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36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70型(RNA病毒)所致的结膜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1969年首先发现于非洲加纳,以后蔓延到世界许多地区,曾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起爆发流行。我国先后几次发生流行。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剧,潜伏期短,刺激症状重,可伴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害及耳前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少数病例结膜炎后2~3周,出现全身发热、倦怠、头痛、等症状,继而出现运动麻痹,主要累及下肢,也可累及面神经一旦发生可造成永久性瘫痪。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目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多使用滴眼剂治疗,由于容易配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人们易于接受,但是由于眼睛具有流泪和眨眼反射等非常有效的保护机制,使滴入到眼内的药液迅速从角膜前区域消除,加之角膜的生物屏障作用限制药物到达眼内靶组织。因此,研究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药物来解决现有药物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存在的各种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清肝明目、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有效的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可用于其它眼部感染性疾病和炎症,而且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安全可靠,吸收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制成所述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卵磷脂络合碘0.01~0.015份,双氯非那胺0.1~0.2份,多西环素0.05~0.1份,刀灰树22~38份,合萌21~37份,白栎蔀20~36份,天青地白20~36份,菠菜子19~35份,苦竹叶19~35份,栾华19~35份,太白鹿角18~34份,戎盐18~34份,大头菜子17~33份,蕨根16~32份和金挖耳16~32份。

制成所述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卵磷脂络合碘0.012~0.014份,双氯非那胺0.12~0.18份,多西环素0.06~0.08份,刀灰树26~34份,合萌25~33份,白栎蔀24~32份,天青地白24~32份,菠菜子23~31份,苦竹叶23~31份,栾华23~31份,太白鹿角22~30份,戎盐22~30份,大头菜子21~29份,蕨根20~28份和金挖耳20~28份。

制成所述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卵磷脂络合碘0.013份,双氯非那胺0.15份,多西环素0.07份,刀灰树30份,合萌29份,白栎蔀28份,天青地白28份,菠菜子27份,苦竹叶27份,栾华27份,太白鹿角26份,戎盐26份,大头菜子25份,蕨根24份和金挖耳24份。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西药卵磷脂络合碘和多西环素按比例混合放入药罐内,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2)将西药双氯非那胺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3)将上述步骤(1)~(2)获得的细粉放入容器内混合,备用。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中药刀灰树、白栎蔀、天青地白、苦竹叶、栾华、太白鹿角、戎盐和蕨根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9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中药合萌和金挖耳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中药菠菜子和大头菜子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获得的滤液、汁液和细粉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浓缩成稠膏,备用。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细粉和中药稠膏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提取制成片剂,即得所述的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西药的药性如下:

卵磷脂络合碘:为棕黄色颗粒或粉末,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氯仿、四氯化碳和苯中,不溶于乙醚和乙醇。用于血管痉挛性视网膜炎、出血性视网膜炎、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中央静脉闭合性视网膜炎和婴儿哮喘、支气管炎、缺碘性甲状腺肿、缺碘性甲状腺机能减退。

双氯非那胺: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微苦,几乎不溶于水和氯仿,溶于乙醇和碱性溶液。用于治疗各型青光眼(开角型、闭角型及继发性青光眼),尤其适用于对乙酰唑胺有耐药性的患者。

多西环素:常用其盐酸盐,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臭,味苦,在水或甲醇中易容,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几乎不溶。临床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淋巴结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也用于斑疹伤寒、支原体肺炎等。

刀灰树:味甘,性平。止血生肌,和肝健脾。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疮疖,疳积,眼结膜炎。

合萌:味甘、苦,性寒,无毒;归肺、胃经。清热利湿,祛风明目,通乳。主热淋,血淋,水肿,泄泻,疖肿,疮疥,目赤肿痛,眼生云翳,夜盲,关节疼痛,产妇乳少。《本草拾遗》载:“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

白栎蔀:味苦、涩,性平。理气消积,明目解毒。主疳积,疝气,泄泻,痢疾,火眼赤痛,疮疖。

天青地白: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肝、脾、小肠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咳嗽,咽喉痛,目赤肿痛,淋,浊,带下,疮疡疔,毒,蛇伤,跌打损伤。《福建民间草药》载:“明目益肝,利尿解热。”

菠菜子:味辛、甜,性温;归脾、肺经。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风火目赤肿痛,咳喘。

苦竹叶: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主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烫火伤。《名医别录》载:“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栾华:味苦,性寒;归肝经。清肝明目。主目赤肿痛,多泪。《本经》载:“主目痛泪出伤眦,消目肿。”

太白鹿角:味苦,性凉;归膀胱、肝经。利水通淋,消肿解毒,止血生肌。主不便淋涌,风热目赤,烂弦风眼,黄水疮。

戎盐:味咸,性寒;归心、肾、膀胱经。凉血,明目。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痛,风眼烂弦,牙痛。《本经》载:“主明目、目痛,益气,坚筋骨。”

大头菜子:味辛、甘、苦,性温。泻湿热,散热毒。主治黄疸,便秘,目疾,乳痈,小儿头疮,无名肿毒,骨疽不愈。

蕨根:味甘,性寒,无毒;归肺、肝、脾、大肠经。清热,利湿,平肝安神,解毒消肿。主发热,咽喉肿痛,腹泻,痢疾,黄疸,白带,高血压,头昏失眠,风湿痹痛,痔疮,脱肛,湿疹,烫伤,蛇虫咬伤。

金挖耳:味苦、辛,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头风,风炎赤眼,咽喉肿痛,痄肋,牙痛,乳痈,疮疖肿毒,痔疾出血,腹痛泄泻,急惊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清肝明目、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有效的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可用于其它眼部感染性疾病和炎症,而且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安全可靠,吸收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卵磷脂络合碘0.014g,双氯非那胺0.18g,多西环素0.08g,刀灰树34g,合萌33g,白栎蔀32g,天青地白32g,菠菜子31g,苦竹叶31g,栾华31g,太白鹿角30g,戎盐30g,大头菜子29g,蕨根28g和金挖耳28g。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西药卵磷脂络合碘和多西环素按比例混合放入药罐内,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2)将西药双氯非那胺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3)将上述步骤(1)~(2)获得的细粉放入容器内混合,备用。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中药刀灰树、白栎蔀、天青地白、苦竹叶、栾华、太白鹿角、戎盐和蕨根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9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中药合萌和金挖耳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中药菠菜子和大头菜子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获得的滤液、汁液和细粉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浓缩成稠膏,备用。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细粉和中药稠膏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提取制成片剂,即得所述的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片(每片0.5g),5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卵磷脂络合碘0.013g,双氯非那胺0.15g,多西环素0.07g,刀灰树30g,合萌29g,白栎蔀28g,天青地白28g,菠菜子27g,苦竹叶27g,栾华27g,太白鹿角26g,戎盐26g,大头菜子25g,蕨根24g和金挖耳24g。

本实施例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卵磷脂络合碘0.012g,双氯非那胺0.12g,多西环素0.06g,刀灰树26g,合萌25g,白栎蔀24g,天青地白24g,菠菜子23g,苦竹叶23g,栾华23g,太白鹿角22g,戎盐22g,大头菜子21g,蕨根20g和金挖耳20g。

本实施例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卵磷脂络合碘0.01g,双氯非那胺0.1g,多西环素0.05g,刀灰树22g,合萌21g,白栎蔀20g,天青地白20g,菠菜子19g,苦竹叶19g,栾华19g,太白鹿角18g,戎盐18g,大头菜子17g,蕨根16g和金挖耳16g。

本实施例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1)选取小鼠42只,雌雄各半,体重20~35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

(2)将本发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取1片溶解在10ml水中,备用;

(3)取与步骤(2)等量生理盐水,备用;

(4)取步骤(2)中的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溶液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实验组的21只小鼠进行灌药;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

(5)取步骤(3)中的等量生理盐水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对照组的21只小鼠进行灌药;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

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

2、长期毒性实验:

选取小鼠42只,雌雄各半,体重20~35g,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将本发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取1片溶解在10ml水中,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小鼠进行灌药,每天2次,连续用药15周后停药3周,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小鼠各脏器也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中西药复方制剂,选择确诊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261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三组,治疗组8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44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8~26天;对照组A87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43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10~25天;对照组B8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5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9~27天。

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三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药物选择: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口服,每日2次,每次1片(每片0.5g),5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A使用诺氟沙星滴眼液,滴入眼睑内,一次1~2滴,一日3~6次。

对照组B使用十五味萝蒂明目丸,一次2~3丸,一日1次,早晨服。

三、疗效判断:

治愈:双眼发烫、烧灼、畏光、流泪、眼红等症状全部消失,眼睛恢复正常。显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眼睛明显好转。有效:上述症状有所减轻,眼睛有所好转。无效: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四、治疗结果: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

五、典型病例:

1、钟某,女,18岁。患者双眼灼热胀痛,流泪畏光,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使用过用眼药水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我院治疗,经服用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眼睛恢复健康,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2、姜某,男,20岁。患者双眼眼白发红,并伴有轻微的疼痛、畏光、流泪现象,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眼睛恢复如常,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3、田某,女,31岁。患者眼结膜充血并伴有脓性分泌物,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使用过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一般,后来我院治疗,经服用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4、任某,男,62岁。患者双眼眼睑肿胀,白睛红赤疼痛,畏光流泪,并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眼睛恢复正常,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5、汪某,女,47岁。患者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严重,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痊愈,眼睛恢复如常,半后随访无复发。

6、范某,男,59岁。患者自觉眼睛有灼热感,疼痛,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且有分泌物附着,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去除分泌物后即可恢复视力,随后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复方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诸症全消,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