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61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用于制作胸科手术时实施肺通气或预定肺部区通气的气管插管辅助的一次性使用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气管堵塞器用于开胸时分离肺换气,配合气管导管联合使用。支气管堵塞器主要由双腔导管、气管导管、四通连接器以及安装在双腔导管底部的球囊等构成,气管导管通过三通接头与双腔导管的气腔相通,双腔导管下部连接有球囊,通过向双腔导管的气腔充入气体,使球囊膨胀后对双腔导管进行定位,以达到堵塞一侧支气管。而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由独立气腔和导丝腔构成,球囊固定在双腔导管的端部,通过双腔导管上的气腔侧孔切口与球囊的气室相通,将气体充入球囊。因此双腔导管气腔侧孔需要一个长度大约在 2 5mm的切口,而该侧孔的内孔大约在0. 3 3nm之间,在对双腔导管侧孔切口时,通常是人工将双腔导管的导丝腔套在导管杆上,并通过工作台上的定位块定位,人工用刀片在侧孔处切口。由于双腔导管的外形为圆形,加之侧孔的孔径小,因此人工在侧孔切口时非常困难,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不是少切造成不能完全切除侧孔孔壁,就是多切会把导丝腔切穿,使导丝腔与气腔相通,故侧孔切口工序的生产效率低,而且成品率较低,是目前生产支气管堵塞器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定位夹紧可靠,操作轻便,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的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联动夹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机座前部的刀头移动机构和位于机座侧部的导管定位机构,所述的联动夹紧机构包括后滑块、前滑块以及活动夹板和操作手柄,前滑块设置在机座前部的前导槽或前导孔内并由机座上的上挡块和下挡块限制移动行程,后滑块设置在机座后部的后导孔或后导槽内,且后滑块内侧面具有由平面和与平面平稳过渡的导向槽构成的导向面,至少两个顶杆设置在机座的导孔内顶在后滑块的导向面上,设置在机座前部的活动夹板与顶杆连接,且顶杆上安装有弹簧,活动夹板上的前导管弧槽与机座前部的后导管弧槽对应形成导管孔,铰接在机座上的操作手柄分别通过前连杆和后连杆与前滑块的后滑块铰接;所述的刀头移动机构包括刀片和刀座以及压块,刀片安装在刀座和压块之间并通过紧钉螺钉固定,刀座可调节连接在前滑块上;所述的导管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调节杆以及位于调节杆两侧的至少两个导柱和具有凸凹面的导管杆,调节杆的两端和导柱的两端分别与机座和定位板连接,定位板外侧的调节件与调节杆连接,导管杆安装在定位板上并位于刀片的后部,且导管杆设置在导管孔内。本实用新型将联动夹紧机构、刀头移动机构和导管定位机构组成的侧孔切口装置集合在机座上,体积小,尤其联动夹紧机构采用前滑块、后滑块以及活动夹板和操作手柄, 而操作手柄通过后连杆和前连杆分别后滑块和前滑块铰接,使操作手柄、后滑块、前滑块以及机座形成多连杆机构,通过操作手柄带动前滑块和后滑块沿机座的前后两侧的导槽或导孔上下移动,一方面能通过前滑块带动刀座上的刀片对双腔导杆侧孔进行侧孔切口,另一方面在后滑块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使顶杆沿后滑块呈凹凸的导向面而带动活动夹板移动, 当操作手柄操纵前滑块使刀座抬起,此时顶杆带动活动夹板外移,能将套在导管杆上的双腔导管端面移至定位板处进行限位,而导管杆的凸凹面又限制双腔导管转动,定位方便可靠,而操作手柄操纵前滑块使刀座下落时,则活动夹板向机座一侧移动,将双腔导管夹紧在机座与活动夹板之间的导管孔内,放置、夹紧双腔导管方便可靠,结构合理紧凑,有效地减少了双腔导杆侧孔切口的辅助操作时间,解决了少切而没切开侧孔切口或多切造成切穿导丝腔的问题,故能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侧孔切口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手柄控制前滑块和后滑块上下移动以分别,且前滑块和后滑块的铰接中心分别位于机座铰接中心的两侧,操作轻便,能大幅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刀座可调节连接在前滑块上,故能方便控制刀片的位置,也可对不同尺寸的双腔导管以及不同切口尺寸的侧孔切口加工,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定位机构采用定位板、调节杆以及导管杆和至少两个导柱,通过调节杆调节定位板相对于刀片之间距离,不仅方便调节定位板至侧孔切口之间的距离,满足双腔导管不同长度的侧孔切口,而且能对双腔导管的切口尺寸准确限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腔导管的侧孔切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腔导管的侧孔切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放置双腔导管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座,1-1-底板,1-2-后导管弧槽,1-3-机体,1-4-铰接座,2-下固定座,3-活动夹板,3-1-前导管弧槽,4-导管杆,5-导杆限位座,6-调节件,7-调节杆,8-定位板,9-导柱,10-上固定座,11-后滑块,11-1-导向槽,12-后下销,13-后连杆,14-后上销,15-中间销,16-操作手柄,16-1-后槽孔,16-2-前槽孔,17-前上销,18-前连杆,19-前下销,20-前滑块,21-刀座,22-刀座调节件,23-卡座,24-刀片,25-压块,26-紧钉螺钉, 27-弹簧座,28-弹簧,29-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导管的侧孔切口装置,机座1、联动夹紧机构、 操作手柄16以及设置在机座1前部的刀头移动机构和位于机座1侧部的导管定位机构。见
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夹紧机构包括后滑块11、前滑块20以及活动夹板3和操作手柄16,机座1可由底板1-1和机体1-3通过紧固件连接而成,或机座1焊接在底板1-1上,前滑块20设置在机的座1前部的前导槽或前导孔内并由机座1上的上挡块和下挡块限制移动行程,该前导槽可为燕尾槽或T形槽,而前滑块20上的燕尾块或T形块设置在前导槽内可上下移动,该前导孔为与前滑块20相配的导孔,前滑块20移动行程由机座1上的上挡块和下挡块限位。本实用新型为方便加工以及安装和控制,机座1的前上部安装有具有前导孔和前导槽的上固定座10,机座1的前下部安装有具有前导孔和前导槽的下固定座2,使前滑块20设置在上固定座10和下固定座2的前导槽或前导槽内并能上下移动,该上固定座10和下固定座2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机座1上,本实用新型的上固定座 10和下固定座2还可以与机座1制成-体结构,该上固定座10为上挡块对前滑块20上移行程限位,而下固定座2上的沉孔或机座1对前滑块20下移行程限位,操作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后滑块11设置在机座1后部的后导孔或后导槽内,同样,该后导槽可为燕尾槽或T形槽,而后滑块11上的燕尾块或T形块设置在后导槽内可上下移动,或后导孔是与后滑块11相配的导孔,使后滑块11在机座1后部上下移动,后滑块11的内侧面具有由平面和与平面平稳过渡的导向槽构成的导向面,至少两个顶杆四设置在机座1的导孔内顶在后滑块11的导向面上,通过该凹凸的导向面使顶杆四带动活动夹板3移动,后滑块11的导向槽11-1与后滑块11内端面平面之间的距离为活动夹板3的移动距离,设置在机座1前部的活动夹板3与顶杆四连接,顶杆四上安装有弹簧观,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夹板3为两个,活动夹板3分别位于前滑块20的两侧,安装在活动夹板3上的紧固件旋接在顶杆四内,且顶杆四的内侧还连接有弹簧座27,套装在顶杆四上的弹簧观一端顶在机座1顶杆孔的挡肩上、另一端顶在弹簧座27上,通过弹簧观使活动夹板3具有一定的夹紧力,活动夹板3上的前导管弧槽3-1与机座1前部的后导管弧槽1-2对应形成导管孔,通过后滑块11上的导向面使各顶杆四平稳控制活动夹板3移动,当顶杆四顶在后滑块11内侧面的平面时,则顶杆四带动活动夹板3向外移动而能移动双腔导管,而当顶杆四顶在后滑块11的导向槽11-1时,则活动夹板3在弹簧观的作用下使前导管弧槽3-1夹紧双腔导管,操作方便可靠。见
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铰接在机座1顶部的操作手柄16分别通过前连杆18 和后连杆13与前滑块20的后滑块11铰接,操作手柄16呈不对称的V形,操作手柄16上设有前槽孔16-2和后槽孔16-1,后连杆13通过后下销12和后上销14分别与后滑块11和操作手柄16连接,机座1上的铰接座1-4和前连杆18上侧分别设置在操作手柄16的后槽孔16-1和前槽孔16-2内,并分别通过中间销15和前上销17连接,且前滑块20通过前下销19与前连杆18连接,通过联动夹紧机构的前滑块20带动刀片M移动而进行侧孔切口, 同时也带动后滑块11移动夹紧双腔导管或松开双腔导管。见
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移动机构包括刀片M和刀座21以及压块25, 刀片M安装在刀座21和压块25之间并通过紧钉螺钉沈固定,刀座21可调节连接在前滑块20上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刀座21穿出前滑块20上并旋接在刀座调节件22,而卡座23安装在机座1上,且卡座23上的凸环设置在刀座调节件22的凹槽内,通过卡座23使刀座21不能移动,而保持侧孔切口方向不变,通过旋转刀座调节件22,使刀座21前后移动, 方便调节刀片M能准确对侧孔进行切口。本实用新型的刀片M为弧形刀片,且刀片M插装在刀座21的插孔内并通过压块25相接,通过安装在刀座21上的紧钉螺钉沈将压块25 和刀片M顶在刀座21上,更换刀片M方便。见
图1 4的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8、调节杆7以及位于调节杆两侧至少两个导柱9和具有凸凹面的导管杆4,导管杆4上的凸凹面对双腔导管进行定位,防止双腔导管的转动,调节杆7的两端和导柱9的两端分别与机座1和定位板8连接,定位板8外侧的调节件6与调节杆7连接,通过调节件6使定位板8可沿导柱9轴向移动,来调节双腔导管的侧孔切口位置,导管杆4安装在定位板8上并位于刀片M的后部,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用定位板8对双腔导杆的端面进行定位,也可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将导杆限位座5安装在定位板8上,通过导杆限位座5的端面对双腔导杆的端面进行定位,使双腔导管可靠定位,该导管杆4设置在机座1与活动夹板3构成的导管孔内,且导管杆4轴心线与导管孔的轴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该调节杆7为螺杆其一端固定在机座1上,调节杆 7另一端穿过定位板8与调节件6连接,导柱9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板8上,且导柱9的另一端穿出机座1上的导柱孔,或者调节杆7的一端固定在机座1上,调节杆7另一端穿过定位板8与调节件6连接,导柱9的一端固定在机座1上,导柱9的另一端穿出定位板8上的导柱孔,使定位板8可平稳调节,而控制双腔导管的侧孔切口位置。 见
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抬起操作手柄16,操作手柄16带动前滑块 20向上移动,刀座21抬起,此时,后滑块11向下移动,后滑块11导向面上的平面顶在顶杆 29上,顶杆四带动活动夹板3反向于机座1移动,可将套装在导管杆4上的双腔导管移至定位板8上定位,当下压操作手柄16时,前滑块20带动刀座21下移,而后滑块11上移,此时,顶杆四顶在后滑块11导向面的导向槽11-1内,活动夹板3夹住双腔导管,刀片对对双腔导管上的侧孔进行切口,以此循环。当需调节侧孔切口位置时,通过调节调节件6,使定位板8相对于机座1移动,调至所需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联动夹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机座(1)前部的刀头移动机构和位于机座(1)侧部的导管定位机构,所述的联动夹紧机构包括后滑块(11)、前滑块00)以及活动夹板C3)和操作手柄(16),前滑块00)设置在机座(1)前部的前导槽或前导孔内并由机座(1)上的上挡块和下挡块限制移动行程,后滑块(11)设置在机座(1)后部的后导孔或后导槽内,且后滑块(11)内侧面具有由平面和与平面平稳过渡的导向槽构成的导向面,至少两个顶杆09)设置在机座(1)的导孔内顶在后滑块(11)的导向面上,设置在机座(1)前部的活动夹板(3)与顶杆09)连接,且顶杆09)上安装有弹簧( ),活动夹板C3)上的前导管弧槽(3-1)与机座(1)前部的后导管弧槽(1- 对应形成导管孔,铰接在机座(1)上的操作手柄(16)分别通过前连杆 (18)和后连杆(13)与前滑块OO)的后滑块(11)铰接;所述的刀头移动机构包括刀片04) 和刀座以及压块05),刀片04)安装在刀座和压块05)之间并通过紧钉螺钉 (26)固定,刀座可调节连接在前滑块00)上;所述的导管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8)、 调节杆(7)以及位于调节杆(7)两侧的至少两个导柱(9)和具有凸凹面的导管杆,调节杆(7)的两端和导柱(9)的两端分别与机座⑴和定位板⑶连接,定位板⑶外侧的调节件(6)与调节杆(7)连接,导管杆(4)安装在定位板(8)上并位于刀片04)的后部,且导管杆(4)设置在导管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板C3)为两个,活动夹板C3)分别位于前滑块00)的两侧,安装在活动夹板(3)上的紧固件旋接在顶杆09)内,且顶杆09)的内侧还连接有弹簧座(27),套装在顶杆09) 上的弹簧08) —端顶在机座(1)顶杆孔的挡肩上、另一端顶在弹簧座(XT)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前上部安装有具有前导孔和前导槽的上固定座(10),机座(1)的前下部安装有具有前导孔和前导槽的下固定座0),且上固定座(10)为上挡块对前滑块上移限位,下固定座的沉孔或机座(1)对前滑块00)下移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手柄(16)上设有前槽孔(16-2)和后槽孔(16-1),后连杆(13)通过后下销(12)和后上销(14)分别与后滑块(11)和操作手柄(16)连接,机座(1)上的铰接座(1-4)和前连杆(18)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操作手柄(16)的后槽孔(16-1)和前槽孔(16-2)内,并分别通过中间销(15)和前上销(17)连接,且前滑块00)通过前下销(19)与前连杆(1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8)外侧安装有调节件,调节杆(7)的一端固定在机座(1)上,且调节杆(7)另一侧穿过定位板(8)与调节件(6)连接,导柱(9)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板(8)上,导柱(9)的另一端穿出机座(1)上的导柱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8)外侧安装有调节件(6),调节杆(7)的一端固定在机座(1)上,且调节杆(7) 另一侧穿过定位板(8)与调节件(6)连接,导柱(9)的一端固定在机座(1)上,导柱(9)的另一端穿出定位板(8)上的导柱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穿出前滑块00)并旋接在刀座调节件02)上,具有卡接凸环的卡座03)安装在机座(1)上,卡座上的凸环设置在刀座调节件0 的凹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气管堵塞器的双腔导管侧孔切口装置,联动夹紧机构包括后滑块、前滑块以及活动夹板和操作手柄,前滑块和后滑块分别设置在机座前后部的导槽或导孔内,至少两个顶杆设置在机座的导孔内顶在后滑块的导向面上,设置在机座前部的活动夹板与各顶杆连接,铰接在机座上的操作手柄分别通过前连杆和后连杆与前滑块的后滑块铰接;刀片安装在刀座和压块之间并通过紧钉螺钉固定,刀座可调节连接在前滑块上;调节杆的两端和导柱的两端分别与机座和定位板连接,定位板外侧的调节件与调节杆连接,导管杆安装在定位板上并位于刀片的后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定位夹紧可靠,操作轻便,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010346SQ20112006224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马博平 申请人:常州市新能源吻合器总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