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植入物置入两个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间隙中的器械组和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6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器械的水平纵剖面;
[0035]图5d示出插入器械的近身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5e示出带有耦连的植入物的插入元件的远身区域图,用于说明在已锁定情况下沿垂直方向在插入器械和植入物之间的在角度上的可移动性;
[0037]图5f示出相应于图5d的改变的实施形式的纵剖面图;
[0038]图6a示出通过椎间孔放置到椎间盘间隙处的空心针管;
[0039]图6b示出带有通过其引入的导丝的空心针管;
[0040]图6c示出在移除空心针管之后的导丝;
[0041]图6d示出通过导丝引入的双插管化的导杆,其具有另一个直径更大的导丝;
[0042]图6e_图6i示出套上导杆的第一扩张器(导引套筒)(图6e)至第五扩张器(图6i);
[0043]图6j示出套上扩张器的工作套筒;
[0044]图6k示出在移除导杆和扩张器之后以柔性的远身端部区域固定在端面的椎骨体上的第一设计方案的工作套筒;
[0045]图61示出在移除导杆和扩张器之后以其端面固定在椎骨体上的第二设计方案的楔形套筒形式的工作套筒;
[0046]图7a示出通过工作套筒引入的内窥镜,其具有通过工作套筒引入至椎骨体的可转动的用于移除椎骨体材料从而扩宽椎骨体之间空隙的铣刀;
[0047]图7b示出与椎骨段对接的工作套筒,其具有引入的内窥镜以及导引穿过内窥镜的工具,所述工具形式为两个不同的用于移除椎间盘组织的钳子;以及
[0048]图8a-图Sc示出借助插入工具通过导丝将植入物置入椎骨体空隙的过程。
[0049]本发明涉及将植入物置入一般填充有椎间盘组织的处于椎骨段的两个椎骨体之间的空隙,即椎间盘间隙,以便代替椎间盘并且持久地稳定椎骨段,一般称作(腰)椎融合。
[0050]图1a是由两个椎骨1.1和1.2以及它们之间的椎间盘间隙1.9构成的脊柱的椎骨段I的侧视图,在椎间盘间隙中具有椎间盘(未示出)。从图1b的俯视图中可见,椎骨1.1包括椎骨体1.2、从椎骨体1.2在形成椎管的椎孔1.3的侧面并且限定它地朝背部延伸的椎弓根1.4、接下来的椎骨弓臂1.5和(起始于椎骨弓臂并且通过椎骨弓臂连接的)中央的棘突1.6以及侧向以大致60°的角度延伸的横突1.7。在椎弓根1.4上构造有椎骨铰接面1.8.1和1.8.2,其中,椎骨的椎骨铰接面与相邻椎骨的椎骨铰接面共同作用。
[0051]在两个椎骨体1.1和1.2之间留有空隙,即椎间盘间隙1.9,在椎间盘间隙1.9中具有椎间盘(未示出)。在两个叠置的椎骨的椎弓根1.4之间构造有椎间孔1.10或椎骨间孔(Foramen Intervertebrale),该椎间孔1.10由上椎骨的椎下切迹1.10.1和下椎骨的椎上切迹1.10.2限定。
[0052]如以下还将示出的那样,本发明规定,进入椎骨体1.1和1.2之间的椎间盘间隙
1.9的通路要通过椎间孔1.10或侧向地从椎间孔旁经过。
[0053]按本发明的用于将植入物(Cage)置入椎间盘间隙1.9的成套器械或器械组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首先具有下面在图2和图3a、图3b中所示的器械:空心针管2.0、侧向柔性的但轴向足够刚性的导丝2.1,用于通过尤其是以45°到70°之间,优选55°到65°之间的角度切入病人皮肤而侧向从椎间孔1.10旁经过地置入到椎间盘间隙1.9或直接地置入椎间盘间隙1.9(图6a)。
[0054]可以设置具有约Imm和约2mm的两个管腔的双插管化的导杆2.2a,用于必要时用更粗的导丝替换更细的导丝2.10
[0055]此外,第一扩张器2.2设置为导引套筒或导引杆以及其它扩张器2.2-2.6 (在具有导引套筒的所示实施例中有总共五个扩张器的),其中,根据待插入的植入物的大小使用三个、四个或所有五个扩张器。第一扩张器2.2的内径相当于导丝2.1的外径,第二扩张器
2.3的内径相当于第一扩张器或导引套筒2.2的外径。其它扩张器2.4至2.6的内径分别相当于更小横截面的扩张器2.3至2.5的外径。必要时还可以设置更多的扩张器。扩张器的外径为8mm至25mm,其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扩张器2.5和2.6的外径为15mm或18mm。壁厚为0.5mm到2mm之间。
[0056]扩张器2.3至2.6基本上设计成柱体套或壳,但其壁在其远身端部上从外向内圆锥形变细。此外,具有相应更大直径的扩张器的长度小于具有更小直径的扩张器的长度,如从图2中可见。这样可以在之后简单地依次从内部分别移除扩张器。
[0057]进一步地,首先工作套筒3.1或3.2如在3a或图3b中所示的那样属于器械组2,其中,图3a的工作套筒3.1在直径比例上相当于图2的扩张器2.5,因此该工作套筒3.1可以套上扩张器2.4,而图3b的工作套筒3.2的内径相当于扩张器2.5的外径,因此前者可以套在后者上。
[0058]必要时三个或四个扩张器也是足够的,更小直径的工作套随后套上这些扩张器。对于工作套筒3.1,3.2,远身端部区域大致在工作套筒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上设计成柔性的。这在图3a、图3b的实施方式中实现的方式是,在工作套筒3.1(或3.2)的柱体套3.3中设有完全贯穿壁的切缝3.4,在切缝3.4之间留有肋条3.5,其中,肋条3.5和切缝3.4螺纹形地(从近身端侧3.6观察顺时针地)导引。切缝3.4不是连续地在整个外周上延伸,而是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仅在大致一半的外周上延伸并且通过隔片3.7中断,该隔片
3.7连接两个相邻的隔片3.9。此外,工作套筒3.1,3.2的柱体套壁的远身端面3.8也通过隔片3.9封闭,因此切缝没有自由地延伸到近身端面3.6中。然而,工作套筒3.1,3.2的套壁3.3的远身端面设计成具有突起和凹处的波浪形。以此通过在两个椎骨体1.Ul.2的外侧上扩张的肌肉组织进行工作套筒的可靠固定,在椎骨体的椎间盘间隙1.9中应当插入植入物(图la、图lb)。器械组还可以包括内窥镜以及工作工具,如铣切器、骨膜剥离器或骨锉、钻机、锉刀和钳子,它们本身是已知的,但下面还要描述。在工作套筒3.1,3.2的近身端部3.6上设有径向杆3a,借助该径向杆可以容易地通过拧入将工作套筒套上扩张器。工作套筒3.1、3.2尤其是在O-Cages (O-植入物;见下文)中使用。
[0059]在图3c、图3d中示出楔形套筒形式的工作套筒3a的备选的第二设计方案。该楔形套筒在其远身端部上具有两个轴平行的突起3a.1,突起3a.1相互成对角线地对置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凹处3a.2。原则上,这种楔形套筒也可以在其远身端部区域内(相对突起3a.1近身地)与套筒3.1、3.2相应地设计为柔性,其中,柔性同样可以由切缝产生。楔形套筒优选用于置入P-Cage。
[0060]此外,属于按本发明的器械组的有至少一个植入物4以及插入器械5(尤其是图5a、图5b),该至少一个植入物4形式为O-Cage或Oblique-Cage (斜形植入物)(图4a、图4b)或者形式为P-Cage或Postor1r-Cage (后部植入物)(图4c、图4d_植入物的资质说明引入方向或在病人身体上的插入点),该至少一个植入物4应当分别置入椎间盘间隙1.9中,借助插入器械5使植入物4通过工作套筒3.1或3.2置入椎间盘间隙1.9。
[0061]植入物4通过电子束恪炼(electron beam melting)由钛合金,尤其是TI6AL4V,按标准IS05832-3制成,其中,构件在高真空中借助电子束通过金属粉末熔化而制成。由此,可以在不损失模具或型芯的情况下产生侧凹。
[0062]植入物4在结构上可以具有三个不同的区域:首先作为承载结构的实心部分4.1,然后在实心部分4.1的内部具有带粗蜂窝或格栅结构的芯,并且在四个纵向侧面的外部区域上同样具有蜂窝或格栅结构4.2。这些部分的格栅结构用于使骨材料能够向植入物4内生长,以便能够实现植入物和相邻的椎骨体1.1、1.2之间的固定连接。
[0063]植入物4的长度为22mm至35mm,优选形式为O-Cage的植入物的总长度为34mm,宽度的数量级在1mm到15mm之间,并且根据病人的身材和置入点或椎骨体和其椎间盘间隙(植入物应当置入该椎间盘间隙中)具有不同的高度,即在6mm至16mm之间,优选8mm、10mm.1 2mm 或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