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助产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785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智能助产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助产支架。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对孕妇进行助产时,由于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脱力的情况,从而造成孕妇难产的情况,现阶段医务人员在处理孕妇难产时,大都采用手术助产或者人工刺激对孕妇进行助产,手术助产对孕妇健康不利,而人工刺激难度较大,需要医务人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目前在现实生活时,没有新型便于分娩助产床,在进行分娩手术时,原有分娩手术床提供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医疗需求,容易造成手术中医务人员的不便,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本发明设计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助产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助产支架,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助产支架功能单一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智能助产支架,包括折叠床板,所述折叠床板的左侧床板底部前后对称设有两组电动伸缩杆,所述折叠床板的中间转轴和右侧床板的底部均前后对称设有两组支撑腿,所述电动伸缩杆和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设有万向刹车轮,右侧所述折叠床板的底面设有婴儿盆,且婴儿盆位于前后所述支撑腿之间,所述折叠床板的上表面设有柔性橡胶垫,所述柔性橡胶垫的前后表面均间隔对称设有插口,所述折叠床板的前后表面均间隔对称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下方间隔对称设有与插口相匹配的带插扣的绑带,左侧所述折叠床板的前后表面均设有握杆,右侧所述折叠床板的前后表面均设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顶部设有脚踏装置;

左右两侧所述导流槽的前表面均设有活塞,所述折叠床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导流槽的下方,左侧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左侧与右侧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右侧均与伸缩臂的底部相连,所述绑带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柔性橡胶垫的内腔填充有海绵体,且柔性橡胶垫的内腔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折叠床板的前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控制面板、抽盒、温度显示器和报警按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折叠床板的底部对称设有两组滑轨,所述婴儿盆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轮,且滑轮位于滑轨的内腔;

所述脚踏装置包括支座、万向头、柔性踏板、柔性托板、按摩装置和两组固定带,所述支座位于伸缩臂的顶部,所述万向头位于支座的顶部,所述柔性踏板位于万向头的顶部,所述柔性托板位于柔性踏板的左端,所述按摩装置位于柔性踏板的内腔,两组所述固定带的端部均与柔性踏板的前后表面相连,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动伸缩杆、伸缩臂、温度显示器、按摩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地,左侧所述折叠床板的底部设有储氧装置,且储氧装置上通过吸管设有氧气面罩。

优选地,所述滑轨的末端设有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抽盒内设有腹压气囊,且腹压气囊的表面设有压力表,侧面设有与折叠床板的上表面固定的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柔性橡胶垫的左右两侧边缘延伸至导流槽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婴儿盆的底部设有折叠型移动支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助产支架采用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一种新型助产支架,摒弃了目前助产支架功能单一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折叠床板底部的电动伸缩杆以及控制面板进行倾斜度的调整,再将柔性橡胶垫置于折叠床板的上表面并通过绑带进行固定,通过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显示器显示柔性橡胶垫上的温度,随后在控制面板上进行调整,孕妇躺在柔性橡胶垫上,双脚插入脚踏装置后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双手握紧握杆,按摩装置用于孕妇分娩过程中脚底的按摩,防止腿部抽筋,分娩过程中的血水经柔性橡胶垫流进导流槽内,婴儿接生后护理人员将底部的婴儿盆滑出,并将折叠型移动支架导出,使婴儿直接放入婴儿盆后移动到一旁进行清理,抽盒内设有腹压气囊,防止妊娠过程孕妇自身力量不够,折叠床板底部设有带氧气面罩的储氧装置,防止孕妇用力过度导致大脑供氧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侧示图;

图3为本发明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折叠床板;2、柔性橡胶垫;3、伸缩臂;4、脚踏装置;5、握杆;6、导流槽;7、插口;8、绑带;9、电动伸缩杆;10、万向刹车轮;11、婴儿盆;12、支撑腿;13、支撑板;14、控制面板;15、温度传感器;16、温度显示器;17、报警按钮;18、活塞;19、滑轨;20、滑轮;21、抽盒;22、海绵体;401、支座;402、底座;403、万向头;404、柔性踏板;405、按摩装置;406、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智能助产支架,如图1-3所示,包括折叠床板1,折叠床板1的左侧床板底部前后对称设有两组电动伸缩杆9,折叠床板1的中间转轴和右侧床板的底部均前后对称设有两组支撑腿12,电动伸缩杆9和支撑腿12的底部均设有万向刹车轮10,右侧折叠床板1的底面设有婴儿盆11,且婴儿盆11位于前后支撑腿12之间,折叠床板1的上表面设有柔性橡胶垫2,柔性橡胶垫2的前后表面均间隔对称设有插口7,折叠床板1的前后表面均间隔对称设有导流槽6,导流槽6的下方间隔对称设有与插口7相匹配的带插扣的绑带8,左侧折叠床板1的前后表面均设有握杆5,右侧折叠床板1的前后表面均设有伸缩臂3,伸缩臂3的顶部设有脚踏装置4;

左右两侧导流槽6的前表面均设有活塞18,折叠床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13,且支撑板13位于导流槽6的下方,左侧支撑板13的顶部左侧与右侧支撑板13的顶部右侧均与伸缩臂3的底部相连,绑带8位于支撑板13的下方,柔性橡胶垫2的内腔填充有海绵体22,且柔性橡胶垫2的内腔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5,折叠床板1的前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控制面板14、抽盒21、温度显示器16和报警按钮17,温度传感器15与温度显示器16电性连接,折叠床板1的底部对称设有两组滑轨19,婴儿盆1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滑轨19相配合的滑轮20,且滑轮20位于滑轨19的内腔;

脚踏装置4包括支座401、万向头402、柔性踏板403、柔性托板404、按摩装置405和两组固定带406,支座401位于伸缩臂3的顶部,万向头402位于支座401的顶部,柔性踏板403位于万向头402的顶部,柔性托板404位于柔性踏板403的左端,按摩装置405位于柔性踏板403的内腔,两组固定带406的端部均与柔性踏板403的前后表面相连,控制面板14分别与电动伸缩杆9、伸缩臂3、温度显示器16、按摩装置405电性连接;左侧折叠床板1的底部设有储氧装置,且储氧装置上通过吸管设有氧气面罩,滑轨19的末端设有限位块,抽盒21内设有腹压气囊,且腹压气囊的表面设有压力表,侧面设有与折叠床板1的上表面固定的固定装置,柔性橡胶垫2的左右两侧边缘延伸至导流槽6的上方,婴儿盆11的底部设有折叠型移动支架。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首先通过折叠床板1底部的电动伸缩杆9以及控制面板14进行倾斜度的调整,控制面板14与电动伸缩杆9、伸缩臂3、温度显示器16、按摩装置405电性连接,再将柔性橡胶垫2置于折叠床板1的上表面并通过绑带8进行固定,通过温度传感器15以及温度显示器16显示柔性橡胶垫2上的温度,随后在控制面板14上进行调整,孕妇躺在柔性橡胶垫2上的时候,双脚插入脚踏装置4后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柔性托板404支撑脚后跟,固定带406将双脚固定,万向头402调整角度,按摩装置405用于孕妇分娩过程中脚底的按摩,防止腿部抽筋,双手握紧握杆5,分娩过程中的血水经柔性橡胶垫2流进导流槽6内,婴儿接生后护理人员将底部的婴儿盆11滑出,并将折叠型移动支架导出,使婴儿直接放入婴儿盆11后移动到一旁进行清理,抽盒21内设有腹压气囊,防止妊娠过程孕妇自身力量不够,并且腹压气囊表面设有压力表,可随时结束充气过程,折叠床板1底部设有带氧气面罩的储氧装置,防止孕妇用力过度导致大脑供氧不足,报警按钮17的作用是防止孕妇生产时难产、大出血等现象发生时通知医护人员做好手术的准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助产支架采用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一种新型助产支架,摒弃了目前助产支架功能单一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折叠床板底部的电动伸缩杆以及控制面板进行倾斜度的调整,再将柔性橡胶垫置于折叠床板的上表面并通过绑带进行固定,通过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显示器显示柔性橡胶垫上的温度,随后在控制面板上进行调整,孕妇躺在柔性橡胶垫上,双脚插入脚踏装置后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双手握紧握杆,按摩装置用于孕妇分娩过程中脚底的按摩,防止腿部抽筋,分娩过程中的血水经柔性橡胶垫流进导流槽内,婴儿接生后护理人员将底部的婴儿盆滑出,并将折叠型移动支架导出,使婴儿直接放入婴儿盆后移动到一旁进行清理,抽盒内设有腹压气囊,防止妊娠过程孕妇自身力量不够,折叠床板底部设有带氧气面罩的储氧装置,防止孕妇用力过度导致大脑供氧不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