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癌抑癌中药粉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94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抑癌中药粉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不能手术的肿瘤多是以化疗和放疗为主,但是,抗肿瘤化疗药物以及放疗都有严重的副反应,容易引起骨髓造血障碍、胃肠道反应以及原发性二次肿瘤等;而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相对化疗和放疗副反应较少,且能对抗肿瘤化疗和放疗造成的损伤,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指标,因此,发展治疗肿瘤的中药,在肿瘤治疗中联合用药成为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癌抑癌中药粉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抗癌抑癌中药粉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西洋参30-40、熟地25-30、太子参20-25、仙鹤草5-10、紫河车2-4、陈皮4-6、黄芪6-10、桔核5-10、百合15-20、牡蛎5-8、茯苓2-4、旱莲草4-6、白花蛇舌草2-4、山药6-10、僵蚕5-10、薏苡仁10-15、南沙参8-10、北沙参5-8、天冬2-4、麦冬5-10、五味子6-10、川贝25-30、浙贝母20-25、半枝莲6-8、阿胶15-20、鹿角胶15-18、蕨麻草4-6和菠萝麻2-4。

抗癌抑癌中药粉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西洋参35、熟地28、太子参22、仙鹤草8、紫河车3、陈皮5、黄芪8、桔核8、百合18、牡蛎6、茯苓3、旱莲草5、白花蛇舌草3、山药8、僵蚕8、薏苡仁13、南沙参9、北沙参6、天冬3、麦冬8、五味子8、川贝28、浙贝母22、半枝莲7、阿胶18、鹿角胶16、蕨麻草5和菠萝麻3。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过100-200目筛,然后兑开水服用,每日一剂,20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效;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半枝莲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蛇虫咬伤;天冬、麦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扶正固本,排毒化瘀和抗癌抑癌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粉剂利用传统的中医中药基本理论,精选多种纯天然中草药制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扶正固本,排毒化瘀和抗癌抑癌的功效,对早期癌症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同时,本发明的临床疗效明显,无副作用,费用低,携带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抗癌抑癌中药粉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g)为:西洋参35、熟地28、太子参22、仙鹤草8、紫河车3、陈皮5、黄芪8、桔核8、百合18、牡蛎6、茯苓3、旱莲草5、白花蛇舌草3、山药8、僵蚕8、薏苡仁13、南沙参9、北沙参6、天冬3、麦冬8、五味子8、川贝28、浙贝母22、半枝莲7、阿胶18、鹿角胶16、蕨麻草5和菠萝麻3。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过100-200目筛,然后兑开水服用,每日一剂,20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某,女,65岁,长期咳嗽,严重时痰中带血或咯血,经医院诊断为肺癌早期,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粉剂,每日一剂,连服两个疗程,疼痛明显减轻,病情好转,继续服用三个疗程以巩固治疗,痊愈。

病例2、胡某某,女,59岁,患者常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肿块,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粉剂,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B超查肿块缩小,后续服用三个疗程,肿块消失,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3、郭某,男,69岁,近半年,患者常感上腹不适、疼痛感,进食后饱胀,常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医院检查确定为胃癌早期,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粉剂,每日一剂,连服两个疗程,上腹部疼痛减轻,无呕吐、便血症状,后续服用四个疗程以巩固疗效,诸症全消,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