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357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其相当于中医学上的牛皮癣或摄领疮。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尚未十分清楚,但与神经、精神因素有着明显的关系,因此西医治疗以对症缓解瘙痒为主,口服以抗组胺药物为主,严重者给予镇静安眠药,外用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虽能暂时缓解病情,但停药易复发,且反复应用副作用较大。

神经性皮炎西医病因并不十分明确,推测其与神经调节功能失衡有关,而中医针灸、中药疗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等优势,可迅速缓解局部症状,促进局部皮损快速消退; 但是中医针灸、中药疗法亦有其不足之处: 如外用制剂命名不规范、制备工艺不成熟、无统一制剂治疗标准; 部分文献无随机对照,缺乏药理、毒理等实验研究等问题; 并且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因此,这些也是以后要逐步完善之处,特别是针灸、中药等对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机制的研究、并研制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是皮肤科临床、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目标与方向。

锦香草:本品为野牡丹科锦香草属植物锦香草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Allomorphia caualerieiLevl. Et van.]的全草或根。春、夏季采收全草,根全年均可采,均洗净,切碎晒干。【性味】味苦;辛;性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湿。主热毒血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血热崩漏;肠热痔血;小儿阴囊肿大。【原植物形态】草本,高10-15cm。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很,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通常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9cm,密被长粗毛;叶片纸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先端广急尖至近圆形,基部心形,长6-16cm,宽4.5-14cm,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表面被疏糙伏毛状长粗毛,背面仅基出脉及侧脉被平展的长粗毛;基出脉7-9,表面脉平整,背面脉隆起。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7cm,被长粗毛,稀几无毛;苞片倒卵形或近侧披针形,被粗毛,通常仅有4枚,长约1cm,或更长;花梗与花萼均被糠秕;花萼漏斗状四棱形,裂片广卵形;花瓣粉红色至紫色,上部略偏斜,先端急尖;雄蕊4,近等长,花药基部具小瘤或不明显,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杯形,先端具冠。蒴果,先端冠4裂,伸出宿存萼,宿存萼具8纵肋,果梗伸长,被糠秕。花期6-8月,果期7-9月。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催乳藤: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醉魂藤属植物催乳藤Het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的全株。秋季采收,晒干。【性味】微苦、甘;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催乳。主产后气血郁滞;乳汁不下。【原植物形态】 柔弱缠绕藤本。全株具乳汁,茎被2列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4cm;叶片长圆形,稀卵状长圆形,长7.5-11cm,宽3.5-4.5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侧脉每边5-7条,弧形上升。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长2-3cm,着花4-5朵;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有腺体约10个;花冠外面淡绿色,内面黄色,辐状,直径1-1.5cm;花冠裂征5,向右覆盖;副花冠五角星芒状,花粉块每室1个,方圆形,直立。蓇葖果线状披针形,长达12cm,直径约1cm,向先端渐尖。种子长达2cm,宽约3mm,种子具长达3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8-10月,果期9-12月。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麻黄恶碱(Ephedroxane ):CAS号16251-46-0,分子式C11H13NO2,分子量191.23。【药理作用】具有抗炎作用 。【成分来源】麻黄科麻黄属植物根。

旋覆花次内酯(Inulicin):CAS号33627-41-7,分子式C17H24O5,分子量308.37。【药理作用】抗溃疡,中枢神经兴奋剂 。【成分来源】菊科植物旋覆花,线叶旋覆花,大花旋覆花的头状花序。

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CAS号22338-71-2,分子式C30H48O6,分子量504.70。【成分来源】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CAS号4547-24-4,分子式C30H48O4,分子量472.70。【成分来源】红筷子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Syn.Epilobium angustifolium],三叶鼠尾草Salvia trijuga。

4个原料药的化学结构:

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 麻黄恶碱(Ephedroxane )

旋覆花次内酯(Inulicin) 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制成该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麻黄恶碱25-35重量份 锦香草460-480重量份 催乳藤326-328重量份 旋覆花次内酯8-10重量份 远志酸4-6重量份 科罗索酸1-2重量份。

优选的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麻黄恶碱30重量份 锦香草470重量份 催乳藤327重量份 旋覆花次内酯9重量份 远志酸5重量份 科罗索酸1.5重量份。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的治疗神经性皮炎药物。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麻黄恶碱25-35重量份 锦香草460-480重量份 催乳藤326-328重量份 旋覆花次内酯8-10重量份 远志酸4-6重量份 科罗索酸1-2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麻黄恶碱、锦香草、催乳藤、旋覆花次内酯、远志酸、科罗索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5%乙醇作为溶剂,在38.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21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H-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溶液洗脱H-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8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9,滤过,药液通过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溶液洗脱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麻黄恶碱30重量份 锦香草470重量份 催乳藤327重量份 旋覆花次内酯9重量份 远志酸5重量份 科罗索酸1.5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麻黄恶碱、锦香草、催乳藤、旋覆花次内酯、远志酸、科罗索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5%乙醇作为溶剂,在38.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21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H-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溶液洗脱H-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8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9,滤过,药液通过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溶液洗脱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治疗神经性皮炎药物。

药物组合物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麻黄恶碱30g 锦香草470g 催乳藤327g 旋覆花次内酯9g 远志酸5g 科罗索酸1.5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麻黄恶碱、锦香草、催乳藤、旋覆花次内酯、远志酸、科罗索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5%乙醇作为溶剂,在38.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21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H-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溶液洗脱H-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8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9,滤过,药液通过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溶液洗脱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麻黄恶碱25g 锦香草480g 催乳藤326g 旋覆花次内酯10g 远志酸4g 科罗索酸2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麻黄恶碱、锦香草、催乳藤、旋覆花次内酯、远志酸、科罗索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5%乙醇作为溶剂,在38.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21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H-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溶液洗脱H-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8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9,滤过,药液通过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溶液洗脱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麻黄恶碱35g 锦香草460g 催乳藤328g 旋覆花次内酯8g 远志酸6g 科罗索酸1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麻黄恶碱、锦香草、催乳藤、旋覆花次内酯、远志酸、科罗索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5%乙醇作为溶剂,在38.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21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H-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溶液洗脱H-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8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9,滤过,药液通过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溶液洗脱LKS0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4%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4: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238g,加入淀粉115g,混匀,制粒,干燥,加微晶纤维素72g,硬脂酸镁4g,混匀,压制成1100片, 即得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5: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443g,加入淀粉280g,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胶囊2000粒,即得药物组合物胶囊。

实施例6:滴丸的制备

称取聚乙二醇 6000 120g水浴(80℃)加热煮熔,加入实施例3药物组合物10g,充分搅拌均匀,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却温度为-1℃,滴口内外径为7.0/2.0(mm/mm),滴口距液面为2.0cm,滴速以每分40滴为最佳条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剂,即得药物组合物滴丸。

实施例7: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麻黄恶碱20重量份 旋覆花次内酯20重量份 远志酸30重量份 科罗索酸10重量份。

实施例8: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麻黄恶碱30重量份 旋覆花次内酯10重量份 远志酸25重量份 科罗索酸12重量份。

实施例9: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麻黄恶碱23重量份 旋覆花次内酯50重量份 远志酸10重量份 科罗索酸8重量份。

实验例1: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试验研究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1-45岁之间;病程1年-10年,平均3.4年。其中,局限性神经性皮炎26例,播散性神经性皮炎14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都有苔藓样变,多发于颈项四肢,夏季多发。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皮损分布广泛而弥散,皮损多有抓痕,呈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

1.2 诊断标准

皮损特点:粟粒至绿豆大之丘疹,顶部扁平,呈圆形或多角形,多呈淡红、黄褐或正常皮色,或有色素沉着,可覆白色鳞屑。常散在分布,或密集融合成斑片,或苔藓样变。斑片边界清楚,大小不等,可为圆形、类圆形或不整形,周围亦可有少数孤立散在的扁平丘疹。

部位:多位于颈后及两侧、肘窝、窝、股内侧、尾骶及腕、踝等部,其它部位亦可发生。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皮疹不甚广泛或仅限于上述部位者。

泛发性神经性皮炎:除上述部位外,眼睑、头皮、躯干及四肢之一部或大部受累者。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组

共20例,采用口服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每次1.2g,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服药期间注意情志调节,勿食辛辣,忌烟酒,宜穿纯棉衣服等。

2.2 对照组

共20例,采用口服维生素C 0.3g,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 2片,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服药期间注意事项同中药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感消失,愈后3个月内无复发;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减轻。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瘙痒症状有所改善;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瘙痒未见减轻或临床症状反而恶化。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20例中,治愈10例,好转(显效+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20例中,治愈2例,好转(显效+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0.00%。经统计学卡方检验,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表明,药物组合物对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后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4 病案举例

王某某,女性, 39岁,工人。因全身皮肤瘙痒近2年,检查见:全身多发性簇集丘疹,呈圆形或多角形,淡褐色,表面覆盖有白色鳞屑,周围可见抓痕和血痂,多发于四肢、胸背部。伴有口苦,大便结,舌红,苔黄,脉滑。就诊前曾注射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口服息斯敏、开瑞坦等药物。月经后及进食鱼虾等海鲜后加剧,根据症状及皮损情况,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口服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每次1.2g,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服药期间注意情志调节,勿食辛辣,忌烟酒,穿纯棉衣服。治疗1月,皮损及丘疹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