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3545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腹腔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因组织坏死液化,被肠曲、内脏、腹壁、网膜 或肠系膜等包裹,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包括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引起继发性 腹膜炎的各种疾病、腹部手术和外伤后均可引起本病。
[0003] 腹腔脓肿包括膈下脓肿、盆腔脓肿与肠间脓肿。
[0004] 膈下脓肿:腹内脏器炎症病变经治疗后,或胃、脾切除后病人体温下降,此后体温 又重新上升,应考虑膈下感染可能。病人常以弛张发热为主要症状,39°C上下,伴大量出汗、 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患侧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可向肩背部放射,深呼吸或咳嗽 时加重,有时可伴有呃逆。
[0005] 体检时患侧上腹部或背部有深压痛、叩击痛,严重时出现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因 胸膜腔反应性炎症、积液,患侧肌基底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甚至可听到湿性啰音。白细胞 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0006] 盆腔脓肿:盆腔腹膜的面积较小,吸收毒素的能力较差,因此,盆腔脓肿的全身症 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却相对明显。在腹膜炎过程中,或盆腔手术后,职弛张发热不退,或下降 后又复升高,并出现直肠和膀胱刺激征,应想到盆腔脓肿形成。表现为下腹部坠胀不适、里 急后重、便意频数、粪便带有粘液;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可发现肛管括约肌 松弛,直肠前壁膨隆、触痛。
[0007] 肠间脓肿:腹膜炎后,脓液被肠管、肠系膜、网膜包裹,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 的脓肿。表现为低热,腹部隐痛。较大的脓肿可扪及痛性包块,并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因炎 症所致的肠粘连,有时可出现肠鸡、腹痛、腹胀等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0008] 目前治疗腹腔脓肿多采用脓肿手术切除、放置引流管进行脓液彻底引流、止血、有 效抗生素的应用、营养支持疗法,但单独手术切除治疗常常难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疗效,并有 可能发生肠痿、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使用抗生素治疗虽见效快,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会形象患者的肠胃功能。而中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 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用于腹腔脓肿 术后护理,对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 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行气止痛、排脓消肿、清热利湿、活 血散瘀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腹腔脓肿术后有 极好的治疗效果,适于腹腔脓肿术后的护理。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11 ] -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 及重量份数为: 苦碟子59~89份伽蓝菜56~86份襲奧54~84份地皮消50~80份 丹参49~79份苏木44~74份天花粉41~Π 份地榆39~69份
[0012] 繁缕35~65份白芷34~64份井口边草32~62份月季花30~60份 三棱29~59份桔梗25~55份沙棘24~54汾金荞麦19~49份。
[0013]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苦碟子82份伽蓝菜79份薦奠77份地皮消73份 丹参72份苏木67份天花粉65份地榆63份
[0014] 繁缕61份白芷57份井口边草55份月季花53份 三棱52份桔梗48份沙棘47份金荞麦42份。
[0015]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苦碟子75份伽蓝菜72份蔞奧70份地皮消68份 丹参:65份苏木60份天花粉58份地榆55份
[0016] 繁缕54份白芷50份井口边草48份月季花44份 三棱45:份結梗41.份沙棘40份金荞麦3:5份。
[0017] -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 及重量份数为: 苦碟子67份伽蓝菜63份蔞萸62份地皮消61份 丹参57份苏木52份天花粉49份地榆48份
[0018] 繁缕43份白芷45份井口边草41份月季花38份 三棱36份桔梗33份沙棘32份金荞麦27份。
[0019] -种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0] (1)将苦碟子、繁缕、井口边草与月季花放入容器内,炒至不黏手,取出晾干,研末, 得到过140目的细粉,备用;
[0021] (2)将伽蓝菜、菌奧、丹参、苏木与沙棘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加5倍量蒸馏 水,煎煮2小时,提取煎煮液;再加入3~4倍量蒸馏水,煎煮1.5小时,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2 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22] (3)将地皮消、三棱与桔梗去除杂质,洗净,加醋拌匀,炒至颜色变深,取出日晒干 燥,放入容器内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0023] (4)将天花粉、地榆、白芷与金荞麦去除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日晒干燥,研末, 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0024] (5)将步骤(1)、步骤(3)、步骤(4)所得的细粉与步骤(2)所得的稠膏混合后制成片 剂,即为所述的用于腹腔脓肿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
[0025]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6] 苦碟子:味苦、辛,性平;归肝、膀胱经。清热解毒,排脓止痛。用于阑尾炎,肠炎痢 疾,各种化脓性炎症,吐血衄血,头痛牙痛,胸、腹痛,黄水疮,痔疮。《内蒙古中草药》载:"清 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伟痈肿,吐血,紐血。"
[0027] 伽蓝菜:味甘、微苦,归心、肝、肺经;性寒。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毒 蛇咬伤,疮疡脓肿,烧烫伤,湿疹,外伤出血。《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 毒蛇咬伤,疮疡脓肿,跌打损伤。"
[0028] 菌奧:味酸、涩甘,性平;归肝、胃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用于肝炎,阑尾炎,乳腺 炎,肺脓疡,多发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中耳炎,蛇虫咬伤。《福建中草药》载:"凉血止血,消 肿解毒。"
[0029] 地皮消:味甘、淡,性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肺炎,扁桃体炎,聰腺炎,瘰疬, 脓肿疮毒,骨折,创伤感染。《云南中草药选》载:"消炎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杀虫。治急性化 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疮毒脓肿,伤口感染生蛆。"
[0030]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 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药性论》 载:"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
[0031] 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行血破瘀,消肿止痛。用于妇人血气心腹痛, 经闭,产后瘀血胀痛喘急,痢疾,破伤风,痈肿,扑损瘀滞作痛。《日华子本草》载:"治妇人血 气心腹痛,月侯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 痛。"
[0032]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 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日华子本草》载:"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 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痿疮疖。"
[0033] 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上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衄血,血 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日华子本草》载:"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 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0034] 繁缕:味甘、酸,性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用于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 后瘀血腹痛,子宫收缩痛,牙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湖南药 物志》载:"止小便利,遗尿,洗手足风丹,遍身痒痛。"
[0035] 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 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日华子本草》载:"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 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痿,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軒疵 瘢。"
[0036] 井口边草:味甘、淡,性凉;归肝、大肠经。清热利湿,止血生肌,解毒消肿。用于泄泻 痢疾,黄疸淋证,水肿咳血,尿血便血,刀伤出血,跌打肿痛,疮痈,水火烫伤。《昆明民间常用 草药》载:"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活络止痛。治痢疾,肠炎,肝炎,咽喉炎,泌尿系炎症,痈疮疖 月中,风湿,跌打疼痛。"
[0037] 月季花: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血调经,散毒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痈疖肿 毒,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白带遗精。《纲目》载:"活血调经,消肿解 毒。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痈疽肿毒。"
[0038] 三棱:味辛、苦,性温。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 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日华子本草》载:"治妇人血脉不调,心 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
[0039] 桔梗:味甘、辛,性平;归肺经。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用于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 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日华子本草》载:"〃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 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0040] 沙棘:味酸、涩,性温。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肺脓肿,消化 不良,食积腹痛,胃痛,肠炎,闭经,跌打瘀肿。
[0041] 金荞麦:味微辛、涩,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清肺排痰,排脓消肿,祛风化湿。用于 肺脓疡,咽喉肿痛,痢疾,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004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3]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行气止痛、 排脓消肿、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 验证,对腹腔脓肿术后有极好的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