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5728发布日期:2019-04-09 20:25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属于化妆品制备技术中的载体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刺果是一种多年生蔷薇科扁目属灌木植物,学名为总花扁核木。青刺果在食用、护肤、美容及中药单方等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用途。

现代研究表明,青刺果油中含有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的三类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有量构成比均为(0.6~0.7):1:1,所以该油脂是比较好的天然营养食用调和油,经常食用可降低血脂,调节血压,促进微循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人体皮肤具有类脂膜的特性,容易吸收动物油脂、植物油脂、挥发性液体物质,还有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青刺果油含有这些成份,冬季手脚干燥、开裂、生冻疮,用青刺果油涂抹能使皮肤润泽嫩滑,并能治疗冻疮,是良好的天然护肤化妆品原料,对头发保养也有极好的调理作用。

虽然青刺果油在食品、保健、化妆品等行业中的被广泛使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炎、活血、止痛、消食、健胃等作用,但是由于青刺果油是一种植物油稳定性较差,不太方便直接添加到水剂产品中,在化妆品使用中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通过脂质对青刺果油进行包埋,制备青刺果油纳米脂质体,可以提高青刺果油的稳定性,缓释效果以及方便在水分散液中使用。

脂质体技术是最早应用于化妆品领域的纳米脂质载体系统。由于其特殊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能够携带各种亲水的、疏水的或两亲性的物质,这些物质被包入脂质体内部水相,或插入类脂双分子层,或吸附连结在脂质体的表面。脂质体的亲水性囊泡特殊结构,能够提高被包覆成分的稳定性、促进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对局部部位靶向作用、降低毒副作用等。

专利cn200810168212.5公开了一种以脂质复合物为中间载体的紫杉醇亚微乳,以紫杉醇脂质复合物为中间载体的,将紫杉醇溶于油相,加入水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乳滴粒径在600nm以下;油相与水相比例为5∶95至35∶65;以紫杉醇计,载药量为0.25mg/ml-5mg/ml。制成的亚微乳载药量高、耐热压灭菌、长期贮存质量稳定。可直接制成供静脉滴注用的输液,还可经冷冻干燥工艺制成并干乳,临用时加生理盐水或萄葡糖稀释后静脉滴注。

专利cn200510029633.6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注射和口服的紫杉醇类物质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固体制剂。它的特点是用载体材料、表面活性剂包裹紫杉醇类物质制得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毒性低、易进行表面修饰的紫杉醇类物质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的紫杉醇类物质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增强对癌细胞的靶向作用,提高紫杉醇类物质对肿瘤细胞的抑杀作用,提高疗效,大大降低毒副作用,降低耐药性。

专利cn200610087479.2公开了一种黄芩天然活性成分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剂制备方法。黄芩天然活性成分系指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黄芩素含量在50%以上的有效部位或黄芩素含量在90%以上的有效成分以及汉黄芩素含量在50%以上的有效部位或汉黄芩素含量在90%以上的有效成分。黄芩天然活性成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差,随着溶液ph值升高溶解度增加,但在碱性条件易发生化学降解。黄芩天然活性成分理化性质的不足使其无法制成注射给药制剂,口服后生物利用度较低。

专利cn201010235402.1公开了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新藤黄酸,可药用的磷脂,表面活性剂和脂质材料。本发明将新藤黄酸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提高了新藤黄酸的溶解度、降低了刺激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以及在机体局部聚集发挥靶向作用。

脂质体的常用制备方法有乙醇注入法、旋涡分散法、超声分散法、反相蒸发法,这些方法常常涉及到有机溶剂的添加和蒸发过程,且工艺较为复杂,所得到的脂质体粒径分布不均匀,稳定性一般,且活性物的包封率不高,存在药物泄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采用高低温交变和高压均质复合工艺制备青刺果油脂质体,这样可解决青刺果油在稳定性、包封率、缓释效果及方便地添加到水中等方面的问题,并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2~20份的卵磷脂、0-5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20~65份的稳定剂分别添加在容器中,在60~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使卵磷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混合溶解均匀;

s2,将1~20份的青刺果油添加在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在60~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油相;

s3,将10~46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得到水相;

s4,将步骤s2得到的油相注入到步骤s3得到的水相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得到半透粘稠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

s5,高低温交变步骤:将步骤s4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降温至-20℃,保持24小时,随后又升温至45~55℃,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2min;

s6,高压均质步骤:使用高压均质对步骤s5所得的体系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000~1500bar,一次循环,出料温度控制为15~25℃,得到呈淡黄色透明的青刺果油脂质体。

上述的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其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80、斯盘80、吐温60、斯盘60、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聚甘油6-肉豆蔻酸酯、聚甘油10-硬脂酸酯、聚甘油6-硬脂酸酯、聚甘油10-月桂酸酯和聚甘油6-月桂酸酯中一种或者几种。

上述的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其中,所述稳定剂选自丙三醇、山梨醇、季戊四醇、丁二醇、丙二醇、胆固醇和植物鞘氨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上述的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其中,所述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包封率>98%。

本发明的还提供了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所述青刺果油脂质体添加在化妆品的配方中,所述青刺果油脂质体的添加量为所述化妆品总质量的0.1~20%。

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的技术方案,使用高低温交变法和高压均质法复合方法对青刺果油进行包裹,该方法关键步骤在于:①脂质体初乳在高温制备完成后,降温至-20℃保存24h,随后再升温至45-55℃,该过程中低温阶段,磷脂周围的活性物浓度较高,经升温转相后更够被更大程度的包裹于脂质体中,提高包封率;②使用高压均质装置对以上述液体进行均质处理,且控制出料温度为15-25℃,较低的出料温度,使体系粒径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活性物的泄露,这种方法制得的脂质体粒径均一,稳定性好,不含有机试剂,操作简单,可工业化应用。因此,使用该复合方法对青刺果油进行包裹,能够很好的解决脂质体传统制备的问题,还能提高包封率和稳定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从而促进人体吸收。本发明适用于安全化、连续化生产,可解决青刺果油在稳定性、包封率、缓释效果及方便地添加到水中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的制备。

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有效提高了青刺果油的包封率,包封率>98%。经有效包覆的活性物青刺果油损失小,稳定性好。未使用任何有毒副作用的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可直接作用为绿色安全化妆品。青刺果油脂质体为纳米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可与水任意比互溶,使得它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的制备中。

采用本发明的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的技术方案,能使皮肤润泽嫩滑,并能治疗冻疮,对头发保养也有极好的调理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青刺果油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图;

图3为青刺果油脂质体在不同稀释倍数下的平均粒径和pdi变化图;

图4为青刺果油脂质体在不同储存条件下(25℃、40℃和光照)的平均粒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4份的卵磷脂、55份的丙三醇(稳定剂)和1份的胆固醇(稳定剂)分别添加在容器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使卵磷脂、丙三醇和胆固醇混合溶解均匀;

s2,将9份的青刺果油添加在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在6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油相;

s3,将21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得到水相;

s4,将步骤s2得到的油相注入到步骤s3得到的水相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得到半透粘稠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

s5,高低温交变步骤:将步骤s4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降温至-20℃,保持24小时,随后又升温至45℃,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2min;

s6,高压均质步骤:使用高压均质对步骤s5所得的体系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000bar,一次循环,出料温度控制为20℃,得到呈淡黄色透明的青刺果油脂质体。该青刺果油脂质体经粒径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约为125nm,pdi(polydispersityindex,多分散系数)为0.256。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2份的卵磷脂、12份的山梨醇(稳定剂)、26份的丙三醇(稳定剂)和1份的聚甘油10-硬脂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添加在容器中,在65℃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使卵磷脂、山梨醇、丙三醇和聚甘油10-硬脂酸酯混合溶解均匀;

s2,将15份的青刺果油添加在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油相;

s3,将34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得到水相;

s4,将步骤s2得到的油相注入到步骤s3得到的水相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得到半透粘稠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

s5,高低温交变步骤:将步骤s4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降温至-20℃,保持24小时,随后又升温至50℃,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2min;

s6,高压均质步骤:使用高压均质对步骤s5所得的体系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100bar,一次循环,出料温度控制为17℃,得到呈淡黄色透明的青刺果油脂质体。该青刺果油脂质体经粒径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约为112nm,pdi(polydispersityindex,多分散系数)为0.089。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6份的卵磷脂、30.5份的季戊四醇(稳定剂)、1份的植物鞘氨醇(稳定剂)、20份的丁二醇(稳定剂)和0.5份的斯盘6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添加在容器中,在65℃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使卵磷脂、季戊四醇、植物鞘氨醇、丁二醇和斯盘60混合溶解均匀;

s2,将5份的青刺果油添加在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油相;

s3,将37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得到水相;

s4,将步骤s2得到的油相注入到步骤s3得到的水相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得到半透粘稠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

s5,高低温交变步骤:将步骤s4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降温至-20℃,保持24小时,随后又升温至47℃,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2min;

s6,高压均质步骤:使用高压均质对步骤s5所得的体系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500bar,一次循环,出料温度控制为23℃,得到呈淡黄色透明的青刺果油脂质体。该青刺果油脂质体经粒径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约为135nm,pdi(polydispersityindex,多分散系数)为0.296。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6份的卵磷脂、14份的丙三醇(稳定剂)、25份的丁二醇(稳定剂)和1份的胆固醇(稳定剂)分别添加在容器中,在65℃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使卵磷脂、丙三醇、丁二醇和胆固醇混合溶解均匀;

s2,将17份的青刺果油添加在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油相;

s3,将27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得到水相;

s4,将步骤s2得到的油相注入到步骤s3得到的水相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得到半透粘稠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

s5,高低温交变步骤:将步骤s4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降温至-20℃,保持24小时,随后又升温至50℃,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2min;

s6,高压均质步骤:使用高压均质对步骤s5所得的体系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300bar,一次循环,出料温度控制为19℃,得到呈淡黄色透明的青刺果油脂质体。该青刺果油脂质体经粒径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约为126.6nm,pdi(polydispersityindex,多分散系数)为0.115。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份的卵磷脂、38.5份的丙二醇(稳定剂)和0.5份的6-肉豆蔻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添加在容器中,在65℃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使卵磷脂、丙二醇和6-肉豆蔻酸酯混合溶解均匀;

s2,将11份的青刺果油添加在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油相;

s3,将42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得到水相;

s4,将步骤s2得到的油相注入到步骤s3得到的水相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得到半透粘稠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

s5,高低温交变步骤:将步骤s4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降温至-20℃,保持24小时,随后又升温至46℃,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2min;

s6,高压均质步骤:使用高压均质对步骤s5所得的体系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080bar,一次循环,出料温度控制为24℃,得到呈淡黄色透明的青刺果油脂质体。该青刺果油脂质体经粒径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约为138nm,pdi(polydispersityindex,多分散系数)为0.127。

实施例6: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份的卵磷脂、20份的丙二醇(稳定剂)、10份丁二醇(稳定剂)和1.5份的吐温6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添加在容器中,在65℃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使卵磷脂、丙二醇、丁二醇和吐温60混合溶解均匀;

s2,将10份的青刺果油添加在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油相;

s3,将48.5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得到水相;

s4,将步骤s2得到的油相注入到步骤s3得到的水相中,在70℃的温度条件和200rpm/min的搅拌条件下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得到半透粘稠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

s5,高低温交变步骤:将步骤s4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初乳降温至-20℃,保持24小时,随后又升温至50℃,以5000rpm/min的剪切速率剪切2min;

s6,高压均质步骤:使用高压均质对步骤s5所得的体系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250bar,一次循环,出料温度控制为15℃,得到呈淡黄色透明的青刺果油脂质体。该青刺果油脂质体经粒径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约为112nm,pdi(polydispersityindex,多分散系数)为0.149。

请参阅图3,将实施例6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分别用水稀释10、20、50、100和200倍,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并无明显变化,pdi指数也无明显变化,青刺果油脂质体粒径大小和分布在稀释的水溶液中非常稳定,说明青刺果油脂质体可以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请参阅图4,将实施例2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图4中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初始平均粒径约为112nm)分别放在25℃、40℃和光照条件下储存28天,随着时间的延长,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平均粒径略微增加,变化在112-118nm范围内,结果说明40℃高温和光照,对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平均粒径无明显影响。因此,青刺果油脂质体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可以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得到的青刺果油脂质体添加在化妆品的配方中,青刺果油脂质体的添加量为所述化妆品总质量的0.1~20%。能使皮肤润泽嫩滑,并能治疗冻疮,对头发保养也有极好的调理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高稳定青刺果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使用高低温交变法和高压均质法复合方法对青刺果油进行包裹,有效提高了青刺果油的包封率,包封率>98%。经有效包覆的活性物青刺果油损失小,稳定性好。未使用任何有毒副作用的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可直接作用为绿色安全化妆品。青刺果油脂质体为纳米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可与水任意比互溶,使得它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的制备中。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