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9276阅读:1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黄连素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连素,又称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柏等植物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生物碱,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等功能。含盐酸小檗碱的中药在国内用于治疗腹泻已有近3千年的历史,有“痢家圣药”的美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治疗感染性腹泻,对霍乱毒素、稳定型大肠杆菌素等所致的分泌性腹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渗出性、炎症性腹泻,如胃肠炎等也有效;临床试验证明,黄连素治疗细菌性肠炎不易耐药,总体优于氯霉素、庆大霉素、氯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片等;现代临床研究证明,盐酸小檗碱对引起婴儿腹泻的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也可杀灭真菌,中医认为有清热燥湿、止泻厚肠胃作用,能清解肠胃热毒;盐酸小檗碱还能明显抑制结肠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协调。近年来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高血压、脑梗死、心律失常,还有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黄连素口服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广泛。将黄连素制备成微丸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微丸的制备工艺一般由包衣锅法、沸腾床制粒包衣、离心造粒法、振荡滴制法、挤出滚圆法、粉尘层积法等,其中挤出滚圆法得到的微丸颗粒大小均匀,圆整度高、颗粒表面光滑,但制得的微丸粒径分布较宽,收率较低。像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210040891.4公开了一种黄连素微丸的生产方法,由1重量份黄连素与0.01-25重量份辅料,加入1.5-2.5重量份润湿剂制成软材后通过挤出滚圆技术制成丸芯,干燥后在丸芯上包衣,丸芯增重5%-20%,就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黄连素制备方法存在的微丸粒径分布较宽,收率较低,为此提供黄连素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黄连素微丸,它包括按重量份计:4-8份黄连素、10-14份可压性淀粉、8-12份琼脂、3-5份硅藻土、20-30份羧甲基纤维素和30-40份去离子水。

黄连素微丸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4-8份黄连素和10-14份可压性淀粉混合在80-90℃下热压5-9min形成初料a;将8-12份琼脂和3-5份硅藻土混合在70-80℃下热压3-5min热压形成初料b;将初料a和初料b混合并加入30-40份去离子水在40-50℃下搅拌10-20min,再加入20-30份羧甲基纤维素混匀,送入挤出机内挤出成圆柱形物料,将圆柱形物料送入滚圆机制得球形微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次热压工艺来增强湿颗粒的可塑性,收窄微丸粒径分布,并且将收率提高至8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黄连素微丸,它包括按重量份计:4-8份黄连素、10-14份可压性淀粉、8-12份琼脂、3-5份硅藻土、20-30份羧甲基纤维素和30-40份去离子水。

黄连素微丸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4-8份黄连素和10-14份可压性淀粉混合在80-90℃下热压5-9min形成初料a;将8-12份琼脂和3-5份硅藻土混合在70-80℃下热压3-5min热压形成初料b;将初料a和初料b混合并加入30-40份去离子水在40-50℃下搅拌10-20min,再加入20-30份羧甲基纤维素混匀,送入挤出机内挤出成圆柱形物料,将圆柱形物料送入滚圆机制得球形微丸。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黄连素微丸,它包括按重量份计:4份黄连素、10份可压性淀粉、8份琼脂、3份硅藻土、20份羧甲基纤维素和30份去离子水。

黄连素微丸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4份黄连素和10份可压性淀粉混合在80℃下热压5min形成初料a;将8份琼脂和3份硅藻土混合在70℃下热压3min热压形成初料b;将初料a和初料b混合并加入30份去离子水在40℃下搅拌10min,再加入20份羧甲基纤维素混匀,送入挤出机内挤出成圆柱形物料,将圆柱形物料送入滚圆机制得球形微丸。

实施例2:黄连素微丸,它包括按重量份计:6份黄连素、12份可压性淀粉、10份琼脂、4份硅藻土、25份羧甲基纤维素和35份去离子水。

黄连素微丸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6份黄连素和12份可压性淀粉混合在85℃下热压7min形成初料a;将10份琼脂和4份硅藻土混合在75℃下热压4min热压形成初料b;将初料a和初料b混合并加入35份去离子水在45℃下搅拌15min,再加入25份羧甲基纤维素混匀,送入挤出机内挤出成圆柱形物料,将圆柱形物料送入滚圆机制得球形微丸。

实施例3:黄连素微丸,它包括按重量份计:8份黄连素、14份可压性淀粉、12份琼脂、5份硅藻土、30份羧甲基纤维素和40份去离子水。

黄连素微丸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8份黄连素和14份可压性淀粉混合在90℃下热压9min形成初料a;将12份琼脂和5份硅藻土混合在80℃下热压5min热压形成初料b;将初料a和初料b混合并加入40份去离子水在50℃下搅拌20min,再加入30份羧甲基纤维素混匀,送入挤出机内挤出成圆柱形物料,将圆柱形物料送入滚圆机制得球形微丸。

本发明创造性的加入可压性淀粉、琼脂和硅藻土来提高湿颗粒的塑性,有助于快速聚结成丸,滚圆时不易黏合为大球,得到的微丸粒径分布窄,粒径均一度较高,经过多次热压后加入的羧甲基纤维素可对湿颗粒具有保护作用,保证其表面光滑度和圆整度,进而提高收率至80%左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黄连素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按重量份计:4‑8份黄连素、10‑14份可压性淀粉、8‑12份琼脂、3‑5份硅藻土、20‑30份羧甲基纤维素和30‑40份去离子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次热压工艺来增强湿颗粒的可塑性,收窄微丸粒径分布,并且将收率提高至80%。

技术研发人员:侯世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市东方矿冶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3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