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987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名称为: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及其设备、申请号为:201210350172.6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日为2015年06月19日。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同时涉及包括上述射频消融导管的射频消融设备,属于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射频消融系统中,射频消融导管是用于介入人体血管并进行射频能量释放的关键器件。其中,射频电极安装在射频消融导管前端的支架上,支架用于承载射频电极,并在射频开始之前扩张贴壁,射频结束后收缩后撤。由于射频消融手术是直接介入人体血管中进行的,所以支架的伸缩尺寸要与人体血管的直径相适应。

人体内的血管直径因为消融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人体血管的直径还因人而异,例如,不同人体的肾动脉的直径大约在2~12mm之间,差别较大。在现有技术中,射频消融导管的电极端的伸缩尺寸普遍是固定的,无法适应不同人体血管的直径尺寸要求,对不同直径的人体血管的覆盖面较窄。因此,在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时,通常需要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射频消融导管进行消融。即便如此,在有些情况下还会出现手术时,射频电极无法同时贴壁的问题,影响手术效果。

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根据电极和电极支架的形状不同分为多种,例如:球囊型、穿刺针型、螺旋型和瓣状结构等。其中,电极支架被设计为螺旋型的射频消融导管的使用较为广泛。现有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主要通过对电极支架提前定型,然后在导引导管/鞘管(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72984.6中公开的鞘管和中国发明申请cn201210480777.3中公开的导引导管)的协助下进入血管内部,通过前移射频消融导管,或者通过后移导引导管/鞘管,将射频消融导管从鞘管/导引导管内移出,从而使电极支架在进入目标位置后恢复至定型形状。由于对于单个的射频消融导管来说,电极支架预先定形的尺寸固定,因此,现有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对不同直径血管的适应性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射频消融导管的射频消融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具有长条形的导管管身,在所述导管管身的前端设有螺旋形的电极支架,所述电极支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在所述导管管身的后端设置有控制手柄;其中,

所述贴壁调节丝的后段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管管身的其中一个管腔内,并且其后端连接至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上的控制件上,或者穿过所述控制手柄后连接至外设的控制件上;所述贴壁调节丝的前段穿出所述电极支架后,外露于所述电极支架的外部,并且其前端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并被固定。

其中较优地,所述贴壁调节丝的前端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后,经过所述电极支架和所述导管管身内部的管腔回到导管管身后端并被固定在所述控制手柄上或者被固定在所述控制件上。

或者,其中较优地,所述贴壁调节丝的前端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后,被固定在所述电极支架前端。

或者,其中较优地,所述贴壁调节丝的前端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后,穿出所述电极支架前端被固定或被限制在外部;所述贴壁调节丝同时是支撑丝。

或者,其中较优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导管和所述电极支架的某个管腔中的支撑丝,并且,所述贴壁调节丝的前端被固定在支撑丝上;或者,所述贴壁调节丝是所述支撑丝向外分出的细丝。

其中较优地,所述支撑丝在所述电极支架内部的部分被定型为螺旋,构成螺旋定型段。

或者,其中较优地,所述贴壁调节丝外露于所述电极支架外部的部分与所述电极支架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点,所述贴壁调节丝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从导管管身后端穿出并被固定在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上的对应控制件上,或者穿过所述控制手柄后连接至外设的对应控制件上。

其中较优地,所述贴壁调节丝外露于所述电极支架外部的某一点被固定在所述电极支架的某个螺旋段的孔中。

或者,其中较优地,所述贴壁调节丝由多股丝组成,其中,每股丝的前端固定在电极支架上,后端从外部绕过电极支架的一段螺旋段后进入电极支架或者导管管身的内部,然后经由导管管身的管腔从导管管身的末端穿出,并固定在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上的对应控制件上,或者穿过所述控制手柄后固定在外设的对应控制件上,所述多股丝分别用于对所述电极支架的不同螺旋段的直径进行独立控制。

其中较优地,所述多股丝在电极支架上的固定点各不相同。

其中较优地,所述多股丝中,每两股丝在电极支架上具有一个公共的固定点。

其中较优地,每股丝从电极支架上的不同位置进入电极支架的内部。

或者,其中较优地,所述多股丝在电极支架上的固定点相同。

一种射频消融设备,包括上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和与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连接的射频消融主机。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对不同直径的目标管腔的适应性较好。在不同直径的目标管腔中,通过拉动贴壁调节丝,可以使设置在电极支架上的电极的贴壁状态良好。此外,贴壁调节丝还可以采用多股丝的结构,通过对单丝进行单独控制,可以实现对射频消融导管不同螺旋段的分别控制,简化电极支架的直径调整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a是图3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贴壁调节丝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图1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b是图6a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在鞘管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在较细血管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a是图1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在较粗血管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b是图9a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第二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a是第二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控制手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b是第二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控制手柄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3是第三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三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支撑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四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四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支撑丝和贴壁调节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第五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图17a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18a是第六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8b是图18a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19是第六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a是第六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贴壁调节丝后拉,电极支架贴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0b是图20a所示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21是第七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贴壁调节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2a是第七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贴壁调节丝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2b是第七种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贴壁调节丝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5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包括长条形的导管管身,在导管管身前端设有螺旋形的电极支架,在导管管身的后端设置有控制手柄20(参见图5)。实际制作中,电极支架可以和导管管身一体制作,电极支架是导管管身前端被定型为螺旋形的部分;电极支架也可以独立制作,然后与导管管身连接为一体。

如图1所示,螺旋形的电极支架包括外管1和设置在外管1上的一个或多个电极2。电极2可以是嵌设在外管1的外圆周上的块状电极或环状电极,电极2的上表面可以与外管1的外表面平齐或略高于外管1的外表面,电极2的上表面也可以低于外管1的外表面。多个电极2在电极支架的螺旋形上绕圆周方向均布或不均布,多个电极可以在电极支架上呈1圈、1圈以上或少于1圈分布。

电极支架的外管1可以为单腔管或多腔管,外管1可采用高分子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或者记忆合金等材料。外管1可采用直管材、棒材加工而成,亦可使用a段制作成螺旋形的特殊形状管。如图2和图3a所示,当外管1使用多腔管时,在电极支架的外管1的内部除去中心管腔外,还设置有多个管腔,在其中部分管腔中分别设置有一组射频线3和热电偶丝4,每组射频线3和热电偶丝4的头端设置在单个电极2的内部,其中,射频线3的头端与电极2紧密固定,如使用焊接、导电胶粘接等工艺实现连接;两根热电偶丝4的头端焊接并被热电偶丝头端绝缘层5包覆,然后与射频线3和电极2绝缘设置。

如图2所示,在外管1的其中一个管腔中还设置有螺旋定型丝6,螺旋定型丝6固定在螺旋变形区域段内,用于支撑电极支架的螺旋形。当然,也可以直接将电极支架定型成螺旋形,从而省去螺旋定型丝6,例如使用记忆合金或者高分子材料制作外管时,可以省去设置螺旋定型丝6。

如图3所示,在导管管身和电极支架的内部的中心管腔中设置有支撑丝7,支撑丝7可以活动地设置在中心管腔中,也可以固定设置在中心管腔中,或者支撑丝7也可以设置在导管管身和电极支架的其他管腔中。支撑丝7的头端可以设置显影头,用于对目标管腔内部进行即时成像。同时,在支撑丝7的前端还可以设置软导丝9,软导丝9可以是直头软导丝,也可以是图示的弯头软导丝,从而,使得该射频消融导管可以省去导引导管/鞘管,直接进入血管,简化了手术操作。

结合图1至图5可知,导管管身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容纳贴壁调节丝8的管腔,贴壁调节丝8的后段可滑动地设置于导管管身的其中一个管腔内,并且其后端80穿出导管管身后穿入控制手柄20,然后穿出控制手柄20后连接至外设的控制件22上(参见图5)。贴壁调节丝8可以在导管管身的管腔内前后滑动。用于容纳贴壁调节丝8的管腔可以是中心管腔,也可以是分布在中心管腔外围的多个偏心管腔中的一个。如图1所示,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从靠近电极支架后端的孔12中穿出电极支架的外部,外露于电极支架的外部,并且其前端从靠近电极支架前端的孔11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并被固定。

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的固定位置可以不同,可以被固定在电极支架的前端,也可以被固定在支撑丝7的前端,还可以被固定在螺旋定型丝6上,或者,还可以穿过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内部的对应管腔回到导管管身后端,与贴壁调节丝8的后端一起固定在控制件22上。

具体来说,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从靠近电极支架前端的孔11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后,经过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内部的管腔,与贴壁调节丝8的后端一起回到导管管身的后端,然后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和后端可以一并被固定在如图5所示的同一控制件22上,或者,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和后端,其中一端被固定于控制手柄20的壳体上,另一端被固定在控制件22上。通过拉动控制件22,可以改变电极支架螺旋段的直径。

当然,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也可以简单地固定在电极支架的前端,或者固定在支撑丝7的前端或支撑丝7位于电极支架内部的某一部位,或者固定在螺旋定型丝6上的某一部位,或者固定在电极支架的管腔中,只要对其前端起到固定作用即可。从而当从后端拉动贴壁调节丝8时,在贴壁调节丝8的作用下,电极支架会发生收缩变形,其螺旋形直径增大,多个螺旋形的轴向间距收缩。当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被固定在支撑丝7或者螺旋定型丝6上时,贴壁调节丝8和支撑丝7/螺旋定型丝6可以采用同一材质制作,此时可以理解为,贴壁调节丝8是支撑丝7/螺旋定型丝6向后分出的细丝。

例如,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与螺旋定型丝6的前端固定在一起,此时,螺旋定型丝6和贴壁调节丝8可以由同种细丝制作,而贴壁调节丝8和螺旋定型丝6分别是其前端向后分出的两根细丝分支,其中对应于螺旋定型丝6的分支固定在电极支架的某一管腔中,对应于贴壁调节丝8的分支的后段可以在电极支架和/或导管管身的管腔中滑动。当贴壁调节丝8和螺旋定型丝6采用不同材质制作时(例如螺旋定型丝6使用管材,贴壁调节丝8使用细丝),可以将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前段与螺旋定型丝6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

此外,从图5中还可看出,在上述结构中,在控制手柄20上还设置了按钮控制件21,支撑丝7的末端70穿出导管管身后进入控制手柄20,并被固定在按钮控制件21上。用于与支撑丝7的末端连接的控制件除如图所示设置在控制手柄20上之外,还可以和控制件22一样设置在控制手柄20的外部,同理,用于与贴壁调节丝8连接的控制件也可以如按钮控制件21一样设置在控制手柄20上。

图6a至图9b显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在不同直径管腔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6a和图6b所示,以螺旋形电极支架的初始直径φb为10mm,首尾电极轴向间距为a的射频消融导管为例。当其进入φ2mm的鞘管内时,电极支架的形态如图7所示接近直线型。当其从鞘管内伸出进入φ4mm的血管内时,电极支架的螺旋型的直径φb-3受血管直径的限制约为4mm,此时,电极在电极支架的自然扩张作用下,与管壁紧密接触,首尾电极的轴向间距(a-3)>a(参见图8)。如图9a和图9b所示,当其从鞘管内伸出进入φ12mm的血管内时,电极支架自然扩张后,由于其初始直径φb小于目标管腔的直径,电极2无法贴壁,此时,通过向后拉动贴壁调节丝8,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的直径可以增加为φb-4,与目标管腔的直径相等,多个电极2在贴壁调节丝8的作用下,与管壁紧密接触。此时,首尾电极轴向间距减小至a-4,多个电极的轴向间距减小,但由于目标管腔的直径较大,也可以避免多个电极的消融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不会造成过度消融。并且,从图6b和图9b所示的侧视图还可以看出,在电极支架的螺旋形上均匀分布的多个电极2,在贴壁调节丝8的作用下,其轴向间距减小,螺旋间距不会发生变化。

图6a至图9b以φb为10mm的电极支架进行举例说明。当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的初始直径为其他值(例如,6mm,8mm)时,同理,当其进入较细的血管内时,在螺旋型电极支架自然扩张的作用下,多个电极可以同时贴壁良好,而当其进入直径大于螺旋形初始直径的目标管腔时,如图9a和图9b所示,通过拉动贴壁调节丝,也可以使多个电极与管壁同时紧密接触,贴壁状态良好。

第二实施例

如图10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与第一实施例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类似,其收缩状态参见图11。图12a和图12b分别是该射频消融导管的控制手柄20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来说,在电极支架内设置有螺旋定型丝6,并在导管管身和电极支架内设置有支撑丝7。其中,支撑丝7与电极支架对应的部分外露在电极支架的外部,支撑丝7与导管管身对应的部分设置在导管管身的某一管腔内,并且,其后端从导管管身穿出后被固定在设置在控制手柄20上的控制件25上。通过拉动支撑丝7,可以改变电极支架的螺旋形形态,支撑丝7同时具有贴壁调节丝8的作用。换句话说,贴壁调节丝8的后段可滑动地设置于导管管身的某一管腔内,并且其后端连接至控制手柄20;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从孔12穿出电极支架后外露于电极支架的外部,并且其前端从孔11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后,穿出电极支架前端并被固定或被限制在外部;贴壁调节丝8同时是导管管身的支撑丝。在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可以设置显影头和/或软导丝9。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手柄20上可以仅设置一个与支撑丝7连接的控制件25即可,此时,控制件25用于对电极支架的伸缩状态进行调整。通过将控制件25从图12a所示的位置后推至图12b所示的位置,可以向后拉动支撑丝7,即向后拉动贴壁调节丝8,使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直径增大。

第三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与第一实施例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类似,图14显示了第三实施例中的射频消融导管的支撑丝7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贴壁调节丝8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贴壁调节丝8的后段可滑动地设置于导管管身的某一管腔内,并且其后端连接至设置在控制手柄20上的控制件22上或者穿出控制手柄20后连接至外设的控制件22上;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从孔12穿出电极支架后外露于电极支架的外部,并且其前端从孔11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后,可以被固定在电极支架的前端,也可以被固定在支撑丝7的前端,或者,还可以穿过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内部的对应管腔回到导管管身后端,与贴壁调节丝8的后端一起被固定在控制手柄20的壳体或者控制件22上。通过拉动控制件22,可以改变电极支架螺旋段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未独立设置螺旋定型丝,其中,如图14所示,通过预先定型,使支撑丝7的前部对应于电极支架的部分被定型为螺旋型,构成螺旋定型段76。支撑丝7固定设置在电极支架及导管管身的某一管腔中,即可使电极支架的对应部分获得螺旋形。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贴壁调节丝8可以和支撑丝7一并设置在导管管身的同一管腔中,也可以分别独立设置在导管管身的单一管腔中。

第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与第一实施例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类似,图16显示了第四实施例中的射频消融导管的支撑丝7和贴壁调节丝8的结构,其中,支撑丝7、贴壁调节丝8和螺旋定型丝6一体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在导管管身和电极支架内部设置有支撑丝7,并且在电极支架内部未独立设置螺旋定型丝。其中,如图16所示,通过预先定型,使支撑丝7的前部对应于电极支架的部分被定型为螺旋型,构成螺旋定型段76。

贴壁调节丝8与支撑丝7一体设置,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固定在支撑丝7上,或者,贴壁调节丝8是从支撑丝7向外分出的细丝。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从孔11穿出电极支架后外露于电极支架的外部,并且从孔12回到电极支架/导管管身内部,然后其后段可滑动地穿过导管管身内部的某一管腔回到导管管身后端,被固定在控制件22上。通过拉动控制件22,可以改变电极支架螺旋段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贴壁调节丝8的后段可以和支撑丝7一并设置在导管管身的某一管腔中,也可以独立设置在导管管身的另一管腔中。

第五实施例

图17a和图17b是第五实施例中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b和图9b所示,在第一实施例到第四实施例中,即使贴壁调节丝8在导管管身的偏心管腔中设置,其外露于电极支架外部的部分依然位于电极支架螺旋形的中心位置附近。当向后拉动贴壁调节丝8时,电极支架发生轴向收缩,贴壁调节丝8贯穿于螺旋形的中心位置;当电极支架的螺旋形被拉长至接近直线时,贴壁调节丝8外露于电极支架外部的部分与电极支架的外管1接近于并行。

与上述四个实施例不同,在第五实施例中,贴壁调节丝8并未设置在电极支架螺旋形的中心位置附近,而是在螺旋形的外圆周位置偏心设置。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当贴壁调节丝8在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的外圆周位置偏心设置时,贴壁调节丝8外露于电极支架外部的部分并不穿过螺旋形的内部,而是绕过螺旋形外部的一侧。当向后拉动贴壁调节丝8时,位于电极支架两孔11和12之间的一圈或一圈以上的螺旋段发生收缩变形,变成新的螺旋形,从而增大螺旋形的现有直径,实现直径扩张。

通过此种设置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大收缩后的螺旋形的直径,理想情况下,电极支架可以适用于直径大于电极支架单个螺旋段直径的血管。由于人体血管直径范围固定,从而可以将射频消融导管中电极支架的螺旋型的初始直径大幅减小,方便射频消融导管进入血管和在血管内部移动。

第六实施例

如图18a至图20b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六实施例中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贴壁调节丝8外露于电极支架外部的部分与电极支架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点,贴壁调节丝8的前端和后端均从导管管身后端穿出并被固定在设置在控制手柄20上的或者外设在控制手柄20外部的对应控制件上。

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当贴壁调节丝8未拉紧时,贴壁调节丝8外露于电极支架外部的部分松弛。贴壁调节丝8外露于电极支架外部的某一点被固定在电极支架的某个螺旋段上,该点可以直接固定在外管上,也可以固定在设置在外管上的孔中。为了保持电极支架光滑的外壁,避免固定点对目标管腔造成划伤,推荐将该固定点设置在外管1的孔中。

具体来说,如图1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贴壁调节丝8与电极支架的中部存在一个固定点13,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从固定点13向前绕过电极支架外部,从靠近电极支架前端的孔11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并经由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内部的管腔回到控制手柄20中;贴壁调节丝8的后段82从固定点13向后绕过电极支架外部,并从靠近电极支架后端的孔12回到电极支架内部,并经由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内部的管腔回到控制手柄20中。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和后段82可以经由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中的同一管腔回到控制手柄20,也可以如图19所示经由不同的管腔各自回到控制手柄20。在控制手柄20上可以设置一个控制件,用于固定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的末端和后段82的末端,也可以设置两个控制件,用于分别固定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的末端和后段82的末端,从而实现对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和后段82的分别控制。

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用于控制电极支架位于孔11和固定点13之间的一圈或多圈螺旋段的直径扩张,贴壁调节丝8的后段82用于控制电极支架位于孔12和固定点13之间的一圈或多圈螺旋段的直径扩张。如图20a和图20b所示,当将贴壁调节丝8的后段82拉紧时,固定点13向电极支架的孔12靠近,位于两者之间的1圈螺旋段的直径不断接近于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的最初直径φb,获得更好的贴壁效果,而多于1圈的螺旋段会变形成一个新的螺旋形,其直径超过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的最初直径φb,发生直径扩张。同理,当将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拉紧时,电极支架的孔11向固定点13靠近,位于两者之间的1圈螺旋段的直径不断接近于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的最初直径φb,获得更好的贴壁效果,而多于1圈的螺旋段会变形成一个新的螺旋形,其直径同样超过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的最初直径φb,发生直径扩张,从而获得更大的贴壁直径和更优的贴壁效果。

贴壁调节丝的前段81和后段82的控制可以由与之对应连接的两个单一控制件分别控制,从而实现对电极支架上不同部位的直径的单独调整,也可以由同一控制件一并控制,从而实现对电极支架的多个螺旋段整体的直径扩张的控制。而且,当贴壁调节丝前段81的末端和后段82的末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控制件上时,通过同时拉动贴壁调节丝的前段81和后段82,也可以使电极支架的不同部位同时变形,从而达到对整个电极支架的直径调整,使其达到如图20a所示的轴向收缩效果,其直径扩张后的螺旋直径可以达到如图20b所示的效果。由于贴壁调节丝8的前段81和后段82可以分别控制电极支架位于孔12和固定点13之间,以及位于孔11和固定点13之间的一圈或多圈螺旋段的直径扩张。使扩张后的直径等于甚至大于如图18b所示的原始直径,从而可以获得更优的贴壁效果,并且可以兼顾具有更大范围的直径变化的目标管腔。

第七实施例

在第七实施例中,设置在射频消融导管内部的贴壁调节丝8由多股丝组成,其中,每股丝的前端固定在电极支架上,后端从外部绕过电极支架的一段螺旋段后进入电极支架或者导管管身的内部,然后经由导管管身的管腔从导管管身的末端穿出,并固定在设置在控制手柄20的对应控制件上,或者穿过控制手柄20后被固定在外设的对应控制件上,多股丝分别用于对电极支架的不同螺旋段的直径进行独立控制。

在图21所示的结构中,贴壁调节丝8由两股丝84和85组成,其前端共同固定在电极支架的某一点上,形成固定点83,后端分别绕过电极支架的不同螺旋段进入电极支架或导管管身的内部,并经由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内部的管腔回到后端并被固定在控制手柄20中的对应控制件上。这种具有两股丝的贴壁调节丝8的结构与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可用于分开控制电极支架前段和后段螺旋段的直径扩张。或者也可以直接将第六实施例中的结构看作是第七实施例中贴壁调节丝8采用两股丝的情况进行理解。

当贴壁调节丝8具有两股以上的丝时,其每一股丝的前端固定在电极支架上,靠近前端(即靠近固定点)的部分外露于电极支架外部,后端从设置在电极支架不同位置的孔进入电极支架内部,并经由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内部的同一管腔或不同管腔回到控制手柄20,并被固定在对应控制件上。其中,多股丝在电极支架上的固定点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当多股丝在电极支架上的固定点不完全相同时,每两股丝在电极支架上可以具有一个公共的固定点,两股丝的结构设置可以参考图21所示的结构。当多股丝在电极支架上的固定点相同时,可以如图22a所示将不同丝的前端固定在电极支架的前端a上,然后使每股丝的后端分别从电极支架上的不同孔b、c、d及更多的孔进入电极支架内部,并经由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从导管管身末端穿出,多股丝的末端e分别固定在对应控制件上;也可以如图22b所示,将不同丝的前端固定在电极支架后部的一侧d’上,然后使每股丝的后端从电极支架上位于前部的不同孔a’、b’、c’及更多孔进入电极支架内部,并经由电极支架和导管管身从导管管身末端穿出,多股丝的末端e’分别固定在设置在控制手柄20的对应控制件上或者外设的对应控制件上。每股丝从电极支架上的不同位置进入电极支架的内部,从而可以通过拉动单一丝控制位于该丝前端的固定点和该丝进入电极支架的位置之间的螺旋段的直径变化。当然,上述多股丝也可以固定在控制手柄20的同一控制件上,从而实现对电极支架整体的直径调整。

当使用多个控制件对电极支架不同螺旋段进行分别控制时,在该射频消融导管进入目标位置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电极支架的对应螺旋段进行分段扩张,即仅扩张需要射频的螺旋段,从而增大了电极支架不同螺旋段直径调整的灵活性,并降低了射频消融导管贴壁调整的难度。

综上所述,在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中设置有贴壁调节丝,通过向后拉动贴壁调节丝,可以改变电极支架的螺旋形直径,从而改善电极的贴壁状态,使得该射频消融导管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血管。此外,上述贴壁调节丝还可以采用多股丝的结构,从而实现对射频消融导管不同螺旋段的分别控制,简化直径调整的难度。

在实际临床治疗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射频消融导管及射频消融设备可以应用于不同部位、多种不同直径血管或气管的神经消融。例如,应用于肾动脉内神经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于腹腔动脉内神经消融治疗糖尿病患者,又如,应用于气管/支气管迷走神经分支消融治疗哮喘患者,以及应用于十二指肠迷走神经分支消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此外,还可以用于肾盂内、肺动脉内等其他血管或气管内的神经消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射频消融导管在临床治疗中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应用,还可用于其他部位的神经消融。

上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射频消融导管进行了介绍,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包括上述射频消融导管的射频消融设备。该射频消融设备除去包括上述射频消融导管外,还包括与上述射频消融导管连接的射频消融主机。其中,电极支架内部的贴壁调节丝穿过导管管身后对应连接到控制手柄上,通过控制手柄拉动贴壁调节丝可以改变电极支架的形状,使得电极支架在不同直径的目标管腔内贴壁良好。并且,电极支架中的射频线、热电偶丝分别通过导管管身连接到射频消融主机中的对应电路中,从而实现射频消融主机对多个电极的射频控制和温度监测。由于控制手柄的设置和射频消融主机的设置可以参见本申请人已公开的在先专利申请,在此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贴壁调节丝的螺旋型射频消融导管及其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