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94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叠层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叠层体。本说明书中所称的“片”指含有清洗液等的液体的无纺布、纸等的湿片,与不含液体的干片这两者。在这些湿片和干片的用途上有用于清扫便器等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清扫用湿片,擦拭婴儿的屁股、或将油从带有油的手上擦拭掉用的较薄的薄绉纸,以及在干燥的状态下使用的高级卫生纸等。这些片按照清洗液等不干燥的方式,被收纳于可密封的容器内,或以良好的使用方便性放入合适的容器内来被使用。但是,收纳于容器内的片叠积物的张数有数十张,故从一旦开始使用起到使完为止的使用方便性必须良好。通常,容器包括合成树脂制的较硬的容器和柔性的收纳袋,柔性的收纳袋通过柔性的合成树脂片等成形为袋状,设置1处片的取出口,该取出口通过可反复开闭的带条(ラベル)盖住。本发明涉及下述的片叠层体,其按照从这样的柔性收纳袋或硬质的容器的取出口逐张地取出的方式来使用。
背景技术
就片叠层体来说,具有下述的已有实例。
在图5所示的已有实例中,分成右侧片400和左侧片410,它们叠置。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用粗线表示右侧片,用虚线表示左侧片。上述右侧片400呈Z字形折叠,由顶片部401和中片部402与底片部403构成。中片部402的宽度与叠层体的整体宽度相同,顶片部401和底片部403的宽度分别约为上述整体宽度的1/2左右。上述左侧片410呈S字形折叠,由顶片部411和中片部412与底片部413构成。中片部412的宽度与叠层体的整体宽度相同,顶片部411和底片部413的宽度分别约为上述整体宽度的1/2左右(专利文献1)。
在进行这样的折叠方式的场合,右侧片400和左侧片410的重合宽度,即,顶片部401和中片部412的接触区域,以及顶片部411和中片部402的接触区域的宽度均增大至叠层体的整体宽度的1/2。此外,由于该重合的宽度的大小是无法调整的,故当片的材料的摩擦较大时,则具有下述的问题,即,如果取出第1张片,则第2片也被拉错位而抽出,搭拉着连续地被抽出,另外,由此,无法通过盖、带条将取出口密封。由于无法根据需要来调整片的重合宽度,故产生上述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6680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叠层体,其可调整片之间的重合宽度,不管片的材料的种类,在揪出片的第1张情况下,实现第2张片的露头,另外,没有搭拉着(嗖喽嗖喽)将整体抽出的情况。
第1项发明的片叠层体涉及入的片叠层体,其是将第1片和第2片交互叠置的湿片的叠层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片折叠成Z形,由顶片部、中片部和底片部构成,并且上述顶片部的宽度大于上述中片部和底片部;上述第2片折叠成S形,由顶片部、中片部和底片部构成;将上述第1片和上述第2片按照设置成Z字形的第1片、设置成S字形的第2片、设置成左右反转Z字形的第1片、设置成左右反转S字形的第2片的顺序反复叠置;上述各第2片的顶片部插入各第1片的顶片部与中片部之间,并且各第1片的顶片部插入各第2片的中片部与底片部之间。
第2项发明的片叠层体涉及第1项发明,其特征在于改变上述第2片的折曲点来改变该第2片的上述顶片部与上述底片部的各自宽度,从而改变与上述第1片部的重合宽度地进行使用。
根据第1项发明,通过改变划分第2片的顶片部和中片部的折曲点,与划分中片部和底片部的折曲点,可自由地改变第2片中的顶片部和底片部的宽度。由此,可在大小上改变与第1片的重合宽度,可调整相互的摩擦力,这样,可调整为逐张地取出片。
根据第2项发明,由于可调整第1片和第2片的重合宽度,从而使相互的片之间的摩擦力为适当值,故无论片的材料如何,可调整为必定逐张地取出片。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片叠层体的说明图;图2(A)(B)为表示该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的标准的重合宽度的使用实例的说明图;图3为表示该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的较小的重合宽度的使用实例的说明图;图4为表示该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的较大的重合宽度的使用实例的说明图;图5为过去的片叠层体的说明图。
标号的说明1第1片;2第2片;11顶片部;12中片部;13底片部;21顶片部;22中片部;23底片部;31第1折曲点;32第2折曲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片叠层体的说明图,图2为该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的标准的重合宽度的使用实例的说明图,图3为表示该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的较小的重合宽度的使用实例的说明图;图4为表示该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的较大的重合宽度的使用实例的说明图。另外,在图1~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用粗线表示第1片,用虚线表示第2片,但是实际上它们是相同的片。
在本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如图1所示的那样,将第1片和第2片交替地层叠,形成叠层体。上述第1片1的基本形态是被折叠成近似罗马字中的Z字形的Z形,通过将1张片折叠成Z形,形成顶片部11和中片部12和底片部13。另外,上述顶片部11的宽度大于上述中片部12和底片部13。比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顶片部11具有中片部12和底片部13的2倍的宽度。
上述第2片2的基本形态是被折叠成近似罗马字中的S字形的S形,通过将1张片折叠成S形,形成顶片部21和中片部22和底片部23。另外,将划分顶片部21和中片部22的折曲点称为第1折曲点31,将划分中片部22和底片部23的折曲点称为第2折曲点32。
上述第1片1和上述第2片2按照下述的方式被叠置。即,按照呈Z字形设置的第1片1、呈S字形设置的第2片2、将上述第1片1设置成Z字的左右相反的左右反转Z字形第1片1R、左右反转S字形第2片2R的顺序反复叠置。另外,将上述各第2片2、2R的顶片部21插入到各第1片1、1R的顶片部11与中片部12之间,并且,将各第1片1、11R的顶片部11插入各第2片2、2R的中片部22和底片部23之间。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当改变第2片的第1、第2折曲点31、32时,可改变顶片部21和底片部23各自的宽度,可改变与上述第1片部的中片部12或顶片部11的重合宽度地来使用。
下面,根据图2~图4,对按照改变第1片1和第2片2的重合宽度的方式来使用的实例进行描述。另外,括弧内的数字表示各片部的宽度的一个实例,单位为毫米。
图2的实例片叠层体的整体宽度为100mm。第1片1的顶片部11的宽度为100mm,中片部12和底片部13的宽度分别为50mm。
第2片2的顶片部21的宽度为70mm,中片部22为100mm,底片部23为30mm。该第2片2的中片部22的宽度是固定的,通过移动第1折曲点31和第2折曲点32,可改变顶片部21的宽度和底片部23的宽度。
在图示的实例中,第2片2的顶片部21相对于第1片1的中片部12的重合宽度为20mm。该20mm的重合宽度w是标准的。
图3的实例片叠层体的整体宽度与第1片1的各片部11、12、13的宽度与图2的实例相同。
在第2片2中,将第1、第2折曲点31、32向顶片部21的端部一侧错动,与图2相比较,顶片部21缩短为60mm,而底片部23变长为40mm。中片部22的宽度100mm是相同的。
此场合的第2片2的顶片部21相对于第1片1中的中片部12的重合宽度w为10mm。
当片1、2的材料本身的摩擦系数较大时,如果这样地减小重合宽度w,则可使2个片之间的摩擦力为适当值,如果揪出第1张,必定进行第2张片的露头,另外,不将第2张的片整体抽出,可实现片的逐张取出。
图4的实例同样在本实例中,片叠层体的整体宽度与第1片1的各片部的宽度与图2的实例相同。
在第2片2中,将第1、第2折曲点31、32向底片部23的端部一侧错动,与图2相比较,将顶片部21变长为90mm,而将底片部23缩短为10mm。中片部22的宽度是相同的100mm。
此场合的第2片2的顶片部21相对于第1片1的中片部12的重合宽度w为40mm。
当片1、2的材料本身的摩擦系数较小时,如果这样增加重合宽度w,则可使2张片之间的摩擦力为适当值,如果揪出第1张片,必定进行第2张片的露头,另外,不会将第2张片的整体抽出,可实现片的逐张取出。
如上述这样,在本实施例的片叠层体中,通过改变第2片2的顶片部21和中片部22之间的折叠位置31以及中片部22和底片部23之间的折叠位置32,可自由地改变顶片部21和底片部23的宽度。由此,可在大小上改变与第1片1的重合宽度,可调整相互的摩擦力,这样,无论片的材料如何,必然能够逐张地取出片。即,如果揪出第1张,必定进行第2张片的露头,另外,不会将第2张片的整体抽出。
图2(B)的图为表示将多张上述各片1、2收纳于收纳袋3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如该图2(B)所示的那样,各片1、2,由于交替地按照相同张数采用Z字形配置·S字形配置的片1、2与左右反转Z字形配置·左右反转S形配置的片1R、2R,故重合的张数在叠层体的整个宽度内相同,在叠置的状态,既不中间高,也不中间低。由此,即使在为柔性的收纳袋的情况下,仍能稳定地放置,这样,容易取出片,另外,即使通过单手仍可取出。
由于本发明的片叠层体的特征在于左右各片1、2的折叠形状和折曲点31、32,故其材质、尺寸可任意地选择。所以,片的材质可没有任何限制地采用公知的类型,尺寸也没有限制,可采用大小各种的类型。另外,既可用于湿片,也可用于干片。
权利要求
1.一种片叠层体,其是将第1片和第2片交互叠置的湿片的叠层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片折叠成Z形,由顶片部、中片部和底片部构成,并且上述顶片部的宽度大于上述中片部和底片部;上述第2片折叠成S形,由顶片部、中片部和底片部构成;将上述第1片和上述第2片按照设置成Z字形的第1片、设置成S字形的第2片、设置成左右反转Z字形的第1片、设置成左右反转S字形的第2片的顺序反复叠置;上述各第2片的顶片部插入各第1片的顶片部与中片部之间,并且各第1片的顶片部插入各第2片的中片部与底片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改变上述第2片的折曲点来改变该第2片的上述顶片部与上述底片部的各自宽度,从而改变与上述第1片部的重合宽度地进行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叠层体,该片叠层体能调整片的重合宽度。第1片(1)折叠成Z字形,由顶片部(11)、中片部(12)与底片部(13)构成,第2片(2)折叠成S字形,由顶片部(21)、中片部(22)与底片部(23)构成,将第1片和第2片按照设置成Z字形的第1片(1),设置成S字形的第2片(2),设置成左右掉转Z字形的第1片(1R),设置成左右掉转S字形的第2片(2R)的顺序反复叠置,各第2片的顶片部插入各第1片的顶片部与中片部之间,并且各第1片的顶片部插入各第2片的中片部与底片部之间。按照改变上述第2片的折曲点(31,32),从而改变与第1片的重合宽度的方式来使用。
文档编号A47K7/00GK1676081SQ20041006178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田渊国广 申请人:东亚机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