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868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用薄膜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出血是创伤后主要并发症,成年人出血量超过0.8~1.0l将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止血对挽救生命具有特殊意义。生物医学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及特种功能,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诊断及治疗,对人体组织无不良影响的材料。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各种新型医用生物止血材料不断出现。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止血材料有氧化纤维素及多聚糖,其止血效果确切,但价格昂贵,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壳聚糖生物止血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抗菌、消炎、止血、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伤组织再生、修复、愈合,易于形成凝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新型医用生物止血材料的研究热点。壳聚糖的止血、抑菌、抗菌性、生物相容性、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易于形成凝胶的性质,都赋予了它用作止血敷料或止血剂的良好性能,其本身具有抑菌、抗菌作用。该物质在体内吸收、降解后的终产物具有无毒、无抗原性。壳聚糖(chitosan,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独特的抑菌、抗菌性以及促进止血和伤口愈合的功能,已成为止血材料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的cs止血膜止血效果不理想,cs/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chitosan,cmcs)止血膜柔韧性差,成膜率低。因此,还需加强对壳聚糖止血膜的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壳聚糖止血膜止血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按质量比为1:80~1:120将木醋杆菌与液体培养基混合,得木醋杆菌菌液;(2)将壳聚糖液和明胶液按质量比为8:1~10:1搅拌混合后,调节ph至5.2~5.4,再加入壳聚糖液质量0.6~0.8倍的聚乙二醇,于恒温搅拌状态下,滴加壳聚糖液质量0.01~0.03倍的交联剂,待滴加结束,继续恒温搅拌反应45~60min,再经真空脱泡,得壳聚糖基成膜液;(3)将成膜液流延成膜,干燥,得壳聚糖基薄膜;(4)将无机粉料分散液喷洒于壳聚糖基薄膜表面,控制喷洒量为100~150g/m2,自然晾干后,冷压5~10min,得冷压膜;(5)在冷压膜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1~0.3mm的营养匀浆,得复合冷压膜;(6)将木醋杆菌菌液喷洒于复合冷压膜表面,控制喷洒量为15~30ml/m2,恒温恒湿培养8~15天,灭菌,洗涤,干燥,即得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步骤(1)所述液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15份甘露醇,3~5份蔗糖,2~3份牛肉膏,4~10份蛋白胨,500~600份水。步骤(2)所述壳聚糖液配置过程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为1:50~1:6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壳聚糖液。步骤(2)所述明胶液配置过程为:将明胶与水按质量比为1:30~1:4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明胶液。步骤(2)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中的任意一种。步骤(2)所述交联剂为对苯二甲醛、己二醛或戊二醛中的任意一种。步骤(4)所述无机粉料分散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5份氧化镁,10~20份羟基磷酸钙,8~10份珍珠粉,10~20份墨鱼骨粉,100~120份质量分数为75%乙醇溶液。步骤(5)所述营养匀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40~60份蜂蜜,3~5份甘油,2~4份海藻酸钠,6~8份甘露醇,40~50份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壳聚糖优异的止血、抑菌、抗菌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以壳聚糖作为基体薄膜,再于薄膜表面添加无机粉料,在冷压过程中,无机粉料可嵌入壳聚糖基体薄膜孔隙中,再通过在薄膜表面喷洒营养源和细菌菌液,在培养过程中,可在壳聚糖基体薄膜表面形成一层多孔的细菌纤维素凝胶膜,在干燥过程中,细菌纤维素凝胶膜脱水收缩,在壳聚糖薄膜表面形成褶皱结构,提高表面粗糙度,在使用过程中,得益于添加的无机粉体、细菌纤维素膜等优异的吸水性能,可快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而细菌纤维素膜的多孔褶皱结构可将血液中的血细胞等大分子物质截流,并凝聚在褶皱结构表面,使血液快速浓缩,从而使伤口处局部凝血底物浓度快速上升,加速激活人体内部凝血因子,促进自身凝血,缩短凝血时间,且细菌纤维素膜强度适中,与人体生物相容性较好,使用后随着血液凝固,可与浓缩后的血液共同形成血栓而逐渐从壳聚糖基体表面剥离,待伤口愈合后,便于将止血膜从伤口清除,减轻患者痛苦。具体实施方式按质量比为1:80~1:120将木醋杆菌与液体培养基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5~20min,得木醋杆菌菌液;再将壳聚糖液和明胶液按质量比为8:1~10:1混合后,于转速为300~500r/min转速搅拌混合45~60min,得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壳聚糖明胶混合液ph调节至5.2~5.4,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所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移入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加入壳聚糖液质量0.6~0.8倍的聚乙二醇,于温度为55~65℃,转速为400~6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壳聚糖液质量0.01~0.03倍的交联剂,待交联剂滴加结束,继续恒温搅拌反应45~60min,再经真空脱泡,出料,得壳聚糖基成膜液;随后将所得壳聚糖基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调节刮刀刀距为0.2~0.3mm,流延成膜后,干燥至含水率为4~8%,得壳聚糖基薄膜;通过喷壶将无机粉料分散液喷洒于所得壳聚糖基薄膜表面,控制喷洒量为100~150g/m2,自然晾干6~8h后,于压力为10~20mpa条件下,冷压5~10min,得冷压膜;再于冷压膜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1~0.3mm的营养匀浆,得复合冷压膜,随后将木醋杆菌菌液通过喷壶喷洒于复合冷压膜表面,控制木醋杆菌菌液喷洒量为15~30ml/m2,再将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移入温室中,于温度为30~3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8~15天,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24h向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表面喷洒30~50ml/m2水,待培养结束后,紫外灭菌45~60min,得灭菌复合膜,并将所得灭菌复合膜用无菌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灭菌复合膜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即得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所述液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15份甘露醇,3~5份蔗糖,2~3份牛肉膏,4~10份蛋白胨,500~600份水。所述壳聚糖液配置过程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为1:50~1:6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壳聚糖液。所述明胶液配置过程为:将明胶与水按质量比为1:30~1:4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明胶液。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交联剂为对苯二甲醛、己二醛或戊二醛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无机粉料分散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5份氧化镁,10~20份羟基磷酸钙,8~10份珍珠粉,10~20份墨鱼骨粉,80~120份质量分数为75%乙醇溶液。所述营养匀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40~60份蜂蜜,3~5份甘油,2~4份海藻酸钠,6~8份甘露醇,40~50份水。实例1按质量比为1:120将木醋杆菌与液体培养基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得木醋杆菌菌液;再将壳聚糖液和明胶液按质量比为10:1混合后,于转速为500r/min转速搅拌混合60min,得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壳聚糖明胶混合液ph调节至5.4,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所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移入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加入壳聚糖液质量0.8倍的聚乙二醇,于温度为65℃,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壳聚糖液质量0.03倍的交联剂,待交联剂滴加结束,继续恒温搅拌反应60min,再经真空脱泡,出料,得壳聚糖基成膜液;随后将所得壳聚糖基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调节刮刀刀距为0.3mm,流延成膜后,干燥至含水率为8%,得壳聚糖基薄膜;通过喷壶将无机粉料分散液喷洒于所得壳聚糖基薄膜表面,控制喷洒量为150g/m2,自然晾干8h后,于压力为20mpa条件下,冷压10min,得冷压膜;再于冷压膜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3mm的营养匀浆,得复合冷压膜,随后将木醋杆菌菌液通过喷壶喷洒于复合冷压膜表面,控制木醋杆菌菌液喷洒量为30ml/m2,再将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移入温室中,于温度为35℃,空气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15天,在培养过程中,每隔24h向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表面喷洒50ml/m2水,待培养结束后,紫外灭菌60min,得灭菌复合膜,并将所得灭菌复合膜用无菌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灭菌复合膜干燥至含水率为10%,即得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所述液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5份甘露醇,5份蔗糖,3份牛肉膏,10份蛋白胨,600份水。所述壳聚糖液配置过程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为1:6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壳聚糖液。所述明胶液配置过程为:将明胶与水按质量比为1:4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明胶液。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所述交联剂为对苯二甲醛。所述无机粉料分散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份氧化镁,20份羟基磷酸钙,10份珍珠粉,20份墨鱼骨粉,120份质量分数为75%乙醇溶液。所述营养匀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60份蜂蜜,5份甘油,4份海藻酸钠,8份甘露醇,50份水。实例2按质量比为1:80将木醋杆菌与液体培养基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5min,得木醋杆菌菌液;再将壳聚糖液和明胶液按质量比为8:1混合后,于转速为300r/min转速搅拌混合45min,得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壳聚糖明胶混合液ph调节至5.2,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所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移入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加入壳聚糖液质量0.6倍的聚乙二醇,于温度为55℃,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壳聚糖液质量0.01倍的交联剂,待交联剂滴加结束,继续恒温搅拌反应45min,再经真空脱泡,出料,得壳聚糖基成膜液;随后将所得壳聚糖基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调节刮刀刀距为0.2mm,流延成膜后,干燥至含水率为4%,得壳聚糖基薄膜;通过喷壶将无机粉料分散液喷洒于所得壳聚糖基薄膜表面,控制喷洒量为100g/m2,自然晾干6h后,于压力为10mpa条件下,冷压5min,得冷压膜;再于冷压膜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1mm的营养匀浆,得复合冷压膜,随后将木醋杆菌菌液通过喷壶喷洒于复合冷压膜表面,控制木醋杆菌菌液喷洒量为15ml/m2,再将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移入温室中,于温度为30℃,空气相对湿度为6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8天,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h向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表面喷洒30ml/m2水,待培养结束后,紫外灭菌45min,得灭菌复合膜,并将所得灭菌复合膜用无菌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灭菌复合膜干燥至含水率为8%,即得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所述液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份甘露醇,3份蔗糖,2份牛肉膏,4份蛋白胨,500份水。所述壳聚糖液配置过程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为1:5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壳聚糖液。所述明胶液配置过程为:将明胶与水按质量比为1:30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明胶液。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所述交联剂为对苯二甲醛。所述无机粉料分散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份氧化镁,10份羟基磷酸钙,8份珍珠粉,10份墨鱼骨粉,80份质量分数为75%乙醇溶液。所述营养匀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40份蜂蜜,3份甘油,2份海藻酸钠,6份甘露醇,40份水。实例3按质量比为1:100将木醋杆菌与液体培养基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7min,得木醋杆菌菌液;再将壳聚糖液和明胶液按质量比为9:1混合后,于转速为400r/min转速搅拌混合52min,得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壳聚糖明胶混合液ph调节至5.3,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再将所得弱酸性壳聚糖明胶混合液移入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加入壳聚糖液质量0.7倍的聚乙二醇,于温度为60℃,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壳聚糖液质量0.02倍的交联剂,待交联剂滴加结束,继续恒温搅拌反应52min,再经真空脱泡,出料,得壳聚糖基成膜液;随后将所得壳聚糖基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调节刮刀刀距为0.2mm,流延成膜后,干燥至含水率为6%,得壳聚糖基薄膜;通过喷壶将无机粉料分散液喷洒于所得壳聚糖基薄膜表面,控制喷洒量为125g/m2,自然晾干7h后,于压力为15mpa条件下,冷压8min,得冷压膜;再于冷压膜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0.2mm的营养匀浆,得复合冷压膜,随后将木醋杆菌菌液通过喷壶喷洒于复合冷压膜表面,控制木醋杆菌菌液喷洒量为22ml/m2,再将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移入温室中,于温度为32℃,空气相对湿度为70%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12天,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8h向喷洒木醋杆菌菌液后的复合冷压膜表面喷洒40ml/m2水,待培养结束后,紫外灭菌52min,得灭菌复合膜,并将所得灭菌复合膜用无菌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灭菌复合膜干燥至含水率为9%,即得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所述液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3份甘露醇,4份蔗糖,3份牛肉膏,7份蛋白胨,550份水。所述壳聚糖液配置过程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为1:55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壳聚糖液。所述明胶液配置过程为:将明胶与水按质量比为1:35混合后,静置溶胀,恒温搅拌溶解,得明胶液。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所述交联剂为对苯二甲醛。所述无机粉料分散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份氧化镁,15份羟基磷酸钙,9份珍珠粉,15份墨鱼骨粉,100份质量分数为75%乙醇溶液。所述营养匀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50份蜂蜜,4份甘油,3份海藻酸钠,7份甘露醇,45份水。对比例: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壳聚糖止血膜。将实例1至3所得止血膜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止血性能:用解剖刀于兔耳背动脉两侧制备1cm×1cm的静脉出血创面,分别将制备的壳聚糖止血膜直接覆盖出血创面,以无血液渗出为出血停止标准。观察各组止血膜凝固过程;记录止血时间,以止血膜覆盖创面至出血停止为准;并采用止血前、后止血膜重量差与凝固血块重量之和为出血量。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检测内容实例1实例2实例3对比例止血时间/s484952120出血量/mg90.193.498.3121.5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壳聚糖基复合止血膜止血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且伤口愈合后,便于从伤口剥离,有利于避免清除止血膜时产生疼痛和二次受伤的情况。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