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53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医疗中对脊柱及下肢实施牵引的一种机械装置。
目前用于人体脊柱牵引的器械有自身悬挂牵引、捆绑带配重牵引和专用手动及电动牵引床牵引,此种方法是治疗人体腰椎,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因治疗时间短,患者往返活动痛苦大,治疗中还得绑带子,既麻烦又对软组织及人体呼吸有影响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既无约束带约束,又不压迫软组织及血运也不影响呼吸,不用往返活动,患者在各种座椅上、床上,既可方便治疗而牵引力可调节较舒适的牵引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外形与沙发床垫、靠垫、枕头、腿垫等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活动托板与底板之间,由摆杆连接,其工作部位从腰背部至头部及下肢髋至足方向。底板与摆杆的下端铰链连接,并装有可调力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摆杆下端横轴固定另一端绕摆杆下端横轴与轴上旋套固定,旋转旋套并与底板固定达到调节的目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摆杆向人体方向倾倒,位置从与底板成180°角位置转回到大于90°角位置,并由限位块限位。摆杆的上部与活动托板背部铰链连接。在人体的重力作用大于弹簧作用力时,摆杆带动活动托板向上运动达到对脊椎及下肢髋至足方向实施牵引。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使人体在休息时不用约束带约束,靠人体的重力使该牵引垫活动托板向上位移,对脊柱实施力的大小可调节的牵引,使之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可预防减少因脊柱劳损受压形成的增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简图。

图1中(1)底板,(2)活动托板,(3)摆杆,(4)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外形与沙发床垫、靠垫、枕头、腿垫等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就是底板与活动托板之间,靠摆杆连接,其工作部位从腰背部至头部及下肢,髋至足方向。底板(1)与摆杆(3)的下端铰链连接,位置从与底板(1)与摆杆(3)成180°角位置转回到大于90°角位置,并由限位块限位。弹簧(4)的一端与摆杆下端横轴固定另一端绕摆杆下端横轴与轴上旋套固定,旋转旋套并与底板固定达到调节的目的。在弹簧(4)力的作用下摆杆向人体方向倾倒,摆杆(3)的上部与活动托板(2)背部铰链连接,在人体的重力大于弹簧(4)作用力时摆杆带动活动托板(2)向上运动达到对脊柱牵引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牵引垫,在床垫、椅垫、枕垫、腿垫,上由活动托板、摆杆弹簧、底板按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活托板与底板之间由摆杆和弹簧绞接,底板与摆杆的下端铰链连接,弹簧一端与摆杆的下端横轴固定,另一端绕摆杆下端横轴上旋套固定,旋转旋套并与底板固定达到调节的目的,摆杆位置从与底板成180°角位置向人体方面回转到大于90°角位置,由限位块限位,活动托板与摆杆上端背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牵引垫,其特征是底板与摆杆的下端铰链连接,摆杆位置从与底板成180°角位置向人体方面回转大于90°角位置,由限位块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牵引垫,其征是活动托板背部与摆杆上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牵引垫,其特征是弹簧一端与摆杆的下端横轴固定,另一端绕摆杆下端横轴与轴上旋套固定,旋转旋套并与底板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医疗中对脊柱及下肢实施牵引的一种机械装置。其工作部位从腰背部至头部及下肢腰至足方向,底板与摆杆的下端铰接,并装有可调力的弹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人体方向倾倒,位置从与底板成180°角位置回转到大于90°角位置,并由限位块限位。摆杆的上端与活动托板铰接。可使人体在休息时靠人体的重力使该牵引垫,活动托板和摆杆在弹簧的反作用下逐渐倾倒向上位移,对脊柱实施力的大小可调节的牵引,使之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可预防和减少因脊柱劳损受压形成的增生。
文档编号A61H1/00GK2198889SQ9420392
公开日1995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3日
发明者赵连喜 申请人:赵连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