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气腹状态的胆道镜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001发布日期:2019-01-08 21:2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气腹状态的胆道镜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处理胆道疾病的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气腹状态的胆道镜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是处理胆道疾病的常用技术。在气腹状态下的手术实施过程中,因胆道镜的有效部位是由光学纤维组成的软性体,故在胆道镜通过腹壁戳孔经腹腔置入切开的胆总管内时,容易发生弯曲,活动幅度大,可操控性差,很难快速且准确进入切开的胆总管内,而这影响着手术的进程,也加重了病人的痛苦。

发明人于2015年5月15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520312149.3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胆道镜引导架。这种结构的胆道镜引导架不仅结构过于复杂,造价过高,部分结构不实用,而且经过发明人的多次临床试用,发现其在使用时仍旧存在定位不准确、操作过程中出现纵向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的应用于气腹状态的胆道镜导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应用于气腹状态的胆道镜导向装置,包括套管,其特征在于,套管外壁上纵向加工有刻度,套管远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保护塞,保护塞的内部开有与套管相连通且供胆道镜穿过的通孔;套管的近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帽,密封帽内部加工有与套管相连通且供胆道镜穿过的通孔,套管上靠近密封帽且位于密封帽下方的位置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吸附件,限位吸附件为钟罩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套管远端(接近胆总管切开处)设置保护塞,不仅起到将胆道镜镜头固定住,以减轻水平晃动的机率,从而保护胆道镜镜头以免被磕碰造成损坏,延长了胆道镜镜头的使用寿命,而且在深入腹腔时不容易对胆总管产生伤害;通过在套管近端(露在腹壁外面端)连接限位吸附件,能够准确将镜头定位在胆总管切开处,以防操作时出现失控;密封帽的作用是避免腹部的气体经套管排出,因为往第二通孔内插入胆道镜软性体时,就起到密封的作用了;刻度的作用也是方便准确定位。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速且准确将胆道镜送入胆总管切开处,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其中,1、套管,1.1、刻度,2、保护塞,2.1、第一通孔,3、密封帽,3.1、第二通孔,4、限位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2所示,应用于气腹状态的胆道镜导向装置,包括套管1,医用硬质硅胶制成的套管1外壁上纵向加工有刻度1.1,套管1远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医用软质硅胶制成的保护塞2,具体是在套管1远端开有外螺纹,相应地,在保护塞2上开有内螺纹,保护塞2的内部开有与套管1相连通且供胆道镜穿过的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的大小以恰好让胆道镜穿过为准;套管1的近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医用软质硅胶制成的密封帽3,密封帽3内部加工有与套管1相连通且供胆道镜穿过的第二通孔3.1,第二通孔3.1的大小以恰好让胆道镜穿过为准,在套管1上靠近密封帽3且位于密封帽3下方的位置通过螺纹连接有医用软质硅胶制成的限位吸附件4,限位吸附件4为钟罩状,具体是在套管1近端开有一段外螺纹,对应地,限位吸附件4开有内螺纹,密封帽3上开有内螺纹,限位吸附件4与密封帽3共用套管1近端的一段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1内径大于胆道镜镜体直径,使用时,软性的胆道镜镜体由第二通孔3.1穿进,经套管1内孔、保护塞2的第二通孔2.1后穿出。因为限位吸附件4的存在,在手术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伸进腹腔内,并至胆总管切开处,此时稍微用力捏住限位吸附件4,挤掉由限位吸附件与腹壁之间所围成的空腔内的部分空气,限位吸附件4吸附在腹壁上,故不会存在操作失控的情况,限位吸附件4预先装在套管上并定好位置的。也因保护塞2的存在,避免胆道镜因纵向移动或横向晃动而与套管1之间产生磕碰,从而延长了胆道镜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