的蒸馏水搅拌IOmin后静置 8-12小时,滤取沉淀物,依次用质量浓度5%的Na2CO3溶液和水洗涤沉淀物,133Pa、60°C减压干燥4小时,得到总丹参酮浸膏即为总丹参酮有效部位;将所述黄芪总皂苷浸膏、丹参总酚酸浸膏和总丹参酮浸膏按照配比量混合均勻后得到中药组合物,即有效部位组合物。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皂苷,丹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总丹参酮和总酚酸类。 黄芪皂苷既溶于水又溶于乙醇,本发明用乙醇提取黄芪,得到乙醇的粗提物,再自粗提物中分离黄芪总皂苷;丹参酮溶于乙醇而酚酸溶于水,本发明先用水和乙醇对丹参药材进行提取,分别得到水和乙醇的丹参粗提物,再自粗提物中分离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最后将提取的黄芪总皂苷、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可以按公知的工艺加工成口服制剂和皮肤给药制剂,口服制剂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和软胶囊剂等,皮肤给药制剂如软膏剂、凝胶剂、涂膜剂、橡胶硬膏剂、巴布剂和搽剂等。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发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且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2、本发明是中药制剂,与已有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和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疗效显著、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CASE)对TGF- β i诱导的KFs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效果图 (η =3, 7 ±力。图1中与对照组相比较##Ρ<0.01 ;与模型组相比较*Ρ<0.05,**Ρ<0.01。图2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CASE)对KFs内TGF- β !诱导的Smad2/3C末端和连接区磷酸化的抑制作用(n=3, 7 ±匀。图2中与对照组相比较·,< 0. 01 ;与模型组相比较 *P < 0. 05,**P < 0· 01。图3是发明中药组合物(CASE)对KFs内TGF- β !诱导的Smad2/3/4复合物形成的抑制作用(η = 3, 7 ±匀。图3中与对照组相比较##Ρ<0. 01;与模型组相比较邝<0.05, **Ρ < 0. 01。图4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CASE)对KFs内TGF-β i诱导的磷酸化Smads蛋白转位入核的作用。图5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CASE)对KFs内TGF-^1诱导的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η =3, 7 ±匀。图5中与对照组相比较#Ρ < 0. 05 ;与模型组相比较*Ρ < 0. 05。图6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CASE)对KFs内TGF-h诱导的PAI-I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n = 3, T ±匀。图6中与对照组相比较#Ρ < 0. 01 ;与模型组相比较广P < 0. 05, **Ρ < 0. 01。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以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为例,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
1、黄芪总皂苷的制备黄芪药材粉碎后用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8倍量乙醇,每次回流提取3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浓缩液加水适量使溶,水溶液上 DlOl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分离黄芪总皂苷,分别用水、30%、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置60°C减压干燥,即得黄芪总皂苷浸膏。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浸膏中黄芪总皂苷含量,黄芪总皂苷含量> 50%。2、丹参总酚酸的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置渗漉器中,以水为溶剂,采用渗漉法提取总酚酸,渗漉液滤过后,用DlOl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经洗脱、浓缩、减压干燥,即得丹参总酚酸浸膏。以原儿茶醛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浸膏中丹参总酚酸的含量,丹参总酚酸含量彡50%。3、总丹参酮的制备在实施例2中,经水渗漉提取后的丹参药渣,继用80%乙醇提取3次,每次加7倍量乙醇,每次提取1. 5h。合并3次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浓缩液加适量水搅拌IOmin后,静置过夜,滤取沉淀物,用5% Na2CO3溶液充分洗涤沉淀物,滤过并水洗沉淀物,减压干燥,即得总丹参酮浸膏。以丹参酮II A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总丹参酮浸膏中总丹参酮的含量,总丹参酮含量> 50%。4、片剂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0. 5份,丹参总酚酸浸膏10份,总丹参酮浸膏1份,加淀粉6份和滑石粉2份,混勻,用80% (体积百分浓度)乙醇制粒,60°C以下干燥,加入硬脂酸镁(0.2 份),混勻,压制成片,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5、颗粒剂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5份,丹参总酚酸浸膏50份,总丹参酮浸膏8份,加蔗糖粉(63 份)和糊精(31. 5份),混勻,以80% (体积百分浓度)乙醇制粒,60°C以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6、胶囊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3份,丹参总酚酸浸膏30份,总丹参酮浸膏5份,加淀粉12份和滑石粉8份,混勻,用80% (体积百分浓度)乙醇制粒,60°C以下干燥,装胶囊,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7、软胶囊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1份,丹参总酚酸浸膏20份,总丹参酮浸膏2. 5份,混合后过 100目筛得干膏粉;取药用大豆油20份、蜂蜡2份加热熔融,冷却至室温,加入大豆磷脂1 份,搅拌至全溶,然后加入干膏粉,搅勻,压制成软胶囊,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上述口服制剂患者口服剂量每日有效量,以有效部位组合物计为120 MOmg。
8、橡胶硬膏剂的制备 取黄芪总皂苷浸膏0. 5份,丹参总酚酸浸膏10份,总丹参酮浸膏1份,依次溶于25 份二甲基亚砜中,加橡胶基质93份(其中橡胶、松香各16份,羊毛脂4份,凡士林1. 5份, 液体石蜡1份,氧化锌20份,汽油45份)和月桂氮卓酮1. 5份,充分搅拌均勻,涂膏,盖衬, 切段及包装,即得。用法与用量外用。贴患处。9、搽剂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5份,丹参总酚酸浸膏50份,总丹参酮浸膏8份,依次溶于800 份乙醇中,滤过,滤液中加入月桂氮卓酮20份,再加入乙醇使成1000份,搅勻,即得。用法与用量外用。涂布患处,一日2次。10、软膏剂的制备分别采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和油脂性基质,取黄芪总皂苷浸膏1份,丹参总酚酸浸膏20份,总丹参酮浸膏2. 5份,按各类基质所适用的制备工艺制备软膏剂。(1)基于乳剂型基质的软膏剂制备取凡士林100份、液体石蜡60份、十八醇90份、月桂氮卓酮50份,置水浴上加热至80°C左右使其熔化得油相溶液;将月桂醇硫酸钠10份用620份蒸馏水溶解得到月桂醇硫酸钠水溶液,备用;用二甲基亚砜15份溶解总丹参酮浸膏,然后加入月桂醇硫酸钠水溶液中,混勻,再依次加入黄芪总皂苷浸膏、丹参总酚酸浸膏、甘油50份和尼泊金乙酯1份,溶解后水浴加热至较油相溶液温度略高,然后慢慢加入油相溶液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 0/W型乳膏。(2)基于水溶性基质的软膏剂制备将黄芪总皂苷浸膏、丹参总酚酸浸膏和总丹参酮浸膏依次溶于557份聚乙二醇 400中,加入370份聚乙二醇4000和50份月桂氮卓酮,水浴加热至80°C,搅拌至冷凝,即得。(3)基于油脂性基质的软膏剂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丹参总酚酸浸膏和总丹参酮浸膏,混合后过120目筛得到浸膏粉,将浸膏粉和20份吐温-80加入80份丙二醇中,水浴加热至溶解,再加入10份月桂氮卓酮,搅拌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另取300份羊毛脂与566份凡士林加热熔化,放冷至近凝时加入混合溶液,搅勻,至凝即得。11、凝胶剂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3份,丹参总酚酸浸膏30份,总丹参酮浸膏5份,混合后过100 目筛得到浸膏粉,备用;取3. 8份卡波姆-940与19份甘油及100份蒸馏水混合,静置Mh, 使其充分溶胀得到卡波姆基质液,备用;将240份蒸馏水、1. 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浸膏粉混合,置80°C水浴加热使浸膏粉溶解,然后加入0. 4份羟苯乙酯,搅拌溶解,随后搅拌下缓慢加入卡波姆基质液中,再加入0. 8份月桂氮卓酮,最后加三乙醇胺调pH值为6. 0 7. 0, 搅勻,即得。用法与用量外用。涂布患处,一日2次。12、涂膜剂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1份,丹参总酚酸浸膏20份,总丹参酮浸膏2. 5份,依次溶于90份乙醇中得到浸膏液;另取10份聚乙烯醇IM加入144份蒸馏水中,充分膨胀后水浴加热溶解,搅拌下缓慢加入浸膏液,搅勻,即得。用法与用量外用。涂布患处,一日一次。13、巴布剂的制备取黄芪总皂苷浸膏1份,丹参总酚酸浸膏20份,总丹参酮浸膏2. 5份,混合后过 120目筛得到浸膏粉,备用;取2份聚丙烯酸钠、1.8份聚乙烯醇、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和5份明胶混合,加入21份水溶胀,然后加入0. 6份高岭土、4份甘油、3份吐温-80和0. 75份蓖麻油混合均勻,制成半固体基质,将浸膏粉加入半固体基质中,搅勻,涂膏,即得。用法与用量外用。贴患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简称CASE)药效学实验目的观察复方芪参提取物(简称CASE)的体外抗瘢痕疙瘩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采用MTT细胞增殖、3H-脯氨酸胶原合成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CASE对KFs增殖、胶原合成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 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法、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观察CASE 对KFs内转换生长因子-^(TGF-i^)诱导的Smads蛋白磷酸化、复合物形成与转位入核, 以及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1、实验材料1. 1细胞瘢痕疙瘩标本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整形外科门诊及住院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全身器质性病变,所选对象均符合实验标准⑴。经患者知情同意,无菌条件下取经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在5% C02 37°C培养箱内原代培养, 待成纤维细胞长出并融合成片时进行传代,实验用传至3-8代的KFs。1.2药品与主要试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简称CASE) ;DMEM培养基干粉购于 Gibco公司;新生牛血清(NBS)购于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TGF-β i为Sigma 公司产品,用无菌的含0. 牛血清蛋白(BSA)4mmol · I^1HCL溶解,制成储备液,_20°C保存备用。各种抗体如兔抗 pSmad2C(SerW467) ,pSmad3C (Ser423/425)抗体、兔抗 Smad2/3 (FL-425) 抗体、鼠抗Smad2/3多克隆抗体、以及羊抗Smad7抗体和兔抗PAI-I抗体等为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Santa Cruz Biotechnology等公司产品,兔抗pSmad2L(Ser249/254)、 pSmad3L (Ser207/212)多克隆抗体由日本关西医科大学冈崎教授惠赠。荧光实时定量RT-PCR 试剂RNAiso Reagent 及 SYBR PrimeScript RT-PCR Kit (Perfect Real Time)购于 TaKaRa 公司。1. 3实验仪器YJ_1450型医用净化工作台北京冠鹏净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产品。Napco-6100型C02培养箱美国杜邦公司。Multiskan MK3型酶标仪荷兰雷勃公司。 DYY-8B型稳压稳流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小型垂直电泳槽=Bio-Rad公司。Bio-Rad iCycle real-time PCR仪Bio-Rad公司。Tanon;3500凝胶成像系统上海天能公司。1-15PK 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 SIGMA 公司。ND-1000 spectrophotometer 核酸测定仪美国NanoDrop技术公司。荧光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2、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表示,各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ANOVA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Durmett-t检验。3、实验方法及结果3. ICASE对KFs增殖、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MTT细胞增殖实验⑵分为空白对照组、NBS模型组、CASE组(3. 75、7. 5、15、30、 60mg · L力。KFs细胞贴壁长至单层90% 95%时消化,以含10% NBS的DMEM调整细胞为1 X 108/L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370C ,5% C02饱和湿度下培养,待KFs细胞贴壁长至单层70% 80%时,无血清的DMEM同步化细胞。分别加入药物或溶媒,继续培养Mh。于培养结束前1 将终浓度为10 %的NBS加入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中,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结束前4h每孔加入MTT (5g · Ο Ομ 1。结束后每孔加入DMSO 150 μ 1。置酶标仪上检测各孔吸光度值(A570J。实验重复3次。抑制率/<%= (0D麵-ODiaV(ODsa-C)D 对照)X 100%。结果见表1。表ICASE对NBS诱导的KFs增殖的影响(《 = 3,7 ±s)
组别剂量(mg_L—b吸光度(A570)抑制率(%)空白对照-0.68±0.09-NBS (10%)-1.23±0.10##-CASE3.751.17±0.1910.97.51.14±0.0216.4150.92±0.16 *56.4300.94±0.02"52.7600.78±0.04 “81.8与对照组相比较## <0.01 ;与模型组相比较:*P < 0. 05,**P <0.013H-脯氨酸掺入胶原合成实验(2)分为空白对照组、TGF^1GOpmol · L—1)模型组、CASE(3. 75,7. 5、15、30、60mg · L-1)五个剂量组。同上方法接种细胞,并更换无血清的 DMEM同步化细胞。药物组加入相应浓度的CASE,除对照组外其余每组加入40pmol ·厂1的下6 -01,共培养对11。然后更换含20 μ 1 3H-脯氨酸的培养液,培养12h。结束后弃上清液, 用0. 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以多头收集器收集细胞于玻璃纤维纸上,液闪测定仪闪烁记数测定3H-脯氨酸掺入量。每组设6个复孔,实验共重复3次。结果见表2。表2CASE对TGF-β i诱导的KFs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n =3, 7 ±s)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比为0.5-5 10-50 1-8 ;所述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中黄芪总皂苷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 ;所述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中丹参总酚酸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 ;所述总丹参酮有效部位中总丹参酮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比为 1-4 15-40 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比为 1 20 2. 5。
4.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的制备、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的制备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的制备是将黄芪粉碎后用体积百分浓度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溶液的添加量为黄芪质量的8倍,每次回流提取3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水至浓缩液溶解,然后上DlOl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依次用水、体积百分浓度30%的乙醇溶液和体积百分浓度70%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体积百分浓度70%乙醇洗脱液,洗脱液经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再于133Pa、60°C 减压干燥8小时,得到黄芪总皂苷浸膏即为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所述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的制备是将丹参粉碎后置渗漉器中,以水为溶剂,采用渗漉法提取总酚酸,渗漉液过滤后用DlOl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经体积百分浓度80%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洗脱液经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将浓缩液于133Pa、60°C减压干燥 8小时,得到丹参总酚酸浸膏即为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渗漉法提取总酚酸后的丹参药渣收集备用;所述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制备是将收集的丹参药渣用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 每次乙醇溶液的添加量为丹参药渣质量的7倍,每次提取1. 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浓缩液2倍体积的蒸馏水搅拌IOmin后静置8_12 小时,滤取沉淀物,依次用质量浓度5%的Na2CO3溶液和水洗涤沉淀物,133f^、6(TC减压干燥4小时,得到总丹参酮浸膏即为总丹参酮有效部位;将所述黄芪总皂苷浸膏、丹参总酚酸浸膏和总丹参酮浸膏按照配比量混合均勻后得到中药组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治疗瘢痕疙瘩的中药组合物中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和总丹参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比为0.5-5∶10-50∶1-8;黄芪总皂苷有效部位中黄芪总皂苷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丹参总酚酸有效部位中丹参总酚酸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总丹参酮有效部位中总丹参酮的质量含量不小于50%。经体外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明显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侵袭移行能力,在防治瘢痕疙瘩中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编号A61K36/537GK102406703SQ20111034110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何淑芳, 张学军, 张霄翔, 杨森, 杨雁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