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血管内介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456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用于血管内介入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3/071956、中国申请号为201380069871.2、申请日为2013年11月26日、发明名称为“将血管内介入装置连接到操纵构件的连接件”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1月9日提交的题目为“将操纵构件连接到血管内介入装置的连接件”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50,742;在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题目为“将血管内介入装置连接到操纵构件的连接件”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834,945;和在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题目为“将包括没有实质性表面裂纹的弯曲部的操纵构件连接到血管内介入装置的连接件”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835,130的优先权,前述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内容在此均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发明。

本公开涉及用于血管内介入的装置,尤其是将血管内介入装置连接到操纵构件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通过操纵血管内介入装置能够实施各种手术,所述血管内介入装置连接到操纵构件,诸如,例如金属丝或者海波管。在某些实例中,能够由执业医师使用操纵构件从身体外部的位置操纵血管内装置。因此,操纵构件可以从身体外的部位延伸至身体内的治疗部位。操纵构件可以从身体外的部位延伸通过导管至治疗部位。血管内介入装置能够以各种方式连接到操纵构件。



技术实现要素:

在此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方面包括认识到在血管内介入装置和操纵构件之间有必要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i)具有最大的横截面尺寸,所述最大的横截面尺寸小到足以被引入通过具有小内径的导管;(ii)更加可靠;并且(iii)在出现故障时,则未能处于所需模式中。这种导管可以是适于神经血管介入的微导管,并且可以具有例如为0.027英寸、0.021英寸或者更小的内径。

例如根据下述各个方面阐释了本技术。为了便捷,本技术的方面的各个实施例描述为编号条款(1、2、3等)。这些条款作为示例而非局限本技术。应当注意的是,可以以任何组合组合附属条款中的任意一项并且可以并入到相应的独立条款中,例如,条款1或者条款5。能够以类似的方式呈现其它条款。

1、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介入元件;

细长操纵构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包括钩状部分,所述钩状部分围绕所述介入元件的近侧部分延伸;和

连结元件,所述连结元件将所述钩状部分基本永久附接到所述介入元件。

2、根据条款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结元件包括带,所述带基本包围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至少一段和所述介入元件的一个分段。

3、根据条款1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结合剂,所述结合剂接合所述介入元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和所述连结元件中的每一个。

4、根据条款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结合剂是紫外线可固化粘合剂。

5、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细长操纵构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包括位于远侧的附接部分,所述附接部分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弯曲部;

介入元件,所述介入元件包括近端部分和穿过所述近端部分的孔,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附接部分在所述弯曲部处延伸通过所述孔,使得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位于所述近端部分的不同侧上,所述介入元件基本永久附接到所述细长输送构件。

6、根据条款5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带,其中,所述带基本包围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附接部分的至少一段和所述介入元件的近侧部分的一个分段。

7、根据条款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具有的内径小于所述介入元件的近端部分的宽度。

8、根据条款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不在所述装置的近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

9、根据条款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卷曲到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和所述介入元件中的每一个上。

10、根据条款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卷曲到所述介入元件的保持部分上,所述保持部分定位在所述孔和所述介入元件的近侧终端之间。

11、根据条款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介入元件的近端部分包括肩部,所述肩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分侧向定位,所述肩部侧向延伸一从所述保持部分测量的范围,所述范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带的壁厚。

12、根据条款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包括近侧部和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孔和所述近侧部之间,并且所述近侧部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宽度。

13、根据条款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介入元件的近端部分具有顶侧和底侧,所述孔在所述顶侧和所述底侧之间延伸通过所述近端部分,并且当从顶部观察时所述保持部分侧向延伸越过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附接部分。

14、根据条款1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介入元件的近端部分的顶部观察时,所述保持部分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附接部分侧向偏移。

15、根据条款14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介入元件的近端部分的顶部观察时,所述保持部分的近侧部位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附接部分的下方,而所述保持部分的中间部没有位于所述附接部分下方。

16、根据条款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第一分段或第二分段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延伸到如下的区域中:(i)所述区域位于所述近端部分的顶侧和底侧之间、并且(ii)所述区域位于所述保持部分的近侧部和所述孔之间,所述延伸部分和所述近侧部对准,使得沿着由近及远方向延伸的线与所述延伸部分和所述近侧部交叉。

17、根据条款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周向连续。

18、根据条款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不透射线。

19、根据条款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周向不连续并且包括第一侧向边缘和第二侧向边缘,所述带具有分别毗邻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侧向边缘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20、根据条款5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附接到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和所述介入元件的结合剂。

21、根据条款20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带,其中,所述带基本包围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远侧部分和所述介入元件的近端的一部分。

22、根据条款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结合剂包括粘合剂。

23、根据条款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是紫外线可固化的。

24、根据条款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大体相互平行延伸。

25、根据条款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操纵构件还包括近侧终端和远侧终端,并且所述远侧终端位于所述附接部分的弯曲部的近侧。

26、一种使用装置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介入元件;细长操纵构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包括位于远侧的钩状附接部分,所述钩状附接部分围绕所述介入元件的近侧部分延伸;和连结元件,所述连结元件将所述附接部分基本永久附接到所述介入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将所述介入元件插入到脑血管中;

操纵所述装置实施治疗;

使用所述细长操纵构件从所述脑血管移除所述介入元件。

27、根据条款2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钩状附接部分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位于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弯曲部;

所述介入元件包括穿过所述近侧部分的孔;以及

所述附接部分在所述弯曲部处延伸通过所述孔,使得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位于所述近侧部分的不同侧上。

28、根据条款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插入通过微导管。

29、根据条款2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向近侧拉动所述细长操纵构件使得所述介入元件被收回到所述微导管中来实施所述移除。

30、根据条款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纵包括使得所述介入元件展开至扩张位置。

31、根据条款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展开包括在从所述介入元件上收回所述微导管的同时基本保持所述介入元件的位置不变。

32、根据条款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纵还包括恢复流经所述脑血管的堵塞部分的血流。

33、根据条款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纵还包括捕获血栓。

34、根据条款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除介入元件包括从所述脑血管移除捕获的血栓。

35、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介入元件;

细长操纵构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包括钩状部分,所述钩状部分围绕所述介入元件的近侧部分延伸,所述钩状部分包括弯曲部,所述钩状部分(i)在所述弯曲部的内区域处没有实质性表面裂纹并且(ii)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27英寸;和

连结元件,所述连结元件将所述钩状部分基本永久附接到所述介入元件。

36、根据条款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钩状部分不包括(i)位于所述弯曲部处并且(ii)在10倍放大倍率下正常人眼可辨别的表面裂纹。

37、根据条款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具有的半径小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在所述弯曲部处的最大横截面尺寸的两倍。

38、根据条款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具有的半径小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在所述弯曲部处的最大横截面尺寸。

39、根据条款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21英寸。

40、根据条款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15英寸。

41、根据条款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钩状部分在所述弯曲部处没有表面裂纹。

42、根据条款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钩状部分在所述弯曲部的外区域处没有表面裂纹。

43、根据条款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具有沿着所述钩状部分小于0.007英寸的最大横截面尺寸。

44、根据条款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结元件包括带,所述带基本包围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至少一段和所述介入元件的一个分段。

45、根据条款35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结合剂,所述结合剂接合所述介入元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和所述连结元件中的每一个。

46、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细长操纵构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包括位于远侧的附接部分,所述附接部分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没有任何实质性表面裂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所述附接部分具有的最大侧向尺寸小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沿着所述附接部分的最大横截面尺寸的4倍;

介入元件,所述介入元件包括近端部分和穿过所述近端部分的孔,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附接部分在所述弯曲部处延伸通过所述孔,使得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位于所述近端部分的不同侧上,所述介入元件被基本永久附接到所述细长输送构件。

47、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钩状部分不包括(i)位于所述弯曲部且(ii)在10倍放大倍率下能够由正常人眼识别的表面裂纹。

48、根据条款4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具有的半径小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在所述弯曲部中的最大横截面尺寸的两倍。

49、根据条款4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具有的半径小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在所述弯曲部中的最大横截面尺寸。

50、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钩状部分具有小于0.07mm的最大侧向尺寸。

51、根据条款5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5mm。

52、根据条款5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4mm。

53、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带,其中,所述带基本包围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附接部分的至少一段和所述介入元件的近侧部分的一个分段。

54、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附接到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和所述介入元件的结合剂。

55、根据条款54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带,其中,所述带基本包围所述细长操纵构件的远侧部分和所述介入元件的近端的一部分。

56、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大体相互平行延伸。

57、根据条款5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操纵构件还包括近侧终端和远侧终端,并且所述远侧终端位于所述附接部分的弯曲部的近侧。

58、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操纵构件是金属的。

59、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包括镍钛合金。

60、根据条款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在其至少一部分上还包括聚合物涂层。

61、一种使用装置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介入元件;细长操纵构件,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包括位于远侧的钩状附接部分,所述附接部分围绕所述介入元件的近侧部分延伸,所述附接部分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位于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不具有实质性裂纹,所述附接部分的最大侧向尺寸小于所述细长操纵构件沿着所述附接部分的最大横截面尺寸的4倍;和连结元件,所述连结元件将所述附接部分基本永久附接到所述介入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细长操纵构件将所述介入元件插入到脑血管中;

操纵所述装置实施治疗;

使用所述细长操纵构件从所述脑血管移除所述介入元件。

62、根据条款6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介入元件包括穿过所述近侧部分的孔;和

所述附接部分在所述弯曲部处延伸通过所述孔,使得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位于所述近侧部分的不同侧上。

63、根据条款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插入通过微导管。

64、根据条款6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向近侧拉动所述细长操纵构件使得所述介入元件被收回到所述微导管中来实施所述移除。

65、根据条款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纵包括使得所述介入元件展开至扩张位置。

66、根据条款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展开包括在从所述介入元件上收回微导管的同时基本保持所述介入元件的位置不变。

67、根据条款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纵还包括恢复流经所述脑血管的堵塞部分的血流。

68、根据条款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纵还包括捕获所述血栓。

69、根据条款6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除介入元件包括从所述脑血管移除捕获的血栓。

将在下文描述中陈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并且从描述中部分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技术学习特征和优势。将通过在撰写的描述中和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以及获得本技术的优势。

应当理解的是,前述综述和以下详细描述均为示例性和解释性并且旨在进一步解释声明权益的本技术。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针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包含而且作为本描述的一部分,其图解了本技术的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图1是用于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血管内介入的示例性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操纵构件和血管内介入装置之间的连接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4是图2和图3的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5是图2至图4的连接件的沿着图3中示出的线5-5获得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血管内介入的组件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括多个部件的操纵构件;

图7是金属丝的高放大倍数图像,所述金属丝在弯曲部处包括实质性表面裂纹;

图8是金属丝的高放大倍数图像,所述金属丝在弯曲部处包括实质性表面裂纹;

图9是金属丝的高放大倍数图像,所述金属丝在弯曲部处不包括实质性表面裂纹;

图10是图9的金属丝的放大倍数高于图9的图像的另一张图像;

图11是金属丝的高放大倍数图像,所述金属丝在弯曲部处不包括实质性表面裂纹;

图12是图11的金属丝的放大倍数高于图11的图像的另一张图像;

图1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血管内介入装置的近端部分的俯视图;

图13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金属丝的如图13所示的近端部分、远端部分和带的俯视图,在图13a中示出了带的横截面;

图1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金属丝弯曲设备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的金属丝弯曲设备的正透视图,其示出了实施弯曲操作的设备;

图16至20是使用图1的用于血管内介入的组件实施恢复堵塞血管中的血流的示例性血管内手术的方法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将陈述具体细节,以便理解本技术。然而,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具备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的情况下实践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没有详细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技术,以免使得本技术晦涩模糊不清。

图1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用于血管内介入的示例性组件100的示意图。图1中图解的组件100包括血管内装置102和操纵构件104,所述血管内装置102和所述操纵构件104在连接件106处连结。组件100图解为延伸离开导管108的远端。

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包括用于实施血管内介入的元件。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包括支架状装置,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包括其它类型的血管内装置。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包括构造成用于实现各种目的(诸如,例如,动脉瘤桥接或者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装置。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包括诸如在2007年11月27日授权的题目为“具有可固化的基底结构的医疗设备”的美国专利no.7,300,458;在2011年3月10日公布的题目为“用于流量恢复的方法和设备”的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o.2011/0060212;在2012年4月5日公布的题目为“用于流量恢复的方法和设备以及人体中的植入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o.2012/0083868;和在2011年6月30日公布的题目为“血栓管理方法中的血流恢复”的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o.2011/0160763中的任意一个中公布的装置;所述专利中的每个的全部内容在此均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发明。

血管内装置102和操纵构件104能够被一起基本永久附接在连接件106处。即,血管内装置102和操纵构件104能够附接在一起,使得在组件100的预期使用条件下,血管内装置和操纵构件不会不慎相互分离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100能够包括位于连接件106近侧或者远侧的部分,所述部分构造成用于使得血管内装置102与操纵构件104选择性地分离。例如,这个部分能够包括操纵构件的电解可断开分段。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100可以不设置允许血管内装置102与操纵构件104选择性分离的任何特征件。

图3至图5图解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操纵构件104和血管内装置102之间的连接件106。如图2所示,连接件106能够包括操纵构件104的附接部分110、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和一个或者多个连结构件,诸如带114、结合剂116或两者。连接件106的尺寸能够设计成装配通过导管,以输送至患者体内的治疗部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06的尺寸能够设计成装配通过适于输送到神经血管中的微导管。例如,微导管能够具有0.027英寸的内径或者更小的内径,诸如0.021英寸。

图6是用于血管内介入的组件100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操纵构件104,所述操纵构件104包括多个部件。如图6所示,操纵构件104能够包括金属丝118、线圈120和一根或者多根管122。

金属丝118足够长,以便从患者体外的部位延伸通过脉管系统至患者体内的治疗部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18能够是整体或者由多个连结的分段形成。金属丝118能够包括镍钛合金或者由镍钛合金构成。在包括多个连结的分段的实施例中,分段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材料。例如,金属丝118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均可以由不锈钢或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适当材料制成。镍钛合金对于抗扭结和减小图像伪差而言是优选的。

如图6所示,金属丝118能够在近端124和远端126之间渐缩。金属丝118的近端124处的直径大于远端126处的直径。金属丝118能够沿着其整个长度或者长度的一部分连续渐缩或者以间隔的增量渐缩。如图5所示,金属丝118能够在附接部分110处渐缩。金属丝118的渐缩部分能够以每单位长度恒定速率或者可变速率渐缩。附接部分110的直径能够从位于连接件106近侧附近部位处的大约0.0065英寸渐缩成金属丝118末端处的大约0.0045英寸。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18能够具有沿着附接部分110为大约0.007英寸的直径。

线圈120(图6)能够由不透射线材料构成,使得线圈120能够作为标记物。作为附加方案或替代方案,能够选择线圈的长度、直径和节距,以便向操纵构件104提供理想的柔性和可推动性。操纵构件104还能够包括距离金属丝的远端大约120cm的标记物。标记物能够发荧光并且大约为1英寸长。

管122能够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管能够包括在适当加热时收缩的聚合物材料。

再次参照图2至图5,附接部分110能够包括第一分段130、第二分段132和位于第一和第二分段之间的弯曲部134。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分110能够形成钩,如图5所示。用于血管内介入的组件100中的第一分段130和第二分段132中的一个或两个能够是基本笔直或者弯曲,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段130和第二分段132能够大体相互平行。如图2至5所示,操纵构件104的远侧末端能够位于组件100中的弯曲部134的近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分110能够包括大约180°的弯曲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18在附接部分100的弯曲部处能够具有0.0055英寸的标称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18在弯曲之前具有圆形横截面,而在弯曲之后具有卵形横截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134能够具有这样的半径,所述半径小于操纵构件104的弯曲部中的最大横截面尺寸(例如直径)的两倍。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134能够具有这样的半径,所述半径小于操纵构件104的弯曲部中的最大横截面尺寸(例如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半径能够沿着弯曲部变化。

附接部分110能够具有沿着垂直于组件110的纵向轴线的方向测量的最大侧向尺寸,所述纵向轴线沿着由近及远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27英寸,小于0.021英寸或者小于0.015英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7mm,小于0.05mm,或者小于0.04mm。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侧向尺寸小于金属丝118的沿着附接部分110的最大横截面尺寸(例如直径)的四倍。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侧向尺寸小于0.07mm,小于0.05mm,或者小于0.04mm。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大侧向尺寸小于金属丝118的沿着附接部分110的最大横截面尺寸(例如直径)的三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分110能够沿着弯曲部134的内区域、外区域或两者、或者在所述内区域、所述外区域或两者处不包括实质性表面裂纹。图7和图8中的每一个均示出了在弯曲部的内区域处包括实质性表面裂纹的金属丝。图9和图10示出了在弯曲部处不包括任何实质性表面裂纹的金属丝。图11和图12示出了在弯曲部处不具有任何实质性表面裂纹的另一种金属丝。图7至图12中示出的金属丝中的每一种的直径均为0.0045英寸并且由镍钛诺制成。分别在540倍和340倍的放大倍率下获取图7和图8的图像。在270倍的放大倍率下获得图9和图11的图像。在500倍的放大倍率下获取图10和图12的图像。在此表面裂纹认为是实质性的,是指在10倍放大倍率下可以由正常人眼识别。例如,不能由具有20/20视力的人员在10倍放大倍率下看见的裂纹是非实质性的。

图13是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的俯视图。近侧部分112能够由镍钛合金、不锈钢或者适于引入到身体中用于血管内介入的其它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近侧部分112能够构造成使得操纵构件104的附接部分110能够围绕近侧部分112的一部分延伸。例如,近侧部分112能够包括贯穿所述近侧部分的开口136,诸如孔或者槽。

图13中示出的开口136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允许附接部分110的弯曲部134延伸通过其中。例如,开口136能够略微大于延伸通过孔的附接部分110的横截面。开口136能够是卵形,如图13所示。孔或者槽能够位于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终端附近。

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能够包括保持部分138,所述保持部分138位于开口136的近侧。保持部分138能够从线143偏移,所述线延伸通过开口136(在所述开口处,附接部分100位于组件100中)的区域中心。保持部分138能够沿着侧向方向(即,沿着垂直于沿着由近及远方向延伸的线的方向)偏移开一个足以允许保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侧向延伸越过操纵构件104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向偏移的距离能够是操纵构件的横向尺寸的一半,例如操纵构件的宽度或者直径的一半或者更大。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向偏移的距离能够是操纵构件的横向尺寸的大约一半。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向偏移能够允许带114如下文所述那样直接卷曲到保持部分138上。在图13中,区域144表示附接部分110在组件100中的侧向位置。如能够在图13a中所见,在俯视图中,保持部分138侧向延伸越过附接部分110。

保持部分138能够包括近侧部140和中间部142。中间部142能够定位在近侧部140和开口136之间。中间部能够构造成使得其不会位于组件100中的操纵构件104的附接部分110的下方。例如,在图13中,中间部142不会延伸到区域144(其代表笔直且中心定位的附接部分110)中。近侧部140能够构造成使得其位于组件100中的附接部分11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方。例如,在图13中,近侧部分140延伸到区域144(其代表笔直且中心定位的附接部分110)中。在近侧部分140延伸到区域144中且中间部分142没有延伸到区域144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分110的第一分段130和第二分段132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能够延伸到位于(a)近侧部140和开口136之间且(b)保持部分138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部分138的长度足以允许或者促进操纵构件104的一部变形到区域14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部分138能够向近侧延伸一足够的距离,以便允许在血管内装置102定位在脑血管内并且保持部分138延伸通过一个进入导管的同时操纵保持部分138。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部分138能够无限向近侧延伸。

例如如图13所示,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能够包括肩部145,所述肩部145定位在保持部分138侧向。肩部能够侧向延伸一从保持部分测量的范围,所述范围大于带114的壁厚度。例如,肩部145能够从保持部分138延伸一距离x,如图13所示,所述距离x大于或者等于带114的壁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因为从管材或者片材上切割出血管内装置,所以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能够具有大体恒定的厚度。在其它实施例中,近侧部分112的厚度能够沿着其长度、宽度或者长度和宽度变化。

如上所述,例如,如图2至图5所示,连接件106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包括带11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包括带114,所述带能够将附接部分110保持在保持部分138上。作为附加方案或者替代方案,带能够作为不透射线标记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带114能够阻止附接部分110与保持部分138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带114能够卷曲到附接部分110和保持部分138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带能够卷曲到附接部分110和保持部分138中的每一个上。在带作为不透射线标记物的实施例中,在操纵构件104与血管内装置102不慎分离开的意外情况中,通过将带直接卷曲到保持部分138上,能够将标记物带保持在保持部分138上。

带114能够包围组件100中的附接部分110、保持部分138或者两者的全部长度或者一部分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带114不在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带114不包围近侧部分的包围开口136的部分。

带114能够是周向连续的套筒。替代地,带114能够周向不连续,并且能够具有侧向边缘,所述侧向边缘在带附接在连接件106处时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除了带114之外、或者代替带114来使用夹具,所述夹具仅仅部分包围组件100中的附接部分110、保持部分138或者两者的全部长度或者一部分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带或者夹具完全包围或者基本包围附接部分110的至少一段和保持部分138的一个分段。

在带或者夹具作为标记物的实施例中,带或者夹具能够由不透射线材料(诸如,例如铂或者铂合金(包括铂铱合金))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带或者夹具能够由非不透射线材料制成。

带114能够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0.027英寸或者更小、0.021英寸或者更小、或者0.015英寸或者更小的最大横截面(侧向)尺寸。带114能够在附接在连接件106处之前具有0.015英寸的外径,在卷曲在连接件106处之后具有0.006英寸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带114能够具有阻碍或者防止带在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上向远侧运动的横截面尺寸。例如,横截面尺寸能够是小于近侧部分112的宽度的直径(内径或者外径)。图13a图解了这样的实施例,其中,带114在任何卷曲之前的横截面尺寸均小于近侧部分112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带114的附加方案或者替代方案,连接件106能够包括结合剂116。结合剂能够增强血管内装置10和操纵构件104之间的连接件106并且阻止附接部分110与保持部分138分离。结合剂116能够结合到附接部分110和保持部分138中的每一个。结合剂116能够包括粘合剂、焊料、焊剂、钎料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剂能够在不施加热量的情况下结合到保持部分138中的附接部分110。例如,结合剂能够包括紫外线固化粘合剂,诸如dymax公司的产品no.1128a-m-t(torrington,ct)。在包括金属丝或聚合物管件的聚合物涂层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是使用避免施加可能损坏聚合物的热量的结合剂。

如图2至图5所示。结合剂116能够覆盖附接部分110的弯曲部134、连接件106的近端、或者两者。在包括带114和结合剂116的实施例中,作为覆盖连接件106的一个端部或者两个端部的附加方案或者替代方案,结合剂能够填充带的全部内部容积或者部分内部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18在与结合剂116交叉的部分处渐缩。通过金属丝在与结合剂交叉部分处渐缩,这能够将应力集中在交叉部处,以便有助于在金属丝118断裂的情况中破坏交叉部,由此将带114保持在血管内装置102中。在带作为标记物的实施例中,将带保持在血管内装置上可以是优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纵构件104能够通过下述的处理和其变形方案而附接到血管内装置102的连接件106处。操纵构件104的附接部分110能够定位成围绕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的一部分。例如,金属丝118的远端部分能够通过开口136。操纵构件104的附接部分110能够延伸通过弯曲部134处的开口136,使得第一分段130和第二分段132位于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的不同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18的远侧终端能够位于弯曲部134的近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18能够弯曲成与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互锁。

在操纵构件104包括多个部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操纵构件附接到血管内装置102之前,能够将操纵构件的部件组装在一起。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金属丝118的一部分通过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中的开口136之前、在金属丝118弯曲之前、或者在以上两种情况之前,如图6所示能够将金属丝118、线圈120和一根或者多根管122组装在一起。

能够在完成的组件100的初始笔直构造和最终构造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阶段中弯曲金属丝118。例如,在金属丝的任意部分通过开口136之前,金属丝118能够弯曲一初始量,并且在此后进一步弯曲。金属丝能够在其任意部分通过开口136之前从笔直构造开始初始弯曲10°和170°之间、45°和160°之间、90°和145°之间、或者125°和135°之间。在金属丝的分段已经通过开口136之后,金属丝能够进一步弯曲,以适应带114(如果存在)。在连接件106包括带114并且带卷曲的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能够弯曲额外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能够最终弯曲成介于150°和210°之间、160°和200°之间或者170°和190°之间。优选地,最终弯曲部134不具有实质性表面裂纹。

如果带114在不进一步偏转金属丝的情况下无法定位在附接部分110上,则金属丝能够弯曲或者进一步弯曲以适应带114。在一些实施例中,带114能够在联接操纵管构件和血管内装置之前定位在操纵构件104或者血管内装置102上。通过使得带沿着近侧或者远侧方向运动,能够将带114定位成围绕附接部分110的全部或一部分和保持部分138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带114沿着远侧方向在操纵构件104上运动,并且当带前进到附接部位110上时,金属丝的远侧终端能够偏转进入到带的内部。然后,随着带向远侧前进更远距离,金属丝能够进一步弯曲,并且可选地所述金属丝的远侧终端保持静止不动。

在带114定位成围绕附接部分110的全部或一部分和保持部分138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情况中,带能够直接卷曲到附接部分和保持部分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带直接卷曲到附接部分和保持部分中的每一个上,能够在使用期间阻止附接部分和保持部分的不期望分离。通过将向内指向的压力施加在围绕带外部的多个位置146(图2至图5)处,能够卷曲带。例如,能够通过将压力施加在围绕带的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部位处,能够卷曲带。

施加压力以卷曲带的位置146能够沿着带的圆周等距或者非等距间隔开。位置146能够选择成使得将带直接卷曲到附接部分110、保持部分138或者两者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146能够选择成使得第一分段130、第二分段132或者两者被推入到(i)毗邻保持部分的中间部142并且(ii)位于近侧部140和开口136之间的区域中,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当带114被直接卷曲到保持部分138时,位置146可以选择为在保持部分138的任意一侧上,使得近侧部140、中间部142或者两者至少部分由带114捕获。当带114被直接卷曲到附接部分110上时,位置146可以选择为在第一分段130、第二分段132或者两者的相对侧上,使得第一和第二分段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的至少一部分被带114捕获。

在包括结合剂的实施例中,在已经将操纵构件的分段定位成围绕近侧部分112之后,结合剂116能够被施加至操纵构件104的附接部分110和血管内装置102的近侧部分112,例如保持部分138。如果连接件106包括带114和结合剂116,则在将带114附接在连接件106处之前或者之后能够将结合剂施加在连接件106处。如果金属丝118的远侧终端向近侧延伸越过带114的近端,则能够修整金属丝118,使得在施加结合剂之前金属丝的远侧终端大体与带的近端大致齐平。

尽管一些实施例包括带114和结合剂116两者,但是某些实施例包括带114而不包括结合剂116,而某些实施例包括结合剂116而不包括带114。一些实施例能够省略带和结合剂。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操纵构件104和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形成为一体。再如,与血管内装置102分开形成的操纵构件104能够附接到血管内装置而不需要使用带或者结合剂。

在金属丝附接到血管内装置102之前,多种方法可用于使得金属丝118弯曲。例如,金属丝能够围绕固定芯轴弯曲。然而,围绕固定芯轴弯曲金属丝能够产生前后不一致的结果,并且可能通过引入降低金属丝拉伸强度的表面裂纹而有损金属丝。同样,手动弯曲金属丝同样可以产生不一致的结果,并且可能通过引入实质性的表面裂纹而损坏金属丝。再如,可以热定型金属丝中的弯曲部。然而,较之其它弯曲方法,热定型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可能对操纵构件104的其它部分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如果操纵构件包括具有聚合物或者其它热敏材料的管122,则热定型可能损坏金属丝的这些部分。这些和其它方法可以用于使得具有不锈钢、镍钛合金或者其它金属的金属丝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通过使用弯曲装置150快速、可靠以及可重复地弯曲金属丝118,而同时又不会在弯曲部处产生任何实质性的表面裂纹,如在图14和15的示例中阐释的那样,所述弯曲装置150包括刀片或者冲头152和柔性模具154。弯曲装置150还可以包括后挡料(backgauge)156、位置引导件158、致动机构160和基部162。模具154、后挡料156和位置引导件158能够被直接或者间接附接到基部162。刀片152能够通过致动机构160连接到基部162。

金属丝118能够定位在刀片152和模具154之间,并且刀片能够将金属丝压入到模具中以形成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匹配刀片的边缘164外半径的内半径。随着刀片152将金属丝118压抵在模具154上,模具弹性变形,并且沿着与刀片运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刀片相对侧上的金属丝部分。在刀片和模具结合金属丝之后,所形成的弯曲部的角度将取决于刀片朝向垫运动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弯曲装置150弯曲金属丝118时,刀片152的边缘164能够具有这样的半径,所述半径介于金属丝118的位于边缘中心下方的位置处的直径的一半和三倍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164的半径大体等于金属丝在这个位置处的直径。

刀片152能够由比金属丝118的材料硬度大很多且压缩屈服强度更大的材料形成。另一方面,模具154能够由比金属丝118的硬度小很多的材料形成,并且当金属被刀片压入到模具中时弹性以及回弹变形。例如,在金属丝由镍钛合金形成的实施例中,刀片能够由不锈钢形成,而模具154能够由聚氨酯形成。

位置引导件158能够构造成相对于刀片152的边缘164定向金属丝118。例如,引导件158能够包括一对表面166,所述一对表面166被定向形成用于定向金属丝的v状槽。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的纵向轴线能够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边缘164。

后挡料156能够包括表面168,所述表面168作为针对在位置引导件158中延伸的金属丝118的远端的挡板。在弯曲装置150操作期间,表面168能够与由刀片152的边缘164的运动限定的平面170(图15)间隔开。当将金属丝定位在引导件158中且金属丝的远端抵接表面168时,平面170和表面168之间的距离x将对应于金属丝的远端和弯曲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因此,后挡料156能够沿着金属丝118可靠地定位弯曲部。当使得渐缩金属丝弯曲时,沿着金属丝可靠地定位弯曲部尤为有利。例如,理想的是将弯曲部定位在金属丝具有特定直径的位置处。

致动机构160能够凭借框架172附接到基部162。致动机构能够包括机械、气动、液压或者伺服系统,用于沿着朝向模具154的方向和远离模具154的方向将力施加到刀片。例如,致动机构160能够包括杠杆机构,以便使得刀片响应手柄174的手动操作而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致动机构160限制刀片152的运动距离来控制由弯曲装置150的操作产生的弯曲角度。

在使用组件100用于血管内介入期间,连接件106能够基本永久地联接血管内装置102和操纵构件104。例如,在使用操纵构件将血管内装置插入到血管(例如脑血管)中、操纵血管内装置以实施血管内治疗、以及使用操纵构件从血管移除血管内装置期间,连接件106能够联接血管内装置和操纵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100能够插入通过微导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向近侧拉动操纵构件,例如以将血管内装置收回到微导管中而从血管移除血管内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在从血管内装置上收回微导管的同时维持血管内装置的位置不变,而展开血管内装置。

参照图16至20,包括操纵构件104和血管内装置102的组件100能够用作血流恢复装置。例如,血管内装置能够包括用于恢复因颅内血管大闭塞而身患缺血性中风的内科病人体内的血流的自膨胀构件。在优选布置方案中,组件100能够与微导管108一起使用。组件100能够从极其弯曲、小且薄壁的血管中取回血栓。虽然组件100能够用于治疗直径例如介于2.0mm至5.5mm之间的血管,诸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m1和m2分段、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但是其它范围、尺寸和特定血管也是可行的。

在血流恢复手术期间,球囊引导导管(未示出)能够朝向治疗区域运动通过脉管系统。位于球囊引导导管远端处的球囊能够抵靠血管176的壁膨胀。能够首先将微导管108输送通过球囊引导导管。然后能够将血管内装置102输送通过微导管108。替代地,能够利用微导管108输送血管内装置102。血管内装置102在微导管108内能够为体积缩小形式。微导管108能够前进通过血管176并且放置成毗邻血栓178。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定位成使得连接件106位于血栓178的上游,血管内装置的远端位于血栓的下游,并且血管内装置102的一部分径向毗邻血栓178。在图17中图解的优选布置方案中,微导管108能够位于血栓178的旁边,使得微导管108的远侧末端180超过血栓178,其中,远侧末端180超过血栓178一大于大约0mm至大约10mm或更多、或者大约3mm至大约5mm范围内的距离,但是其它范围和值也是可行的。在优选布置方案中,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定位成使得血管内装置102的一部分在血栓178的近侧和远侧延伸。

如图18所示,能够通过保持操纵构件104静止不动、同时收回微导管108(即,向近侧拉动)来保持血管内装置102处于固定位置中。当收回微导管时,能够将血管内装置102从其体积缩小的形式释放,并且能够扩张。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呈现其不受约束形式的至少一部分,由此扩张成将血管内装置120的至少一部分与血栓178穿透接触。如果需要调节血管内装置102的位置,则操纵构件104和/或微导管108能够一起或者单独运动,并且根据需要,血管内装置102能够被放回到微导管中,然后再次扩张或者再次展开。

一旦展开之后,如上所述,血管内装置102能够将径向向外的力施加在血栓178上,由此减小血栓178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形成这样的通道,所述通道用于立即重建通过血管176越过血栓178的至少部分血流和/或从血管壁上松开血栓。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血管内装置102展开之后,能够使得原始血栓178圆周的大约10%至大约60%与血管壁分离开,并且因此能够降低血栓178经由粘性和摩擦力悬挂在血管壁上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展开血管内装置102而显著减小血栓178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导致血栓178的横截面面积为原始横截面面积的大约30%至大约95%,但是更加一般地为原始横截面面积的大约50%至大约8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能够在血流恢复手术期间将有效量的血栓爆破药物(诸如例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施加到血栓178的部位,以增强血栓178的溶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由血管内装置102创建的开放通道能够增加血栓178的暴露表面面积,由此有助于利用这种血栓爆破药物更快速溶解血栓178。

参照图19和20,一旦血管内装置102接合并捕获血栓178,则能够移除血栓178。在拉回操纵构件104之前,能够操纵微导管108。例如,微导管108能够向前运动至关于血管内装置102的预定点。沿着微导管108和/或血管内装置102使用标记物能够用于确定微导管108和血管内装置102的相对位置。例如,微导管108能够向远侧运动直到其覆盖带114为止。随后能够一起移除微导管108和血管内装置102。例如能够在pct公报no.wo2009/105710中发现这种标记物的用法的描述,其全部内容在此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发明。

参照图20,在取回组件100和血栓178期间,用于恢复通过或者越过血栓178的血流的初始通道能够保持打开。球囊能够保持充胀,以便用于实施最大近侧流量控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囊能够确保从球囊朝向血管内装置102没有血流向近侧流经血管。作为取回程序的一部分,当血管内装置102位于球囊引导导管的远侧末端附近时,能够通过球囊引导导管实施有力抽吸而进行连续的抽吸。辅助抽吸能够确保倒流通过血管内装置102和血栓178。利用倒流的抽吸能允许远侧的脉管系统在取回过程期间继续具有通过血管的血液灌注,并且能够抑制发生远侧栓塞的可能性。能够有利地使得血流流经自膨胀装置102和血栓178,这存在血液自然溶解的可能性并且增大了用于血栓溶解药物(如有提供)的表面面积。利用倒流的抽吸还能够通过帮助移除血栓178而有助血栓取回过程。由于抽吸,能够将血流引导向球囊引导导管的管腔。因此血流能够辅助血管内装置102和血栓178进入到球囊引导导管的管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抽吸期间因任何原因造成球囊难以收回到球囊引导导管中,则能够使得球囊收缩,并且能够在保持抽吸的同时同步收回球囊引导导管、微导管108和组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100能够用作用于作为可植入构件(例如,支架)的装置。例如,在连接件106处联接的操纵构件104和血管内装置102能够被输送通过微导管108,到达诸如狭窄或者动脉瘤的治疗部位。与上述方法类似,能够收回微导管,并且血管内装置102能够抵靠血管壁膨胀。与用作血流恢复装置类似,根据需要,如果在第一次尝试时血管内装置没有位于正确位置中,则可以再次定位血管内装置102。一旦血管内装置102处于治疗部位处的所需部位中,则血管内装置102随后能够与操纵构件104分离并且用作可植入构件。

诸如“方面”的短语并不暗示这个方面对于本技术必不可少或者这个方面应用于本技术的所有构造。涉及方面的公开内容可以应用于所有构造或者一个或者多个构造。方面可以提供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示例。诸如“方面”的短语可以指代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反之亦然。诸如“实施例”的短语并不暗示这个实施例对于本技术必不可少或者这个实施例应用于本技术的所有构造。涉及实施例的公开内容可以应用于所有实施例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实施例可以提供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示例。诸如“实施例”的短语可以指的是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反之亦然。诸如“构造”的短语并不暗示这种构造对于本技术必不可少或者这个构造应用于本技术的所有构造。涉及构造的公开内容可以应用于所有构造或者一个或者多个构造。构造可以提供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示例。诸如“构造”的短语可以指代一种或者多种构造,反之亦然。

前述描述用于使得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在此描述的各种构造。尽管已经参照各个附图和构造具体描述了本技术,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它们仅仅为示例目的而并不应当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存在多种实施本技术的其它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的前提下,在此描述的各种功能和元件可以与示出的那些功能和元件有所区别。这些构造的各种修改方案对于本领域中的那些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并且在此限定的一般原则可以应用于其它构造。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一名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多种改变和修改。

应当理解的是,公开的处理中的具体步骤顺序或者层级是示例性方法的阐释。基于设计偏好,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重新布置安排处理中的具体步骤顺序或者层级。可以同步实施步骤中的一些。附属方法权利要求按照样品订单呈现了各个步骤的元件,并且并不旨在局限于呈现的具体顺序或者层级。

当在此使用时,在一系列事项之前使用的短语“至少一个”修饰作为一个整体的列表而非列表中的每个构件(即,每个事项),其中,术语“和”或者“或”使得项目中的任意一个分离独立。短语“至少一个”不要求选择列举的每个项目中的至少一个,这个短语允许表示包括项目中的任意一种中的至少一个和/或项目的任意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和/或项目中的每一种中的至少一个。举例说明,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者“a、b或者c中的至少一个”各个均指代的是仅仅a、仅仅b、或者仅仅c;a、b和c的任意组合;和/或a、b和c中的每一个中的至少一个。

当在本公开中使用时诸如“顶”、“底”、“前”、“后”等的术语应当理解为参照任意的参照系而非普通重力参照系。因此,顶部表面、底部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可以在重力参照系中向上、向下、成对角或者水平延伸。

而且,就在描述或者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等而言,这种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过渡词时对其理解的方式类似的方式表示包含。

在此使用的词语“示例性”表示“作为示例、实例或者阐释”。在此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均不必理解为优于其它实施例或者比其它实施例有利。

以单数提及元件并不旨在表示“一个或者仅仅一个”除非具体说明,相反地表示“一个或者多个”。阳性代词(例如他的)包括阴性和中性(例如,她的和它的)并且反之亦然。术语“某些”指的是一个或者多个。带有下划线和/或斜体的标题和子标题仅仅为了便利而非限制本技术而且不表示与本技术的描述的理解有关。通过引用将等效于本公开中描述的各个构造的元件的为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知或者后期为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了解的所有结构和功能等效物明确包括在本公开内并且所述所有结构和功能等效物旨在被本技术涵盖。而且,不受是否在上述描述中明确叙述本公开的影响,在此非公开的内容均旨在致力于公开。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特定方面和实施例,但是这些方面和实施例仅仅为示例性而非旨在局限本技术的范围。实际上,在不背离其精神的前提下,可以以各种其它形式实施在此描述的新型方法和系统。附属权利要求和其等效物旨在涵盖处于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种形式或者修改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