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14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腮腺炎在中医学称为 “痄腮”,民间又俗称 “蛤蟆瘟”、“大头瘟”,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冬季为流行高峰,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为多,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是其突出的特征,病毒可波及全身其他腺组织。因此,常可并发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病毒通过飞沫传染,侵入口腔粘膜、鼻粘膜后,经病毒血症,定位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腺体,有时侵犯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腮腺,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隋代 《诸病源候论》有 “风热毒气客于咽喉、颌颊之间,与气血相搏,结聚肿痛”的记载。金代窦杰 《疮经验全书》在 《诸病源候论》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出 “痄腮毒受在耳根,耳聤,通于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腮,是风毒症”。《温病条辨》说: “温毒者,秽浊也,凡地气之秽未有不因少阳之气而上升者,春夏地气发泄,故多有此证”。故中医学认为,腮腺炎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其发病机理可归结为: 风热上攻,阻遏少阳; 胆热犯胃,气血亏滞和亏损,痰瘀阻留; 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因足少阳之脉起于内眦,上底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故见耳下腮部漫肿,坚硬作痛。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足厥阴之脉循少腹络阴器,若受邪较重则常常并发少腹痛、辜丸肿胀。若温毒炽盛,热极生风,内窜心肝,则出现高热、昏迷、痉厥等变症。治疗总则: 因本病是风热时毒或湿热蕴结郁阻少阳、阳明之经,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雍散结消肿为主。

断线蕨:本品为水龙骨科线蕨属植物断线蕨Colysis hemionitidea (Wall.)Presl[Polypodium hemionitideum Wall.]的叶。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性味】淡;涩;凉。【归经】膀胱、肾二经。【功能主治】解毒;清热利尿。主小便短赤淋痛;发痧;毒蛇咬伤。【化学成份】断线蕨的叶子中含有尿嘧啶(uracil)和尿嘧啶核苷(uridine)。【原形态】 植株高30-60cm。根茎长而横生,密生深褐色、卵状披状形鳞片,先端渐尖,边缘有疏齿,筛孔透明。叶远生;叶柄长1.5-2cm,圆柱形,暗棕色至红棕色,以关节着生于根茎,疏被鳞片,上部有狭翅;叶片纸质,阔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40-60cm,宽5-7cm,先端渐尖,向基部渐狭,常下延达基部,全缘;主脉两面隆起,侧脉明显而两面隆起,不达于叶缘,横脉曲折,在每对侧脉之间联结成3-4个近方形的大网眼,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先端有膨大的水囊。孢子囊群大,长圆形、近圆形至短线形,在每对侧脉之间有不整齐的1行,生于网眼的交叉点,无囊群盖,通常仅位于叶背的上半部能育。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镰叶瘤足蕨:为瘤足蕨科瘤足蕨属植物镰叶瘤足蕨Plagiogyria rankanensis Hayata[P.distinctissima Ching;P.adnata Bedd.]的全草或根茎。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辛;凉。【归经】入膀胱、肺、肝三经。【功能主治】发表清热;祛风止痒;透疹。主流行性感冒;麻疹;皮肤瘙痒;血崩;扭伤。【原植物形态】 植株高30-45cm。具直立或斜升的根茎。叶簇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4-18cm,基部三棱形,有1-2对气囊体,向上略呈三棱形或半圆形;叶片狭长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7-25cm,基部宽8-11cm,一回羽状分裂;羽片纸质,15-20对,互生,长4-6cm,宽8-13mm,上下面均为绿色,渐尖头,向上微弯呈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侧沿叶轴上延,下侧圆形,边缘近全缘或有齿;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二叉状。孢子叶叶柄长30-40cm;叶片一回羽状,长14-22cm,宽4-6cm;羽片15-25对,极度收缩呈线形,长5-7cm,宽2-3mm;侧脉通常二叉,伸至叶边1/2处。孢子囊生于小脉顶部,成熟时布满羽片下面。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锦香草:本品为野牡丹科锦香草属植物锦香草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Allomorphia caualerieiLevl. Et van.]的全草或根。春、夏季采收全草,根全年均可采,均洗净,切碎晒干。【性味】味苦;辛;性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湿。主热毒血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血热崩漏;肠热痔血;小儿阴囊肿大。【原植物形态】草本,高10-15cm。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很,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通常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9cm,密被长粗毛;叶片纸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先端广急尖至近圆形,基部心形,长6-16cm,宽4.5-14cm,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表面被疏糙伏毛状长粗毛,背面仅基出脉及侧脉被平展的长粗毛;基出脉7-9,表面脉平整,背面脉隆起。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7cm,被长粗毛,稀几无毛;苞片倒卵形或近侧披针形,被粗毛,通常仅有4枚,长约1cm,或更长;花梗与花萼均被糠秕;花萼漏斗状四棱形,裂片广卵形;花瓣粉红色至紫色,上部略偏斜,先端急尖;雄蕊4,近等长,花药基部具小瘤或不明显,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杯形,先端具冠。蒴果,先端冠4裂,伸出宿存萼,宿存萼具8纵肋,果梗伸长,被糠秕。花期6-8月,果期7-9月。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葫芦素L( Cucurbitacin L):CAS号1110-02-7,分子式C30H44O7,分子量516.67。【生物活性】抗肿瘤 (动物Ehrlich 腹水癌 in vivo,生命延长率38%~42%),细胞毒(KB in vitro,ED50=0.01~0.1ug/ml,HeLa in vitro,ED50=0.1ug/ml)。【成分来源】白泻根 Bryonia alba,喷瓜 Ecballium elaterium,无卷须西瓜 Citrullus ecirrhosus,药西瓜 Citrullus colocynthis。

巴豆环氧素(Crotepoxide ):CAS号20421-13-0,分子式C18H18O8,分子量362.34。【药理作用】抗癌 。【成分来源】大戟科植物长穗巴豆的果实,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萋藤。

2个原料药化学结构:

巴豆环氧素(Crotepoxide ) 葫芦素L( Cucurbitacin L)。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制成该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断线蕨5200-530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420-430重量份 葫芦素L230-260重量份 巴豆环氧素50-60重量份 锦香草700-900重量份。

优选的用于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断线蕨525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425重量份 葫芦素L245重量份 巴豆环氧素55重量份 锦香草800重量份。

一种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的防治腮腺炎药物。

一种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断线蕨5200-530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420-430重量份 葫芦素L230-260重量份 巴豆环氧素50-60重量份 锦香草700-900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断线蕨、镰叶瘤足蕨、葫芦素L、巴豆环氧素、锦香草,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2%乙醇作为溶剂,34℃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5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2,滤过,药液通过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溶液洗脱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2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7,滤过,药液通过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溶液洗脱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一种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断线蕨525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425重量份 葫芦素L245重量份 巴豆环氧素55重量份 锦香草800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断线蕨、镰叶瘤足蕨、葫芦素L、巴豆环氧素、锦香草,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2%乙醇作为溶剂,34℃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5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2,滤过,药液通过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溶液洗脱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2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7,滤过,药液通过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溶液洗脱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一种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防治腮腺炎药物。

药物组合物防治腮腺炎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断线蕨5250g 镰叶瘤足蕨425g 葫芦素L245g 巴豆环氧素55g 锦香草80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断线蕨、镰叶瘤足蕨、葫芦素L、巴豆环氧素、锦香草,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2%乙醇作为溶剂,34℃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5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2,滤过,药液通过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溶液洗脱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2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7,滤过,药液通过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溶液洗脱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断线蕨5200g 镰叶瘤足蕨430g 葫芦素L230g 巴豆环氧素60g 锦香草70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断线蕨、镰叶瘤足蕨、葫芦素L、巴豆环氧素、锦香草,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2%乙醇作为溶剂,34℃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5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2,滤过,药液通过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溶液洗脱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2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7,滤过,药液通过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溶液洗脱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断线蕨5300g 镰叶瘤足蕨420g葫芦素L260g 巴豆环氧素50g 锦香草90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断线蕨、镰叶瘤足蕨、葫芦素L、巴豆环氧素、锦香草,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2%乙醇作为溶剂,34℃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5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2,滤过,药液通过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溶液洗脱LKS02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5%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1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2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7,滤过,药液通过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溶液洗脱FU-08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86%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4: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169g,加入淀粉256g,混匀,制粒,干燥,加微晶纤维素104g,硬脂酸镁7g,混匀,压制成1000片, 即得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5: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315g,加入淀粉492g,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胶囊2100粒,即得药物组合物胶囊。

实施例6:滴丸的制备

称取聚乙二醇 6000 410g水浴(80℃)加热煮熔,加入实施例3药物组合物23.4g,充分搅拌均匀,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却温度为2℃,滴口内外径为7.0/2.0(mm/mm),滴口距液面为2.5cm,滴速以每分53滴为最佳条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剂,即得药物组合物滴丸。

实施例7: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

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镰叶瘤足蕨480重量份 巴豆环氧素65重量份 锦香草860重量份。

实施例8: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

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葫芦素L240重量份 巴豆环氧素70重量份 锦香草950重量份。

实施例9: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

防治腮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葫芦素L270重量份 巴豆环氧素50重量份 锦香草750重量份。

实验例1:防治腮腺炎的试验研究

1、药物组成: 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 批号20120815)。

临床随证加减: 热盛者加用葛根、生石膏、天花粉。表热症加用黄芩、连翘、柴胡。风甚者加用炒牛子、荆芥。水煎服日 1 剂取 200ml,日 2 次温服,5 剂为一疗程,一般用药后 1 个疗程内症状减轻或消失。

2、治疗病例

典型病例 1: 张某某 ,男 13岁,学生,于 2013 年 4 月12 日感觉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舌苔淡黄舌质红,脉象浮数。

经某医院给与西药注射治疗,病势热稍有减缓,3 天后,热像非但不减,反呈上升趋势,继续治疗 2 日,病情未见好转来我处。经察患儿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舌红苔黄脉滑数,发热 39℃,独呈一派热像。遂投本方治疗,药进 2 剂症状大减,又进 4 剂诸症悉除。

典型病例 2: 赵某某,男,25岁,于2012年10月25日就诊。该患于 3 日前自觉精神倦怠,胃纳减退,右耳下肿胀,痠楚,曾自服板蓝根冲剂。昨日起发热微恶寒,右耳下肿胀加剧,张口及咀嚼受限,今日起阴囊肿胀、疼痛,行走不便,大便结,小便短,色深黄。经查患者,体温 38℃,脉搏 86 次/分,舌淡红,苔薄黄,脉象濡数,右侧耳下漫肿,按之痠楚,皮色不红,无灼热感,左侧肿胀不明显,自诉有轻微痠痛感,阴囊皮色无潮红,灼热,右侧睾丸肿大,压痛明显。综合症状体征,本患者为典型的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治疗应以疏散风热,解毒透邪为主。采用本方治疗,每日 1 剂水煎服,连服 5 日后,病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