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心宁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240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冠心宁注射液是含有丹参和川芎的有效提取物的中药制剂。自70年代开发研制成水针剂在国内上市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改善冠脉循环和抗血凝作用,能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和减少血栓的形成,使栓塞范围缩小。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现上市的冠心宁注射液是按照药品标准WS3-B-3267-98-2012制备的。其具体制备方法是:丹参、川芎按照1000g∶1000g配伍。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6~1.26(7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量为85%,冷藏,滤过,滤液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约8.0~8.5,冷藏,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用注射用水稀释至约1000ml,冷藏,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70℃)的清膏,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3,冷藏,滤过,滤液以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7.2,加热煮沸30分钟,加适量活性炭,稍冷,滤过,冷藏,加入注射用水适量和亚硫酸氢钠0.5g,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约6.8~7.3,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药品稳定性差,质量不易控制,尤其是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文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注射用冠心宁的工艺研究,中成药,2008年第30卷第3期,361页~365页)公开了一种冠心宁注射液的纯化方法,该方法将冠心宁水提醇沉浓缩液用D101型树脂处理,目的是除掉无效成分,保留有效成分,最终结果是所得的粗提物固体膏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原儿茶醛和阿魏酸)的百分含量提高了5倍。但是该法将丹参和川芎水提醇沉浓缩液(混合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未考虑丹参有效成分群及川芎有效成分群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差异,而两个有效成分群的分子结构差异较大,其吸附及洗脱的性质不同,因此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丹参及川芎浓缩混合液进行纯化时会顾此失彼,很难使两种有效成分群同时得以最大的富集。专利CN102048821A(一种冠心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该法对丹参水提浓缩液和川芎水提浓缩液分别用不同的大孔树脂纯化方法进行,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是该工艺仍比较粗放,不能保证批次间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利于进一步提升丹参及川芎有效成分的收率及转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对CN102048821A提供的冠心宁药物制剂制备的工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得提取物中丹酚酸B、原儿茶醛、川芎嗪和阿魏酸的收率及转移率均有所提高,且出人意料的发现采用该法制备的冠心宁组合物具有更好的药效。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冠心宁药物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100份、川芎10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丹参提取物的制备和川芎提取物的制备。其中,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取丹参药材,加入丹参药材8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煎煮1小时,再用丹参药材5倍重量份的水煎煮2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冷藏,过滤,滤液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控制在1:6~1:8之间,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8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8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6倍量柱体积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丹参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取川芎药材,加入川芎8倍重量份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2小时,再用川芎6倍重量份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NKA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控制在1:6~1:8之间,洗脱条件为:川芎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5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5倍量柱体积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然后用4倍量柱体积的60%乙醇洗脱,收集60%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川芎提取物。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所述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所述川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NKA型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冠心宁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丹参提取的制备和川芎提取物的制备。其中,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取丹参药材,加入丹参药材8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煎煮1小时,再用丹参药材5倍重量份的水煎煮2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冷藏,过滤,滤液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控制在1:6~1:8之间,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8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8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6倍量柱体积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丹参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取川芎药材,加入川芎8倍重量份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2小时,再用川芎6倍重量份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NKA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控制在1:6~1:8之间,洗脱条件为:川芎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5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5倍量柱体积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然后用4倍量柱体积的60%乙醇洗脱,收集60%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川芎提取物。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中所述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中所述川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NKA型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制剂。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制剂是本发明上述组合物和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而成,所述制剂优选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注射剂。所述药用辅料可以选自粘合剂、稀释剂、崩解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等。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注射剂。采用技术方案是所述注射剂是本发明上述组合物和药用辅料一起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而成注射剂,药用辅料优选包含L-甲硫氨酸。发明人在辅料筛选的过程中发现,采用L-甲硫氨酸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得本发明组合物制备的注射液的pH值在贮存过程中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注射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本发明上述组合物混合均匀,加注射用水,调pH值至6.8~7.2,加热煮沸,冷却,冷藏,超滤,加入L-甲硫氨酸,定容,调节pH值至6.8~7.3,过滤,灌封,灭菌。本方法采用的是“超滤”除去热源的方法。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除去热源,即使活性炭的加入量仅为溶液体积的0.02%,仍有较大量的主成分损失,因而不宜采用该法去除热原。另外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阻隔分子量>10000的超滤膜会造成本发明注射液主成分较大的损失,而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处理样品后,丹酚酸B、原儿茶醛的总损失量仅为2%,阿魏酸及川芎嗪的总损失量约为3%。因此确定选用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去除热原,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CN102048821A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更好的药效。这可能是与本发明组合物主要药物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有关,同时更可能也与其他非主要有效成分得以保留,且各成分配比能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有关。

2、CN102048821A没有对其组合物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研究,有可能造成批次之间组合物主要或非主要有效成分得率及各成分之间的配比差异巨大,通过该法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药效不稳定,不能满足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要求。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进一步优化CN102048821A公开的技术的基础上而获得,对冠心宁组合物制备方法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控制,从而保证了药品质量、药品药效稳定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案

下述是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和实验例仅限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部分:生产工艺研究

1、丹参提取工艺

药用丹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使血液粘度下降,抗氧化,增强耐氧能力,抗菌消炎,改善肾功能,对脑组织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等作用。丹参的有效成分可分为脂溶性的和水溶性的,其中,水溶性成分以丹参总酚酸为主,主要有丹参素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等。因此,为了得到丹参中的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申请人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和优化,使总酚酸尽可能提出,又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使总酚酸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富集,以达到有效部位投料的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要求。

具体试验方法为:取丹参饮片100g,采用水回流条件下提取,合并提取液放置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并蒸干,用水溶解并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5ml,用乙酸乙酯萃取4次,用量分别为20ml、10ml、10ml、10ml,合并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减压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测定原儿茶醛的含量。表1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验的结果。

表1 丹参总酚酸提取工艺考察试验结果

申请人在试验中发现,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多及提取时间的延长,原儿茶醛的溶出有提高的趋势的原因,但考虑时间及成本申请人最终确定的是先采用丹参药材8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次,煎煮1小时,再用丹参药材5倍重量份的水煎煮2次,每次0.5小时。

2、丹参纯化工艺

丹参经提取后,考虑到醇沉工艺会将酚酸类成分包裹在其中而损失,同时考虑水提浓缩液中含糖份较高,粘性较大,不利于大孔树脂洗脱,故考虑仅采用一次醇沉工艺,再进行大孔树脂洗脱。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除杂,糖类、氨基酸、多肽等水溶性杂质都可以被水洗脱除去,再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将总酚酸洗脱下来,故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一定相对密度,直接注入大孔吸附树脂柱,用不同浓度乙醇进行梯度洗脱,就可以起到除杂精制丹参总酚酸的作用。申请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发现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丹参总酚酸的吸附容量和解吸附的综合效果最好,因此本发明采用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丹参提取物进行纯化。

试验方法:取不同直径的树脂柱(Φ=3cm,4cm,5cm),将丹参提取物浓缩液分别用按照径高比加入不同重量的已处理好的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先用8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8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6倍量柱体积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干,用60%乙醇溶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并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测定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表2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验的结果。

表2 丹参总酚酸纯化工艺考察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丹参提取物纯化过程中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控制在1:6~1:8之间,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时,树脂的出膏率及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转移率等比较理想。

3、川芎提取工艺

药用川芎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其有效成分有:生物碱类的川芎嗪、有机酸类的阿魏酸等。川芎嗪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大活性,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对由肾上腺素或氯化钾引起的主动脉收缩有明显拮抗作用;能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对血栓烷A2(TXA2)的活性和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有平滑肌解痉作用。阿魏酸也有类似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和优化,使川芎嗪、有机酸类成分尽可能溶出,而其他杂质较少溶出,又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使有效成分达到了最大程度富集,满足有效部位投料的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为:以川芎总提取物中的川芎嗪和阿魏酸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溶媒用量等因素对川芎活性成分提取收率的影响。具体为取川芎药材100g,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回流条件下提取,合并提取液放置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并蒸干,测定阿魏酸和川芎嗪的相对含量(以峰面积计)。表3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验的结果。

表3 川芎提取工艺考察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阿魏酸及川芎嗪两种有效成分提取率,70%浓度乙醇的提取效果较好。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多及提取时间的延长,阿魏酸及川芎嗪的溶出有提高的趋势的原因,但考虑时间及成本申请人最终确定川芎8倍重量份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2小时,再用川芎6倍重量份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

4、川芎纯化工艺

提取溶剂采用70%的乙醇,溶出的多糖量不太多,将提取液直接放在5℃冷库中静置一夜,只有少量多糖被沉淀下来,调乙醇浓度到85%醇沉一次又有部分多糖沉淀下来,由于考虑到醇沉会将阿魏酸等有效成分包裹在其中而损失,而且工艺较为繁琐,成本也高,并不是最好的纯化方法。另外,经提取后的提取液中有少量糖类、氨基酸和多肽等成分,纯化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除去这些杂质,从而提高川芎提取有效成分的含量。根据这些化合物的性质,申请人选择了大孔树脂吸附法对川芎有效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除杂,糖类、氨基酸等杂质可被水洗脱除去,再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将总酚酸洗脱下来,故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一定相对密度,不必醇沉,直接注入大孔吸附树脂柱处理,就可以起到除杂精制川芎提取物的作用。

申请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发现NKA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川芎提取物的吸附容量和解吸附的综合效果最好,因此本发明采用NKA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川芎提取物进行纯化。

试验方法:取不同直径的树脂柱(Φ=3cm,4cm,5cm),将川芎提取物浓缩液分别用按照径高比加入不同重量的已处理好的NKA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先用水洗脱至无糖反应,再用30%乙醇洗脱5倍柱床体积,再用60%乙醇洗脱4倍柱床体积。收集6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干,再用无水乙醇溶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测定麦阿魏酸及川芎嗪的量。表4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验的结果。

表4 川芎提取物纯化工艺考察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川芎提取物纯化过程中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控制在1:6~1:8之间,洗脱条件为:川芎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时,树脂的出膏率及阿魏酸和川芎嗪的转移率等比较理想。

二、组合物及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1

组方:

丹参 100g 川芎 100g

制备方法:

称取丹参药材,用800g的水煎煮1次,煎煮1个小时,再用500g的水煎煮2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降至室温,过滤,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冷藏,过滤,滤液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6,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8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8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6倍量柱体积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丹参提取物,其中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之和为18.47%,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转移率为88.39%,丹参总酚酸含量41.47%。

取川芎药材,加入800g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2小时,再用600g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过滤,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NKA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6,洗脱条件为:川芎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5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5倍量柱体积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然后用4倍量柱体积的60%乙醇洗脱,收集60%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川芎提取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之和为7.81%,川芎嗪和阿魏酸转移率84.07%。

将丹参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2

组方:

丹参 100g 川芎 100g

制备方法:

称取丹参药材,用800g的水煎煮1次,煎煮1个小时,再用500g的水煎煮2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降至室温,过滤,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冷藏,过滤,滤液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8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8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6倍量柱体积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丹参提取物,其中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之和为22.61%,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转移率为90.24%,丹参总酚酸含量40.53%。

取川芎药材,加入800g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2小时,再用600g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过滤,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NKA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洗脱条件为:川芎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5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5倍量柱体积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然后用4倍量柱体积的60%乙醇洗脱,收集60%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川芎提取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之和为7.52%,川芎嗪和阿魏酸转移率85.64%。

将丹参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

实施例3

组方:

丹参 100g 川芎 100g

制备方法:

称取丹参药材,用800g的水煎煮1次,煎煮1个小时,再用500g的水煎煮2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降至室温,过滤,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冷藏,过滤,滤液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8,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8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8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6倍量柱体积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丹参提取物,其中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之和为18.74%,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转移率为86.11%,丹参总酚酸含量41.98%。

取川芎药材,加入800g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2小时,再用600g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过滤,浓缩至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10~1.15;将得到的浓缩液注入NKA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8,洗脱条件为:川芎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洗脱时,先用5倍量柱体积的纯化水洗脱,再用5倍量柱体积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然后用4倍量柱体积的60%乙醇洗脱,收集60%乙醇洗脱液;将得到的洗脱液浓缩至干得川芎提取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之和为8.65%,川芎嗪和阿魏酸转移率87.34%。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组合物,溶于2L注射用水,调pH值至6.8,加热煮沸,冷却,冷藏,用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超滤,加入L-甲硫氨酸,定容,调节pH值至6.8,过滤,灌封,灭菌,制得注射液。

实施例5

将实施例2组合物,溶于2L注射用水,调pH值至7.0,加热煮沸,冷却,冷藏,用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超滤,加入L-甲硫氨酸,定容,调节pH值至7.0,过滤,灌封,灭菌,制得注射液。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组合物,溶于2L注射用水,调pH值至7.2,加热煮沸,冷却,冷藏,用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超滤,加入L-甲硫氨酸,定容,调节pH值至7.3,过滤,灌封,灭菌,制得注射液。

对比例1

组方:

丹参 100g 川芎 100g

制备方法:

按CN102048821A实施例1方法制备丹参提取物,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采用该法制备丹参提取物,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之和为14.57%,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转移率为76.18%,丹参总酚酸含量37.62%。

按CN102048821A实施例1方法制备川芎提取物,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6,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采用该法制备川芎提取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之和为7.24%,川芎嗪和阿魏酸转移率67.04%。

将上述丹参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对比例1组合物。

对比例2

组方:

丹参 100g 川芎 100g

制备方法:

按CN102048821A实施例2方法制备丹参提取物,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采用该法制备丹参提取物,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之和为17.14%,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转移率为83.40%,丹参总酚酸含量37.67%。

按CN102048821A实施例2方法制备川芎提取物,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6,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采用该法制备川芎提取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之和为5.45%,川芎嗪和阿魏酸转移率71.04%。

将上述丹参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对比例2组合物。

对比例3

组方:

丹参 100g 川芎 100g

制备方法:

按CN102048821A实施例3方法制备丹参提取物,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4: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采用该法制备丹参提取物,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之和为17.51%,丹酚酸B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转移率为80.16%,丹参总酚酸含量40.92%。

按CN102048821A实施例3方法制备川芎提取物,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6,洗脱条件为:丹参与干树脂的重量比为5:1,吸附流速3ml/min,洗脱流速4ml/min;采用该法制备川芎提取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之和为5.45%,川芎嗪和阿魏酸转移率62.74%。

将上述丹参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对比例3组合物。

对比例4

将对比例1组合物,溶于2L注射用水,调pH值至6.8,加热煮沸,冷却,冷藏,用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超滤,加入L-甲硫氨酸,定容,调节pH值至6.8,过滤,灌封,灭菌,制得注射液。

对比例5

将对比例2组合物,溶于2L注射用水,调pH值至7.0,加热煮沸,冷却,冷藏,用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超滤,加入L-甲硫氨酸,定容,调节pH值至6.8,过滤,灌封,灭菌,制得注射液。

对比例6

将对比例3组合物,溶于2L注射用水,调pH值至7.2,加热煮沸,冷却,冷藏,用阻隔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超滤,加入L-甲硫氨酸,定容,调节pH值至7.3,过滤,灌封,灭菌,制得注射液。

第三部分:药效学试验

试验例1、对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比较

SD大鼠,雄性,体重250-350g,实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等容量生理盐水)、实施例4组(10mg/kg)、实施例5组(10mg/kg)、实施例6组(10mg/kg)、对比例4组(10mg/kg)、对比例5组(10mg/kg)、对比例6组(10mg/kg)。10只/组,戊巴比妥纳(3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潮气量1ml,频率14次/min,呼吸比3∶1。调节生理刻录仪,右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压力转换器测量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BDP)。连接肢体导联测定ECG II,待稳定后记录各参数正常值,左胸部去毛消毒,沿左锁骨中线,在第3或第4肋间开胸,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轻压右侧胸廓,微微挤出心脏,在左心耳下缘距肺动脉圆锥根部约2mm,以左冠状静脉为标志,将无损缝合针刺入心肌约0.5mm,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立即将心脏送回胸腔,胸外按摩,缝合胸腔,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掉呼吸机。静脉注射给药,在其后0、10、30、60、90、120min分别记录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本发明组合物对冠脉结扎大鼠心电图J点变化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注射液与对比例注射液都具有一定降低J点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本发明注射液的治疗作用均强于对比例注射液。

试验例2、对犬急性心急缺血冠脉流量的影响

健康成年Beagle犬,体重12kg±2kg,普通级,雌雄不拘。随机分为模型组、实施例4组(0.3g/kg)、实施例5组(0.3g/kg)、实施例6组(0.3g/kg)、对比例4组(0.3g/kg)、对比例5组(0.3g/kg)、对比例6组(0.3g/kg)。麻醉下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动物称重后以3%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麻醉。固定,气管插管,接DG电动人工呼吸机,待开胸后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6~18次/min,潮气量350~550mL。分离左侧颈动脉,插入动脉插管(管内充满1000U/ml的肝素生理盐水),以测量动脉血压。分离颈静脉,插入静脉插管至冠状静脉窦(管内充满1000U/ml的肝素生理盐水),以备抽血用。分离股静脉,插管并予以生理盐水补液。监测、记录心电图(ECG)变化。沿腹部正中线开腹,分离十二指肠并穿棉线,以备给药用。沿胸骨左缘第4肋间开胸,暴露心脏,剪开心包并作心包吊床。分离冠状动脉左旋支,放置25mm内径的电磁血流量仪探头,连接于MFV-3200电磁血流量仪上,测量冠脉流量(CBF)。以上指标均同步记录于RM-6000八道生理仪。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第2~3分支间游离冠状动脉,并在其下穿2根丝线,备用于二步结扎。首次结扎前2min,利多卡因5mg/kg,股静脉注射预防心律失常。在结扎时将一段直径1mm的钢丝插入第1松结内。完全结扎后15min开始记录,作为用药前对照值,经十二指肠给予配制好的等体积实验药物或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10、30、60、90、120min记录冠脉流量,计算心肌血流量。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本发明组合物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心肌血流量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6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制备的注射液和对比例组合物制备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犬心肌血流量均有影响,且本发明组合物注射液的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组合物注射液。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