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塌缩式缝合线套环的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5211发布日期:2018-12-25 19:4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用于塌缩式缝合线套环的指套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整体涉及用于塌缩式缝合线套环的指套。

背景技术

多种损伤和病症需要进行软组织损伤修复,或将软组织重新附接到骨和/或外围组织上。例如,一旦健康组织从骨上撕裂,诸如肩袖肌腱部分或完全从肱骨上撕裂(肩袖撕裂),则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组织重新附接到骨上,以允许进行愈合和自然重新附接。已经开发出多种设备和方法以用于执行这些外科修复。较成功的方法中的一些包括使用缝合线固定构件,诸如缝合线锚定件,其通常包括具有一根或多根缝合线附接特征结构的锚定件主体并且包括将缝合线锚定件保持在组织或骨内或邻近其的组织或骨接合特征结构。根据具体损伤情况,可使用连接到一段或多段缝合线或通过一段或多段缝合线互连的一个或多个缝合线锚定件执行修复。

当单一类型的组织物质中(例如膝半月板中)发生撕裂(半月板撕裂)时,也可能需要外科手术。修复此类撕裂的一种方法是将一定长度的缝合线穿过组织,且扎系缝合线来缝合组织。缝合线也可与一个或多个缝合线锚定件结合使用,以修复此类组织撕裂。可使用修复手术期间外科医生打的结将缝合线紧固到缝合线锚定件或组织上,或使用“无结”装置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在外科手术期间无需打结即能够将一个或多个锚定件或一根或多根缝合线连接和张紧。无结锚定对诸如内窥镜式修复或关节镜式修复之类的微创外科手术尤其实用,在这些手术中,外科医生使用插入小直径套管或内窥镜管的工具来远程操纵位于手术部位的缝合线,这可能使得打结过程困难而冗长。

另外,可能难以诸如通过从预期位置和角度取向移动的锚定件将锚定件递送和定位在相对于组织的期望角度和位置处,原因在于连接到锚定件上的缝合线在外科手术期间被打结、牵拉和/或张紧。被不理想地成角度和定位的锚定件可导致锚定件被定位在受损的角度和位置而非更理想的角度和位置,和/或可在实现了期望角度和位置之前导致锚定件递送的一个或多个失败的尝试。

因此,仍需要改进的组织修复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般而言,提供了用于塌缩式缝合线套环的指套。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外科装置,所述外科装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括第一植入式锚定件、第二植入式锚定件以及联接到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的缝合线。缝合线具有从第一锚定件朝向第二锚定件延伸的第一长度,并且具有从第二锚定件朝向第一锚定件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结,并且所述第二长度穿过形成于第一长度中的内部塌缩式通道并且随后穿过结,其中缝合线的尾部从所述结延伸。

外科装置可具有任何数量的变型。例如,结可为反手结。

又如,缝合线的尾部可被构造成能够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一锚定件被牵拉以张紧缝合线,并且可被构造成能够沿第二不同方向被牵拉以张紧缝合线。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沿第一方向牵拉缝合线的尾部可被构造成能够减小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之间的距离,并且沿第二方向牵拉缝合线的尾部可被构造成能够减小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之间的距离。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沿第一方向牵拉缝合线的尾部可被构造成能够使得缝合线在内部通道内滑动并穿过结,并且沿第二方向牵拉所述缝合线的尾部可被构造成能够使得缝合线在内部通道内滑动并穿过结。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可沿仅第一方向滑动穿过内部通道。

又如,第二长度可在穿过结之前退出内部通道。又如,第一锚定件可具有缝合线延伸穿过的第一孔,并且第二锚定件可具有缝合线延伸穿过的第二孔。又如,外科装置可包括第二缝合线,所述第二缝合线联接到第二锚定件并使得第一缝合线穿过第二缝合线成环以便将缝合线联接到第二锚定件。又如,缝合线可由多根线编织而成。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外科装置包括第一植入式锚定件、第二植入锚定件、以及可滑动地联接到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的缝合线。缝合线具有塌缩式中空部分,所述缝合线的另一部分穿过所述中空部分,所述缝合线具有形成于其中的邻近中空部分的结,使得所述缝合线的尾部穿过所述中空部分,然后穿过结,所述尾部被构造成能够被牵拉以使所述缝合线滑动穿过中空部分并穿过结。

外科装置可以任意种方式变化。例如,结可为反手结。又如,尾部可被构造成能够沿任何方向被牵拉以使缝合线滑动穿过中空部分并穿过结。又如,中空部分和结可沿着在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之间延伸的缝合线的长度定位。又如,牵拉尾部以使缝合线滑动穿过中空部分并穿过结可减小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科方法,所述外科方法包括将缝合线、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推进到患者的身体中,其中所述缝合线在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之间延伸,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结,并且具有邻近结的中空部分,所述缝合线的另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中空部分。所述外科方法还包括将第一锚定件和所述第二锚定件定位成邻近组织,然后张紧缝合线以使得缝合线滑动穿过结并穿过中空部分,并且使得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相对于组织移动。

所述外科方法可以任意种方式变化。例如,缝合线可沿第一方向单向地滑动穿过中空部分,并且张紧缝合线可包括沿第一方向牵拉从结延伸的缝合线的尾部。又如,缝合线可沿第一方向单向地滑动穿过中空部分,并且张紧缝合线可包括沿第二不同方向牵拉从结延伸的缝合线的尾部。又如,组织可位于患者的膝部、髋部和肩部中的一者处。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的植入物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2为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的植入物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3为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的植入物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4为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的植入物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5为带有指套的缝合线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所述缝合线联接到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并且沿第一方向被牵拉;

图6为图5的缝合线以及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的示意图,其中所述缝合线沿第二相反方向被牵拉;

图7为带有指套的缝合线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所述缝合线联接到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

图8为图7的缝合线的示意图;

图9为递送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局部透明侧示意图,所述递送系统具有设置在其轴中的两个植入物;

图10为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图9的递送系统被定位成邻近所述组织;

图11为图10的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植入物中的一个被推进穿过所述组织,并且其中递送系统的针被推进穿过所述组织;

图12为图11的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针被抽出;

图13为图12的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植入物中的另一个在轴内被推进;

图14为图13的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递送系统在相对于所述组织的位置中被改变;

图15为图14的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针和植入物中的另一个被推进穿过所述组织;

图16为图15的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针被抽出;以及

图17为图16的组织的侧示意图,其中递送系统被移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从整体上理解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用途的原理。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已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具体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装置和方法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图解说明或描述的特征部可与其他实施方案的特征部进行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此外,在本公开中,各实施方案中名称相同的部件通常具有相似的特征部,因而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不一定完整地详细说明每个名称相同的部件的每个特征。另外,就使用线性或圆形尺寸来描述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而言,此类尺寸并非旨在限制可结合此类系统、装置和方法使用的形状的类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容易针对任何几何形状确定此类线性和圆形尺寸的等效尺寸。系统和装置及其部件的大小和形状可至少取决于系统和装置将用于其中的受治疗者的解剖结构、系统和装置将与其一起使用的部件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系统和装置将用于其中的方法和手术。

提供了用于塌缩式缝合线套环的指套。一般而言,联接到植入物的缝合线可被张紧以有利于植入物相对于患者的身体中的组织的期望定位。缝合线可包括指套和结。一般而言,指套为允许缝合线穿过其自身的缝合线的中空区域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张力下沿单个方向滑动。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结沿缝合线的长度定位成比指套更靠近缝合线的尾部,所述缝合线的尾部被牵拉以张紧缝合线。如此,结可有助于引导缝合线沿单个方向滑动穿过指套,通过所述结所述缝合线被构造成能够自由地滑动穿过指套,而不考虑缝合线尾部正被牵拉的方向。由于防止缝合线沿不同于单个方向的方向滑动穿过指套,因此缝合线可更不可能受损,和/或由于可沿任何方向牵拉缝合线尾部以在没有外科医生或其他使用者来首先确定单个方向(应沿所述单个方向牵拉缝合线使其正确地滑动穿过指套)的前提下使缝合线拉紧,故可更快和/或更容易地实现张紧。

一般而言,本文所述的植入物(本文中也称为锚定件)被构造成能够植入到患者的身体中。所述植入物被构造成能够联接到缝合线,并且可用于组织修复手术中,例如,诸如在髋部、膝部或肩部的关节处的关节置换术,用于修复膝盖处的半月板撕裂的半月板修复手术,用于修复肩部处的肩袖撕裂的肩袖修复手术等。

植入物可为吸收性的或非吸收性的。植入物可由多种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例如,聚醚醚酮(peek)、聚乳酸或聚丙交酯(pla)、不锈钢等。植入物可通过各种技术来形成,例如通过注塑工艺(诸如重叠注塑)或通过后模塑工艺(诸如后模塑加工)来形成。植入物可具有适于例如在特定解剖位置并且由特定患者使用的多个尺寸中的任一个。

图1示出了被构造成能够植入到患者的身体中以有利于组织修复的植入物10的一个实施方案。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植入物10具有细长、矩形形状,但植入物10可具有其他形状。植入物10具有穿过其形成的至少一个通道12,所述至少一个通道12被构造成能够在其中接收缝合线14。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植入物10具有两个通道12。具有多个通道12允许缝合线14穿过植入物10成环,例如,如图1所示,其中缝合线14沿一个方向穿过通道12中的一个并且沿相反方向穿过另一个通道12,其中缝合线14的长度16在植入物10的一侧在通道12之间延伸,并且缝合线14的第一尾部18和第二尾部20从植入物10的另一侧延伸。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缝合线14为单根缝合线14,但植入物10和本文所述的其他植入物可联接到多根缝合线,例如,其中多根缝合线穿过植入物的至少一个通道。

缝合线14可为任何类型的缝合线,并且可由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多种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用于缝合线14的材料的示例包括聚合物(诸如聚乙交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二氧六环酮),以及织物(诸如尼龙和丝绸)。缝合线14可为生物吸收性的、部分生物吸收性的或非吸收性的,并且可具有圆形横截面或另一横截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缝合线14为部分生物吸收性的,其包含作为非吸收性组分的聚乙烯和作为生物吸收性组分的聚二氧六环酮。

缝合线14可由单根线或多根线形成。所述多根线可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联接在一起(例如通过编织在一起)以限定缝合线股线。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缝合线14的(一根或多根)线为柔性的以允许缝合线14为柔性的,如示例性实施方案。形成缝合线14的线可由不同材料制成,例如,亦即尼龙的第一数量的线和亦即pet的第二数量的线,或者可全部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多根线形成的缝合线14可包括芯,线围绕所述芯诸如通过编织被布置。芯可提供具有强度的缝合线14以有助于防止缝合线14断裂、断开等。缝合线14可具有多个尺寸中的任一个,诸如约#5至#5-0范围内的尺寸。

图2示出了植入物21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植入物21包括穿过其的至少一个通道22,所述至少一个通道22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为单个通道22。图2还示出了延伸穿过通道22的缝合线24,所述缝合线24穿过其成环以将缝合线24联接到植入物21。

图3示出了植入物26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植入物26包括穿过其的至少一个通道28,所述至少一个通道28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为单个通道28。图3还示出了延伸穿过通道28的缝合线30。缝合线30在其中具有结32,所述结32的直径大于通道28的直径使得结32不能被牵拉或以其他方式移动穿过通道28,从而有助于缝合线30保持联接到植入物26。在植入物具有多个通道的实施方案中,通道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穿过其延伸的在其中具有结的相关联缝合线。

图4示出了植入物34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植入物34具有联接到其的单根缝合线36。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缝合线36通过使其端部(或其他部分)附接到植入物34(诸如通过压接、利用粘合剂粘合、围绕植入物34打结等等)来联接到植入物34。如果植入物34联接到多根缝合线,则缝合线中的每一根均可以相同方式(例如,每根缝合线利用粘合剂附接到植入物,每根缝合线围绕植入物打结等)或者以不同方式(例如,一根缝合线利用粘合剂附接到植入物,并且另一根缝合线通过围绕植入物打结而附接到植入物等等)附接到植入物36。

植入物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于2016年10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meniscalrepairdevices,systemsandmethod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297,696中,该专利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在将植入物递送到患者的身体中之后,附接到植入物的(一根或多根)缝合线被张紧以将植入物相对于目标(例如正被修复的目标组织)固定在适当位置。能够在植入物递送到患者的身体中之后相对于植入物滑动的(一根或多根)缝合线有利于(一根或多根)缝合线的张紧,并且从而有利于植入物在患者的身体内的牢固定位,以有助于适当的治愈。

图5和图6示出了用于利用指套44将缝合线38附接到第一植入物40和第二植入物42的一种技术。指套44为中空并且允许缝合线38穿过其自身的缝合线38的区域,并且在处于张力下时,可沿第一方向d1单向滑动并且被锁定而不能沿另一相反方向d2滑动。第一植入物40直接联接到缝合线38,并且第二植入物42利用穿过缝合线38成环的第二缝合线46间接地联接到缝合线38。在植入物40,42相对于患者的身体中的目标组织定位之后,可通过沿第一方向d1牵拉缝合线38的尾部38t来张紧缝合线38,如图5所示,这使得缝合线38穿过指套44而滑动。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任何种类的因素,诸如外科部位处的空间限制、外科部位的受阻可视化、外科医生到达外科部位的接近角等,缝合线尾部38t可通过沿第二方向d2和/或沿不同于第一方向d1的另一方向进行牵拉而被张紧。然而,如果缝合线尾部38t沿第二方向d2和/或沿不同于第一方向d1的其他方向被牵拉来张紧缝合线38,则缝合线38可经受应力,所述应力可引起一个或多个问题中的任一个。例如,缝合线38可完全断裂,使得缝合线38不能将植入物40,42固定到目标组织。又如,形成缝合线38的单独的线可在整个缝合线38未断裂的情况下断裂,这可导致缝合线38在某个未来时间的完全断裂并且/或者可导致植入物40,42中的一者或两者因部分缝合线38失效而未被正确定位。又如,形成缝合线38的编织线可变得较不紧密地编织,这可导致减小指套44的功能长度并继而导致植入物40,42中的一者或两者因缝合线38松散而未被正确定位。又如,指套44处的中空缝合线区域可因沿不同于第一方向d1的方向牵拉而扩大直径,这可弱化指套44处或其附近的缝合线38以增加未来缝合线38断裂的可能性。

图7示出了用于利用指套54将缝合线48附接到第一植入物50和第二植入物52的另一种技术。第一植入物50例如通过图1-图4的技术中的任一种直接联接到缝合线48,并且第二植入物52利用穿过缝合线48成环的第二缝合线56间接地联接到缝合线48。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植入物50和第二植入物52可以其他方式联接到缝合线48,例如,植入物50,52中的两者直接联接到缝合线48,或者植入物50,52中的两者间接联接到缝合线48,或者第一植入物50间接联接到缝合线48并且第二植入物52直接联接到缝合线48。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单根缝合线48联接到植入物50,52,但如上所述,可使用多根缝合线。

指套54为中空并且允许缝合线48穿过其自身的缝合线48的区域。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缝合线48在处于张力下时能够沿第一方向d3单向地滑动穿过指套54,并且被锁定而不能沿另一相反方向d4滑动穿过指套54,因为张力使指套44在穿过指套的缝合线48的部分上塌缩。缝合线48具有从指套54延伸的自由端部或尾部48t。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缝合线48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结58。结58邻近指套54定位,如图7所示,并且位于缝合线尾部48t从其延伸的指套54的一侧。结58在邻近指套54时基本上邻接该指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虽然为了与指套54直接接触,结58和指套54之间可能存在小距离以使得结58不邻接指套54,但结58然而可因任何种类的因素诸如制造公差而被视为基本上邻接指套54。如图7所示,缝合线48具有从第一植入物50朝向第二锚定件52延伸的第一长度。缝合线48的第一长度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结58和指套54,其中结58沿着缝合线48的第一长度比指套54更靠近第一锚定件50,并且指套54沿着第一长度比结58更靠近第二锚定件52。缝合线48还具有从第二植入物52朝向第一锚定件50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穿过指套54(例如,穿过缝合线48的中空区域)并且随后穿过结58,其中缝合线尾部48t从结58延伸。缝合线48还限定可调节套环60,所述可调节套环包括缝合线的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中的每一者的局部部分。

缝合线48的第一长度的局部部分在结58和第一锚定件50之间延伸。缝合线48的此局部长度允许缝合线48延伸穿过组织,其中第一植入物50位于组织的一侧并且结58位于组织的另一侧或其附近,如下文进一步所述。

可通过牵拉缝合线尾部48t以使缝合线48滑动穿过指套54来张紧缝合线48。滑动穿过指套54的缝合线48使可调节套环60塌缩并且减小第一锚定件50与第二锚定件52之间的距离。这种张紧可在植入物50,52相对于患者的身体中的目标组织定位之后发生,以相对于组织有利地定位植入物50,52,如本文所述。在一些情况下,可沿第一方向d3牵拉缝合线尾部48t,第一其中缝合线48被构造成能够双向滑动穿过指套54。沿缝合线48的单向滑动方向d3牵拉该缝合线通常将导致缝合线48的期望运动和张紧而不对缝合线48造成任何损害。在一些情况下,如上所述,因任何种类的因素,可通过沿第二方向d4和/或沿不同于第一方向d3的另一方向牵拉缝合线尾部48t来张紧缝合线48。缝合线48中的结58被构造成能够在被沿不同于第一方向d3的方向牵拉穿过指套54时减小缝合线48及其指套54上的应力,从而降低缝合线48及其指套54在缝合线尾部48t的牵拉期间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因此,图7的缝合线48和指套54相比于不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结的图5和图6的缝合线38和指套44而言更不太可能受到损害,并且相比于图5和图6的缝合线38而言更易于使用,因为图7的缝合线48可沿任何方向被牵拉并且在缝合线48滑动穿过指套54时缝合线48及其指套54受到损害的风险极小(如果有的话)。一般而言,结58被构造成能够在缝合线48被牵拉穿过指套54时通过发挥类似于滑轮的功能来减小缝合线上的应力。响应于被牵拉的缝合线尾部48t,缝合线48将首先在结58处并且随后在指套54处被牵拉。以此方式,无论缝合线尾部48t被牵拉的方向如何,缝合线48均可沿第一方向d3被引导穿过指套54。换句话讲,结58被构造成能够引导缝合线48沿第一方向d3(例如缝合线的单向滑动方向)穿过指套54的运动。缝合线的自由端部48t与指套54之间的沿缝合线48的结位置有利于缝合线穿过指套54的运动的这种引导。另外,除了已由指套54提供的系紧力之外,结58也被构造成能够对缝合线48提供系紧力,这可有助于在张紧后将缝合线48保持在适当位置。

图8示出了如图7所示形成缝合线48的构造的一个实施方案。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结58为反手结,其中缝合线尾部48t穿过结58。一般而言,反手结为下述结,其中缝合线48的自由端部48t围绕其自身打结。因此,缝合线48在指套54和第一锚定件50之间的某个位置处围绕其自身打结。反手结可因其小轮廓而有利于外科手术,然而,结58可具有不同于反手结的形式,诸如钩结或弯曲结。结58可为固定的(例如,反手半钩结)、滑动的(例如,duncan环)、塌缩的(例如,双合结)等。

图7和图8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缝合线48包括单个结58。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缝合线48可包括多个结58,所述多个结58形成结堆或结排,其中邻近指套54的第一结58类似于图7的结58,并且其中邻近该(一个或多个)结的一个或多个附加结58中的每一个沿着缝合线的长度位于其任一侧。

图7和图8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结58由缝合线48自身形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另一根缝合线可附接到缝合线48以形成结58,例如,围绕缝合线48打结以在其上形成结58。

如本文所述的联接到至少一根缝合线的植入物可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被推进穿过组织。例如,可使用一根或多根针将植入物和(一根或多根)缝合线递送到外科部位。所述一根或多根针可被构造成能够切割组织(例如,半月板)以有利于与其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植入物穿过组织,因为植入物可未被构造成能够切割组织。未被构造成能够切割组织的植入物(例如,植入物缺乏切割表面)可有助于降低植入物在手术后不经意地损害组织和/或患者的身体内的其他物质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一根或多根缝合线联接在一起的多个植入物中的每一个均可联接到其自身的针,所述针被构造成能够推进与其相关联的植入物穿过组织(例如,半月板修复手术中的半月板,肩袖修复手术中的肩袖等),使得多根针用于推进植入物穿过组织。使用多根针可需要在患者内制作多个切口(每根针需要一个切口),并且可需要另外的切口以有利于将利用针螺纹穿过组织的缝合线系在一起。在半月板修复手术中,例如,可穿过膝部的侧面而非穿过膝部的背面插入针,以便避免对膝部背面处的包括静脉和神经的重要结构造成可能的损伤。在半月板修复中,多根针的使用通常被称为由内向外的外科技术。针以及使用多根针来递送植入物和缝合线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于先前提及的于2016年10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meniscalrepairdevices,systemsandmethod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297,696中。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取代利用多根针来递送多个植入物,可将与一根或多根缝合线联接在一起的多个植入物中的每一个联接到单根针,所述单根针被构造成能够连续地推进植入物中的每一个穿过组织(例如,半月板修复手术中的半月板,肩袖修复手术中的肩袖组织等),使得仅一根针用于推进植入物穿过组织。使用单根针可需要在患者中制作仅一个切口,这可相比于使用多根针提供任何种类的有益效果,诸如改善的美容效果和较少的组织创伤。在半月板修复中,单根针的使用通常被称为全内外科技术。可用于递送植入物和缝合线的单根针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于先前所述的于2016年10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meniscalrepairdevices,systemsandmethod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297,696中。

被构造成能够递送多个植入物的针可具有多种尺寸、形状和构型。针可由多种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例如,不锈钢、镍钛诺等。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针为实心构件并且为柔性的。实心的针可有助于为针提供结构稳定性。柔性的针可有利于针相对于其被期望推进穿过的组织的期望定位,并且/或者可补偿期望组织的不理想的接近角,因为针可因其柔性而以另一角度被引导到组织。针,尽管是柔性的以便允许其挠曲,但沿其纵向长度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这归因于实心的针和/或制备针的(一种或多种)材料,以允许针被纵向推进穿过组织以穿过其递送(一个或多个)植入物。针可具有各种尺寸。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针具有在约0.015英寸至0.080英寸范围内的最大外径,例如约0.035英寸。针的远侧末端可具有多种构型。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针的远侧末端可诸如通过被斜切或具有类似于套管针末端的锋利三角形末端而为锋利的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刺穿组织。具有锋利远侧末端的针可有利于针穿透组织(例如,半月板,肩袖等)。

图9示出了被构造成能够递送多个植入物102,104的针100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多个植入物102,104联接到具有指套124以及形成于其中的结126的缝合线122(图9中被遮掩),诸如图7的缝合线48。植入物102,104以及缝合线122可各自具有多种构型中的任一种,如上所述。另外如上所述,植入物102,104可各自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联接到缝合线122。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针100为柔性的并且具有锋利的远侧末端。图9示出了作为被构造成能够递送植入物102,104的递送系统的部分的针100。递送系统包括移动式柄部106、固定式柄部108、间隔件110(移动式柄部106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间隔件选择性地朝近侧和朝远侧滑动)、结形式的致动器112(所述结在形成于移动式柄部106中的狭槽114中选择性地朝近侧和朝远侧滑动)、从移动式柄部106朝远侧延伸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响应于致动器112的滑动移动而滑动的柔性管116、以及从固定式柄部108朝远侧延伸的细长轴118。

图9还示出了联接到针100的第一植入物102和第二植入物104。第一植入物102被加载到第二植入物104远侧的针100上,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在第二植入物104从其部署之前从针100部署。第一植入物102和第二植入物104各自为空心的以允许针100从中穿过。第二植入物104的近侧端部表面邻接管116的远侧端部表面。

图10-图17示出了利用图9的递送系统递送加载到其上的植入物102,104的一个实施方案。图10示出了递送系统,其中所述递送系统的远侧端部(例如,细长轴118的远侧端部)邻近组织120定位。针100的远侧端部可朝远侧延伸越过轴118的远侧端部,如图9和图10所示,或针100的远侧端部可被容纳在细长轴118的内腔内,针100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内腔中。

图11示出了被推进穿过组织120的针100,其中针100的远侧尖端位于组织120的远侧,第一植入物102也位于组织120的远侧,并且第二植入物104位于组织120的近侧并且还容纳在细长轴118的内腔内并且已被朝前推进以保持其与第一植入物102的距离。通过朝向并相对于固定式柄部108朝远侧移动移动式柄部106,针100和第一植入物102已被推进穿过组织120。

图12示出了从组织120的远侧回缩到组织120的近侧的针100,其中第一植入物102保持在组织120的远侧。通过远离并相对于固定式柄部108朝近侧移动移动式柄部106,针100已反向回缩穿过组织120。

图13示出了第二植入物104,所述第二植入物104通过在狭槽114中朝远侧滑动结112以朝远侧滑动管116并从而朝远侧推压第二植入物104已被沿着针100朝远侧推进。管116现在被锁定到移动式柄部106(通过止动器等),由此将第二植入物104保持在针100上的适当位置,所述位置为第一植入物102的初始位置。

图14示出了相对于组织120移动到另一位置的递送系统,其中递送系统的远侧端部(例如,细长轴118的远侧端部)邻近组织120定位。图15示出了在组织120的另一侧推进穿过组织120的针100,其中针100的远侧末端位于组织120的远侧,并且第二植入物104也位于组织120的远侧。接合管116有利于利用针100推进第二植入物104穿过组织120。通过朝向并相对于固定式柄部108朝远侧移动移动式柄部106,针100、管116和第二植入物104已被推进穿过组织120。为了清楚地说明针100、第二植入物104和缝合线122,图15所示的管116处于远侧、非推进位置,而不是其实际的推进位置,其中所述管的远侧端部邻接第二植入物104的近侧端部。

图16示出了从组织120的远侧回缩到组织120的近侧的针100,其中第二植入物104保持在组织120的远侧并且其中缝合线122在第一植入物102和第二植入物104之间延伸。通过远离并相对于固定式柄部108朝近侧移动移动式柄部106,针100已反向回缩穿过组织120。用于插入和部署第一植入物和第二植入物的其他方法包括例如购自depuymitekofraynham,ma的和truespantm器械。

图17示出了第一植入物102和第二植入物104,所述第一植入物102和第二植入物104通过张紧缝合线122(例如通过牵拉缝合线尾部122t以使缝合线122滑动穿过指套124和结126并且使缝合线122的可调节套环塌缩)已切换到抵靠组织120的位置中。缝合线的指套124和结126位于图14-图17中的组织120的近侧上的组织的外侧,其中缝合线尾部122t从结126延伸以便于用于张紧,但指套124和/或结126可在张紧之前和之后部分地或完全地位于组织120内,其中缝合线尾部122t延伸到组织120之外。可在期望的张紧之后修剪缝合线尾部122t以允许从患者的身体移除多余的材料。尾部122t可被修剪到尽可能地靠近结126,以减少保留在患者的身体中的缝合线尾部122t的量,这可最小化患者术后移动期间因抵靠缝合线尾部摩擦而对软骨和/或邻近其的其他材料造成的损害,因为尾部122t将最低限度地存在(如果存在的话)。

基于上述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因此,本发明不应受到已具体示出和描述内容的限制,除非所附权利要求有所指示。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参考文献全文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